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聚醋酸酯喷棉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5680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性聚醋酸酯喷棉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聚醋酸酯喷棉胶,具体指用于喷胶棉制造时对纤维起粘结作用的粘结剂,属胶粘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喷胶棉已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床上用品到保暖服装等等,无处不留下其存在的身影。然而将同样的喷胶棉应用到不同领域时,对其品质尤其柔软度的要求大不相同,例如作为填充棉絮应用到保暖服装,对其要求就是尽可能的柔软。喷胶棉的柔软与否,作为纤维粘接剂的喷棉胶的树脂结构是关键,使用硬质树脂制造的喷棉胶,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柔软的喷胶棉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性聚醋酸酯喷棉胶,以软性的聚醋酸酯为主结构树脂,配合纤维品种选择,使制成的喷胶棉即具弹性又有良好的柔软手感。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改性聚醋酸酯喷棉胶由树脂组份、聚合交联组分、乳化添加剂组分组成,树脂组分由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构成,聚合交联组分由N-羟甲基丙烯酰胺、过硫酸铵组成,乳化添加剂组分由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S-15、亚硫酸氢钠组成,载体组分采用去离子水。合成过程采用乳液聚合工艺和氧化还原催化体系,用先加入少量水、交联剂和单体,并通过调节单体的加入次序,改善喷棉胶的耐水、弹性等性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配合纤维品种的选择,采用本技术的喷棉胶制成的喷胶棉,具备良好弹性的同时具备良好的柔软手感。
具体实施例方式 按重量百分比,树脂组分的醋酸乙烯酯77%,丙烯酸2. 5%,甲基丙烯酸甲酯15. 3%,丙烯酸丁酯5. 2% ;聚合交联组分的N-羟甲基丙烯酰胺84. 6%,过硫酸铵15. 4% ;乳化、添加剂组分的十二烷基硫酸钠11. 1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7. 04%, 0S-15为37. 04% ;其他添加剂的亚硫酸氢钠为总组分的O. 1%。总投料比例采用树脂组分40%,载体组分60%,乳化、添加剂组分按总量的I. 35%,聚合交联组分按总量的I. 3%。具体实施合成时,先将去离子水、0S-15及部分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铵的混合液,四分之一的醋酸乙烯酯及其他树脂单体的混合液,投入反应器中,加入适量磷酸氢二钠调节PH值为6左右,缓慢升温到65°C时,保温反应一段时间,使聚合溶液形成核体后,开始滴加剩余的四分之三树脂单体混合液,并连续滴加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铵的混合溶液,在2— 3h同步加完树脂单体混合液以及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铵的混合溶液,然后升温到75°C,保温反应lh,再升温到80°C,保温30min,然后降温到50°C以下,调pH值为6 7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改性聚醋酸酯喷棉胶,其特征是喷棉胶由树脂组份、聚合交联组分、乳化添加剂组分组成,树脂组分由77%的醋酸乙烯酯、2. 5%的丙烯酸、15. 3%的甲基丙烯酸甲酯、5. 2%的丙烯酸丁酯构成,聚合交联组分由84. 6%的N-羟甲基丙烯酰胺、15. 4%的过硫酸铵组成,乳化添加剂组分由11. 11%的十二烷基硫酸钠、37. 04%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7. 04%的0S-15、0. 1%的亚硫酸氢钠组成,载体组分采用去离子水,占总组分的6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性聚醋酸酯喷棉胶,其特征是所述的喷棉胶在聚合过程先将去离子水、OS-15及部分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铵的混合液,四分之一的醋酸乙烯酯及其他树脂单体的混合液,投入反应器中,加入适量磷酸氢二钠调节PH值为6左右,缓慢升温到65°C时,保温反应一段时间,使聚合溶液形成核体后,开始滴加剩余的四分之三树脂单体混合液,并连续滴加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铵的混合溶液,在2— 3h同步加完树脂单体混合液以及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铵的混合溶液,然后升温到75°C,保温反应lh,再升温到80°C,保温30min,然后降温到50°C以下,调pH值为6 7即可。
全文摘要
一种改性聚醋酸酯喷棉胶,由树脂组份、聚合交联组分、乳化添加剂组分组成,树脂组分由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构成,聚合交联组分由N-羟甲基丙烯酰胺、过硫酸铵组成,乳化添加剂组分由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S-15、亚硫酸氢钠组成,载体组分采用去离子水。合成过程采用乳液聚合工艺和氧化还原催化体系,采用先加入少量水、交联剂和单体,并通过调节单体的加入次序,改善喷棉胶的耐水、弹性、柔软性能。
文档编号C08F218/08GK102757749SQ20121027907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8日
发明者王文滔 申请人:王文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