一种制备氧化铁红的氧化反应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06999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备氧化铁红的氧化反应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氧化铁红生产领域,尤其涉及氧化铁红反应器。
【背景技术】
[0002]氧化铁颜料是重要的无机颜料,氧化铁红是较常见的一种。目前,生产氧化铁红颜料的方法主要为干法和湿法。干法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环境污染较严重,没有大量使用;湿法是目前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在湿法制造氧化铁红的生产工艺中,普遍采用圆筒状反应罐进行反应。反应原料硫酸亚铁溶液加入反应罐内,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在一定温度下,从反应罐底部通入空气,并不断搅拌使之反应,直到反应罐内色浆达到所需要的状态。此时,停止反应,将反应料液泵送到过滤单元,后经过洗涤、干燥和包装,即为成品。
[0003]湿法反应生产氧化铁红过程中,气液固三相的混合程度对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只有气液固充分接触,才能达到节约原料用量、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目的。现有技术的反应罐气液分布不均匀,成品质量下降,效率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实现气液固三相的混合均匀,大大提高反应效率的制备氧化铁红的氧化反应装置。
[0005]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备氧化铁红的氧化反应装置,包括圆筒状反应筒体,包括筒体顶端的进料口,筒壁近上端的进酸口以及筒壁近底端的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中心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筒体上方的电机、伸入筒体的搅拌轴,搅拌轴上下间隔设置有若干层搅拌叶片,搅拌叶片由3~4片方形翅片围绕搅拌轴轴心间隔排布而成,方形翅片上均布有圆孔,圆孔直径设置有10mm~20mm,搅拌轴下方设置有加热盘管,加热盘管下方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蛇形布气管,布气管上间隔设置有曝气头,所述曝气头为刚玉曝气头。
[0006]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叶片为聚乙烯板。
[0007]作为优选,相邻搅拌叶片间设置有导流装置,导流装置由若干条间隔排布的波浪形导流板构成。
[0008]作为优选,筒体侧壁设置有温度测量装置。
[0009]本发明有益效果:大大节约了原料成本,提高了三相的混合效率,改善了筒体内的气体的分布情况,大大提高了反应效率和成品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一种制备氧化铁红的氧化反应装置,包括圆筒状反应筒体1,包括筒体I顶端的进料口 2,筒壁近上端的进酸口 3以及筒壁近底端的出料口 4,所述筒体I中心设置有搅拌装置5,搅拌装置5包括筒体I上方的电机5.1、伸入筒体I的搅拌轴5.2,搅拌轴5.2上下间隔设置有2层搅拌叶片5.3,搅拌叶片5.3由3片方形翅片5.3.1围绕搅拌轴5.2轴心间隔排布而成,方形翅片5.3.1上均布有圆孔5.3.2,圆孔5.3.2直径设置有10mm~20mm,搅拌轴5.2下方设置有加热盘管6,加热盘管6下方设置有曝气装置7,所述曝气装置7包括蛇形布气管7.1,布气管7.1上间隔设置有曝气头7.2,所述曝气头7.2为刚玉曝气头。所述搅拌叶片5.3为聚乙烯板。相邻搅拌叶片5.3间设置有导流装置,导流装置由4条间隔排布的波浪形导流板8.1构成。筒体I侧壁设置有温度测量装置9。
【主权项】
1.一种制备氧化铁红的氧化反应装置,包括圆筒状反应筒体,包括筒体顶端的进料口,筒壁近上端的进酸口以及筒壁近底端的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中心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筒体上方的电机、伸入筒体的搅拌轴,搅拌轴上下间隔设置有若干层搅拌叶片,搅拌叶片由3~4片方形翅片围绕搅拌轴轴心间隔排布而成,方形翅片上均布有圆孔,圆孔直径设置有10mm~20mm,搅拌轴下方设置有加热盘管,加热盘管下方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蛇形布气管,布气管上间隔设置有曝气头,所述曝气头为刚玉曝气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氧化铁红的氧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为聚乙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氧化铁红的氧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搅拌叶片间设置有导流装置,导流装置由若干条间隔排布的波浪形导流板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氧化铁红的氧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侧壁设置有温度测量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制备氧化铁红的氧化反应装置,包括圆筒状反应筒体,包括筒体顶端的进料口,筒壁近上端的进酸口以及筒壁近底端的出料口,所述筒体中心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筒体上方的电机、伸入筒体的搅拌轴,搅拌轴上下间隔设置有若干层搅拌叶片,搅拌叶片由3~4片方形翅片围绕搅拌轴轴心间隔排布而成,方形翅片上均布有圆孔,圆孔直径设置有10mm~20mm,搅拌轴下方设置有加热盘管,加热盘管下方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蛇形布气管,布气管上间隔设置有曝气头,所述曝气头为刚玉曝气头。大大节约了原料成本,提高了三相的混合效率,改善了筒体内的气体的分布情况,大大提高了反应效率和成品率。
【IPC分类】C01G49-06
【公开号】CN104828873
【申请号】CN201510159790
【发明人】蒋茂勤, 单淼, 王霖
【申请人】江苏宇星工贸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