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橄榄多酚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2921阅读:14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国橄榄多酚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国橄榄多酚及其制作方法,具体地说,是从中国橄榄叶和果实中提取多酚物质与其制备技术,以及其保健与药用。
中国橄榄(Chinese olive),又名青果,是属橄榄科橄榄属的亚热带常绿乔木。中国是世界橄榄栽植最多的国家。橄榄既是大众喜爱的果实,又是民间治病的偏方。据重要文献记载,橄榄性味,干、涩、酸、平,有清肺止咳、平目干、开胃、解毒止痢及醒酒的作用。新鲜橄榄(青果)药效最佳。但是成熟青果收获季节集中,保鲜期短。所以,常采用盐淹、蜜渍等传统工艺加工橄榄。然而,却导致药效明显降低。因此,开展对橄榄的药理研究,提取其中的药效成份,对于进一步推进中国传统医药事业,拓展橄榄的应用领域,提升橄榄的经济价值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国橄榄多酚的制备方法,并根据该方法制造中国橄榄多酚。本发明之方法主要以中国橄榄叶为原料,也可以橄榄果实为原料,其产品(橄榄多酚)有保健和治疗作用,可用作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原料。
经本发明人研究分析,中国橄榄(青果)除了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份外,还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存在于它的果实和绿叶中。初步实验证实,橄榄多酚有抗氧化、舒缓平滑肌和抑制致病菌的作用,与中药文献报道的橄榄药理作用基本相符。这就为中国橄榄的现代医药保健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其系以中国橄榄(青果)之树叶或果实作为原料来提炼中国橄榄酚类活性物质。
本发明的方法其步骤包括一.对原料的质量控制和预加工,获取达标原料干燥粉末,二.对达标原料干燥粉末进行生化提取,获取多酚提取物,三.对多酚提取物采用真空干燥法,制成中国橄榄多酚粉末。
对本发明方法之上述步骤,其具体的作法如下一.关于原料的质量控制和预加工a.橄榄叶必须是新鲜采集所得,叶呈深绿色、清新,不得有霉变、泛黄、发黑。果实应为成熟新鲜果、呈橄榄色,在此之前不得经化学加工过,b.树叶采集后.以清水洗涤除去尘埃和化学残留物,树叶在干燥箱内60-80℃烘干。烘干后即粉成末,颗粒至20目或更细。果实先去核,粉碎成浆状,以相同方式在干燥箱内60-80℃烘干。
c.要求干燥物在阴凉干燥条件下放置一年,成分无变化,才算达标。
二.对达标原料干燥粉末的成份提取a.将干燥粉末与蒸馏水混合,重量比例为1∶30,静置30分钟—1小时后,边搅拌边加温,水温需达80℃左右,恒温1小时后,倾出煎液。沉淀物中再加入蒸馏水,水体积相当于初始水的2/3,以相同条件加温,水提取。
b.合并两次煎液,采用膜分离方法或真空浓缩法去除煎液2/3以上水份。浓缩液中加入医用乙醇,使乙醇的最终浓度达70%,静置1小时。
c.除去沉淀物,收集上清液,减压蒸馏获得中国橄榄多酚粗提液。
d.在多酚粗提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铝,以碳酸氢钠调节PH值,使沉淀物产生,10℃以下条件静置1小时,以离心获取方式获取沉淀物。以4-6倍分子当量盐酸溶解沉淀物,以乙酸乙酯萃取,形成橄榄多酚乙酸乙酯精提液。
三.对所提取酚类物质采用减压真空干燥法对上述的中国橄榄多酚的乙醇粗提液或乙酸乙酯精提液,经减压蒸馏后,所得溶液采用真空干燥,得结晶状干粉。
显然,根据本发明制造成的中国橄榄多酚乃是中国青果的树叶或果实提炼成的含有多酚成份的干粉。对该干粉配以适量的可饮水,如蒸馏水,便可制成保健饮料,也可配以适量的制药辅料,制成药品。
本发明的实质性进步1.首次揭露橄榄多酚是中国橄榄(青果)的药用成份,并建立了橄榄多酚的提炼方法。从而,为橄榄多酚的定性、定量药用提供了依据。
2.中国橄榄为生长于南方的乔木植物,以橄榄叶为主要制作原料,不仅可保证原料的供应,同时也扩大了橄榄树的经济使用范围,不存在争夺橄榄果实原料问题。
3.在秋风扫落叶季节,遍地橄榄叶会腐烂污染水源,因此,可在适当季节先对橄榄叶进行采集,既可利用资源,也有利于环保。
4.本橄榄多酚提取所采用乙醇、乙酸乙酯和氯化铝,它们都不含有毒有害物质,采取的生产工艺乃是一种物理方法,无任何物质化学变化,所以污染少,适于工业化生产。
5.橄榄叶水份少,干粉保存方便,且呈干粉后橄榄多酚温水提取释放快。
6.本发明方法提炼成的中国橄榄多酚,不仅可制成保健饮料,而且药用抑菌效果也很好,经初步试验,发现其对致病菌的抑制,例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对变形杆菌作用也较显著(+),对杂菌有一般(±)的抑菌作用。
7.本发明方法提取的中国橄榄多酚,在不同的提取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中国橄榄多酚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一.对原料的质量控制和预加工,获取达标原料干燥粉末,二.对达标原料干燥粉末进行生化提取,获取多酚提取物,三.对多酚提取物采用真空干燥法,制成中国橄榄多酚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国橄榄多酚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原料的质量控制和预加工,包括取用新采集的中国橄榄叶,叶须呈深绿色,且清新,再用清水洗涤除去尘埃和化学残留物,之后,将树叶烘干,并粉碎成达标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国橄榄多酚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树叶烘干系指将树叶置入干燥箱内以60-80℃烘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国橄榄多酚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碎成的达标粉末其颗粒为20目或更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国橄榄多酚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质量控制和预加工,包括采用新鲜采集的中国橄榄之成熟新鲜青果,果实呈橄榄色,以清水洗涤后,去核粉碎成浆状,再烘干成干燥粉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国橄榄多酚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浆状橄榄果实的烘干系指将浆状物置于干燥箱内以60-80℃烘干,而呈粉末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国橄榄多酚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达标原料干燥粉末的生化提取系包括a.将达标原料干燥粉末与蒸馏水混合,并进行搅拌和加温,取出煎液,b.采用膜分离法或真空浓缩法去除该煎液水份,形成浓缩液后再加入医用乙醇并静置沉淀分层,c.之后,除去沉淀物,收集上清液,并减压蒸馏,形成橄榄多酚乙醇粗提液,d.在该乙醇粗提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铝,调节PH值,使生成沉淀物,并离心取得该沉淀物,再用4-6倍分子当量盐酸予以溶解,最后以乙酸乙酯萃取,形成橄榄多酚乙酸乙酯精提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国橄榄多酚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达标原料干燥粉末与蒸馏水混合的重量比例为1∶30,且对该混合液加温温度约为80℃,并恒温1小时后倾出煎液,再对存渣加入蒸馏水,其体积相当于初始蒸馏水量的2/3,并以相同条件加温和倾取第二次煎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国橄榄多酚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该二次煎液之和的2/3以上的水而形成浓缩液,对该浓缩液加入医用乙醇,并使最终乙醇浓度为70%,待静置分层1小时后取出上清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国橄榄多酚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酚类提取物采用真空干燥法制成中国橄榄多酚干粉,系指将制成的中国橄榄多酚的乙醇粗提液或乙酸乙酯精提液减压蒸馏后采用真空干燥取得结晶状干粉。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国橄榄多酚的制作方法制成的中国橄榄多酚,其系从中国青果树的树叶或果实提炼成的含有多酚成份的干粉。
1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中国橄榄多酚制成的饮料,其特征在于系把中国橄榄多酚溶解于可饮水中制成。
1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中国橄榄多酚制成的药,包括制药辅料,其特征在于其中含有适当剂量的中国橄榄多酚。
全文摘要
一种中国橄榄多酚及其制作方法,其系对中国橄榄树(青果)的树叶或果实先加工成达标原料干燥粉末,再提取出酚类物质,最后,以真空干燥法制成中国橄榄多酚干粉。本发明首次揭露橄榄多酚是中国青果的药用成份,并公开它的提炼方法,这便极大地提高了对中国青果的利用和开发,特别是,对青果树叶之开发,使之变废为宝,也利于环境保护。
文档编号C07C37/70GK1333203SQ00116999
公开日2002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6日
发明者颜贻谦, 曹道明, 曹美英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 上海三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