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共聚聚酯和含有改性共聚聚酯的光学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2732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性共聚聚酯和含有改性共聚聚酯的光学薄膜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改性共聚聚酯聚合物和含有改性共聚聚酯聚合物的光学薄膜。
聚合物薄膜用于多种多样的应用领域。聚合物薄膜的一种具体的用途是用作对给定偏振状态或波长范围的光起反射作用的反射器和偏振器。此类反射薄膜(例如)和液晶显示器中的背光结合使用以增强显示器的亮度和降低炫光。可以将偏振薄膜放置在使用者和背光之间,以便将射向使用者的光偏振,从而降低炫光。可以将反射器薄膜放置在背光后面以便将光朝使用者反射;从而增强亮度。偏振薄膜的另一种用途是用于诸如太阳眼镜之类的制品中,以降低光强度和炫光。
可用于制造偏振器薄膜或反射器薄膜的一类聚合物是聚酯。聚酯基偏振器的一个实例包括具有不同组成的多个聚酯层的叠堆。这种多层叠堆的一种结构具有第一组双折射层和第二组具有各向同性折射指数的层。所述第二组的层与所述双折射层交替放置以形成一系列用于反射光的界面。
因此,需要开发这样一种用于光学薄膜(例如偏振器薄膜和反射器薄膜)的聚酯薄膜,该聚酯薄膜具有得到改进的性能,其中所述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光学性能、以及较低的制造成本。
发明概述总体上,本发明涉及改性共聚聚酯和含有改性共聚聚酯的光学薄膜。一个说明性的实施方案是一种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物,其包含羧酸酯亚单元和二醇亚单元、在632.8nm处的折射指数为1.58或更低、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0℃或更高。
另一个说明性的实施方案是一种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物,其包含羧酸酯亚单元和二醇亚单元、在632.8nm处的折射指数为小于1.54、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或更高。
又一个说明性的实施方案是一种共聚叔丁基间苯二甲酸共聚物,其包含羧酸酯亚单元和二醇亚单元、在632.8nm处的折射指数为1.53或更低、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或更高。
另一个说明性的实施方案是一种多层聚合物薄膜,其具有多个第一层和多个第二层。所述第一层由双折射性的第一聚酯或共聚聚酯制成。所述第二层由第二共聚聚酯聚合物制成,其中该第二共聚聚酯聚合物是这样一种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物,其包含羧酸酯亚单元和二醇亚单元、在632.8nm处的折射指数为1.58或更低、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0℃或更高。
另一个说明性的实施方案是一种多层聚合物薄膜,其具有多个第一层和多个第二层。所述第一层由双折射性的第一聚酯或共聚聚酯制成。所述第二层由第二共聚聚酯聚合物制成,其中该第二共聚聚酯聚合物是这样一种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物,其包含羧酸酯亚单元和二醇亚单元、在632.8nm处的折射指数为小于1.54、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或更高。
又一个说明性的实施方案是一种多层聚合物薄膜,其具有多个第一层和多个第二层。所述第一层由双折射性的第一聚酯或共聚聚酯制成。所述第二层由第二共聚聚酯聚合物制成,其中该第二共聚聚酯聚合物是这样一种共聚叔丁基间苯二甲酸共聚物,其包含羧酸酯亚单元和二醇亚单元、在632.8nm处的折射指数为1.53或更低、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或更高。
另一个实施方案是一种具有多个第一光学层和多个第二光学层的多层聚合物薄膜,所述第一光学层包含双折射性的第一共聚聚酯或聚酯,所述第二光学层包含第二共聚聚酯,其中该第二共聚聚酯是环脂族共聚聚酯/聚碳酸酯聚合物共混物,并且在所述多层聚合物薄膜已形成之后该第二光学层在632.8nm处的面内双折射为0.04或更低。
又一个实施方案是一种具有多个第一光学层、多个第二光学层、以及非光学表层的多层聚合物薄膜,所述第一光学层包含双折射性的第一共聚聚酯或聚酯,所述第二光学层包含第二共聚聚酯,并且在所述多层聚合物薄膜已形成之后该第二光学层在632.8nm处的面内双折射为0.04或更低,所述非光学表层布置在所述多个第一光学层或多个第二光学层上,所述表层包含环脂族共聚聚酯/聚碳酸酯共混物。
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多个第一层和多个第二层的多层聚合物薄膜。所述第一层由第一聚酯或共聚聚酯制成,所述第一聚酯或共聚聚酯为双折射性的、并且其在632.8nm处的折射指数具有近似真正单轴的性质。所述第二层由第二共聚聚酯聚合物制成,其中该第二共聚聚酯聚合物是这样一种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物,其包含羧酸酯亚单元和二醇亚单元、并且具有90℃或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以上的发明概述无意描述本发明的每个说明性实施方案或每种实施方式。随后的附图和发明详述将更具体地举例说明这些实施方案。
附图简要说明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案所做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完全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多层聚合物薄膜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多层聚合物薄膜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性剖视图;和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多层聚合物薄膜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性剖视图。
虽然本发明的具体实例已经在附图中以举例的方式示出并且将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但是可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然而,应当理解,不希望将本发明局限于所述的具体实施方案。相反,希望涵盖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形式和替换形式。
发明详述本发明涉及改性共聚聚酯和用于光学应用的由所述改性共聚聚酯形成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并涉及共聚单体亚单元用来增强所述聚合物薄膜性能的用途。给定聚酯的性能通常取决于在所述聚酯的制备中所使用的单体材料。经常通过使一种或多种不同的羧酸酯单体(例如,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羧酸或酯官能团的化合物)与一种或多种不同的二醇单体(例如,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羟基官能团的化合物)反应来制备聚酯。位于叠堆中的各组聚酯层通常具有不同的单体组合,以产生每一类层的所需性能。
对于下面定义的术语来说,应该采用这些定义,除非在权利要求书中或说明书中的其它地方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术语“聚合物”应理解为包括聚合物、共聚物(例如,使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单体形成的聚合物)、低聚物及其组合,也包括可以通过例如共挤出或反应(包括酯交换)形成为可混溶的共混物形式的聚合物、低聚物或共聚物。除非另作说明,否则嵌段共聚物和无规共聚物都包括在内。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的表示组分的量、诸如分子量之类的性质、以及反应条件等的所有数字,在所有的情况下都应理解为以词语“大约”来修饰。因此,除非作出相反说明,否则在以下的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所列出的数字参数都是近似值,其可能会根据采用本发明的教导的那些本领域技术人员试图获得的理想性质的不同而加以改变。
摩尔%或mol%等是同义词,它们是指用物质的摩尔数除以组合物的摩尔数并乘以100而得到的该物质的浓度。
通过端值列举的数值范围包括该范围涵盖的所有数值(例如,1-5包括1、1.5、2、2.75、3、3.80、4和5)以及该范围内的任何范围。
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某一名词前所用的“一种”、“该”、“所述”或未指明数量的情况包括所指对象多于一个的情况,除非所述内容明确表示为其它含义。因此,例如,包含“化合物”的组合物包括两种或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如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用,术语“或”使用时的意思通常包括“和/或”,除非所述内容清楚地表示不是这样。
图1显示了可以用作(例如)光学偏振器或反射器的多层聚合物薄膜10。薄膜10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光学层12、一个或多个第二光学层14、以及一个或多个非光学层18。第一光学层12优选为单轴或双轴取向的双折射性聚合物层。第二光学层14也可以是双折射性的、单轴或双轴取向的聚合物层。然而,更通常的是,第二光学层14具有各向同性折射指数,该折射指数与取向之后的第一光学层12的折射指数中的至少一个不同。专利文献U.S.5,882,774和U.S.2001/0011779A1中对多层聚合物薄膜10的制造和使用方法以及设计思路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将这些文献中与本公开一致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虽然主要是通过其中第二光学层14具有各向同性折射指数的薄膜10为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是本文描述的原理和实例可以应用于如专利文献U.S.6,113,811所述的、具有双折射性第二光学层14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将该文献中与本公开一致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其它的光学层(它们类似于或不同于第一光学层12和第二光学层14)组也可以用于多层聚合物薄膜10中。本文公开的用于第一和第二光学层组的设计原理也可以应用于任何其它的光学层组。另外,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在图1中仅示出了单个叠堆16,但是多层聚合物薄膜10也可以由随后组合起来形成薄膜10的多个叠堆制成。
通常将光学层12、14以及可任选的一个或多个非光学层18互相层叠以形成多层的叠堆16。如图1所示,通常将光学层12、14布置成交替的对,以在具有不同光学性能的层之间形成一系列界面。光学层12、14的厚度可以小于1μm,但是也可以使用更厚的层。另外,虽然图1仅示出了六个光学层12、14,但是许多多层聚合物薄膜10具有很多个光学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需要,多层聚合物薄膜具有大约2-5000个光学层,或大约25-2000个光学层,或大约50-1500个光学层,或大约75-1000个光学层。
非光学层18可以是聚合物层,它被布置在叠堆16之中(参见图2)和/或布置在叠堆16上(参见图1),以起到保护光学层12、14免受损害、有助于共挤出加工、和/或提高加工后的力学性能的作用。非光学层18可以比光学层12、14厚。非光学层18的厚度可以是单个光学层12、14的厚度的至少两倍、或者至少四倍、或者至少十倍,但是它也可以是适合于特定应用的任何厚度。例如,可以改变非光学层18的厚度以制造具有特定厚度的多层聚合物薄膜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一个或多个非光学层18放置成使得待被光学层12、14透射、偏振和/或反射的光中的至少一部分也穿过该非光学层(即,将非光学层放置在穿过光学层12、14的光路中、或放置在被光学层12、14反射的光路中)。
多层聚合物薄膜10中的光学层12、14和非光学层18可以由诸如聚酯的聚合物构成。聚酯含有羧酸酯亚单元和二醇亚单元、并且是通过使羧酸酯单体分子与二醇单体分子反应而形成的。每个羧酸酯单体分子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羧酸或酯官能团,并且每个二醇单体分子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羟基官能团。羧酸酯单体分子可以全部相同或者可以存在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类型的分子。二醇单体分子也是这样。术语“聚合物”应理解为既包括聚合物又包括共聚物,还包括可以通过例如共挤出或反应(包括例如酯交换)形成为可混溶的共混物形式的聚合物或共聚物。
用于形成聚酯层的羧酸酯亚单元的合适的羧酸酯单体分子包括(例如)2,6-萘二甲酸及其异构体;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壬二酸;己二酸;癸二酸;降冰片烯二甲酸;双环辛烷二甲酸;1,6-环己烷二甲酸及其异构体;叔丁基间苯二甲酸、偏苯三酸、磺化间苯二甲酸钠;4,4-联苯二甲酸及其异构体;以及这些酸的低级烷基酯,如甲酯或乙酯。在本文中,术语“低级烷基”是指C1-C10直链或支链烷基。术语“聚酯”还包括衍生自二醇单体分子与碳酸酯的反应的聚碳酸酯,以及聚碳酸酯与由上述共聚单体制成的共聚聚酯所形成的共混物。
令人惊奇的是,已经发现叔丁基间苯二甲酸酯(tbia)对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是有用的,这归因于它对聚合物性能中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折射指数具有相反的影响。增加tbia的摩尔份数可提高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同时降低其折射指数。
用于形成聚酯层的二醇亚单元的合适的二醇单体分子包括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及其异构体;1,6-己二醇;新戊二醇;聚乙二醇;二乙二醇;三环癸烷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及其异构体;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2,4-三乙基-1,3-戊二醇;降冰片烷二醇;双环辛烷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1,4-苯二甲醇及其异构体;双酚A;1,8-二羟基联苯及其异构体;以及1,3-双(2-羟基乙氧基)苯。
还发现1,4-环己烷二甲醇(chdm)对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是有用的,这归因于它对聚合物性能中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折射指数具有相反的影响。增加chdm的摩尔份数可提高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同时降低其折射指数。具体来说,已经发现,同时包含tbia和chdm的共聚聚酯相对于它们各自的折射指数具有相对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第一光学层12可以是可取向的聚合物薄膜(如聚酯薄膜),可以通过(例如)在所需方向上对第一光学层12进行拉伸,而使之呈现出双折射性。术语“双折射性”是指在正交的x、y和z方向上折射指数不全相同。对于薄膜或薄膜中的层来说,x、y和z轴的适宜选择在图1中示出,其中x和y轴与薄膜或层的长度和宽度相对应,z轴与层或薄膜的厚度相对应。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薄膜10具有数个光学层12、14,它们在z方向上互相堆叠。
第一光学层12可以(例如)通过沿单一一个方向拉伸而成为单轴取向的层。通常,沿薄膜的某一个面内方向进行拉伸会导致在至少一个其它的正交方向(通常是薄膜的厚度方向)上尺寸变小,从而使得在拉伸条件下体积保持大致恒定(经密度变化校正,其中所述的密度变化例如归因于结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拉伸方向基本上与图1所示的x或y面内轴线相对应。然而,也可以选择其它方向。在单轴拉伸的一个说明性的实施方案中,沿某一个方向拉伸薄膜,该薄膜在这一拉伸方向的两个正交方向上(例如在非牵引(或非拉伸)的面内方向和厚度方向上)收缩。当垂直于拉伸方向的这些方向上的相对收缩量相似的时候,第一光学层12在所述这些方向上获得较为相似的折射指数。另外,在垂直于拉伸方向的这一平面中测得的第一光学层12的最大双折射值比相同的这些第一光学层12的主面内双折射值小。这样,第一光学层12就是真正或近似真正单轴取向的。实现这种取向方式的一个有用的方法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开US2004/0099992和US2002/0190406中有所描述,将这些文献中与本公开一致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另一个有用的方法在美国专利6,609,795中有所描述,将该文献中与本公开一致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在任何情况下,单轴取向的双折射层通常都会在对其偏振面平行于取向方向(即,拉伸方向)的入射光线和其偏振面平行于横向(即,与拉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入射光线的透射作用和/或反射作用上表现出差异。例如,当沿着x轴拉伸可取向的聚酯薄膜时,典型的结果是nx≠ny,或nx≠nz,其中nx、nz和ny分别是针对在与“x”、“z”和“y”轴平行的平面中偏振的光的折射指数。折射指数沿着拉伸方向的变化程度将取决于诸如拉伸量、拉伸速率、拉伸过程中薄膜的温度、薄膜的厚度、薄膜厚度的变化和薄膜的组成之类的因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光学层12在取向之后在632.8nm处具有0.04或更大、或者大约0.1或更大、或者大约0.2或更大的最大面内双折射(例如,在拉伸过程中没有剪切旋转或弯曲的情况下的nx-ny的绝对值)。在近似真正单轴取向的薄膜的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光学层12在垂直于拉伸方向的平面中的最大双折射(ny-nz的绝对值) (在632.8nm处)是0.03或更低、0.02或更低乃至0.01或更低。对于近似真正单轴取向的情况来说,垂直于拉伸方向的平面中的最大双折射与最大面内双折射的比值是0.2或更低,或者0.15或更低,但是也可以达到0.1或更低,乃至0.05或更低的值。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中所有的双折射值和折射指数值都是针对632.8nm的光记录的数据。
可以通过增加分子取向来增强材料的双折射性。许多双折射材料都是结晶的或半结晶的。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结晶”既指结晶材料又指半结晶材料。PEN和其它结晶聚酯(如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PBN)、聚萘二甲酸丙二醇酯(PPN)、聚萘二甲酸己二醇酯(PH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PT)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PHT))是可用于构造双折射薄膜层(例如通常是第一光学层12)的结晶材料的例子。此外,PEN、PPN、PBN、PHN、PET、PPT、PBT和PHT的一些共聚物也是结晶的或半结晶的。向PEN、PPN、PBN、PHN、PET、PPT、PBT或PHT中添加共聚单体可以按需提高材料的其它性能(包括(例如)对第二光学层14或非光学层18的粘附性)、以及/或者降低加工温度(即,挤出和/或拉伸薄膜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光学层12由半结晶的双折射性聚酯或共聚聚酯制成,其中,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聚酯或共聚聚酯可以含有70-100mol%的第一羧酸酯亚单元和0-30mol%的共聚单体羧酸酯亚单元。共聚单体羧酸酯亚单元可以是上文指出的亚单元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羧酸酯亚单元包括萘二甲酸酯亚单元和对苯二甲酸酯亚单元。
如果第一光学层12中的聚酯材料包含多于一种类型的羧酸酯亚单元,则该聚酯可以是嵌段共聚聚酯,以提高对由具有类似嵌段的嵌段共聚物制成的其它层(例如,第二光学层14或非光学层18)的粘附性。也可以使用无规共聚聚酯。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第一光学层12由半结晶的双折射性聚酯或共聚聚酯制成,其中,所述聚酯或共聚聚酯含有70-100mol%的第一二醇亚单元和0-30mol%的共聚单体二醇亚单元。共聚单体二醇亚单元可以是上文指出的亚单元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二醇亚单元衍生自C2-C8二醇。
其它的实施方案还包括这样一种第一光学层12,其中羧酸酯亚单元和二醇亚单元都含有共聚单体亚单元。对于这些实施方案,至少0.5mol%、或至少2.5mol%的结合在一起的羧酸酯亚单元和二醇亚单元是共聚单体羧酸酯亚单元、共聚单体二醇亚单元、或它们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由coPEN制成的第一光学层12来形成多层聚合物薄膜10,其中,对于给定的拉伸比(即,拉伸之后和拉伸之前在拉伸方向上的薄膜长度的比值),多层聚合物薄膜10与使用PEN作为第一光学层而形成的类似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具有相同的面内双折射。双折射值的匹配可以通过调节工艺参数(例如加工或拉伸温度、或者加工或拉伸速率)来实现。通常,coPEN光学层在拉伸方向上的折射指数比PEN光学层在拉伸方向上的折射指数小至少0.02个单位。因为非拉伸方向上的折射指数降低,所以双折射性得以维持存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使用632.8nm的光进行测量时,PEN通常具有1.84或更高的面内折射指数,并且面内折射指数之差为大约0.22-0.24或更高。第一光学层(不管它们是PEN还是coPEN)的面内折射指数之差或双折射可降至小于0.2,从而改善诸如层间粘附性之类的性能。对于用于第一层的合适的coPBN和coPET聚合物之间的类似比较可以用PBN和PET来进行。
第二光学层14可以由多种聚合物制成。第二光学层14可以由聚酯的多种共聚物(即共聚聚酯)制成。可用于第二光学层14的说明性的共聚聚酯包括(例如)coPEN、coPET和coTBIA共聚物。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光学层14是可单轴取向或可双轴取向的。然而,更通常的是,在用来使第一光学层12取向的加工条件下第二光学层14并没有取向。这些第二光学层14通常保持相对各向同性的折射指数,即使在拉伸时也仍然如此。优选的是,第二光学层在632.8nm处具有小于大约0.04或小于大约0.02的双折射值(例如,|nx-ny|或|nx-nz|)。
可用于形成第二光学层的一种说明性共聚聚酯是coPEN聚合物。本公开的coPEN聚合物具有低的面内折射指数(例如nx或ny或这两者)同时保持相对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一些说明性的coPEN聚合物具有小于1.59(例如1.58或更低)的面内折射指数,并具有90℃或更高、100℃或更高、或者102℃或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其它说明性的coPEN聚合物具有1.57或更低的面内折射指数和90℃或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或者具有1.56或更低的面内折射指数和80℃或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值。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这些coPEN共聚物含有这样一种羧酸酯亚单元,该羧酸酯亚单元衍生自10mol%-50mol%萘二甲酸酯、和30mol%-90mol%叔丁基间苯二甲酸(TBIA)或其酯、以及可任选地以至多50mol%或0-50mol%的量存在的对苯二甲酸酯。可以通过增加萘二甲酸酯的含量来获得较高的折射指数和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coPEN共聚物还含有二醇亚单元,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二醇亚单元衍生自10mol%-90mol%的环脂族二醇、和10mol%-90mol%的支化二醇、以及可任选地以至多10mol%或1mol%-10mol%的量存在的1,2-乙二醇。支化二醇包括(例如)新戊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2,4-三乙基戊二醇和双酚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这些coPEN共聚物含有衍生自15mol%-85mol%环脂族二醇和15mol%-85mol%支化二醇的二醇亚单元。环脂族二醇是指脂环族二醇。其实例包括环己二醇和环戊二醇。一种说明性的环脂族二醇是1,4-环己烷二甲醇。
coPEN共聚物还可以包含具有多于两个官能团的羧酸酯亚单元或二醇亚单元。在一些实施方案中,coPEN包含0.01mol%-2.5mol%的羧酸酯亚单元或二醇亚单元,其中,所述羧酸酯亚单元或二醇亚单元衍生自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羧酸酯或酯官能团、三个或更多个羟基官能团、或它们的组合的化合物。这些共聚单体材料包括(例如)三羟甲基丙烷、偏苯三酸和季戊四醇。这些共聚单体可以在coPEN聚酯中无规地分布或者它们可以形成嵌段共聚物中的一个或多个嵌段。添加衍生自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羧酸酯、酯或羟基官能团的化合物的这些共聚单体亚单元还会降低第二层的共聚聚酯的双折射。这些化合物可以与其它聚合物分子交联。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层的共聚聚酯含有0.01mol%-5mol%、或0.1mol%-2.5mol%的这些化合物。
coPEN的一个说明性实例含有羧酸酯亚单元和二醇亚单元,其中所述的羧酸酯亚单元衍生自35mol%-45mol%的萘二甲酸酯、40mol%-50mol%的TBIA以及10mol%-20mol%的对苯二甲酸酯;所述的二醇亚单元衍生自50mol%-70mol%的1,4-环己烷二甲醇、20mol%-40mol%的新戊二醇以及5mol%-30mol%的1,2-乙二醇。这一说明性的coPEN具有1.56-1.58的折射指数和100-105℃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以制备其它示例性的、Tg为106-107℃并且折射指数为大约1.58的coPEN聚合物。可以通过(例如)增加萘二甲酸酯的含量来获得这种较高的Tg。
可用于形成第二光学层的另一种说明性的共聚聚酯是coPET聚合物。这些coPET聚合物具有低的面内折射指数(例如,nx或ny或这两者)和相对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值。一些说明性的coPET聚合物具有1.55或更低的面内折射指数和80℃或更高的Tg,或者具有1.54或更低的面内折射指数和70℃或更高的Tg,或者具有1.53或更低的面内折射指数和60℃或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值。例如,可以制备Tg为大约75℃并且折射指数为大约1.53的本公开的说明性coPET聚合物。可以通过(例如)增加TBIA的含量来获得这种较高的Tg。此外,增加对苯二甲酸酯的含量在提高Tg的同时还会提高折射指数。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这些coPET共聚物含有这样一种羧酸酯亚单元,该羧酸酯亚单元衍生自10mol%-50mol%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20mol%-50mol%的环脂族二甲酸酯、以及20mol%-60mol%的叔丁基间苯二甲酸(TBIA)或其酯。在其它的实施方案中,这些coPET共聚物含有这样一种羧酸酯亚单元,该羧酸酯亚单元衍生自15mol%-45mol%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25mol%-45mol%的环脂族二甲酸酯、以及25mol%-55mol%的TBIA或其酯。
coPET共聚物还含有二醇亚单元,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二醇亚单元衍生自10mol%-90mol%的环脂族二醇和10mol%-90mol%的支化二醇、以及可任选地以至多10mol%或1mol%-10mol%的量存在的1,2-乙二醇。支化二醇包括(例如)新戊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2,4-三乙基戊二醇和双酚A。在其它的实施方案中,这些coPEN共聚物含有衍生自15mol%-85mol%环脂族二醇和15mol%-85mol%支化二醇的二醇亚单元。环脂族二醇是指脂环族二醇。其实例包括环己二醇和环戊二醇。一种说明性的环脂族二醇是二甲基环己二醇。
coPET共聚物还可以包含具有多于两个官能团的羧酸酯亚单元或二醇亚单元。在一些实施方案中,coPET含有0.01mol%-2.5mol%的衍生自以下化合物的羧酸酯亚单元或二醇亚单元,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羧酸酯或酯官能团、三个或更多个羟基官能团、或它们的组合。这些共聚单体材料包括(例如)三羟甲基丙烷、偏苯三酸和季戊四醇。这些共聚单体可以在coPET聚酯中无规地分布或者它们可以形成嵌段共聚物中的一个或多个嵌段。添加衍生自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羧酸酯、酯或羟基官能团的化合物的这些共聚单体亚单元还会降低第二层的共聚聚酯的双折射。这些化合物可以与其它聚合物分子交联。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层的共聚聚酯含有0.01mol%-5mol%、或0.1mol%-2.5mol%的这些化合物。
coPET的一个说明性实例含有羧酸酯亚单元和二醇亚单元,其中所述的羧酸酯亚单元衍生自10mol%-40mol%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30mol%-45mol%的环脂族二甲酸酯和30mol%-45mol%的TBIA;所述的二醇亚单元衍生自20mol%-80mol%的1,4-环己烷二甲醇、20mol%-80mol%的新戊二醇和5mol%-50mol%的1,2-乙二醇。这一说明性的coPET具有1.53-1.54的折射指数和60-7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制备(例如)Tg为大约75℃并且折射指数为大约1.53的本公开的其它说明性coPET聚合物。可以通过(例如)增加TBIA的含量来获得这种较高的Tg。此外,增加对苯二甲酸酯的含量在提高Tg的同时还会提高折射指数。
另一类可用于形成第二光学层的共聚聚酯是含有环己烷二甲酸酯亚单元和TBIA亚单元的共聚聚酯,其被称为“coTBIA”。这些coTBIA聚合物具有1.53或更低的低面内折射指数(例如,nx或ny或这两者)和大于6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或者具有1.52或更低的面内折射指数和55℃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或者具有1.51或更低的面内折射指数和50℃或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值。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这些coTBIA共聚物含有衍生自30mol%-70mol%环脂族二甲酸酯和30mol%-70mol%TBIA或其酯的羧酸酯亚单元。在其它的实施方案中,这些coTBIA共聚物含有衍生自40-60mol%环脂族二甲酸酯和40-60mol%TBIA或其酯的羧酸酯亚单元。
coTBIA共聚物还含有二醇亚单元,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二醇亚单元衍生自10mol%-90mol%的环脂族二醇、10mol%-90mol%的支化二醇、以及可任选地以至多10mol%或1-10mol%的量存在的1,2-乙二醇。支化二醇包括(例如)新戊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2,4-三乙基戊二醇。在其它的实施方案中,这些coTBIA共聚物含有衍生自20mol%-80mol%环脂族二醇和20mol%-80mol%支化二醇的二醇亚单元。环脂族二醇是指脂环族二醇。其实例包括环己二醇和环戊二醇。一种说明性的环脂族二醇是1,4-二甲基环己烷二甲醇。
coTBIA共聚物还可以包含具有多于两个官能团的羧酸酯亚单元或二醇亚单元。在一些实施方案中,coTBIA共聚物含有0.01mol%-2.5mol%的衍生自以下化合物的羧酸酯亚单元或二醇亚单元,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羧酸酯或酯官能团、三个或更多个羟基官能团、或它们的组合。这些共聚单体材料包括(例如)三羟甲基丙烷、偏苯三酸和季戊四醇。这些共聚单体可以在coTBIA聚酯中无规地分布或者它们可以形成嵌段共聚物中的一个或多个嵌段。添加衍生自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羧酸酯、酯或羟基官能团的化合物的这些共聚单体亚单元还会降低第二层的共聚聚酯的双折射。这些化合物会与其它聚合物分子交联。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层的共聚聚酯包含0.01mol%-5mol%、或0.1mol%-2.5mol%的这些化合物。
coTBIA共聚物的一个说明性的实例含有羧酸酯亚单元和二醇亚单元,其中所述的羧酸酯亚单元衍生自40-60mol%的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和40-60mol%的TBIA;所述的二醇亚单元衍生自30mol%-70mol%的1,4-环己烷二甲醇和30mol%-70mol%的支化二醇。这一说明性的coTBIA具有1.51-1.52的相对较低的折射指数和60-70℃的相对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制备(例如)Tg为大约73℃并且折射指数为大约1.53、或者Tg为大约67℃并且折射指数为大约1.52的本公开的其它说明性coTBIA聚合物。可以通过(例如)增加TBIA的含量来获得这种较高的Tg。
可用于形成第二光学层和非光学表层的另一种共聚聚酯是共聚聚酯和聚碳酸酯的共混物,例如环脂族共聚聚酯(例如coPET)和聚碳酸酯的共混物,其中所述的共混物可以通过酯交换而形成含双酚A的新的环脂族共聚聚酯。这些共聚聚酯-碳酸酯具有1.57或更低的低面内折射指数(即,nx或ny或这两者)和大于100℃、或大于105℃、或大于110℃的Tg。一种此类共聚聚酯可购自GE Plastics公司,商标为Xylex,另一种可购自Eastman Chemical公司,商标为SA1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将另外的聚碳酸酯与Xylex或SA115共混以提高聚合物共混物的Tg,从而改善尺寸稳定性。
可用于形成第二光学层和非光学表层的另一种共聚聚酯是环脂族coPEN和聚碳酸酯的共混物,其中所述的共混物可以通过酯交换而形成含双酚A的新的环脂族共聚聚酯。这些coPEN聚合物具有1.64或更低的低面内折射指数(即,nx或ny或这两者)和大于110℃的Tg。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共聚聚酯和聚碳酸酯的聚合物共混物包含至少20mol%的聚碳酸酯。
非光学层18也可以通过使用与第一光学层12或第二光学层14相似的材料和相似的每种材料的用量、从而由与第一或第二光学层12相似的共聚聚酯制成。第一光学层12、第二光学层14和非光学层18的聚酯可以被选择成具有相似的流变性(例如,熔体粘度),从而使得它们可以被共挤出。第二光学层14和非光学层18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以比第一光学层12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或者不超过第一光学层12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大约40℃的温度。优选的是,第二光学层14和非光学层18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第一光学层12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
图3示出了一个具有布置在非光学层18上的非光学表层20的说明性实施方案。非光学表层20可以包含环脂族共聚聚酯/聚碳酸酯共混物和非混溶性聚合物,其中所述的非混溶性聚合物形成离散的弱相颗粒,以产生用于遮盖光学薄膜中存在的外观缺陷的雾霾或光散射中心。非混溶性聚合物弱相颗粒可以具有与环脂族/聚碳酸酯主相相匹配的折射指数,在这种情况下,它们通过使非光学表层产生一定的表面粗糙度而形成雾霾。其折射指数与环脂族共聚聚酯的折射指数相似的非混溶性聚合物弱相颗粒的实例包括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和其它的苯乙烯共聚物;共聚聚酯,如CoPEN-tbia和PETG。或者,非混溶性聚合物弱相颗粒的折射指数可以不同于主相环脂族共聚聚酯/聚碳酸酯的折射指数,并由此在非光学表层20中产生整体光散射或漫射。这种非混溶性聚合物弱相颗粒的实例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酰胺、聚酰亚胺、以及诸如聚乙烯、聚乙烯共聚物、聚丙烯和聚丙烯共聚物之类的烯烃。
可以通过将单轴取向的第一光学层12与第二光学层14组合来制造偏振器,其中第二光学层14具有与所述取向层的某一个面内折射指数近似相等的各向同性折射指数。或者,光学层12、14都可以由双折射性聚合物形成并且在多重拉伸过程中被取向成使得在单一一个面内方向上的折射指数近似相等。在这两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情况下,两种光学层12、14之间的界面形成光反射面。在与这两种层的折射指数近似相等时的方向平行的平面中偏振的光将会被基本上透射。在与这两种层的折射指数不同时的方向平行的平面中偏振的光将会被至少部分地反射。反射性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提高增加层的数目或增加第一层12和第二层14的折射指数之差。
通常,当波长对应于形成界面的一对光学层12、14的总光学厚度的两倍时,针对该特定界面产生最大的反射性。这两个层的光学厚度是n1d1+n2d2,其中n1、n2是这两个层的折射指数,d1、d2是层厚。层12、14各自的厚度可以均为四分之一波长,或者层12、14可以具有不同的光学厚度,只要其光学厚度之和是波长的一半(或该值的倍数)即可。具有多个层的薄膜可以具有光学厚度不同的层,以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提高薄膜的反射性。例如,薄膜可以具有多个成对的层,其中这些成对的层各自被调节成对特定波长的光达到最佳的反射。
或者,可以通过在2个不同的方向上对第一光学层12进行拉伸而使之被双轴取向。在2个方向上对光学层12进行拉伸可能会导致在2个选定的正交轴上产生净的对称伸长或不对称伸长。
形成反射器的一个实例是将双轴取向的光学层12与第二光学层14组合,其中第二光学层14的折射指数与所述双轴取向层的两个面内折射指数都不相同。由于两种光学层12、14之间的折射指数不匹配,所以反射器通过反射任一偏振方向的光来发挥作用。还可以使用面内折射指数显著不同的多个单轴取向层的组合来制备反射器。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光学层12是非双折射性的,通过将折射指数显著不同的第一光学层12和第二光学层14组合而形成反射器。在这些层没有被取向的情况下就会发生反射。已知的是,还存在着制备反射器和偏振器的其它方法和层的组合,这些方法和层的组合也可以使用。上面讨论的那些特定的组合方式仅是示例性的。
随着(至少部分随着)薄膜10的所需作用的不同,可以制备具有多种光学性能的第二光学层1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光学层14由这样一种聚合物材料制成,其中,当在用来使第一光学层12取向的条件下进行拉伸时所述的聚合物材料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光学取向。这些层尤其可用于形成反射性偏振薄膜,这是因为它们允许通过(例如)共挤出的方式来形成多层的叠堆16,然后可以经过拉伸来使第一光学层12取向而第二光学层14仍保持相对的各向同性。通常,第二光学层14的折射指数与所述取向的第一光学层12的某一个折射指数近似相等,从而使得在与折射指数匹配时的方向平行的平面中偏振的光被透射。优选的是,在632.8nm处,两个近似相等的折射指数相差大约0.05或更少,更优选为相差大约0.02或更少。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拉伸之前,第二光学层14的折射指数与第一光学层12的折射指数近似相等。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第二光学层14是可取向的。在某些情形下,在两组层12、14被取向之后,第二光学层14的一个面内折射指数基本上与第一光学层12的相应的折射指数相同,而第二光学层14的另一个面内折射指数与第一光学层12的相应的折射指数显著不同。在其它情况下,尤其是针对反射器应用来说,在取向之后,光学层12、14的面内折射指数都显著地不同。
再次参照图1和图2,如图1所示,可以形成一个或多个非光学层18来作为叠堆16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表层,从而(例如)保护光学层12、14在加工期间和/或之后免遭物理损坏。此外,如图2所示,可以在多层的叠堆16之中形成一个或多个非光学层18,从而(例如)为该叠堆提供较高的机械强度或在加工期间保护该叠堆。
可以在非光学层18和/或非光学表层20上提供一个或多个可剥离的表层。这些可剥离的表层可以用来在储存和运输期间保护位于其下方的光学体。所述可剥离的表层可以在使用多层薄膜之前被除去。可以通过涂敷、挤出或其它适合的方法将可剥离的表层布置到多层薄膜上,或者可以通过与多层薄膜共挤出或其它适合的方法来形成可剥离的表层。可以使用粘合剂将可剥离的表层粘附到多层薄膜上,但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没有粘合剂是必要的。可以(根据需要,在有或者没有粘合剂的情况下)使用对多层薄膜具有足够的粘附作用的任何保护性聚合物材料来形成可剥离的表层,从而使得所述可剥离的表层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上直到以手工或机械的方式将所述可剥离的表层除去为止。合适的材料包括(例如)低熔点低结晶的聚烯烃,如间规聚丙烯的共聚物(例如,得自Atofina公司的Finaplas1571)、丙烯和乙烯的共聚物(例如,得自Atofina公司的PP8650)、或乙烯-辛烯共聚物(例如,得自Dow公司的Affinity PT1451)。可任选的是,聚烯烃材料的混合物可用于可剥离的表层。优选的是,当除去可剥离的表层时,不会留下可剥离表层的残余材料或任何相关的粘合剂(如果使用的话)。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剥离的表层的厚度可以为至少12微米。
理想的情况是,至少在整个被关注的波长区间内,非光学层18除了产生雾霾以外,不会显著影响对多层聚合物薄膜10的光学性能的测定。非光学层18通常是非双折射性的或不可取向的,但是有时也并非如此。通常,当非光学层18用作表层时,至少会存在一些表面反射。如果多层聚合物薄膜10要用作偏振器,则非光学层优选具有相对较低的折射指数。这样会减少表面反射的量。如果多层聚合物薄膜10要用作反射器,则非光学层18优选具有高的折射指数,以增加对光的反射。
当非光学层18被置于叠堆16之中时,通常,非光学层18结合与其相邻的光学层12、14而对光起到至少一定程度的偏振或反射作用。然而,叠堆16之中的非光学层18通常具有一定的厚度,该厚度要求使得被非光学层18反射的光的波长位于所关注的波长区间之外,例如,对于可见光偏振器或反射器,该波长在红外区中。
下面简要描述多层聚合物薄膜的一种形成方法。对其它示例性的工艺条件和考虑因素的更详尽的描述可以参见标题为“Process forMaking Multilayer Optical Film”的美国专利申请No.09/006,288。多层聚合物薄膜是通过将用于第一和第二光学层以及非光学层的聚合物挤出而形成的。选择挤出条件以便用连续稳定的方式将聚合物树脂原料流充分地给料、熔融、混合和泵送。选择最终的熔体流温度使之在一定的范围内,其中,在温度处于该范围的下限时会减少冻结、结晶或过高的压降,而在温度处于该范围的上限时会减少降解。通常将多于一种聚合物的整个熔体流加工过程(直至并且包括在冷却辊上的薄膜流延操作)称为共挤出。
挤出之后,通过颈管(neck tube)将各种熔体流输送到齿轮泵中,该齿轮泵用于将聚合料流体的速度调节在连续且均匀的情况下。可以在颈管的端部放置静态混合单元,从而使得来自齿轮泵的聚合物熔体流在熔体流温度均匀的条件下被送入多层供料头中。通常尽可能均匀地将全部熔体流加热,以在熔体加工期间增强熔体流的均匀流动性和减少降解。
多层供料头将两股或更多股聚合物熔体流中的每一股分成多层,使这些层交错,并将所述的多层组合成单一一股多层流。然后通过将来自主流道的部分料流连续排入与供料头集管中的料层狭缝(layerslot)连通的侧流道管子中,而制得任何给定熔体流的多个层。通常通过选择机器、以及各个侧流道管子和料层狭缝的形状和物理尺寸来控制料层流动。
两种或更多种熔体流的侧流道管子和料层狭缝通常交错布置以形成(例如)交替的层。供料头下游侧的集管通常被成型为使得组合在一起的多层叠堆的各层被横向压缩并均匀地铺展。可以使用光学多层叠堆的熔体流、或者采用单独的熔体流将厚的非光学层(称为保护性界面层(PBL))加入集管壁附近。如上所述,这些非光学层可用来保护较薄的光学层免受壁应力以及可能导致的流体不稳定性的影响。
然后,离开供料头集管的多层叠堆可进入最后的成型单元(如口模)。或者,可以使料流分开(优选与叠堆中的层垂直分开),以形成两股或更多股可以通过堆叠而再组合的多层料流。除了与层垂直之外,还可以以一定的角度将料流分开。将料流分开和堆叠的流体通道体系被称作倍增器。分开的料流的宽度(即各层的厚度之和)可以相等或不相等。将倍增比定义为较宽的料流宽度与较窄的料流宽度之比。不相等的料流宽度(即,倍增比大于1)可用于产生层厚梯度。在不相等的料流宽度的情况下,倍增器可以横越厚度和流动方向将较窄的料流铺展和/或将较宽的料流压缩,以确保在堆叠时层宽相匹配。
在倍增以前,可以将另外的非光学层添加到多层叠堆中。这些非光学层可以在倍增器内作为PBL。在倍增和堆叠之后,这些非光学层中的一些可以在光学层之间形成内部界面层,而其它的则形成表层。
在倍增之后,将料片送往最后的成型单元。然后将料片流布到冷却辊(有时也称为流延轮或流延鼓)上。这种流延操作通常由钉扎作用(electrostatic pinning)辅助实施,其详细情况是聚合物薄膜制造领域中众所周知的。可以将料片流延成在该料片的横向上具有均匀的厚度,或者可以使用模唇控制件使料片厚度具有经设计的形式。
然后将多层料片拉伸以制成最终的多层光学薄膜。在制造多层光学偏振器的一个示例性方法中,使用单一一个拉伸步骤。可以在拉幅机或长度取向装置中实施这一过程。典型的拉幅机在料片路径的横向(TD)上进行拉伸,但是某些拉幅机安装有在料片路径或机器方向(MD)上使薄膜尺寸拉伸或松弛(收缩)的机构。因此,在这一示例性方法中,沿着某一个面内方向拉伸薄膜。第二面内尺寸保持不变(在采用常规拉幅机时),或者可以颈缩到较窄的宽度(在采用长度取向装置时)。这种颈缩可以很显著并且随拉伸比的增加而加剧。
在多层反射器的一个示例性制造方法中,使用两步拉伸法使双折射性材料沿着两个面内方向取向。该拉伸方法可以是允许沿着两个面内方向拉伸的所述一步法的任何组合。此外,可以使用允许沿着MD拉伸的拉幅机,例如使用可以沿着两个方向顺次拉伸或同时拉伸的双轴拉幅机。在后一种情形下,可以使用一步法双轴拉伸工艺。
在多层偏振器的另一种制造方法中,使用多重拉伸工艺,其中各个拉伸步骤利用不同材料的不同特性,以制备在单一一片共挤出多层薄膜内包含不同材料的各个不同的层之间具有不同的取向程度和类型。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形成反射器。
用于这些层和薄膜中的聚酯的特性粘度与聚合物的分子量相关(在没有支化单体的情况下)。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聚酯的特性粘度大于大约0.4dL/g,或大约0.4-0.9dL/g。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对本公开来说,特性粘度都是在30℃下在重量百分比为60/40的苯酚/邻二氯苯溶剂中测量的。
以下例子示出本发明的多层聚合物薄膜的制造和使用。应该理解的是,这些例子仅是说明性的,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看作是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测试方法为了测试薄膜微起皱的情况,取一片多层薄膜的样品并从该薄膜上去掉任何外部的丙烯聚合物表层。然后使用市售可得的粘合剂(Soken1885粘合剂,可得自位于日本Saitama Prefecture县的SokenChemical & Engineering株式会社),将该样品粘附到带有粘合剂背衬的偏振器薄膜(Sanritz带有粘合剂背衬的偏振器薄膜(可得自位于中国香港的Set(HK)有限公司))样品的没有粘合剂的那一侧。然后,使用所述的带有粘合剂背衬的偏振器的粘合剂将该构造物施加到一块玻璃上,以使该偏振器粘附在玻璃上。最后得到的构造物依次具有以下各层多层光学薄膜、一层Soken1885压敏粘合剂(PSA)、偏振器薄膜、粘合剂层、以及玻璃板。在85℃下加热该构造物并周期性地检查微起皱的情况。在85℃下加热该构造物直到观察到微起皱为止,或者如果没有观察到微起皱的话则加热最长达1,000小时。微起皱本身在薄膜中表现为不希望存在的雾霾或彩虹,并且当用显微镜在50-200倍的放大倍率下观察时,将会观察到微起皱是光学层或任何保护性外层中的永久变形。其表现为位于表面层下的皱纹或位于多层薄膜的表面上的粗糙纹理。
对翘曲的测试用异丙醇清洗两片9.5英寸×12.5英寸(24.1×31.8cm)的平面强力玻璃。将一片9英寸×12英寸(22.9×30.5cm)的光学体的两条短边和一条长边固定在一片玻璃上,让剩下的那条长边保持自由状态。为了固定该光学体,首先将双面胶带(由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St.Paul市的3M公司出品)粘到一块玻璃上,使得该胶带与该玻璃的三个边缘相距0.5英寸(1.3cm)并且将正好被光学体的3条边所覆盖。避免使胶带的端部重叠。将光学体放置在该胶带上,使得该光学体在横跨胶带的方向上被拉紧,并借助于胶带的厚度(大约0.1mm)使得该光学体被保持在玻璃表面之上。用4.5磅(2千克)的辊子将该光学体辊压到胶带上,每个方向上辊压一次,并避免额外的力。
将三个0.1mm厚、0.5英寸(1.3cm)宽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垫片放置在辊压后的光学体上,其中该垫片正好位于胶带之上(但是在光学体的相反一侧上)并具有相同的长度。避免使垫片重叠。将一片顶玻璃放置在该垫片的上面并使之正好与底部的那片玻璃对齐。
这样就制成了玻璃-胶带-光学薄膜-垫片-玻璃这种夹层结构,其中光学体的三个边缘受到约束并且光学体基本自由地浮在中间。用4个长尾夹(与通常用来将纸堆保持在一起的长尾夹相同)(BinderClips(长尾夹),由位于美国新泽西州Edison市的OfficemateInternational公司出品)将该结构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夹子应该具有合适的尺寸以便对胶带的中心(与玻璃的边缘相距大约0.75英寸(1.9cm))施压,并且它们以各自与光学体的底部和顶部相距大约0.75英寸(1.9cm)的方式被分别布置在该结构的两条短边上(每条短边上两个夹子)。
将这种制成的结构放入热冲击室(SV4-2-2-15型环境试验室,由位于美国密歇根州Grand Rapids市的Envirotronics公司出品)中并使之经受96次循环,其中,一次循环由在85℃下保持一小时接着在-35℃下保持一小时构成。然后从该室中取出薄膜并检查翘曲情况。当在薄膜的整个表面上存在许多深皱纹时,这种翘曲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当存在少数浅皱纹或者薄膜看起来平滑时,这种翘曲一般被认为是可接受的。
特性粘度(IV)根据ASTM D5225进行测量。
折射指数用Metricon折射计在632纳米的波长处进行测量。
材料用于制备这些例子中的聚合物的单体、催化剂和稳定剂可购自以下示例性的供应商2,6-萘二甲酸二甲酯可购自Amoco公司(位于美国阿拉巴马州Decatur市);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可购自Hoechst Celanese公司(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Dallas市);1,4-环己烷二甲醇可购自Sigma-Aldrich公司(位于美国密苏里州St.Louis市);新戊二醇可购自Sigma-Aldrich公司(位于美国密苏里州St.Louis市);乙二醇可购自Union Carbide公司(位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Charleston市);三羟甲基丙烷可购自Sigma-Aldrich公司;无水乙酸钴(II)可购自Hall Chemical公司(位于美国俄亥俄州Wickliffe市);无水乙酸锌可购自Sigma-Aldrich公司;乙酸锑(III),可作为三乙酸锑而得自Elf Atochem公司(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Philadelphia市);膦酰基乙酸三乙酯可购自Albright & Wilson公司(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Glen Allen市);叔丁基间苯二甲酸酯可购自Noetic Technologies公司(位于美国密西西比州Hattiesburg市);苯酚可购自Sigma-Aldrich公司;邻氯酚,可作为2-氯酚而得自Sigma-Aldrich公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可为得自Atofina Chemicals公司(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Philadelphia市)的商品名为V044的产品;丙烯聚合物,可作为PP6671而得自AtofinaChemicals公司;丙烯聚合物,可作为PP1024而得自Exxon Mobil公司(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Houston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环己二甲醇酯(polyethylene cyclohexam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G)可为得自Eastman Chemical公司(位于美国田纳西州Kingsport市)的商品名为Eastar6763的产品;乙酸锰(II)可购自Hall Chemical公司;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可购自Eastman Chemical公司;PCTG可为得自Eastman Chemical公司的商品名为ESTAR6763的产品。热塑性聚酯可为得自Eastman Chemical公司的商品名为ECDEL的产品。
实施例1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的合成在装有以下原材料的间歇式反应器中合成用来形成第一光学层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所述原材料为萘二甲酸二甲酯(136kg)、乙二醇(73kg)、乙酸锰(II)(27g)、乙酸钴(II)(27g)和乙酸锑(III)(48g)。在2个大气压(1520托或2×105N/m2)的压力下,将该混合物加热到254℃同时除去甲醇(酯交换反应副产物)。在除去35kg甲醇之后,将49g膦酰基乙酸三乙酯(49g)加入反应器中并将压力逐渐减小到1托(131N/m2),同时加热到290℃。连续地除去缩合反应副产物乙二醇,直到得到特性粘度为0.48dL/g(在重量百分比为60/40的苯酚/邻二氯苯中测量)的聚合物为止。
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叔丁基间苯二甲酸酯聚合物(CoPEN-tbia)的合成在装有以下材料的间歇式反应器中进行CoPEN-tbia聚合物的合成,所述材料为2,6-萘二甲酸二甲酯(47.3kg)、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8.6kg)、1,4-环己烷二甲醇(40.5kg)、新戊二醇(15kg)、乙二醇(41.8kg)、三羟甲基丙烷(2kg)、乙酸钴(II)(36.3g)、乙酸锌(50g)和乙酸锑(III)(65g)。在2个大气压(2×105N/m2)的压力下将该混合物加热到254℃的温度并使该混合物反应,同时除去反应产物甲醇。
在反应结束并除去所有的甲醇(大约13.1kg)之后,将叔丁基间苯二甲酸酯(43.2kg)装入反应容器中。在254℃继续反应直到除去大约7.4kg水并且反应结束为止。
将膦酰基乙酸三乙酯(70g)装入反应容器中并且将压力减小到1托(263N/m2),同时加热到290℃。连续地除去缩合反应副产物乙二醇,直到得到特性粘度为0.632dL/g(在重量百分比为60/40的苯酚和邻二氯苯的混合物中测量)的聚合物为止。经差示扫描量热法以20℃/分钟的温变速率进行测量,该方法制备的CoPEN-tbia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02℃。该CoPEN-tbia聚合物的折射指数为1.567。多层光学薄膜——PEN/CoPEN-tbia反射性偏振器薄膜将上述PEN和CoPEN-tbia通过多层熔体集管共挤出以制成具有275个交替的第一和第二光学层的多层光学薄膜。PEN层是第一光学层,CoPEN-tbia层是第二光学层。除了第一和第二光学层之外,将一组非光学层(也由CoPEN-tbia构成)共挤出在该光学层叠堆的任意一侧上作为PBL(保护性界面层)。此外,将两组表层通过附加的熔体端口共挤出在PBL非光学层的外侧上。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形成位于内部的那一组表层。由丙烯聚合物的共混物(分别由PP6671和PP1024按80∶20的重量比构成)制成外表层,所述丙烯聚合物的共混物用来形成位于外部的那一组共挤出的表层。因此,该结构依次为以下各层聚丙烯混合物外表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内表层、275个由光学层一和光学层二构成的交替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内表层和另一个聚丙烯外表层。
以23.5米/分钟(77英尺/分钟)的速度将多层挤出薄膜流布到冷却辊上并在154℃(310)的烘箱中加热30秒,然后以6∶1的拉伸比近似真正地单轴取向,从而制成厚度为大约30微米(1.2密耳)的反射性偏振器薄膜。
测试该多层薄膜的微起皱情况——直至1000小时的时候仍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微起皱现象。
实施例2PET的合成如下制得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5,000kg)、乙二醇(3,502kg)、乙酸锰(II)(1.2kg)和乙酸锑(III)(1.6kg)装入间歇式反应器。在2个大气压(1520托或2×105N/m2)的压力下将该混合物加热到254℃同时将酯交换副产物甲醇除去。在除去1,649kg甲醇之后,将膦酰基乙酸三乙酯(2.45kg)添加到反应器中并将压力逐渐减小到1托(131N/m2),同时加热到280℃。连续地除去缩合反应副产物乙二醇,直到得到特性粘度为0.60(在60/40的苯酚/邻二氯苯混合物中测量)的聚合物为止。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叔丁基间苯二甲酸酯聚合物(CoPET-tbia I)的合成所使用的CoPET-tbia I包含衍生自1,4-对苯二甲酸二甲酯(40mol%)、叔丁基二甲酸酯(30mol%)、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30mol%)的亚单元;以及衍生自1,4-环己烷二甲醇(60mol%)、新戊二醇(20mol%)、乙二醇(19.5mol%)和三羟甲基丙烷(0.5mol%)的二醇亚单元。
在装有以下材料的间歇式反应器中进行CoPET-tbia I聚合物的合成,所述材料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44kg)、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33.7kg)、1,4-环己烷二甲醇(47.6kg)、新戊二醇(11.8kg)、乙二醇(24.6kg)、三羟甲基丙烷(2kg)、乙酸钴(II)(36.3g)、乙酸锌(50g)和乙酸锑(III)(65g)。在2个大气压(2×105N/m2)的压力下将该混合物加热到254℃的温度并使该混合物反应,同时除去反应产物甲醇。
在反应结束并除去甲醇(大约25.4kg)之后,将叔丁基间苯二甲酸酯(37.7kg)装入反应容器中。在254℃和2个大气压(2×105N/m2)的条件下继续反应并除去反应副产物水(合计为大约6.1kg),直到反应结束为止。
将膦酰基乙酸三乙酯(70g)装入反应容器中并且将压力减小到1托(263N/m2),同时加热到290℃。连续地除去缩合反应副产物乙二醇,直到得到特性粘度为0.65dL/g(在重量百分比为60/40的苯酚和邻二氯苯的混合物中测量)的聚合物为止。经差示扫描量热法以20℃/分钟的温变速率进行测量,该方法制备的CoPET-tbia I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大约70℃。经Metricon折射计在632纳米的波长处进行测量,该CoPET-tbia I聚合物的折射指数为1.54。
多层光学薄膜——PET/CoPET-tbia I反射性偏振器薄膜可以将上述PET和CoPET-tbia I通过多层熔体集管共挤出以制成具有825个交替的第一和第二光学层的多层光学薄膜。PET层可以是第一光学层,CoPET-tbia I层可以是第二光学层。除了第一和第二光学层之外,将一组非光学层(也由CoPET-tbia构成)共挤出在该光学层叠堆的任意一侧上作为PBL(保护性界面层)。此外,将两组表层通过附加的熔体端口共挤出在PBL非光学层的外侧上。可以用PET形成位于内部的那一组表层。外表层可以是丙烯聚合物的共混物(分别由PP8650和PP1571按80∶20的重量比构成)。
可以以23.5米/分钟(77英尺/分钟)的速度将多层挤出薄膜流布到冷却辊上并在99℃(210)的烘箱中加热30秒,然后以6∶1的拉伸比近似真正地单轴取向,从而制成厚度为大约30微米(1.2密耳)的反射性偏振器薄膜。
这种多层薄膜为暴露在高达60℃的环境条件下的应用而设计,并且预期该多层薄膜在高达该温度的条件下在1000小时以内不会发生微起皱。
实施例3如实施例2中所述制备在实施例3中使用的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叔丁基间苯二甲酸酯聚合物(CoPET-tbia II)的合成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CoPET-tbia聚合物CoPET-tbia II含有衍生自1,4-对苯二甲酸二甲酯(40mol%)、叔丁基二甲酸(30mol%)和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30mol%)的羧酸酯亚单元;以及衍生自1,4-环己烷二甲醇(30mol%)、新戊二醇(20mol%)、乙二醇(49.5mol%)和三羟甲基丙烷(0.5mol%)的二醇亚单元。
在装有以下原材料的间歇式反应器中合成CoPET-tbia II,所述原材料为1,4-对苯二甲酸二甲酯(7.11kg)、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5.45kg)、1,4-环己烷二甲醇(3.85kg)、新戊二醇(1.9kg)、乙二醇(11.36kg)、三羟甲基丙烷(0.2kg)、乙酸钴(II)(3.6g)、乙酸锌(5.0g)和乙酸锑(III)(6.5g)。在2个大气压(2×105N/m2)的压力下,将该混合物加热到254℃同时将反应副产物甲醇除去。在该反应结束并除去甲醇之后,将叔丁基间苯二甲酸(6.1kg)加入该反应器。在2个大气压的压力下,将该混合物加热到254℃直到反应副产物水被除去为止。然后将膦酰基乙酸三乙酯(7.0g)装入反应容器中并且将压力逐渐地减小到1托(263N/m2),同时加热到290℃。连续地除去缩合反应副产物乙二醇,直到得到特性粘度为0.68dL/g(在重量百分比为60/40的苯酚/邻二氯苯中测量)的聚合物为止。经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20℃/分钟的温变速率进行测量,所制备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大约67℃。经Metricon折射计在632nm处测量,这种CoPET-tbia II的折射指数为1.535。
多层光学薄膜——PET/CoPET-tbia II反射性偏振器薄膜可以将上述PET和CoPET-tbia II通过多层熔体集管共挤出以制成具有825个交替的第一和第二光学层的多层光学薄膜。PET可以用于第一光学层,CoPET-tbia II可以用于第二光学层。除了第一和第二光学层之外,将一组表层通过附加的熔体端口共挤出在光学层的外侧上。PP8650丙烯聚合物可以用来形成位于外部的那对共挤出的表层。可以将这种多层流延薄膜流布到冷却轮上,然后在充有99℃的热空气的烘箱中加热大约30秒,然后以6∶1的拉伸比近似真正地单轴取向(真正地单轴取向是指这样一种单轴取向,其中使得薄膜可以在机器方向上松弛同时在横向上被取向),从而制成厚度为大约25微米的反射性偏振器薄膜。
这种多层薄膜为暴露在高达60℃的环境条件下的应用而设计,并且预期该多层薄膜在高达该温度的条件下在1000小时以内不会发生微起皱。
实施例4采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第一光学层以及由共聚(环己烷-tbia)(CCH-tbia)制成的第二光学层来构造多层反射性反射器薄膜,其中所述的CCH-tbia含有衍生自叔丁基二甲酸酯(50mol%)和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50mol%)的羧酸酯亚单元;以及衍生自1,4-环己烷二甲醇(50mol%)、新戊二醇(20mol%)、乙二醇(29.5mol%)和三羟甲基丙烷(0.5mol%)的二醇亚单元。
用来形成第一光学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按实施例2和3所述的方法合成的。
使用DMCD合成共聚(环己烷-叔丁基间苯二甲酸酯)聚合物(CCH-tbia)在装有以下原材料的间歇式反应器中进行共聚(环己烷-tbia)的合成,所述原材料为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8.45kg)、1,4-环己烷二甲醇(8.98kg)、新戊二醇(1.8kg)、乙二醇(7.95kg)、三羟甲基丙烷(0.2kg)、乙酸钴(II)(3.6g)、乙酸锌(5.0g)和乙酸锑(III)(6.5g)。在2个大气压(2×105N/m2)的压力下,将该混合物加热到254℃同时将反应副产物甲醇除去。在该反应结束并除去甲醇之后,将叔丁基间苯二甲酸酯(9.48kg)加入该反应器。在2个大气压(2×105N/m2)的压力下,将该混合物加热到254℃直到反应副产物水被除去为止。然后将膦酰基乙酸三乙酯(7.0g)装入反应容器中并且将压力逐渐地减小到1托(263N/m2),同时加热到290℃。连续地除去缩合反应副产物乙二醇,直到得到特性粘度为0.72dL/g(在重量百分比为60/40的苯酚/邻二氯苯中测量)的聚合物为止。经DSC以20℃/分钟的温变速率进行测量,该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大约67℃。经Metricon折射计在632nm处测量,这种CCH-tbia的折射指数为1.519。另一种可供选用的、使用1,4-CHDA合成共聚(环己烷-叔丁基间苯二甲酸酯)聚合物(CCH-tbia)的方法在装有以下原材料的间歇式反应器中进行共聚(环己烷-tbia)的合成,所述原材料为1,4-环己烷二甲酸(37kg)、叔丁基间苯二甲酸(59.9kg)、1,4-环己烷二甲醇(37.8kg)、新戊二醇(11.2kg)、乙二醇(60.3kg)、三羟甲基丙烷(0.5kg)和乙酸锑(III)(90g)。在2个大气压(2×105N/m2)的压力下,将该混合物加热到254℃同时将反应副产物水除去。在该反应结束并除去水之后,逐渐地将压力减小到1托(263N/m2),同时加热到290℃。连续地除去缩合反应副产物乙二醇,直到得到特性粘度为0.72dL/g(在重量百分比为60/40的苯酚/邻二氯苯中测量)的聚合物为止。经DSC以20℃/分钟的温变速率进行测量,该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大约67℃。经Metricon折射计在632nm处测量,这种CCH-tbia的折射指数为1.519。
多层光学薄膜——PET/CCH-tbia反射器薄膜可以将上述PET和CCH-tbia通过多层熔体集管共挤出以制成具有825个交替的第一和第二光学层的多层光学薄膜。第一光学层可以由PET形成,第二光学层可以由CCH-tbia形成。除了第一和第二光学层之外,可以将一组非光学层(其构成材料与第二光学层的相同)共挤出在该光学层叠堆的任意一侧上作为PBL(保护性界面层)。此外,可以将另一组表层通过附加的熔体端口共挤出在PBL非光学层的外侧上。该表层可以由与用于第一光学层的PET材料相同的PET材料构成。可以将这种多层挤出薄膜流布到冷却轮上,然后在充有99℃的热空气的烘箱中加热30秒,然后在机器方向和横向上分别以3.5倍的拉伸比进行双轴取向,从而形成多层反射器薄膜。
这种多层薄膜为暴露在高达60℃的环境条件下的应用而设计,并且预期该多层薄膜在高达该温度的条件下在1000小时以内不会发生微起皱。
实施例5多层光学薄膜——CoPEN8218/Xylex反射性偏振器薄膜可以采用由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第一光学层以及由环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混物(可为购自GE Plastics公司的系列商品名为“Xylex”的产品)制成的第二光学层来构造多层反射性偏振器薄膜。
在装有以下原材料的间歇式反应器中合成用来形成第一光学层的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原材料为126kg萘二甲酸二甲酯、11kg对苯二甲酸二甲酯、75kg乙二醇、27g乙酸锰、27g乙酸钴和48g三乙酸锑。在2个大气压(2×105N/m2)的压力下,将该混合物加热到254℃同时将甲醇除去。在除去36kg甲醇之后,将49g膦酰基乙酸三乙酯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将压力逐渐减小到1托,同时加热到290℃。连续地除去缩合反应副产物乙二醇,直到得到特性粘度为0.50dL/g(在重量百分比为60/40的苯酚/邻二氯苯中测量)的聚合物为止。将这种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或“coPEN9010”与9重量%的PET共混以形成“coPEN8218”。
将CoPEN8218与Xylex7200通过多层熔体集管共挤出以制成具有275个交替的第一和第二光学层的多层光学薄膜。CoPEN8218层是第一光学层,Xylex7200层是第二光学层。除了第一和第二光学层之外,将一组非光学层(也由Xylex7200构成)共挤出在该光学层叠堆的任意一侧上作为PBL(保护性界面层)。此外,将两组表层通过附加的熔体端口共挤出在PBL非光学层的外侧上。聚丙烯6671用来形成位于内部的那一组表层。外表层由丙烯聚合物的共混物(分别由PP6671和PP8650按80∶20的重量比构成)制成,其中所述的丙烯聚合物的共混物用来形成位于外部的那一组共挤出的表层。因此,该结构依次为以下各层聚丙烯混合物外表层、聚丙烯内表层、275个由光学层一和光学层二构成的交替层、聚丙烯内表层和另一个聚丙烯混合物外表层。
以22米/分钟(66英尺/分钟)的速度将多层挤出薄膜流布到冷却辊上并在139℃(283)的烘箱中加热30秒,然后以6∶1的拉伸比近似真正地单轴取向,从而制成在除去可剥离的聚丙烯混合物外表层之后厚度为大约30微米(1.2密耳)的反射性偏振器薄膜。
测试该多层薄膜的微起皱情况——直至1000小时的时候仍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微起皱现象。
实施例6多层光学薄膜——PEN/CoPEN5050HH/Xylex7200反射性偏振器薄膜可以采用由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第一光学层和由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第二光学层以及由环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混物(可为购自GE Plastics公司的系列商品名为“Xylex”的产品)制成的表层或非光学层来构造多层反射性偏振器薄膜。
在装有以下原材料的间歇式反应器中合成用来形成第一光学层的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己二醇酯聚合物(CoPEN5050HH),所述原材料为2,6-萘二甲酸二甲酯(80.9kg)、对苯二甲酸二甲酯(64.1kg)、1,6-己二醇(15.45kg)、乙二醇(75.4kg)、三羟甲基丙烷(2kg)、乙酸钴(II)(25g)、乙酸锌(40g)和乙酸锑(III)(60g)。在2个大气压(2×105N/m2)的压力下将该混合物加热到254℃的温度并使该混合物反应,同时除去反应产物甲醇。在反应结束并除去甲醇(大约42.4kg)之后,将膦酰基乙酸三乙酯(55g)装入反应容器中并将压力减小到1托(263N/m2),同时加热到290℃。连续地除去缩合反应副产物乙二醇,直到得到特性粘度为0.55dL/g(在重量百分比为60/40的苯酚和邻二氯苯的混合物中测量)的聚合物为止。经差示扫描量热法以20℃/分钟的温变速率进行测量,该方法制备的CoPEN5050HH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85℃。该CoPEN5050HH聚合物在632nm处的折射指数为1.601。
将上述PEN和CoPEN5050HH通过多层熔体集管共挤出以制成具有275个交替的第一和第二光学层的多层光学薄膜。将这种275层的多层叠堆分成3部分并将其堆叠以形成825层。PEN层是第一光学层,CoPEN5050HH层是第二光学层。除了第一和第二光学层之外,将一组非光学层(也由CoPEN5050HH构成)共挤出在该光学层叠堆的任意一侧上作为PBL(保护性界面层)。此外,将两组表层通过附加的熔体端口共挤出在PBL非光学层的外侧上。Xylex7200用来形成位于内部的那一组表层。外表层由其中共混有3重量%的Pelestat300(可得自Tomen/Sanyo公司)的聚(丙烯-乙烯)共聚物(PP8650,可得自Atofina公司)制成。因此,该结构依次为以下各层聚丙烯混合物外表层、Xylex7200内表层、825个由光学层一和光学层二构成的交替层、Xylex7200内表层和另一个聚丙烯混合物外表层。
以5米/分钟(15英尺/分钟)的速度将多层挤出薄膜流布到冷却辊上并在150℃(302)的烘箱中加热30秒,然后以5.5∶1的拉伸比进行单轴取向。制成了在除去可剥离的聚丙烯混合物表层之后厚度为大约150微米(6密耳)的反射性偏振器薄膜。
在每小时经受一次从-30℃变化到85℃的热冲击试验之后,测试这种多层薄膜的翘曲情况,在100小时之后观察到极轻微的翘曲。
实施例7多层光学薄膜——PEN/CoPEN5050HH/SA115反射性偏振器薄膜可以采用由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第一光学层和由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第二光学层以及由环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混物(可购自Eastman Chemical公司,商品名为“SA115”)制成的表层或非光学层来构造多层反射性偏振器薄膜。
将上述PEN和CoPEN5050HH通过多层熔体集管共挤出以制成具有275个交替的第一和第二光学层的多层光学薄膜。将这种275层的多层叠堆分成3部分并将其堆叠以形成825层。PEN层成为第一光学层,CoPEN-5050HH层成为第二光学层。除了第一和第二光学层之外,可以将一组非光学层(也由CoPEN5050HH构成)共挤出在该光学层叠堆的任意一侧上作为PBL(保护性界面层)。此外,将两组表层通过附加的熔体端口共挤出在PBL非光学层的外侧上。非光学层或内表层可以由环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混物(可购自Eastman Chemical公司,商品名为“SA115”)形成。外表层由其中共混有3重量%的Pelestat300(可得自Tomen/Sanyo公司)的聚(丙烯-乙烯)共聚物(PP8650,可得自Atofina公司)制成。因此,该结构依次为以下各层聚丙烯混合物外表层、SA115内表层、825个由光学层一和光学层二构成的交替层、SA115内表层和另一个聚丙烯混合物外表层。
以15米/分钟(45英尺/分钟)的速度将多层挤出薄膜流布到冷却辊上并在150℃(302)的烘箱中加热30秒,然后以5.5∶1的拉伸比进行单轴取向。制成了在除去可剥离的聚丙烯混合物表层之后厚度为大约150微米(6密耳)的反射性偏振器薄膜。
当经受热冲击试验(翘曲测试)时,预期这种多层薄膜在100小时之后还具有可接受的翘曲程度。
实施例8多层光学薄膜——PEN/CoPEN5050HH/Xylex7200/CoPEN-tbia反射性偏振器薄膜可以采用由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第一光学层和由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第二光学层以及由环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混物(可为购自GE Plastics公司的系列商品名为“Xylex”的产品)制成的表层或非光学层来构造多层反射性偏振器薄膜,其中所述的环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混物另外共混有CoPEN-tbia。
在装有以下原材料的间歇式反应器中合成用来形成第一光学层的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己二醇酯聚合物(CoPEN5050HH),所述的原材料为2,6-萘二甲酸二甲酯(80.9kg)、对苯二甲酸二甲酯(64.1kg)、1,6-己二醇(15.45kg)、乙二醇(75.4kg)、三羟甲基丙烷(2kg)、乙酸钴(II)(25g)、乙酸锌(40g)和乙酸锑(III)(60g)。在2个大气压(2×105N/m2)的压力下将该混合物加热到254℃的温度并使该混合物反应,同时除去反应产物甲醇。在反应结束并除去甲醇(大约42.4kg)之后,将膦酰基乙酸三乙酯(55g)装入反应容器中并将压力减小到1托(263N/m2),同时加热到290℃。连续地除去缩合反应副产物乙二醇,直到得到特性粘度为0.55dL/g(在重量百分比为60/40的苯酚和邻二氯苯的混合物中测量)的聚合物为止。经差示扫描量热法以20℃/分钟的温变速率进行测量,该方法制备的CoPEN5050HH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85℃。该CoPEN5050HH聚合物在632nm处的折射指数为1.601。
将上述PEN和CoPEN5050HH通过多层熔体集管共挤出以制成具有275个交替的第一和第二光学层的多层光学薄膜。将这种275层的多层叠堆分成3部分并将其堆叠以形成825层。PEN层是第一光学层,CoPEN5050HH层是第二光学层。除了第一和第二光学层之外,将一组非光学层(也由CoPEN5050HH构成)共挤出在该光学层叠堆的任意一侧上作为PBL(保护性界面层)。此外,将两组表层通过附加的熔体端口共挤出在PBL非光学层的外侧上。其中共混有20重量%的CoPEN-tbia的Xylex7200用来形成位于内部的那一组表层。外表层由其中共混有3重量%的Pelestat300(可得自Tomen/Sanyo公司)的聚(丙烯-乙烯)共聚物(PP8650,可得自Atofina公司)制成。因此,该结构依次为以下各层聚丙烯混合物外表层、Xylex7200/CoPEN-tbia共混物内表层、825个由光学层一和光学层二构成的交替层、Xylex7200/CoPEN-tbia共混物内表层和另一个聚丙烯混合物外表层。
以5米/分钟(15英尺/分钟)的速度将多层挤出薄膜流布到冷却辊上并在150℃(302)的烘箱中加热30秒,然后以5.5∶1的拉伸比进行单轴取向。制成了在除去可剥离的聚丙烯混合物表层之后厚度为大约125微米(5密耳)的反射性偏振器薄膜。
经Gardner雾度计测量,这种多层薄膜的雾度水平为21%。当经受热冲击试验(翘曲测试)时,预期这种多层薄膜在100小时之后还具有可接受的翘曲程度。
实施例9多层光学薄膜——PEN/CoPEN5050HH/Xylex7200/ABS反射性偏振器薄膜可以采用由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第一光学层和由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第二光学层以及由环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混物(可为购自GE Plastics公司的系列商品名为“Xylex”的产品)制成的表层或非光学层来构造多层反射性偏振器薄膜,其中所述的环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混物另外共混有ABS Toyolac900(可得自Tomen/Sanyo公司)。
在装有以下原材料的间歇式反应器中合成用来形成第一光学层的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己二醇酯聚合物(CoPEN5050HH),所述的原材料为2,6-萘二甲酸二甲酯(80.9kg)、对苯二甲酸二甲酯(64.1kg)、1,6-己二醇(15.45kg)、乙二醇(75.4kg)、三羟甲基丙烷(2kg)、乙酸钴(II)(25g)、乙酸锌(40g)和乙酸锑(III)(60g)。在2个大气压(2×105N/m2)的压力下将该混合物加热到254℃的温度并使该混合物反应,同时除去反应产物甲醇。在反应结束并除去甲醇(大约42.4kg)之后,将膦酰基乙酸三乙酯(55g)装入反应容器中并将压力减小到1托(263N/m2),同时加热到290℃。连续地除去缩合反应副产物乙二醇,直到得到特性粘度为0.55dL/g(在重量百分比为60/40的苯酚和邻二氯苯的混合物中测量)的聚合物为止。经差示扫描量热法以20℃/分钟的温变速率进行测量,该方法制备的CoPEN5050HH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85℃。该CoPEN5050HH聚合物在632nm处的折射指数为1.601。
将上述PEN和CoPEN5050HH通过多层熔体集管共挤出以制成具有275个交替的第一和第二光学层的多层光学薄膜。将这种275层的多层叠堆分成3部分并将其堆叠以形成825层。PEN层是第一光学层,CoPEN5050HH层是第二光学层。除了第一和第二光学层之外,将一组非光学层(也由CoPEN5050HH构成)共挤出在该光学层叠堆的任意一侧上作为PBL(保护性界面层)。此外,将两组表层通过附加的熔体端口共挤出在PBL非光学层的外侧上。其中共混有20重量%的Toyolac900的Xylex7200用来形成位于内部的那一组表层。外表层由其中共混有3重量%的Pelestat300(可得自Tomen/Sanyo公司)的聚(丙烯-乙烯)共聚物(PP8650,可得自Atofina公司)制成。因此,该结构依次为以下各层聚丙烯混合物外表层、Xylex7200/Toyolac900内表层、825个由光学层一和光学层二构成的交替层、Xylex7200/Toyolac900共混物内表层和另一个聚丙烯混合物外表层。
以5米/分钟(15英尺/分钟)的速度将多层挤出薄膜流布到冷却辊上并在150℃(302)的烘箱中加热30秒,然后以5.5∶1的拉伸比进行单轴取向。制成了在除去可剥离的聚丙烯混合物表层之后厚度为大约125微米(5密耳)的反射性偏振器薄膜。
经Gardner雾度计测量,这种多层薄膜的雾度水平为22%。当经受热冲击试验(翘曲测试)时,预期这种多层薄膜在100小时之后还具有可接受的翘曲程度。
实施例10多层光学薄膜——CoPEN9010/SA115反射性偏振器薄膜可以采用由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第一光学层以及由环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混物(可购自Eastman Chemical公司,系列商品名为“SA115”)制成的第二光学层来构造多层反射性偏振器薄膜。
在装有以下原材料的间歇式反应器中合成用来形成第一光学层的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CoPEN9010),所述的原材料为126kg萘二甲酸二甲酯、11kg对苯二甲酸二甲酯、75kg乙二醇、27g乙酸锰、27g乙酸钴和48g三乙酸锑。在2个大气压(2×105N/m2)的压力下,将该混合物加热到254℃同时将甲醇除去。在除去36kg甲醇之后,将49g膦酰基乙酸三乙酯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将压力逐渐减小到1托,同时加热到290℃。连续地除去缩合反应副产物乙二醇,直到得到特性粘度为0.50dL/g(在重量百分比为60/40的苯酚/邻二氯苯中测量)的聚合物为止。
可以将这种CoPEN9010与SA115通过多层熔体集管共挤出以制成具有275个交替的第一和第二光学层的多层光学薄膜。该CoPEN9010层成为第一光学层,该SA115层成为第二光学层。除了第一和第二光学层之外,将一组非光学层(也由SA115构成)共挤出在该光学层叠堆的任意一侧上作为PBL(保护性界面层)。此外,将两组表层通过附加的熔体端口共挤出在PBL非光学层的外侧上。SA115可用来形成位于内部的那一组表层。外表层可以由丙烯聚合物的共混物(分别由PP6671和PP8650按90∶10的重量比构成)制成,其中所述的丙烯聚合物的共混物用来形成位于外部的那一组共挤出的表层。因此,该结构依次为以下各层聚丙烯混合物外表层、聚丙烯内表层、275个由光学层一和光学层二构成的交替层、聚丙烯内表层和另一个聚丙烯混合物外表层。
可以以22米/分钟(66英尺/分钟)的速度将多层挤出薄膜流布到冷却辊上并在139℃(283)的烘箱中加热30秒,然后以6∶1的拉伸比近似真正地单轴取向,从而制成在除去可剥离的聚丙烯混合物外表层之后厚度为大约30微米(1.2密耳)的反射性偏振器薄膜。
测试该多层薄膜的微起皱情况——预期直至1000小时的时候仍没有明显的微起皱。
实施例11多层光学薄膜——PEN/CoPEN5050HH/SA115/PC/PS反射性偏振器薄膜可以采用由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第一光学层和由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第二光学层以及由环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混物(可购自Eastman Chemical公司,商品名为“SA115”)制成的表层或非光学层来构造多层反射性偏振器薄膜,其中所述的环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混物还共混有聚碳酸酯和聚苯乙烯。
将上述PEN和CoPEN5050HH通过多层熔体集管共挤出以制成具有275个交替的第一和第二光学层的多层光学薄膜。将这种275层的多层叠堆分成3部分并将其堆叠以形成825层。PEN层成为第一光学层,CoPEN-5050HH层成为第二光学层。除了第一和第二光学层之外,将一组非光学层(也由CoPEN5050HH构成)共挤出在该光学层叠堆的任意一侧上作为PBL(保护性界面层)。此外,将两组表层通过附加的熔体端口共挤出在PBL非光学层的外侧上。非光学层或内表层可以由环脂族聚酯/聚碳酸酯共混物(可购自Eastman Chemical公司,系列商品名为“SA115”)形成,其中该共混物另外还共混有10重量%的聚碳酸酯(可为得自Bayer公司的Macrolon2458)和20重量%的聚苯乙烯(可为得自Dow公司的Styron685)。外表层由其中共混有3重量%的Pelestat300(可得自Tomen/Sanyo公司)的聚(丙烯-乙烯)共聚物(PP8650,可得自Atofina公司)制成。因此,该结构依次为以下各层聚丙烯混合物外表层、SA115/Macrolon2458/Styron685内表层、825个由光学层一和光学层二构成的交替层、SA115/Macrolon2458/Styron685内表层和另一个聚丙烯混合物外表层。
以15米/分钟(45英尺/分钟)的速度将多层挤出薄膜流布到冷却辊上并在150℃(302)的烘箱中加热30秒,然后以5.5∶1的拉伸比进行单轴取向。制成了在除去可剥离的聚丙烯混合物表层之后厚度为大约150微米(6密耳)的反射性偏振器薄膜。预期该薄膜具有大约30%的雾度值。
当经受热冲击试验(翘曲测试)时,预期这种多层薄膜在100小时之后还具有可接受的翘曲程度。
对比例C1多层光学薄膜——PEN/PETG反射性偏振器薄膜采用PEN第一光学层以及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环己二甲醇酯(PETG)制成的第二光学层来制备多层反射性偏振器薄膜。
如实施例1所述的那样合成PEN。PETG可为购自Eastman Kodak公司(位于美国田纳西州Kingsport市)的商品名为EASTAR6763的产品。
如实施例1所述的那样制备多层反射性偏振器薄膜,不同之处在于将PETG用于第二光学层来代替用于实施例1中的第二光学层的CoPEN-tbia。
测试该多层薄膜的微起皱情况——仅在80℃下经过500小时之后,该薄膜就发生永久变形并且产生非常广泛的严重的微起皱。
结果表1示出了上述例子中制造的多层光学薄膜的结构表1多层光学薄膜的结构

注如上所述,实施例1、对比例C1和实施例5是在85℃下测试的,实施例2、3和4是在60℃下测试的。
表2示出了实施例1、2和3中的多种材料以及一些市售聚酯材料的折射指数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看出,tbia材料显示出非常低的折射指数和相对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表2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折射指数

本发明不应该被看作是受限于上述特定的例子,而是应当理解为涵盖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清楚给出的本发明的所有方面。对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阅读本发明说明书后可适用于本发明的各种修改、等同方法以及多种结构将会是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书旨在涵盖这些修改和设计。
权利要求
1.一种聚合物,该聚合物包含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其包含羧酸酯亚单元和二醇亚单元,并且其在632.8nm处的折射指数为1.58或更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0℃或更高。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0℃或更高。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2℃或更高。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羧酸酯亚单元衍生自30mol%-90mol%叔丁基间苯二甲酸或其酯;10mol%-50mol%萘二甲酸酯;和0-50mol%对苯二甲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二醇亚单元衍生自10mol%-90mol%环脂族二醇;和10mol%-90mol%支化二醇。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支化二醇包括新戊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2,4-三乙基戊二醇或双酚A。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还包含0.01mol%-2.5mol%的衍生自以下化合物的羧酸酯亚单元或二醇亚单元,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羧酸酯或酯官能团、三个或更多个羟基官能团、或它们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5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环脂族二醇包括1,4-环己烷二甲醇。
9.一种光学薄膜,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
10.一种多层聚合物薄膜,其具有多个第一光学层,该第一光学层包含双折射性的第一共聚聚酯或聚酯;以及多个第二光学层,该第二光学层包含第二共聚聚酯,并且在所述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已形成之后该第二光学层在632.8nm处的面内双折射为0.04或更低,所述的第二共聚聚酯是包含羧酸酯亚单元和二醇亚单元的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其中所述的第二共聚聚酯在632.8nm处的折射指数为1.58或更低,并且该第二共聚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0℃或更高。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二共聚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0℃或更高。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二共聚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2℃或更高。
13.根据权利要求10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二共聚聚酯的羧酸酯亚单元衍生自30mol%-90mol%叔丁基间苯二甲酸或其酯;和10mol%-50mol%萘二甲酸酯;和0-50mol%对苯二甲酸酯。
14.根据权利要求10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二共聚聚酯的二醇亚单元衍生自10mol%-90mol%环脂族二醇;和10mol%-90mol%支化二醇。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支化二醇包括新戊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2,4-三乙基戊二醇或双酚A。
16.根据权利要求10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的第二共聚聚酯还包含0.01mol%-2.5mol%的衍生自以下化合物的羧酸酯亚单元或二醇亚单元,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羧酸酯或酯官能团、三个或更多个羟基官能团、或它们的组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4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的环脂族二醇包括1,4-环己烷二甲醇。
18.根据权利要求10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还具有布置在该多层聚合物薄膜上的可剥离的表层。
19.一种聚合物,该聚合物包含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包含羧酸酯亚单元和二醇亚单元,并且其在632.8nm处的折射指数小于1.54,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或更高。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5℃或更高。
21.根据权利要求19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或更高。
22.根据权利要求19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羧酸酯亚单元衍生自20mol%-60mol%叔丁基间苯二甲酸或其酯;10mol%-50mol%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20mol%-50mol%环脂族二甲酸酯。
23.根据权利要求19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二醇亚单元衍生自10mol%-90mol%环脂族二醇;和10mol%-90mol%支化二醇。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支化二醇包括新戊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2,4-三乙基戊二醇或双酚A。
25.根据权利要求19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还包含0.01mol%-2.5mol%的衍生自以下化合物的羧酸酯亚单元或二醇亚单元,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羧酸酯或酯官能团、三个或更多个羟基官能团、或它们的组合。
26.根据权利要求23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环脂族二醇包括1,4-环己烷二甲醇。
27.一种光学薄膜,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9的聚合物。
28.一种多层聚合物薄膜,其具有多个第一光学层,该第一光学层包含双折射性的第一共聚聚酯或聚酯;以及多个第二光学层,该第二光学层包含第二共聚聚酯,并且在所述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已形成之后该第二光学层在632.8nm处的面内双折射为0.04或更低,所述的第二共聚聚酯是具有羧酸酯亚单元和二醇亚单元的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中所述的第二共聚聚酯在632.8nm处的折射指数小于1.54,并且该第二共聚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或更高。
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二共聚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5℃或更高。
30.根据权利要求28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二共聚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或更高。
31.根据权利要求28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二共聚聚酯的羧酸酯亚单元衍生自20mol%-60mol%叔丁基间苯二甲酸或其酯;10mol%-50mol%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20mol%-50mol%环脂族二甲酸酯。
32.根据权利要求28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二共聚聚酯的二醇亚单元衍生自10mol%-90mol%环脂族二醇;和10mol%-90mol%支化二醇。
33.根据权利要求32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支化二醇包括新戊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2,4-三乙基戊二醇或双酚A。
34.根据权利要求28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二共聚聚酯还包含0.01mol%-2.5mol%的衍生自以下化合物的羧酸酯亚单元或二醇亚单元,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羧酸酯或酯官能团、三个或更多个羟基官能团、或它们的组合。
35.根据权利要求32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的环脂族二醇包括1,4-环己烷二甲醇。
36.根据权利要求28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还具有布置在该多层聚合物薄膜上的可剥离的表层。
37.一种聚合物,该聚合物包含共聚叔丁基间苯二甲酸聚合物,其包含羧酸酯亚单元和二醇亚单元,并且其在632.8nm处的折射指数为1.53或更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或更高。
38.根据权利要求37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共聚叔丁基间苯二甲酸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或更高。
39.根据权利要求37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共聚叔丁基间苯二甲酸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或更高。
40.根据权利要求37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共聚叔丁基间苯二甲酸聚合物的羧酸酯亚单元衍生自30mol%-70mol%叔丁基间苯二甲酸或其酯;和30mol%-70mol%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
41.根据权利要求37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共聚叔丁基间苯二甲酸聚合物的二醇亚单元衍生自10mol%-90mol%环脂族二醇;和10mol%-90mol%支化二醇。
42.根据权利要求4 1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支化二醇包括新戊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2,4-三乙基戊二醇或双酚A。
43.根据权利要求37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共聚叔丁基间苯二甲酸聚合物还包含0.01mol%-2.5mol%的衍生自以下化合物的羧酸酯亚单元或二醇亚单元,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羧酸酯或酯官能团、三个或更多个羟基官能团、或它们的组合。
44.根据权利要求41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环脂族二醇包括1,4-环己烷二甲醇。
45.一种光学薄膜,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37的聚合物。
46.一种多层聚合物薄膜,其具有多个第一光学层,该第一光学层包含双折射性的第一共聚聚酯或聚酯;以及多个第二光学层,该第二光学层包含第二共聚聚酯,并且在所述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已形成之后该第二光学层在632.8nm处的面内双折射为0.04或更低,所述的第二共聚聚酯是含有羧酸酯亚单元和二醇亚单元的共聚叔丁基间苯二甲酸聚合物,其中所述的第二共聚聚酯在632.8nm处的折射指数为1.53或更低,并且该第二共聚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或更高。
47.根据权利要求46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二共聚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或更高。
48.根据权利要求46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二共聚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或更高。
49.根据权利要求46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二共聚聚酯的羧酸酯亚单元衍生自30mol%-70mol%叔丁基间苯二甲酸或其酯;和30mol%-70mol%环己烷二甲酸二甲酯。
50.根据权利要求46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二共聚聚酯的二醇亚单元衍生自10mol%-90mol%环脂族二醇;和10mol%-90mol%支化二醇。
51.根据权利要求50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支化二醇包括新戊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2,4-三乙基戊二醇或双酚A。
52.根据权利要求50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二共聚聚酯还包含0.01mol%-2.5mol%的衍生自以下化合物的羧酸酯亚单元或二醇亚单元,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羧酸酯或酯官能团、三个或更多个羟基官能团、或它们的组合。
53.根据权利要求50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的环脂族二醇包括1,4-环己烷二甲醇。
54.根据权利要求46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还具有布置在该多层聚合物薄膜上的可剥离的表层。
55.一种多层聚合物薄膜,其具有多个第一光学层,该第一光学层包含双折射性的第一共聚聚酯或聚酯;以及多个第二光学层,该第二光学层包含第二共聚聚酯,并且在所述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已形成之后该第二光学层在632.8nm处的面内双折射为0.04或更低,其中所述的第二共聚聚酯是共聚聚酯和聚碳酸酯聚合物的共混物。
56.根据权利要求55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二共聚聚酯是环脂族共聚聚酯和聚碳酸酯的共混物。
57.根据权利要求55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二共聚聚酯在632.8nm处的折射指数为1.57或更低,并且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0℃或更高。
58.一种多层聚合物薄膜,其具有多个第一光学层,该第一光学层包含双折射性的第一共聚聚酯或聚酯;多个第二光学层,该第二光学层包含第二共聚聚酯,在所述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已形成之后该第二光学层在632.8nm处的面内双折射为0.04或更低;以及非光学表层,该非光学表层被布置在所述的多个第一光学层上或所述的多个第二光学层上,该表层包含环脂族共聚聚酯和聚碳酸酯的共混物。
59.根据权利要求58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的非光学表层包含具有第一折射指数值的环脂族聚酯和聚碳酸酯的共混物,以及具有第二折射指数值的非混溶性聚合物,其中所述第一折射指数值和所述第二折射指数值相同。
60.根据权利要求59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的非光学表层包含环脂族聚酯和聚碳酸酯的共混物以及CoPEN-tbia。
61.根据权利要求59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的非光学表层包含环脂族聚酯和聚碳酸酯的共混物以及聚苯乙烯或聚苯乙烯共聚物。
62.权利要求58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的非光学表层包含具有第一折射指数值的环脂族聚酯和聚碳酸酯的共混物,以及具有第二折射指数值的非混溶性聚合物,其中所述的第一折射指数值和所述的第二折射指数值不相同。
63.根据权利要求62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的非光学表层包含环脂族聚酯和聚碳酸酯的共混物以及聚苯乙烯共聚物。
64.一种多层聚合物薄膜,其具有多个第一光学层,该第一光学层包含双折射性的第一共聚聚酯或聚酯,所述第一光学层是至少近似真正单轴取向的;以及多个第二光学层,该第二光学层包含第二共聚聚酯,并且在所述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已形成之后该第二光学层在632.8nm处的面内双折射为0.04或更低,所述的第二共聚聚酯是含有羧酸酯亚单元和二醇亚单元的共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其中所述的第二共聚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0℃或更高。
65.根据权利要求64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二共聚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0℃或更高。
66.根据权利要求64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二共聚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2℃或更高。
67.根据权利要求64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二共聚聚酯的羧酸酯亚单元衍生自30mol%-90mol%叔丁基间苯二甲酸或其酯;和10mol%-50mol%萘二甲酸酯;和0-50mol%对苯二甲酸酯。
68.根据权利要求64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二共聚聚酯的二醇亚单元衍生自10mol%-90mol%环脂族二醇;和10mol%-90mol%支化二醇。
69.根据权利要求68的聚合物,其中所述的支化二醇包括新戊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2,4-三乙基戊二醇或双酚A。
70.根据权利要求64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二共聚聚酯还包含0.01mol%-2.5mol%的衍生自以下化合物的羧酸酯亚单元或二醇亚单元,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羧酸酯或酯官能团、三个或更多个羟基官能团、或它们的组合。
71.根据权利要求64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的环脂族二醇包括1,4-环己烷二甲醇。
72.根据权利要求64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还具有布置在该多层聚合物薄膜上的可剥离的表层。
73.根据权利要求64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一光学层在垂直于取向拉伸方向的平面内的最大双折射与最大面内双折射的比值为0.2或更低。
74.根据权利要求64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一光学层在垂直于取向拉伸方向的平面内的最大双折射与最大面内双折射的比值为0.15或更低。
75.根据权利要求64的多层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第一光学层在垂直于取向拉伸方向的平面内的最大双折射与最大面内双折射的比值为0.1或更低。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相对较低的折射指数和相对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改性共聚聚酯。这些改性共聚聚酯可用于形成诸如多层聚合物薄膜之类的光学薄膜中的一个或多个层。
文档编号C08G63/189GK101094880SQ200580041531
公开日2007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8日
发明者蒂莫西·J·埃布林克, 马丁·E·登克尔, 钱之华, 马修·B·约翰逊, 理查德·J·汤普森, 克里斯托弗·J·德克斯, 威廉·W·梅里尔, 李福明 申请人:3M创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