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切边式v带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733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面切边式v带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V带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双面V带又称六角带,是一种横截面为六角形四个工作面,正反两面传动屈挠的环型橡胶带,适合于多轴传动,特别适应多轮传动,主要用于传动空间小,结构紧凑的传动场合。传统的六角带都是采用包边式结构形式,包边式六角带其成型工艺复杂,成型的半成品角棱六角形状,生产效率低,硫化工艺也复杂,需上下四块模板合模,分段平板硫化,且硫化时因带胚胶料流动不均,很容易造成产品偏斜,即正品率较低,另外,包边式六角带因横向刚度低,弯曲应力大动态生热高,且摩擦面的摩擦力较小,容易打滑,一般包边式六角带的都采用NR,SBR生产,使用寿命短,也不适合大功率的传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双面切边式V带生产工艺,制造出的双面V带使用寿命长,适合于大功率传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切边式V带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配料取压延胶生胶、压延胶配合剂、缓冲胶生胶、缓冲胶配合剂、纤维底胶生胶、纤维底胶配合剂分别称量,所述压延胶生胶为氯丁胶和丁苯胶的混合物,所述压延胶配合剂由硬脂酸、促进剂、氧化镁、防老剂、白炭黑、炭黑、碳酸钙、软化剂、粘合剂、氧化锌组成;所述缓冲胶生胶为氯丁胶,所述缓冲胶配合剂由硬脂酸、促进剂、氧化镁、防老剂、白炭黑、炭黑、软化剂、粘合剂、氧化锌组成,所述纤维底胶生胶为氯丁胶与顺丁胶混合物,所述纤维底胶配合剂由硬脂酸、促进剂、氧化镁、防老剂、白炭黑、炭黑、纤维、软化剂、粘合剂、氧化锌组成。2)混炼将压延胶生胶与压延胶配合剂、缓冲胶生胶与缓冲胶配合剂、纤维底胶生胶与纤维底胶配合剂分别在密炼机中混炼制成压延胶、缓冲胶及纤维底胶;3)压延将混炼后压延胶分别与帆布、缓冲胶、纤维底胶在压延机中压延;4)换向拼接将纤维底胶换向拼接;5)成型成型顺序为包底布一层、包纤维底胶、包缓冲胶、排线、包缓冲胶、包纤维底胶、包顶布一层;6)硫化将成型后V带置入整体置入模具并放入硫化罐中硫化7)切割控制切割宽度、角度,将胶带切割成所需形状;8)磨削控制磨削量,将胶带磨削到所需尺寸;9)成品检验、包装、储存。优选的,所述压延胶生胶中氯丁胶和丁苯胶的重量百分比为75 15,所述纤维底胶生胶中氯丁胶与顺丁胶的重量百分比为95 5。
优选的,所述压延胶配合剂各组分加入压延胶生胶的量分别占压延胶生胶总重量的百分比为硬脂酸1. 5%、促进剂0. 5%、氧化镁4%、防老剂3%、白炭黑12%、炭黑35%、 碳酸钙15%、软化剂10%、粘合剂4%、氧化锌5%。所述缓冲胶配合剂各组分加入缓冲胶生胶的量分别占缓冲胶生胶总重量的百分比为硬脂酸1. 5%、促进剂0. 5%、氧化镁4%、防老剂3 %、白炭黑15 %、炭黑50 %、软化剂4 %、粘合剂5 %、氧化锌5 %。所述纤维底胶配合剂各组分加入纤维底胶生胶的量分别占纤维底胶生胶总重量的百分比为硬脂酸1. 5%、促进剂0.5%、氧化镁4%、防老剂3%、白炭黑10%、炭黑30%、纤维3%、软化剂4%、粘合剂 5%、氧化锌5%。优选的,所述硫化的温度140°C 160°C、时间30分钟 50分钟,外压力为1. 3 1. 6Mpa,内压力为 0. 4 0. 45Mpa。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混炼的温度控制在85°C 95°C。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切割采用自纠偏式双鼓切割机。优选的,所述纤维底胶中的纤维为聚酯纤维、尼龙纤维和蓝棉粉的混合物。纤维底胶选用CR/短纤维的复合体。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将纤维的刚性与橡胶的柔性结合在一起,可赋予橡胶制品高模量,高硬度,耐切割,耐撕裂,耐刺穿,高负荷疲劳,低生热,低压缩变形。并赋予很好的横向刚度等。尼龙的综合性能要好于聚酯纤维、尼龙纤维和蓝棉粉,因而选用了以尼龙纤维为主并用部分聚酯纤维和棉纤维。本发明产品结构的特点是a.强力层采用线绳结构,与传统包边式的帘布结构比较具有弯曲应力小,动态生热低。b.底胶采用了定向短纤维橡胶复合体,短纤维群在V带压缩层中是按横向定向排列,这样可明显提高V带的横向刚度和承受侧面压力的作用,使载荷更均勻地分布在全部强力层上,以提高V带的动态力学性能。c.在底胶中加入定向短纤维后可提高底胶的硬度和抗冲击强度。d.定向短纤维橡胶复合体可有效地防止V带表面的早期破坏和提高耐磨性能,同时也增加了 V带与槽轮的抓着力,并降低传动中的噪音。同时本发明工艺将将成型后V带整体置入模具并放入硫化罐中硫化,使用寿命更长,适合大功率的传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产品结构包括中部的强力层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强力层上下两侧的顶胶2和底胶5,所述顶胶上设有顶布1,所述底胶下设有底布6,所述顶胶和底胶为定向短纤维橡胶复合体层。所述定向短纤维橡胶复合体层中短纤维群是沿 V带横向定向的。所述强力层包括缓冲胶3及包裹于所述缓冲胶内沿V带传动方向排列的线绳结构4。所述线绳为聚酯线绳。所述顶胶2为平面,所述底胶5的外表面设有齿形结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配料取压延胶生胶、压延胶配合剂、缓冲胶生胶、缓冲胶配合剂、纤维底胶生胶、纤维底胶配合剂分别称量,所述压延胶生胶为氯丁胶和丁苯胶的混合物,所述压延胶配合剂由硬脂酸、促进剂、氧化镁、防老剂、白炭黑、炭黑、碳酸钙、软化剂、粘合剂、氧化锌组成;所述缓冲胶生胶为氯丁胶,所述缓冲胶配合剂由硬脂酸、促进剂、氧化镁、防老剂、白炭黑、炭黑、软化剂、粘合剂、氧化锌组成,所述纤维底胶生胶为氯丁胶与顺丁胶混合物,所述纤维底胶配合剂由硬脂酸、促进剂、氧化镁、防老剂、白炭黑、炭黑、纤维、软化剂、粘合剂、氧化锌组成。2)混炼将压延胶生胶与压延胶配合剂、缓冲胶生胶与缓冲胶配合剂、纤维底胶生胶与纤维底胶配合剂分别在密炼机中混炼制成压延胶、缓冲胶及纤维底胶;3)压延将混炼后压延胶分别与帆布、缓冲胶、纤维底胶在压延机中压延;4)换向拼接将纤维底胶换向拼接;5)成型成型顺序为包底布一层、包纤维底胶、包缓冲胶、排线、包缓冲胶、包纤维底胶、包顶布一层;6)硫化将成型后V带置入整体置入模具并放入硫化罐中硫化7)切割控制切割宽度、角度,将胶带切割成所需形状;8)磨削控制磨削量,将胶带磨削到所需尺寸;9)成品检验、包装、储存。其中,所述压延胶生胶中氯丁胶和丁苯胶的重量百分比为75 15。所述纤维底胶生胶中氯丁胶与顺丁胶的重量百分比为95 5。所述压延胶配合剂各组分加入压延胶生胶的量分别占压延胶生胶总重量的百分比为硬脂酸1. 5%、促进剂0. 5%、氧化镁4%、防老剂 3%、白炭黑12%、炭黑35%、碳酸钙15%、软化剂10%、粘合剂4%、氧化锌5%。所述缓冲胶配合剂各组分加入缓冲胶生胶的量分别占缓冲胶生胶总重量的百分比为硬脂酸1. 5%, 促进剂0.5%、氧化镁4%、防老剂3%、白炭黑15%、炭黑50%、软化剂4%、粘合剂5%、氧化锌5%。所述纤维底胶配合剂各组分加入纤维底胶生胶的量分别占纤维底胶生胶总重量的百分比为硬脂酸1. 5%、促进剂0. 5%、氧化镁4%、防老剂3%、白炭黑10%、炭黑30%、 纤维3 %、软化剂4 %、粘合剂5 %、氧化锌5 %。所述步骤7)中切割采用自纠偏式双鼓切割机。所述纤维底胶中的短纤维为聚酯纤维、尼龙纤维和蓝棉粉的混合物。所述硫化的温度150°C、时间40分钟,外压力为1. 5Mpa, 内压力为0. 4Mpa。所述步骤2)中混炼的温度控制在95°C。下面结合图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产品结构包括中部的强力层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强力层上下两侧的顶胶2和底胶5,所述顶胶上设有顶布1,所述底胶下设有底布6,所述顶胶和底胶为定向短纤维橡胶复合体层,所述定向短纤维橡胶复合体层中短纤维群是沿 V带横向定向的。所述顶胶2和底胶5的外表面设有齿形结构。所述强力层包括缓冲胶3 及包裹于所述缓冲胶内沿V带传动方向排列的线绳结构4。所述线绳为聚酯线绳。其生产工艺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所述硫化的温度140°C、时间50分钟,外压力为1. 6Mpa,内压力为0. 45Mpa。所述步骤2)中混炼的温度控制在90°C。
本发明的实施例3产品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其生产工艺与实施例2的不同在于 所述硫化的温度160°C、时间30分钟,外压力为1. 3Mpa,内压力为0. 43Mpa。所述步骤2)中混炼的温度控制在85°C。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面切边式V带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配料取压延胶生胶、压延胶配合剂、缓冲胶生胶、缓冲胶配合剂、纤维底胶生胶、纤维底胶配合剂分别称量,所述压延胶生胶为氯丁胶和丁苯胶的混合物,所述压延胶配合剂由硬脂酸、促进剂、氧化镁、防老剂、白炭黑、炭黑、碳酸钙、软化剂、粘合剂、氧化锌组成;所述缓冲胶生胶为氯丁胶,所述缓冲胶配合剂由硬脂酸、促进剂、氧化镁、防老剂、白炭黑、炭黑、软化剂、粘合剂、氧化锌组成,所述纤维底胶生胶为氯丁胶与顺丁胶混合物,所述纤维底胶配合剂由硬脂酸、促进剂、氧化镁、防老剂、白炭黑、炭黑、短纤维、软化剂、粘合剂、氧化锌组成。2)混炼将压延胶生胶与压延胶配合剂、缓冲胶生胶与缓冲胶配合剂、纤维底胶生胶与纤维底胶配合剂分别在密炼机中混炼制成压延胶、缓冲胶及纤维底胶;3)压延将混炼后压延胶分别与帆布、缓冲胶、纤维底胶在压延机中压延;4)换向拼接将纤维底胶换向拼接;5)成型成型顺序为包底布一层、包纤维底胶、包缓冲胶、排线、包缓冲胶、包纤维底胶、包顶布一层;6)硫化将成型后V带整体置入模具并放入硫化罐中硫化7)切割控制切割宽度、角度,将胶带切割成所需形状;8)磨削控制磨削量,将胶带磨削到所需尺寸;9)成品检验、包装、储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切边式V带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延胶生胶中氯丁胶和丁苯胶的重量百分比为75 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切边式V带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底胶生胶中氯丁胶与顺丁胶的重量百分比为95 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切边式V带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延胶配合剂各组分加入压延胶生胶的量分别占压延胶生胶总重量的百分比为硬脂酸1. 5%、促进剂 0.5%,氧化镁4%、防老剂3%、白炭黑12%、炭黑35%、碳酸钙15 %、软化剂10 %、粘合剂 4%、氧化锌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切边式V带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胶配合剂各组分加入缓冲胶生胶的量分别占缓冲胶生胶总重量的百分比为硬脂酸1. 5%、促进剂 0. 5%、氧化镁4%、防老剂3%、白炭黑15%、炭黑50%、软化剂4%、粘合剂5%、氧化锌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切边式V带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底胶配合剂各组分加入纤维底胶生胶的量分别占纤维底胶生胶总重量的百分比为硬脂酸1. 5%、促进剂0.5%、氧化镁4%、防老剂3%、白炭黑10%、炭黑30%、纤维3%、软化剂4%、粘合剂 5%、氧化锌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切边式V带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的温度 140160°C、时间30分钟 50分钟,外压力为1. 3 1. 6Mpa,内压力为0. 4 0. 45M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切边式V带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幻中混炼的温度控制在85°C 95°C。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切边式V带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切割采用自纠偏式双鼓切割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切边式V带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底胶中的短纤维为聚酯纤维、尼龙纤维和蓝棉粉的混合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切边式V带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配料取压延胶生胶、压延胶配合剂、缓冲胶生胶、缓冲胶配合剂、纤维底胶生胶、纤维底胶配合剂分别称量;2)混炼;3)压延;4)换向拼接将纤维底胶换向拼接;5)成型成型顺序为包底布一层、包纤维底胶、包缓冲胶、排线、包缓冲胶、包纤维底胶、包顶布一层;6)硫化将成型后V带置入整体置入模具并放入硫化罐中硫化7)切割控制切割宽度、角度,将胶带切割成所需形状;8)磨削控制磨削量,将胶带磨削到所需尺寸。本发明工艺将将成型后V带整体置入模具并放入硫化罐中硫化,使用寿命更长,适合大功率的传动。
文档编号C08K3/36GK102416702SQ20111023880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9日
发明者汪金芳 申请人:浙江肯莱特传动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