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氯化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9859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光氯化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 型涉及一种光氯化反应器,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氯化反应装置今在化工生产领域中应用较广泛,主要应用于生产氯化石蜡、氯 乙酸、吡啶,有机氟生产及分离等领域。在氟化工领域,特别是在制备二氟一氯乙烷行业中 更为广泛。中国专利92100314. 5公布了一种用于分离R152a中氯乙烯杂质的光氯化反应器。 采用透明玻璃制反应釜,光源采用日光灯或紫外光等,设置在玻璃反应釜外围。或者采用钢 制反应釜,将光源置于反应釜内。该设备有较多缺点,如玻璃制反应釜不能用于大型工业化 生产,采用钢制反应釜设备容易腐蚀。并且生产中都会产生大量副产物等。中国专利CN201301292 (200820225315. 6)公告的一种制备二氟一氯乙烷的光氯 化设备,它采用多组反应器和冷却器串联结构,并选用防腐蚀的搪瓷材料。因该设备需采 用多段串联结构,导致反应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较差,反应的副产物相对增多,不利于反应进 行,并且搪瓷材料无法耐受高温,导致该设备不仅控制条件困难、设备易腐蚀,而且使用范 围受到限制。中国专利200810120170. 8公开了一种由氯气和二氟乙烷制备二氟一氯乙烷的光 氯化设备,该设备等同于实用新型专利200620085158. 4,它们均为筒体外部夹套降温,筒体 内部附防腐蚀材料,且设置喷淋装置,光氯化反应器的光源呈一定角度排列,增加设备中光 照强度和范围。但是该专利存在喷淋过程中易产生杂质,影响气体流速的稳定性,降温效果 不理想,设备投资大等诸多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副产物、降温效果理想的光氯化 反应器。—种光氯化反应器,包括上反应塔节、中间反应塔节和下反应塔节;上反应塔节、 中间反应塔节和下反应塔节均设有灯管接口和测温口,其特征在于,上反应塔节和中间反 应塔节、中间反应塔节和下反应塔节之间设置有外循环降温塔节,外循环降温塔节侧壁设 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备用口,外循环降温塔节内部设置有物料管,物料管竖直贯穿外循环 降温塔节。优选的,在每1-10个中间塔节之间设置有一个外循环降温塔节。优选的,在外循环降温塔节内部填充有石墨块。所述的外循环降温塔节外径、上反应塔节外径、中间反应塔节外径和下反应塔节 外径相同,均为500-2000毫米。所述的上反应塔节高度与中间反应塔节高度相等,且与外循环降温塔节高度之比 为 1 0.1-5。[0012]所述的下反应塔节高度与中间反应塔节高度之比为1 0.1-5。所述的灯管接口与测温口之间的角度为0°、30°、45°、90°、135°或180°。所述的角度是指同一塔节上的灯管接口和测温口所构成的角度。所述的由上反应塔节、中间反应塔节、外循环降温塔节和下反应塔节组成的塔身 每隔4-6米设有支座。所述的上反应塔节、中反应塔节和下反应塔节内壁覆有防腐层。本实用新型是在专利CN200942338Y(200620085158. 4)的基础上,对现有反应釜 进行了改进。将降温系统由原来的夹套降温和反应器内喷淋降温直接改为外循环降温。即 反应器内物料为干物料,解决了水喷淋过程中产生阻力、副产物等问题,反应器内壁防腐层 的耐腐蚀材料可以选用其他材质,降低设备制造成本,增加流程控制的平稳度和降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稳定,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图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图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5的结构图示意图;其中1、物料出口,2、反应塔备用口,3、测温口,4、支座,5、出水口,6、进水口,7、放 料口,8、物料进口,9、灯管接口,10、备用口,11、物料管,12、横向冷却管,13、石墨块,A、上反 应塔节,B、外循环降温塔节,C、中间反应塔节,D、下反应塔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如图1所示的光氯化反应器,包括上反应塔节A、中间反应塔节C和下反应塔 节D ;上反应塔节A、中间反应塔节C和下反应塔节D均设有灯管接口 9和测温口 3,上反应 塔节A和中间反应塔节C之间、中间反应塔节C和下反应塔节D之间设置有外循环降温塔 节B,外循环降温塔节B侧壁设置有进水口 6、出水口 5和备用口 10,外循环降温塔节B内 部设置有物料管11,物料管11竖直贯穿外循环降温塔节B。每节中间反应塔节C之间均设 置有一个外循环降温塔节B。外循环降温塔节B外径、上反应塔节A外径、中间反应塔节C 外径和下反应塔节D外径均为500毫米。上反应塔节A高度与中间反应塔节C高度相等, 高度均为800毫米,外循环降温塔节B高度为400毫米。下反应塔节D高度为1600毫米, 同一塔节上的灯管接口 9与测温口 3之间的角度为30°,由上反应塔节A、外循环降温塔节 B、中间反应塔节C和下反应塔节D组成的塔身每隔4米设有支座。实施例2如实施例1所述的光氯化反应器,不同之处在于每两节中间反应塔节C之间设置有一个外循环降温塔节B。外循环降温塔节B外 径、上反应塔节A外径、中间反应塔节C外径和下反应塔节D外径均为800毫米。上反应塔 节A高度与中间反应塔节C高度相等,高度为800毫米,外循环降温塔节B高度为960毫米。 下反应塔节D高度为530毫米。同一塔节上的灯管接口与测温口之间的角度为0°。如图2所示。实施例3如实施例1所述的光氯化反应器,不同之处在于每三节中间反应塔节C之间设置有一个外循环降温塔节B。外循环降温塔节B外 径、上反应塔节A外径、中间反应塔节C外径和下反应塔节D外径均为1000毫米。上反应 塔节A高度与中间反应塔节C高度相等,高度为800毫米,外循环降温塔节B高度为2400 毫米,下反应塔节D高度为400毫米。同一塔节上的灯管接口与测温口之间的角度为90°。 由上反应塔节A、外循环降温塔节B、中间反应塔节C和下反应塔节D组成的塔身每隔6米 设有支座。实施例4如实施例1所述的光氯化反应器,不同之处在于每四节中间反应塔节C之间设置有一个外循环降温塔节B。外循环降温塔节B外 径、上反应塔节A外径、中间反应塔节C外径和下反应塔节D外径均为2000毫米。上反应 塔节A高度与中间反应塔节C高度相等,高度为400毫米,外循环降温塔节B高度为1600毫 米。下反应塔节D高度为800毫米。同一塔节上的灯管接口与测温口之间的角度为45°。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经过加热、混合后的物料通过下反应塔节D的物料进 口 8进入反应器内,在光照的作用下进行光氯化反应,反应后的干物料通过物料管11进入 中间反应塔节C,然后进入上反应塔节A,最终从上反应塔节A的物料出口 1出料;冷媒通过 外循环降温塔节B侧壁下部的进水口 6进入外循环降温塔节,填充在外循环降温塔节B内、 物料管11以外的空腔内,通过冷媒和物料管11之间的温度差进行热传递,从而对物料管11 内的干物料进行降温,吸收热量的冷媒随后通过出水口 5排出外循环降温塔节B。上反应塔 节A反应塔节备用口 2可通过一个三通接压力表和取样口,对反应的压力和反应的组成进 行分析。下反应塔节D放料口 7可作为出料口和废液出口。实施例5如实施例1所述的光氯化反应器,不同之处在于外循环降温塔节B内部填充石墨块13,物料管11设于石墨块13内部,石墨块13 内部还设有与物料管11垂直的横向冷却管12。横向冷却管12与物料管11不相连通。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经过加热、混合后的物料通过下反应塔节D的物料进 口 8进入反应器内,在光照的作用下进行光氯化反应,反应后的干物料通过物料管11进入 中间反应塔节C,然后进入上反应塔节A,最终从上反应塔节A的物料出口 1出料;冷媒通过 外循环降温塔节B侧壁下部的进水口 6进入外循环降温塔节B内石墨块13上设置的横向冷 却管12,通过石墨进行热传递,将物料管中干物料的热量传递给横向冷却管12中的冷媒, 从而达到对干物料进行降温,吸收热量的冷媒随后通过出水口 5排出外循环降温塔节B。上 反应塔节A的反应塔节备用口 2可通过一个三通接压力表和取样口,对反应的压力和反应 的组成进行分析。下反应塔节D的放料口 7可作为出料口和废液出口。
权利要求一种光氯化反应器,包括上反应塔节、中间反应塔节和下反应塔节;上反应塔节、中间反应塔节和下反应塔节均设有灯管接口和测温口,其特征在于,上反应塔节和中间反应塔节之间、中间反应塔节和下反应塔节之间设置有外循环降温塔节,所述外循环降温塔节侧壁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备用口,外循环降温塔节内部设置有物料管,物料管竖直贯穿外循环降温塔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氯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每1-10个中间塔节之间设置 有一个外循环降温塔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氯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循环降温塔节外径、 上反应塔节外径、中间反应塔节外径和下反应塔节外径相同,均为500-2000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氯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反应塔节高度与中 间反应塔节高度相等,且与外循环降温塔节高度之比为1 0.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氯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反应塔节高度与中 间反应塔节高度之比为1 0.1-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氯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管接口与测温口之 间的角度为 0°、30°、45°、90°、135° 或 18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氯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由上反应塔节、中间反应塔 节、外循环降温塔节和下反应塔节组成的塔身每隔4-6米设有支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氯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反应塔节、中反应塔 节和下反应塔节内壁覆有衬防腐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氯化反应器,包括上反应塔节、中间反应塔节和下反应塔节;上反应塔节、中间反应塔节和下反应塔节均设有灯管接口和测温口,上反应塔节和中间反应塔节之间、中间反应塔节和下反应塔节之间设置有外循环降温塔节,外循环降温塔节侧壁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备用口,外循环降温塔节内部设置有物料管,物料管竖直管贯穿外循环降温塔节。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反应器内水喷淋产生阻力和副产物的问题,减轻设备腐蚀,增加了设备降温效果,并且结构简单、操作稳定、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C07C17/10GK201613131SQ20102001479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2日
发明者史阿莹, 宋淑伟, 李娜, 耿成成 申请人:山东东岳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