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4-DimethylapratoxinA/E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3585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34-Dimethyl apratoxin A/E的合成新路线,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极强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34-Dimethyl apratoxin A/E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34-Dimethyl apratoxin A/E为一种具有强烈抑制细胞内分泌型分子共翻译转运过程的活性化合物(J Med Chem,2014,57:3011-3029),具有极强细胞毒活性,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的IC50值为1.99nM。

目前公开的仅有的一条34-Dimethyl apratoxin A/E的合成路线包括:目标化合物经一个三肽片段,一个4-氨基-5-巯基戊酸片段和一个7-脯氨酸长链脂肪酸缩合最后大环内酰胺化得到;对于7-脯氨酸长链脂肪酸片段的合成,该合成路线采用特戊醛为原料,经不对称羟醛缩合、叔丁基二甲基硅基保护、还原、羟基活化消除、脱叔丁基二甲基硅基、酯化、烯烃复分解成环、不对称1,4-加成、胺酯交换、对甲氧基苄基保护、还原、羟醛缩合、水解、烯丙基酯保护、三氯乙氧羰基保护、脱对甲氧基苄基、酯化、脱烯丙基酯19步反应以12%的收率得到该片段;对于4-氨基-5-巯基戊酸片段的合成,该合成路线以(D)-半胱氨酸为原料,经酰胺化、还原、wittig反应、还原、水解及亲核取代6步反应以24%的收率完成4-氨基-5-巯基戊酸片段的合成;该合成路线的三肽片段是从N端到C端的顺序依次酰胺化得到;完成三个片段的合成后,该合成路线从7-脯氨酸长链脂肪酸片段出发进行片段的组装,经酰胺化、环合、脱三氯乙氧羰基、脱烯丙基酯、酰胺化、脱烯丙基、脱芴甲氧羰基以及大环内酰胺化完成目标产物的合成(J Med Chem,2014,57:3011-3029),路线如下反应式所示,该反应路线包含27步线性步骤,总产率3%;该合成路线存在如下问题:

1.整条路线反应步数过长,使用了大量保护基与脱保护基反应,导致目标产物总产率低;

2.合成中间体8的反应使用了价格昂贵的Grubbs催化剂,导致合成成本高;

3.合成中间体9的反应使用了剧毒的氰化试剂,使整条合成路线环境不友好;

4.合成路线的具体实施底物投料量较小,反应放大后产率得不到保障。

以上问题都将导致34-Dimethyl apratoxin A/E(化合物31)的大量制备成为困难。

反应条件:I.D-Proline,Acetone;II.TBSCl,imidazole;III.NaBH4;IV.MsCl;V.t-BuOK;VI.TBAF;VII.VIII.Grubbs G2;IX.MeLi,CuCN;X.Al(Me)3XI.PMBOC(NH)CCl3;XII.DIBAL-H;XIII.D-(N-Ts)-Val,BH3;XIV,LiOH;XV,AllylBr;XVI,TrocCl;XVII,DDQ;XVIII,Fmoc-Pro-OH,Cl3PhCOCl;XIX,Pd(PPh3)4

反应条件:I.EDCl,HOBt;II.LiAlH4,III.IV,NaBH4,V,LiOH;VI.AllylBr

反应条件:I.25,TMSOTf,lutidine,PyAOP II.TiCl4;III.Zn,NH4OAc;IV.Pd(PPh3)4

反应条件:I.Et2NH;II.PyAOP;Et2NH III.Pd(PPh3)4;IV.Pd(PPh3)4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视为克服现有技术的已报道的合成路线存在的缺点,提供一条高效制备34-Dimethyl apratoxin A/E的合成路线,并能进行规模制备。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4-Dimethyl apratoxin A/E的制备方法,其通过以下合成路线:

按下述步骤实施:

(1)D-脯氨酸作为催化剂,以特戊醛为起始原料与丙酮发生不对称羟醛缩合反应生成(S)-4-羟基-5,5-二甲基己-2-酮(1);

(2)1在干燥的四氢呋喃中与二异丙基氢化铝-78℃反应5-10小时,酮羰基立体选择性还 原为羟基得到(2S,4S)-5,5-二甲基己-2,4-二醇(32);

(3)在无机碱(例如NaOH、KOH、CsOH、Ba(OH)2、Mg(OH)2、Ca(OH)2、Sr(OH)2、KHCO3、K2CO3、Na2CO3、Cs2CO3)或有机碱(例如三乙胺、三正丁胺、吡啶)存在下,化合物32与二氯亚砜环合制得(4S,6S)-4-叔丁基-6-甲基亚硫酸丙烯酯,之后用三氯化钌高碘酸钠将亚硫酸烯丙基酯氧化为硫酸烯丙基酯得(4S,6S)-4-(叔丁基)-6-甲基硫酸丙烯酯(33);

(4)33与烯丙基铜镁试剂经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硫酸氢盐后在酸性条件(例如硫酸、盐酸)下水解生成(3S,5S)-2,2,5-三甲基辛-7-烯-3-醇(34);

(5)在2,4,6-三氯苯甲酰氯条件下,34与Fmoc-L-脯氨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烯烃35;

(6)35用臭氧在-78℃将碳碳双键氧化形成臭氧化物,之后再用还原剂(例如二甲硫醚、三苯基膦)还原成醛(36);

(7)醛36在N-Ts-D-Val与硼烷形成的Lewis酸催化下与1-甲氧基-2-甲基-1-(三甲基硅氧基)丙烯在-78℃条件下发生不对称羟醛缩合反应生成甲酯(37);

(8)37在酸性条件下将甲酯水解成羧酸,更具体的说,37在无机酸(例如硫酸、盐酸)存在下以高沸点溶剂(例如DMF、DMSO、二氧六环、甲苯、吡咯烷酮类)为溶剂在20℃-160℃的温度范围内反应0.5-10小时,水解为羧酸(38);

(9)在缩合剂(例如DCC、EDC、HATU、PyAOP)存在下,N-Boc-S-Trt-D-半胱氨酸与2,2-二甲基-1,3-二氧六环-4,6-二酮缩合得到氨基甲酸酯(39);

(10)39的酮羰基用硼氢化钠乙酸还原体系还原为亚甲基得到氨基酸甲酯(40);

(11)氨基酸甲酯40在高沸点溶剂(例如DMF、DMSO、二氧六环、甲苯、吡咯烷酮类)中,在20℃-160℃的温度范围内反应0.5-10小时脱羧环合,得到内酰胺(41);

(12)41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S)-4-((叔丁氧羰基)氨基)-5-(三苯基甲巯基)戊酸(24)。更具体的说41在无机碱(例如NaOH、KOH、CsOH、Ba(OH)2、Mg(OH)2、Ca(OH)2、Sr(OH)2、KHCO3、K2CO3、Na2CO3、Cs2CO3)或有机碱(例如三乙胺、吡啶)存在下,以低级醇(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正戊醇、异戊醇)或其他溶剂(例如丙酮、DMF、DMSO、THF、二氧六环、吡咯烷酮类)为溶剂,在20℃-160℃的温度范围内反应0.5-10小时,水解为(S)-4-((叔丁氧羰基)氨基)-5-(三苯基甲巯基)戊酸(24);

(13)24与烯丙基溴在碱性条件下经亲核取代反应生成(S)-4-((叔丁氧羰基)氨基)-5-(三苯基甲巯基)戊酸烯丙基酯(25);

(14)25在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和2,6-二甲基吡啶的条件下脱除叔丁氧羰基,之后与羧酸38在缩合剂PyAOP的条件下缩合形成酰胺42;

(15)42在Lewis酸催化下加热环合形成噻唑啉化合物27,更具体的说,在Lewis酸(例如TiCl4、PCl5)存在下以低级卤代烷烃为溶剂(例如二氯乙烷、二溴乙烷)为溶剂,在20℃-100℃的温度范围内反应0.5-6小时,环合形成噻唑啉化合物27;

(16)27用四三苯基膦钯脱除烯丙基酯制得羧酸28;

(17)化合物29(制备方法可参见如:J Med Chem,2014,57:3011-3029)用有机碱(例如二乙胺)脱除Fmoc保护基后在缩合剂(例如HATU,PyAOP)存在下与羧酸28发生缩合反应制得烯丙基酯30;

(18)30用四三苯基膦钯脱除烯丙基酯后用二乙胺脱除Fmoc保护基,之后在缩合剂(例如HATU、PyAOP)在二氯甲烷溶剂中1nM的浓度下室温反应10-24小时进行分子内酰胺化反应制得34-Dimethyl apratoxin A/E。

本发明中,所述合成路线中制备化合物35,37,38,27和34-Dimethyl apratoxin A/E的步骤为关键反应步骤。

本发明中,具体反应条件如下:

反应条件:I.D-Proline,Acetone;II.DIBAL-H;III SOCl2,NaHCO3;IV.RuCl3,NaIO4;V.AllylMgBr,H2SO4;VI.Fmoc-Pro-OH,Cl3PhCOCl;VII.O3,Me2S;VIII.D-(N-Ts)-Val,BH3;IX.HCl

反应条件:I.DCC,DMAP;II.NaBH4,AcOH,III.Tol;IV,NaOH;V,AllylBr

反应条件:I.25,TMSOTf,lutidine,38,PyAOP II.TiCl4;III.Pd(PPh3)4

反应条件:I.Et2NH;II.PyAOP;Et2NH III.Pd(PPh3)4;IV.Pd(PPh3)4

本发明的优点有:

1、本发明以特戊醛为起始原料,经9步反应合成了关键长链脂肪酸片段,经16步线性步骤合成目的化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省了9步反应,制备方法更为简便,合成路线显著缩短。

2、由于节省了9步反应,使得产物质量和收率均得到提高,而且适合规模制备。

3、与现有合成路线相比,本发明使用的反应不使用昂贵以及剧毒的试剂,使得整个制备方法更加绿色经济。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

以下反应采用的起始原料以及试剂均由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制备(S)-4-羟基-5,5-二甲基己-2-酮(1)

称取D-脯氨酸(15.9g,138.1mmol)加入到960mL DMSO和240mL丙酮的混合溶液中,常温搅拌半小时,往上述体系中加入特戊醛(50mL,460.4mmol),室温条件下搅拌7天,在冰浴下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500mL)淬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400mL×3),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400mL×2),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浓缩至干,以石油醚/乙酸乙酯=6∶1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淡黄色油状液体52(39.8g,60.0%)。

MS(API-ES):145.2[M+H]+,127.2[M-H2O+H]+

1H NMR(400MHz,CDCl3):3.68(d,J=10.5Hz,1H),2.42-2.61(m,2H),2.01(s,3H),0.87 (s,9H)。

实施例2 制备(2S,4S)-5,5-二甲基己-2,4-二醇(32)

取1(38.0g,263.7mmol)溶于四氢呋喃(300mL),溶液冷至-78℃,滴加DIBAL-H(263.7mL,395.5mmol,1.5M甲苯溶液),滴加完毕后在-78℃反应5小时,滴加1M盐酸(200mL)淬灭反应,反应体系用硅藻土过滤,滤液浓缩除去甲苯和四氢呋喃,用乙酸乙酯(1L)溶解并以饱和食盐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硫酸钠,有机相浓缩至干,以石油醚/乙酸乙酯=6:1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32(24.8g,65.3%)。

MS(API-ES):169.2[M+Na]+

1H NMR(400MHz,CDCl3):3.92(m,1H),3.54(dd,J=13.6,1.3Hz,1H),3.28(m,2H),1.49(brd,J=5.0Hz,1H),1.30(d,J=5.0Hz,1H),1.14(d,J=6.8Hz,3H),0.89(s,9H).。

实施例3 制备(4S,6S)-4-叔丁基-6-甲基硫酸丙烯酯(33)

将32(66.5g,454.5mmol)、无水碳酸钠(482.2g,4.5mol)和干燥二氯甲烷(500mL)混合,-15℃下滴加二氯亚砜(164.7mL,22.7mol),滴加完毕后室温反应3小时。反应体系用硅藻土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可不经精制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将上一步粗产物溶于混合溶剂中(水(460mL),乙腈(230mL),四氯化碳(460mL)),冰浴条件加入三氯化钌(6.0g,23.0mmol)和高碘酸钠(147.6g,690.0mmol)室温反应6小时。二氯甲烷萃取(400mL×3),有机相分别用饱和氯化铵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硫酸钠,滤液浓缩至干,以石油醚/乙酸乙酯=6:1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33(68.4g,71.5%)。

MS(API-ES):231.1[M+Na]+

1H NMR(400MHz,CDCl3):4.85-4.87(m,1H),4.64(dd,J=11.2,7.2Hz,1H),1.85(t,J=7.2,1H),1.72(t,J=11.2,1H),1.47(d,J=8.2Hz,3H),0.94(s,9H).。

实施例4 制备(3S,5S)-2,2,5-三甲基辛-7-烯-3-醇(34)

将34与碘化亚铜(38.1g,0.2mol)和干燥四氢呋喃(200mL)混合,-25℃下滴加烯丙基溴化镁(650mL,1M乙醚溶液),-25℃反应8小时后滴加20%硫酸(500mL),滴加完毕后室温反应10小时。硅藻土过滤,滤液分液,水相用乙醚萃取(200mL×2),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硫酸钠,滤液浓缩至干,以石油醚/乙酸乙酯=6:1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黄色油状液体33(24.0g,88.1%)。

MS(API-ES):193.2[M+Na]+

1H NMR(400MHz,CDCl3):5.81–5.91(m,1H),4.96–5.05(m,2H),3.56(dd,J=10.2,1.8Hz,1H),2.33–2.40(m,1H),1.95–2.02(m,1H),1.82–1.93(m,1H),1.38-1.43(m,1H),1.16-1.21(m,1H),0.98(d,J=6.6Hz,1H),0.90(s,9H).。

实施例 制备5烯烃(35)

将Fmoc-脯氨酸(9.5g,28.2mmol)与干燥四氢呋喃(30mL)混合,0℃下滴加2,4,6-三氯苯甲酰氯(5.2mL,35.3mmol)和二异丙基乙胺(6.2mL,35.3mmol),0℃反应10分钟。滴加33(4.0g,23.5mmol)的5mL四氢呋喃溶液,0℃反应30分钟。之后一次性加入二甲氨基吡啶(8.6g,70.5mmol),室温反应6小时。加入乙酸乙酯(500mL)稀释,分别用饱和氯化铵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各两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硫酸钠,滤液浓缩至干以石油醚/乙酸乙酯=4:1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淡黄色油状液体35(19.1g,81.2%)。

MS(API-ES):512.3[M+Na]+

1H NMR(400MHz,CDCl3):7.73–7.85(m,2H),7.53–7.70(m,2H),7.36–7.46(m,2H),7.27–7.36(m,2H),5.58–5.82(m,1H),4.85–5.10(m,2H),4.23–4.58(m,4H),4.09–4.23(m,1H),3.63–3.74(m,1H),3.49–3.62(m,1H),2.38–1.92(m,3H),1.62–1.99(m,1H),1.51–1.65(m,1H),1.31–1.50(m,3H),0.79–0.11(m,13H).。

实施例6 制备醛(36)

将35(12.0g,24.5mmol)溶于干燥二氯甲烷(200mL)中,在-78℃条件下向反应体系中通入臭氧至反应体系变成蓝色,之后通入氮气至蓝色褪去,往反应体系中滴加二甲基硫醚(7.2mL,98.1mmol),反应体系缓慢升至室温反应12小时。将反应液浓缩至干,以石油醚/乙酸乙酯=4:1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淡黄色油状液体35(9.1g,75.6%)。

实施例7 制备甲酯(37)

将N-Ts-缬氨酸(30.0g,106.9mmol)溶于干燥二氯甲烷(600mL),0℃滴加1M硼烷四氢呋喃溶液(106.9mL,106.9mmol),0℃反应2小时。将反应体系冷却至-78℃,滴加醛37(35.0g,71.2mmol)的400mL干燥二氯甲烷溶液中,滴加完毕后滴加1-甲氧基-2-甲基-1-(三甲基硅氧基)丙烯,-78℃反应5小时。用pH=8的Na2HPO4和NaH2PO4的缓冲溶液(100mL)淬灭反应,分液,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硫酸钠,浓缩至干,石油醚/乙酸乙酯=4:1进行柱层析分离,得白色固体37(35.0g,82.8%)。

MS(API-ES):594.4[M+H]+

实施例8 制备羧酸(38)

将37(8.4g,14.2mmol)溶于二氧六环(100mL)中,加入浓盐酸(30.0mL,946.2mmol),加热至110℃反应10小时。将反应体系冷却至0℃,加入1M的NaOH溶液调节pH=5,乙酸乙酯萃取(150mL×3),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硫酸钠,浓缩至干,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2进行柱层析分离,得淡黄色固体38(6.3g,76.3%)。

MS(API-ES):580.3[M+H]+

1H NMR(400MHz,CDCl3):7.76(d,J=7.1Hz,2H),7.54–7.68(m,2H),7.36–7.43(m,2H),7.28–7.36(m,2H),4.91(d,J=11.8Hz,1H),4.41–4.49(m,1H),4.23–4.38(m,1H),3.73–3.82(m,2H),3.58–3.73(m,4H),3.44–3.58(m,2H),2.22–2.36(m,1H),1.91–2.08(m,4H),1.57–1.85(m,7H),0.68–1.06(m,26H).。

实施例9 制备氨基甲酸酯(39)

将N-Boc-S-Trt-D-半胱氨酸(10.0g,21.6mmol)溶于干燥二氯甲烷(200mL)中,0℃依次加入2,2-二甲基-1,3-二氧六环-4,6-二酮(3.4g,23.7mmol)、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9g,23.7mmol)和二甲氨基吡啶(4.0g,32.4mmol),室温反应16小时。分别用饱和氯化铵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硫酸钠,滤液浓缩至干,可不经精致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10 制备氨基甲酸酯(40)

将上一步未精制的39溶于干燥二氯甲烷中(50mL),0℃加入冰醋酸(15.6mL,237.6mmol),分批加入硼氢化钠(2.0g,54.0mmol),0℃反应1小时。加入二氯甲烷(200mL)稀释,分别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硫酸钠,滤液浓缩至干,可不经精制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11 制备内酰胺(41)

将上一步未经精制的40溶于甲苯(200mL),反应置于110℃反应8小时,反应液浓缩至干,可不经精制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12 制备(S)-4-((叔丁氧羰基)氨基)-5-(三苯基甲巯基)戊酸(24)

将上一步未经精制的41溶于丙酮(或如前面所述其他溶剂)(200mL),加入2M氢氧化钠水溶液(或如前面所述其他碱)(54.0mL,108.0mmol),室温反应3小时。用2M盐酸调节pH=4,乙酸乙酯萃取(100mL×3),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硫酸钠,滤液浓缩至干,可不经精制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13 制备(S)-4-((叔丁氧羰基)氨基)-5-(三苯基甲巯基)戊酸烯丙基酯(25)

将上一步为未经精制的24与无水碳酸钾(7.4g,53.9mmol)和干燥DMF(200mL)混合,加入烯丙基溴(3.2mL,36.8mmol)。室温反应5小时,将反应盐倒入0℃下1M盐酸中,用乙酸乙酯萃取(100mL×3),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硫酸钠,滤液浓缩至干,石油醚/乙酸乙酯=4:1进行柱层析分离,得黄色油状液体25(7.2g,62.7%)。

MS(API-ES):554.2[M+Na]+

1H NMR(400MHz,CDCl3):3.68(d,J=10.5Hz,1H),2.42-2.61(m,2H),2.01(s,3H),0.87(s,9H)。

实施例 制备14酰胺42

25(2.0g,3.8mmol)溶于干燥二氯甲烷中(48mL),0℃依次加入2,6-二甲基吡啶(6.8mL,46.3mmol),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8.4mL,23.8mmol),室温反应1小时。0℃滴加甲醇(5mL)淬灭反应,分别用饱和碳酸氢钠和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硫酸钠,滤液浓缩至干,可不精制用于下一步反应。

羧酸38(1.7g,2.9mmol)溶于干燥四氢呋喃(25mL),依次加入上一步未经精制的25脱叔丁氧羰基粗产物、(3H-1,2,3-三唑并[4,5-b]吡啶-3-氧基)三-1-吡咯烷基鏻六氟磷酸盐(2.4g,4.6mmol)和N,N-二异丙基乙胺(1.7mL,9.6mmol),室温反应10小时。反应液用乙酸乙酯稀释(200mL),分别用饱和氯化铵、饱和碳酸氢钠、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滤液浓缩至干。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2进行柱层析分离,得淡黄色油状液体42(1.5g,52.1%)。

MS(API-ES):1015.6[M+Na]+

1H NMR(400MHz,CDCl3):3.68(d,J=10.5Hz,1H),2.42-2.61(m,2H),2.01(s,3H),0.87(s,9H)。

实施例15 制备噻唑啉化合物27

将42(2.3g,2.3mmol)溶于二氯乙烷(400mL),加入四氯化钛(2.0mL,18.5mmol),60℃反应2小时,反应冷却至室温,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20mL)搅拌20分钟。分液,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滤除硫酸钠,滤液浓缩至干。以石油醚/乙酸乙酯=4:1进行柱层析分离,得无色油状液体27(0.8g,47.5%)。

MS(API-ES):755.4[M+Na]+

实施例16 制备羧酸28

将27(0.65g,0.89mmol)溶于干燥四氢呋喃(10mL)中,分别加入N-甲基苯胺(0.24mL,2.2mmol)和四三苯基膦钯(104.0mg,0.09mmol)室温反应1小时。反应液浓缩至干以石油醚/乙酸 乙酯=1:4快速进行柱层析分离后用于下一步反应。

实施例17 制备烯丙基酯30

将29溶于乙腈(10mL)中,加入二乙胺(5mL)室温反应半小时。反应液浓缩至干,加入甲苯(5mL×3)共沸3次,油泵真空干燥2小时,供下一步反应使用。

将28溶于干燥四氢呋喃中(10mL),依次加入上一步反应产物、(3H-1,2,3-三唑并[4,5-b]吡啶-3-氧基)三-1-吡咯烷基鏻六氟磷酸盐(1.1g,2.2mmol)和N,N-二异丙基乙胺(0.76mL,4.4mmol),室温反应16小时。反应液用乙酸乙酯稀释(200mL),分别用饱和氯化铵、饱和碳酸氢钠、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滤液浓缩至干。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4进行柱层析分离,得白色泡状固体30(0.68g,65.0%)。

MS(API-ES):1144.6[M+Na]+

1H NMR(400MHz,CDCl3):3.68(d,J=10.5Hz,1H),2.42-2.61(m,2H),2.01(s,3H),0.87(s,9H)。

实施例18 制备34-Dimethyl apratoxin A/E

将30(0.72g,0.64mmol)溶于干燥四氢呋喃(10mL)中,分别加入N-甲基苯胺(0.17mL,1.6mmol)和四三苯基膦钯(74.0mg,0.06mmol)室温反应1小时。反应液浓缩至干,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4为洗脱液快速进行柱层析分离后用于下一步反应。

将上一步反应溶于乙腈(24mL)中,加入二乙胺(12mL)室温反应半小时。反应液浓缩至干,加入甲苯(15mL×3)共沸3次,油泵真空干燥2小时,供下一步反应使用。

将上一步反应溶于干燥二氯甲烷中(740mL),依次加入(3H-1,2,3-三唑并[4,5-b]吡啶-3-氧基)三-1-吡咯烷基鏻六氟磷酸盐(0.85g,1.6mmol)和N,N-二异丙基乙胺(0.94mL,5.4mmol),室温反应24小时。反应液用分别用饱和氯化铵、饱和碳酸氢钠、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滤液浓缩至干。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4进行柱层析分离,得白色固体31(0.25g,46.4%)。

MS(API-ES):842.6[M+H]+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