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4,4'-二羟基二苯硫醚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4,4’ - ニ羟基ニ苯硫醚的生产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酚类物质和硫卤化物的反应通常得到的都是ー个混合反应产物,苯酚和ニ氯化硫的反应也是如此。要得到高纯的产品必须经过复杂的后续处理,US 3390190中苯酚和ニ氯化硫在甲苯中反应后经高温回流降温,去除油状物后得到的产品,在弱无机碱如碳酸氢钠碱水中重結晶,最终产品收率47%。US 5175372中提供了一个生产高纯度4,4’_ ニ羟基ニ 苯硫醚的改进方法,利用酚类化合物与ニ氯化硫的反应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反应后去除部分或全部非极性有机溶剤,再加入极性有机溶剂在高温下溶解反应混合物,水洗后结晶出高纯的4,4’ - ニ羟基ニ苯硫醚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エ艺简便的ニ羟基ニ苯硫醚的生产方法,得到的产品纯
ブ又问。本发明所述的4,4’ - ニ羟基ニ苯硫醚的生产方法,在溶剂中由苯酚和ニ氯化硫反应,其特征在于苯酚和ニ氯化硫反应生成初产品,然后需要加水升温,静置沉降后,取上部有机层降温至室温,产品重结晶后过滤得到产品。其中反应溶剂和重结晶溶剂优选甲苯。由于甲苯在高温时对产品的溶解度有限,合适的投料比非常重要,甲苯量不够,则产品和油状物等副产品一同下沉,甲苯与苯酚投料的体积/重量比要求不低于14,比例太大,导致使用甲苯量大,不经济。反应温度控制在-10 20°C,加水升温温度控制在80-85°C。本发明将反应溶剂和水洗重结晶溶剂合ニ为一,エ艺简便。水洗时升温至80_85°C 后,静置可使各种反应副产物自然沉降,从而分离出杂质、得到高纯的产品。研制过程中发现在有水的存在下,高温下比如80°C左右,一般不超过85°C,反应混合物释放出产品后的油状物会很容易下沉,从而分离出油状物等副产品。水洗时水的用量至少为苯酚原料重量的1. 5倍,可分次水洗。本发明エ艺简便,得到的产品纯度高。产品收率达60%以上,产品初熔点彡152°C,产品纯度彡99%。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ー步说明。实施例1在装有搅拌、温度计套管和恒压滴液漏斗的500毫升四ロ玻璃烧瓶中加入25. 8克
3苯酚原料,300毫升甲苯,用冰水冷却并保持温度12士3°C,搅拌状态下,用2小时将加在滴液漏斗中的13. 9克ニ氯化硫和80毫升甲苯混合物缓慢滴加入反应烧瓶,继续保持低温搅拌1小吋。慢慢升温至20°C,加入蒸馏水20毫升,搅拌下慢慢升温至84士2°C,确认物料全部溶解。保温静置20分钟,高温下分出上部有机层。有机层在新的四ロ玻璃烧瓶中搅拌下再次加入蒸馏水20毫升,重复水洗过程。并再次用蒸馏水20毫升水洗一次。有机层升温至85°C后搅拌下降温結晶,降至20°C以下时过滤得产品,用少量新甲苯冲洗一次,干燥后得18克产品。产品熔点152. 2-152. 3°C,收率60. 1%,纯度99. 2%。母液可下次套用。实施例2在装有搅拌、温度计套管和恒压滴液漏斗的500毫升四ロ玻璃烧瓶中加入沈克苯酚原料,310毫升甲苯,用冰水冷却并保持温度16 士 3°C,搅拌状态下,用2小时将加在滴液漏斗中的13. 9克ニ氯化硫和80毫升甲苯混合物缓慢滴加入反应烧瓶,继续保持低温搅拌1 小吋。慢慢升温至20°C,加入蒸馏水30毫升,搅拌下慢慢升温至83士2°C,确认物料全部溶解。保温静置20分钟,高温下分出上部有机层。有机层在新的四ロ玻璃烧瓶中搅拌下再次加入蒸馏水30毫升,重复水洗过程。有机层升温至84°C后搅拌下降温結晶,降至20°C以下时过滤得产品,用少量新甲苯冲洗一次,干燥后得18. 5克产品。产品熔点152. 2-152. 3°C, 收率60. 2%,纯度99. 1% ο
权利要求
1.ー种4,4’ - ニ羟基ニ苯硫醚的生产方法,在溶剂中由苯酚和ニ氯化硫反应,其特征在于苯酚和ニ氯化硫反应生成初产品,然后需要加水升温,静置沉降后,取上部有机层降温至室温,产品重结晶后过滤得到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4’_ニ羟基ニ苯硫醚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溶剂和重结晶溶剂为甲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4,4’-ニ羟基ニ苯硫醚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甲苯与苯酚投料的体积/重量比不低于1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4,4’_ニ羟基ニ苯硫醚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10 20°C,加水升温温度控制在80-85°C。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4,4’-二羟基二苯硫醚的生产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在溶剂中由苯酚和二氯化硫反应,其特征在于苯酚和二氯化硫反应生成初产品,然后需要加水升温,静置沉降后,取上部有机层降温至室温,产品重结晶后过滤得到产品。工艺简便,得到的产品纯度高。
文档编号C07C323/20GK102531979SQ20121000272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6日
发明者于海宝, 崔华松, 张胜传, 朱永国, 王文举, 郝仲华 申请人:淄博万科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