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呋喃西林代谢物免疫原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11698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呋喃西林代谢物免疫原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代谢物免疫原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呋喃西林代谢物免疫原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呋喃西林代谢物免疫原的制备通常要实施合成呋喃西林代谢物免疫原的过程,然而,在合成呋喃西林代谢物免疫原的过程中,现有的方法如重氮化法、活性脂法一般分两个步骤进行偶联合成,所花费的时间需要70小时左右,这样,会使得合成呋喃西林代谢物免疫原的过程延长,造成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增加,同时,后续使用成本也随着提高,另外,其偶联比率一般仅在10-25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呋喃西林代谢物免疫原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不但能有效地制得呋喃西林代谢物的免疫原,而且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本发明的一种呋喃西林代谢物免疫原的制备方法,包括按摩尔比1 373 5216将牛血清白蛋白、盐酸氨基脲与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加入到磷酸盐缓冲液中,在室温下反应1-3个小时,接着将反应后的液体进行透析,然后在-18 _22°C中预冷冻1-3小时,最后在-45 _55°C下冷冻干燥, 即得呋喃西林代谢物免疫原的固体粉末。所述的磷酸盐缓冲液是pH为7. 6,含量为0. 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上述的磷酸盐缓冲液的配制方法为将9. 6g的氯化钠、3. 58g十二水磷酸盐氢二钠、0. 4g氯化钾和0. 7g磷酸盐二氢钾加入950mL的蒸馏水,滴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 6, 再加入蒸馏水,配置成IOOOmL,浓度为0. 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所述的透析为将反应后的液体装入透析袋中,再放入500mL蒸馏水中透析36小时,每12小时换液一次,最后收集透析袋内的液体。上述的透析袋是半周长为22mm,截留分子量为14000的透析袋。本发明利用了改进的碳二亚胺法,进行了呋喃西林代谢物免疫原的合成,免疫原是由盐酸氨基脲和牛血清蛋白在室温条件下,通过改进碳二亚胺法进行偶联反应,用蒸馏水透析后,经过冷冻干燥获得的。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成功地合成了呋喃西林代谢物免疫原,同时采用了新的偶联方法,整个制备实验一步完成,所需时间仅为40个小时,大大节约了制备呋喃西林代谢物免疫原的时间,并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效率可提高42%左右,且降低了生产成本,与此同时还采用了蒸馏水作为透析液,该方法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一步完成,反应时间短,成本低,效率高;(2)本发明制备的免疫原的偶联比率在25-35之间,为提高检测呋喃西林代谢物残留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并且还有利于普及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配置磷酸盐缓冲液称取9. 6g的氯化钠、3. 58g十二水磷酸盐氢二钠、0. 4g氯化钾、0. 7g磷酸盐二氢钾加入950mL的蒸馏水,滴加氢氧化钠调节pH(酸碱度)至7. 6,再加入50mL的蒸馏水,配置成IOOOmL,浓度为0. 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实施例2制备呋喃西林代谢物的免疫原a)在15mL的离心管中依次加入牛血清白蛋白32mg(0.48u mol)、盐酸氨基脲 20mg(179u mol)、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480mg (2503. 8u mol),再加入8mL的实施例1制得的磷酸盐缓冲液(pH为7. 6,含量为0. Olmol/L),在室温下反应2 小时;b)将反应好的液体装入透析袋(半周长22nm,截留分子量14000)内,再放入装有 5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透析36小时,每12小时换蒸馏水一次;c)将透析好的液体,在_20°C中预冷冻2个小时,然后在_50°C下冷冻干燥,制成免疫原固体粉末。实施例3呋喃西林代谢物免疫原的使用及其效果采用实施例2制得的免疫原免疫小鼠,免疫剂量为0. 3mg/次,免疫四次后进行眼眶取血,利用间接ELISA法,测得小鼠血清效价可达105,远高于其他抗原免疫小鼠获得血清效价,为后续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权利要求
1.一种呋喃西林代谢物免疫原的制备方法,包括按摩尔比1 373 5216将牛血清白蛋白、盐酸氨基脲与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加入到磷酸盐缓冲液中,在室温下反应1-3个小时,接着将反应后的液体进行透析,然后在-18 -22°C中预冷冻1-3小时,最后在-45 _55°C下冷冻干燥,即得呋喃西林代谢物免疫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呋喃西林代谢物免疫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盐缓冲液的PH值为7. 6,浓度为0. 01mol/Lo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呋喃西林代谢物免疫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盐缓冲液的配制方法为将9. 6g的氯化钠、3. 58g十二水磷酸盐氢二钠、0. 4g氯化钾和0. 7g磷酸盐二氢钾加入950mL的蒸馏水,滴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 6,再加入蒸馏水, 配置成IOOOmL,浓度为0. 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呋喃西林代谢物免疫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析为将反应后的液体装入透析袋中,再放入500mL蒸馏水中透析36小时,每12小时换液一次,最后收集透析袋内的液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呋喃西林代谢物免疫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析袋是半周长为22mm,截留分子量为14000的透析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呋喃西林代谢物免疫原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牛血清白蛋白、盐酸氨基脲与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加入到磷酸盐缓冲液中,在室温下反应1-3个小时,接着将反应后的液体进行透析,然后在-18~-22℃中预冷冻1-3小时,最后在-45~-55℃下冷冻干燥,即得呋喃西林代谢物免疫原。本发明使制备过程简化,制备呋喃西林代谢物免疫原的时间缩短,生产效率提高了42%左右,并且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免疫原的偶联比率在25-35之间,为提高检测呋喃西林代谢物残留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应用前景广阔。
文档编号C07K1/113GK102329390SQ201110300628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8日
发明者冯兵, 徐捷, 蔡友琼, 钱蓓蕾, 黄冬梅, 黄宣运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