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氧硅烷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01192阅读:1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氧硅烷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过氧硅烷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硅烷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无机材料表面接枝高聚物的过程繁琐,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过氧硅烷偶联剂为1,1-二过氧化叔丁基,4-羟基环己基三甲氧基硅烷,其结构式为:制法:将过氧化氢叔丁醇与4-羟基环己酮放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0℃~20℃的条件下加入浓硫酸,搅拌反应,得到1,1-二过氧化叔丁基,4-羟基环己烷;再将1,1-二过氧化叔丁基,4-羟基环己烷与四甲氧基硅烷在-10℃~50℃的条件下搅拌反应,得到过氧硅烷偶联剂。该过氧硅烷偶联剂具有同时具有引发剂和偶联剂的功能,可用于无机材料表面接枝高聚物的反应中。
【专利说明】一种过氧硅烷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硅烷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偶联剂作为改善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界面的"桥梁",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 中硅烷偶联剂是目前用量最大、品种最多的一种。硅烷偶联剂是在分子中具有两种以上不 同反应基的有机硅单体,它可以和有机与无机材料发生化学键合,增加两种材料的粘接性。 娃烧偶联剂的结构通式为RSiX 3,式中X代表能够水解的烧氧基,如齒素、烧氧基、醜氧基等; R代表与聚合物分子有亲和力或反应能力的活性官能团,如氧基、疏基、乙條基、环氧基、醜 胺基、氣丙基等。
[0003] 近年来,随着复合材料的发展,特别是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的迅猛发展,对偶联剂 的品种的需求越来越多。另外,随着社会发展对材料要求的提高,只是通过偶联剂对无机材 料进行改性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材料性能的要求。现在人们往往通过偶联剂对无机材料进行 表面处理,引入特征基团(例如:乙烯基、环氧基、酰胺基等),借此进行接枝聚合,在无机粒 子表面引入有机高分子,进一步增加无机材料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界面结合,从而得到性 能更加优越的复合材料。目前,为了在无机材料表面接枝高聚物,通常是先用含有乙烯基和 环氧基的偶联剂对无机材料经行表面处理,引入不饱和碳碳双键或者环氧基团,然后在此 基础上再加入引发剂和单体,进而引发聚合,在无机材料表面接枝聚合物,很好的解决了无 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相容性差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但是,该过程过程需 另加入引发剂,较为繁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无机材料表面接枝高聚物的过程繁琐,成本高的技术问 题,而提供一种过氧硅烷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5] 本发明的一种过氧硅烷偶联剂为1,1-二过氧化叔丁基,4-羟基环己基三甲氧基 硅烷(PTMOSi-I),其结构式为:
[0006]

【权利要求】
1. 一种过氧化硅烷偶联剂,其特征在于该偶联剂为1,1-二过氧化叔丁基,4-羟基环己 基三甲氧基硅烷(PTMOSi-1),其结构式为:
2. 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氧化硅烷偶联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照以下 步骤进行: 一、 按过氧化氢叔丁醇与4-羟基环己酮的摩尔比为1 : (0. 1?10. 0),将过氧化氢叔丁 醇与4-羟基环己酮放入反应搅拌釜中,温度控制在-10°C?20°C,然后再加入催化剂浓硫 酸,搅拌反应4?50h,得到的产物经水洗后,过滤出来,再低温干燥,得到1,1-二过氧化叔 丁基,4-羟基环己烷; 二、 按1,1-二过氧化叔丁基,4-羟基环己烷和四甲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 : (0. 2? 5. 0),将步骤一得到的1,1-二过氧化叔丁基,4-羟基环己烷和四甲氧基硅烷加入反应釜 中,同时加入甲苯做溶剂,在温度为-l〇°C?50°C的条件下搅拌反应3?48h,产物经过分离 提纯后,得到过氧硅烷偶联剂1,1-二过氧化叔丁基,4-羟基环己基三甲氧基硅烷。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氧化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过 氧化氢叔丁醇与4-羟基环己酮的摩尔比为1 : (1?5)。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过氧化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 中浓硫酸的质量浓度为98%。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过氧化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 中浓硫酸的加入量为过氧化氢叔丁醇与4-羟基环己酮烷质量之和的1 %?2%。
6.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过氧化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 中的低温干燥是指在温度为〇?:TC的条件下干燥。
7.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过氧化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 中1,1-二过氧化叔丁基,4-羟基环己烷和四甲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 : (0. 9?1. 2)。
8.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过氧化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 中在温度为〇°C?5°C的条件下搅拌反应8?10h。
【文档编号】C07F7/18GK104478920SQ201510001393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5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5年1月4日
【发明者】王雅珍, 孙兆洋, 贾宏葛, 祖立武, 岳成娥, 兰天宇 申请人:齐齐哈尔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