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用洗涤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2832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用洗涤剂。

本申请基于2014年12月12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252300号以及2015年9月11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180206号要求优先权,并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干燥洗涤后的被洗涤物的方法,进行有在室外晾干被洗涤物的“室外晾干”,但是近年来,伴随着对大气污染的担忧、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也开始进行在室内晾干被洗涤物的“室内晾干”。

但是在室内晾干被洗涤物的话,存在不能同时得到如室外晾干那样的柔软蓬松的触感、完全干燥的触感的问题。

为了使被洗涤物具有柔软蓬松的触感,以往就开始使用添加了柔软剂的洗涤剂,例如,市场上有配入有酰胺胺或季铵盐等具有阳离子性的表面活性剂的洗涤剂制品。但是,这些制品在赋予柔软蓬松的触感这方面并不充分。

此外,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含有水不溶性硅氧烷以及阳离子性纤维素的柔软性得到提高的洗涤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洗涤剂虽可以提高柔软蓬松的触感,但同时也赋予了水润触感,因此存在难以顾及到完全干燥的触感的问题。进一步地,在液体洗涤剂中配入水不溶性硅氧烷或阳离子性纤维素等基材时,这些基材在液体洗涤剂中分离,有时损害制剂的稳定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05-53740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形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赋予柔软蓬松的触感与完全干燥的触感的衣物用洗涤剂。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经深入研讨,结果发现了以下衣物用洗涤剂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即本发明具有以下构成。

[1]一种衣物用洗涤剂,其特征在于,含有:

(a)成分:0.2~5质量%的聚合物,其具有选自下述通式(a-1)所示的重复单元以及下述通式(a-2)所示的重复单元中的至少一种重复单元和下述通式(a-3)所示的重复单元,(b)成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成分:不包括高级脂肪酸盐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化1]

[式中,r1以及r2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3的羟烷基,x-为反离子。]

[化2]

[式中,r3以及r4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3的羟烷基,x-为反离子。]

[化3]

[式中,r5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3的烷基,r6以及r7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3的羟烷基。]

[2]根据[1]所述的衣物用洗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b)成分/所述(c)成分所示的质量比为0.5~25。

[3]根据[1]或[2]所述的衣物用洗涤剂,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含有(d)成分:香料前体。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用洗涤剂,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含有(e)成分:具有选自下述通式(e-1)所示的单体衍生的重复单元以及下述通式(e-2)所示的单体衍生的重复单元中的一种以上重复单元的聚合物。

[化4]

[所述式(e-1)中,r51为氢原子或甲基,r52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9的烷基。所述式(e-2)中,r53为氢原子或甲基,r54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0~30的烷基,r55为氢原子或羧基。所述式(e-2)中,r55为氢原子时,r54为碳原子数10~30的烷基,r55为羧基时,r54为氢原子。]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衣物用洗涤剂可以对洗涤后的被洗涤物赋予柔软蓬松的触感且可以赋予完全干燥的触感。

具体实施方式

<洗涤剂>

本发明的洗涤剂是含有(a)~(c)成分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洗涤剂的剂型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粉末等固体。

<(a)成分>

(a)成分是具有选自下述通式(a-1)所示的重复单元以及下述通式(a-2)所示的重复单元中的至少一种重复单元和下述通式(a-3)所示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本发明的衣物用洗涤剂通过含有(a)成分,可以对洗涤后的被洗涤物赋予柔软蓬松的触感以及完全干燥的触感。

[化5]

[式中,r1以及r2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3的羟烷基,x-为反离子。]

[化6]

[式中,r3以及r4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3的羟烷基,x-为反离子。]

[化7]

[式中,r5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3的烷基,r6以及r7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3的羟烷基。]

另外,上述通式(a-1)所示的重复单元以及上述通式(a-2)所示的重复单元是来自下述通式(a-4)所示的二烷基二烯丙基铵盐单体的重复单元。

[化8]

[式中,r8以及r9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3的羟烷基,x-为反离子。]

作为上述通式(a-1)、(a-2)以及(a-4)中的x-,举例如氯离子、溴离子等卤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无机酸离子;甲基硫酸根离子、乙酸根离子、乳酸根离子等有机酸离子等。

作为上述通式(a-1)、(a-2)、(a-3)以及(a-4)中的碳原子数1~3的烷基,举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

作为上述(a-1)、(a-2)、(a-3)以及(a-4)中的碳原子数1~3的羟烷基,举例如羟甲基、1-羟乙基、2-羟乙基、1-羟丙基、2-羟丙基、3-羟丙基等。

(a)成分也可以包含上述通式(a-1)、(a-2)以及(a-3)所示的重复单元以外的重复单元。作为上述通式(a-1)、(a-2)以及(a-3)所示的重复单元以外的重复单元,举例如丙烯酸衍生的重复单元。

(a)成分的重均分子量通常为1,000~5,000,000,优选3,000~2,000,000,更优选10,000~2,000,000。另外,本说明书中的重均分子量是指以聚乙二醇为标准物质,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求出的值。

对(a)成分的聚合形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嵌段聚合,无规聚合或接枝聚合的任一种。

对(a)成分中的选自(a-1)所示的重复单元以及(a-2)所示的重复单元的至少一种重复单元与(a-3)所示的重复单元的含有比例不做特别限定,优选选自(a-1)所示的重复单元以及(a-2)所示的重复单元的至少一种重复单元与(a-3)所示的重复单元的摩尔比,即[选自(a-1)所示的重复单元以及(a-2)所示的重复单元的至少一种重复单元]:(a-3)所示的重复单元=1:9~7:3,更优选2:8~6:4。

作为具有选自上述通式(a-1)所示的重复单元以及上述通式(a-2)所示的重复单元中的至少一种重复单元和上述通式(a-3)所示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举例如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等。

这些聚合物可以使用合成品,也可以使用市售品。

对上述聚合物不做特别限定,可以通过通常的自由基聚合来制造。例如,可以将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等构成(a)成分的单体通过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乳化聚合、悬浮聚合等聚合方法聚合而制造。此外,聚合之时,优选使用通常在自由基聚合中使用的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使用过氧化苯甲酰、过硫酸钾等过氧化物、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氰基戊酸等偶氮化合物。

作为上述共聚物的市售品,举例如美国路博润公司生产的商品名“merquat550”、“merquat740”、“merquat2200”等。

此外,作为上述三元共聚物的市售品,举例如美国路博润公司生产的商品名“merquat3330”、“merquat3940”等。

这些(a)成分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组合2种以上使用。

相对于衣物用洗涤剂的总质量,(a)成分的含量为0.2~5质量%,优选0.3~3质量%,更优选0.5~2质量%。(a)成分的含量在0.2质量%以上时,可以充分赋予柔软蓬松的触感。此外,(a)成分的含量在5质量%以下时,可以充分赋予完全干燥的触感。此外,为液体洗涤剂时可以保持制剂稳定性。

<(b)成分>

(b)成分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成分用于赋予衣物用洗涤剂以去污力。

对(b)成分不做特别限定,举例如碳原子数8~22的醇、烷基酚、碳原子数8~22的脂肪酸或碳原子数8~22的胺等上加成了环氧烷的聚氧化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脂肪酸链烷醇胺、脂肪酸链烷醇酰胺、多元醇脂肪酸酯或其环氧烷加成物、多元醇脂肪酸醚、烷基(或链烯基)氧化胺、氢化蓖麻油的环氧烷加成物、糖脂肪酸酯、n-烷基多羟基脂肪酸酰胺、烷基糖苷等。这些可单独使用任一种也可组合2种以上使用。

上述之中,考虑到作为液体洗涤剂时的粘度以及外观稳定性方面,优选聚氧化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作为聚氧化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举例如下述通式(b-1)所示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化合物(b1))。

r11-x-(eo)s(po)t-r12···(b-1)

[式中,r11为碳原子数8~22的烃基,-x-为二价连接基,r12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2~6的链烯基。

eo为氧化乙烯基,s表示eo的平均重复单元数(即环氧乙烷的平均加成摩尔数),为3~20的数。po为氧化丙烯基,t表示po的平均重复单元数(即环氧丙烷的平均加成摩尔数),为0~6的数。]

式(b-1)中,r11的碳原子数为8~22,优选10~18,更优选12~18。r11可以是直链也可以是支链,还可以具有或不具有不饱和键。

作为r11的碳原子数8~22的烃基,举例如碳原子数8~22的烷基。具体地,举例如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二十烷基、二十一烷基、二十二烷基。

作为-x-的二价连接基,举例如-o-、-coo-、-conh-等。

r12中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6,优选1~3。

作为r12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举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

r12中的链烯基的碳原子数为2~6,优选2或3。

作为r12的碳原子数2~6的链烯基,举例如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戊烯基、己烯基。

-x-为-o-、-coo-或-conh-的化合物(b1)可通过在碳原子数8~22的伯醇或仲醇(r11-oh)、碳原子数8~22的脂肪酸(r11-cooh)或碳原子数8~22的脂肪酸酰胺(r11-conh2)[以下有时将这些统称为“高级醇等”]上加成环氧乙烷或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而得到。

s为3~20的数,优选5~18的数。s超过20时,可能无法得到对皮脂充分的清洗效果。此外,s不足3时,有着气味恶化防止效果降低的倾向。

t为0~6的数,优选0~3的数。t为6以下时,可以保持作为液体洗涤剂在高温下的保存稳定性。

t为1以上时,即化合物(b1)为加成了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二者的加成体时,对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加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无规加成,也可以是嵌段加成。作为嵌段加成的方法,举例如加成环氧乙烷之后再加成环氧丙烷的方法、加成环氧丙烷之后再加成环氧乙烷的方法、加成环氧乙烷之后加成环氧丙烷再加成环氧乙烷的方法等。t超过0时,po可以与r11-x-键合,eo可以与r11-x-键合。

对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的加成摩尔数分布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使用碱催化剂在高级醇等上加成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而得到的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的加成摩尔数分布比较广的物质,或者是使用添加了日本专利特公平6-15038号公报所记载的金属离子的氧化镁等烷氧基化催化剂在高级醇等上加成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而得到的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的加成摩尔数分布比较窄的物质。

作为化合物(b1),特别优选-x-为-o-的化合物(烷基(链烯基)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者-x-为-coo-且r12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2~6的链烯基的化合物(脂肪酸烷基(链烯基)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式(b1)中的-x-为-o-时,r11的碳原子数优选10~22,更优选10~20,特别优选10~18。r12优选氢原子。

式(b1)中的-x-为-coo-时,r11的碳原子数优选9~21,更优选11~21。r12优选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2~6的链烯基,更优选碳原子数1~3的烷基。

作为-x-为-o-或-coo-的化合物的具体例,举例如对三菱化学公司生产的商品名diadol(c13、c表示碳原子数,以下相同)、壳牌公司生产的商品名neodol(c12/c13)、南非萨索尔公司生产的商品名safol23(c12/c13)等醇加成了12mol当量或15mol当量的环氧乙烷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宝洁公司生产的商品名co-1214或co-1270等天然醇加成了12mol当量或15mol当量的环氧乙烷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丁烯三聚化获得的c12链烯通过羰基合成法得到的c13醇加成了7mol当量的环氧乙烷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巴斯夫公司生产、商品名lutensolto7);对戊醇通过格尔伯特反应得到的c10醇加成了7mol当量的环氧乙烷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巴斯夫公司生产、商品名lutensolxl70);对戊醇通过格尔伯特反应得到的c10醇加成了6mol当量的环氧乙烷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巴斯夫公司生产、商品名lutensolxa60);对碳原子数12~14的仲醇加成了9mol当量或15mol当量的环氧乙烷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株式会社日本触媒生产、商品名softanol90或softanol150);使用烷氧基化催化剂,对椰子油脂肪酸甲酯(月桂酸/肉豆蔻酸=8/2)加成了15mol当量的环氧乙烷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椰子油脂肪酸甲酯eo15mol)等。

作为化合物(b1),优选上述之中的-x-为-coo-、r12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且t为0的化合物,即聚氧乙烯脂肪酸烷基酯,特别优选r12为甲基的聚氧乙烯脂肪酸甲酯(以下有时记为“mee”)。

本发明的衣物用洗涤剂通过含有聚氧乙烯脂肪酸烷基酯,可以容易地实现在水中优异的溶解性和高的去污力。此外,本发明的衣物用洗涤剂为液体洗涤剂时,即使含有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也不易出现粘度显著增大(胶凝化),可制成流动性良好的浓缩型。

聚氧乙烯脂肪酸烷基酯,特别是mee为分子之间在水溶液体系中的取向性弱而胶束不稳定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因此高浓度下不会发生凝胶化等,推测其可在液体洗涤剂中单独大量地配入。此外推测其在水中的溶解性提高。进一步地,认为其有助于高浓度下的良好的流动性。因此,认为在洗衣机槽内的水中投入聚氧乙烯脂肪酸烷基酯时,洗涤液中的聚氧乙烯脂肪酸烷基酯的浓度快速地变均匀,从刚开始洗涤就可以以特定的浓度与被洗涤物接触,因此可得到高的去污力。

显示在聚氧乙烯脂肪酸烷基酯中氧化乙烯基重复单元数不同的化合物(环氧乙烷加成体)分布比例的狭窄率优选20质量%以上。狭窄率的上限值实际上优选80质量%以下。该狭窄率更优选20~50质量%,从进一步提高保存稳定性与对水的溶解性方面考虑,进一步优选30~45质量%。

该狭窄率越高,则越容易得到良好的去污力。此外,该狭窄率在20质量%以上、特别是30质量%以上时,容易得到一种来自化合物(b1)的原料臭气少的衣物用洗涤剂。这是因为狭窄率高的化合物(b1)中,作为其原料的脂肪酸烷基酯与s为1或2的环氧乙烷加成体少的缘故。从得到原料臭气少的衣物用洗涤剂方面考虑,相对于聚氧乙烯脂肪酸烷基酯的总量,所述脂肪酸烷基酯与s为1或2的环氧乙烷加成体的总含量优选0.5质量%以下,更优选0.2质量%以下。

聚氧乙烯脂肪酸烷基酯的“狭窄率”如下述式(s)所示,表示氧化乙烯基的重复单元数不同的环氧乙烷加成体的分布比例。

[数1]

所述(s)式中,mmax表示环氧乙烷加成体中存在最多的环氧乙烷加成体的氧化乙烯基的重复单元数。i表示氧化乙烯基的重复单元数。yi表示存在于整个环氧乙烷加成体中的氧化乙烯基的重复单元数为i的环氧乙烷加成体的比例(质量%)。

另外,所述狭窄率例如可通过聚氧乙烯脂肪酸烷基酯的制造方法等来控制。

(b)成分可单独使用任一种,也可组合2种以上使用。

对(b)成分的含量不做特别限定,从可获得每次洗涤使用少量的洗涤剂即可且作为洗涤剂制品可以小型化的优点考虑,优选以高浓度配入(b)成分。此时,从胶凝化区域小而容易以高浓度配入的方面考虑,(b)成分优选使用在仲醇上加成了环氧乙烷的仲醇乙氧化物(例如株式会社日本触媒生产的softanol系列)或mee。此外,这些也可以与在伯醇上加成了环氧乙烷的伯醇乙氧化物并用。

作为上述mee,优选具有碳原子数8~21(优选碳原子数10~20、更优选碳原子数10~1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链烯基且平均eo加成摩尔数为5~30(优选eo加成摩尔数10~20、更优选eo加成摩尔数12~16)的mee。

使用mee作为(b)成分时,即使以高浓度配入的情况下也不容易出现胶凝化。此外,还可以容易地提高柔软蓬松的触感以及完全干燥的触感的赋予效果。

相对于衣物用洗涤剂的总质量,(b)成分的含量优选10~50质量%,更优选10~40质量%,进一步优选15~30质量%。(b)成分的含量在上述下限值以上时,去污力更容易得到提高。此外,(b)成分的含量在上述上限值以下时,可以抑制为液体洗涤剂时的粘度增加,制剂稳定性更容易得到提高。

<(c)成分>

(c)成分是不包括高级脂肪酸盐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成分用于赋予衣物用洗涤剂以去污力。

另外,本发明中,高级脂肪酸盐是指碳原子数8~22的脂肪酸的盐。

作为(c)成分,可以使用衣物用等洗涤剂中一般使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作为(c)成分,举例如直链烷基苯磺酸或其盐;α-烯烃磺酸盐;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硫酸酯盐;烷基醚硫酸酯盐或链烯基醚硫酸酯盐;具有烷基的烷烃磺酸盐;α-磺基脂肪酸酯盐;烷基醚羧酸盐、聚氧化烯醚羧酸盐、烷基(或链烯基)酰胺醚羧酸盐、酰基氨基羧酸盐等羧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磷酸酯盐、聚氧化烯烷基磷酸酯盐、聚氧化烯烷基苯基磷酸酯盐、甘油脂肪酸酯单磷酸酯盐等磷酸酯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这些的盐,举例如钠、钾等碱金属盐、镁等碱土金属盐、单乙醇胺盐、二乙醇胺盐等链烷醇胺盐等。

上述之中,作为直链烷基苯磺酸或其盐,优选直链烷基的碳原子数为8~16的化合物,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10~14的化合物。

作为α-烯烃磺酸盐,优选碳原子数为10~20的化合物。

作为烷基硫酸酯盐,优选碳原子数为10~20的化合物。

作为烷基醚硫酸酯盐或链烯基醚硫酸酯盐,优选具有碳原子数10~2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或链烯基且平均加成了1~10mol的环氧乙烷与0~6mol的环氧丙烷的聚氧化烯烷基醚硫酸酯盐或聚氧化烯链烯基醚硫酸酯盐。所述聚氧化烯烷基醚硫酸酯盐或聚氧化烯链烯基醚硫酸酯盐为加成了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两者的加成体时,对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加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无规加成,可以是嵌段加成。作为嵌段加成方法,举例如加成了环氧乙烷之后再加成环氧丙烷的方法;加成了环氧丙烷之后再加成环氧乙烷的方法;加成了环氧乙烷之后加成环氧丙烷再加成环氧乙烷的方法等。

作为烷烃磺酸盐,优选碳原子数10~20的化合物,更优选14~17的化合物。此外,优选该烷基为仲烷基的仲烷烃磺酸盐。

作为α-磺基脂肪酸酯盐,优选碳原子数10~20的α-磺基脂肪酸酯盐。

这些之中,基于操作性及防止再污染性优异的观点,优选直链烷基苯磺酸或其盐、α-烯烃磺酸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酯盐、烷烃磺酸盐,特别优选直链烷基苯磺酸或其盐。

(c)成分可单独使用任一种,也可组合2种以上使用。

相对于衣物用洗涤剂的总质量,(c)成分的含量优选2~20质量%,更优选5~20质量%,进一步优选8~15质量%。(c)成分的含量在上述优选范围时,可以容易地提高防止再污染性效果以及(a)成分的分散稳定性。

此外,(a)~(c)成分的总量不超出100质量%。(a)~(c)成分的总量不足100质量%时,可以含有任意成分。

(b)成分/(c)成分所示的质量比[(b)成分的含量相对于(c)成分的含量的质量比例,以下称为“b/c比”]优选0.2~50,更优选0.5~25。b/c比在上述下限值以上时,可以容易地提高对皮脂的去污效果。此外,b/c比在上述上限值以下时,可以容易地提高防止再污染效果。此外,还可以容易地提高(a)成分的分散稳定性,为液体洗涤剂时,可容易地抑制该洗涤剂中产生浑浊。

{(b)成分+(c)成分}/(a)成分所示的质量比[(b)成分与(c)成分的总含量相对于(a)成分的含量的质量比例,以下称为“(b+c)/a比”]优选10~90,更优选15~70,进一步优选20~50。(b+c)/a比在上述下限值以上时,可以容易地提高(a)成分的分散稳定性。此外,(b+c)/a比在上述上限值以下时,(a)成分相对于表面活性剂的含有比例适宜,可以更容易地赋予柔软蓬松的触感与完全干燥的触感。

本发明的衣物用洗涤剂除了上述(a)~(c)成分以外,还可以进一步含有下述成分。

<(d)成分>

(d)成分为香料前体。此处的香料前体是指其本身无味或者接近无味,但在液体洗涤剂中或纤维上通过氧化反应等产生香气的物质。

本发明的衣物用洗涤剂通过含有(d)成分,更加提高了从洗涤处理/干燥后的被洗涤物感受到的香味强度(香气強度)。由此,更加提高了洗涤后的被洗涤物的柔软蓬松的触感以及完全干燥的触感的实感效果。进一步地,通过来自(d)成分的香气慢慢地释放出来,可以进一步持续所述实感效果。

对(d)成分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衣物用洗涤剂等清洗剂中一般所使用的成分。

本发明中,(d)成分可以根据(d)成分的种类等做适当选择,举例如含有硫的香料前体(含硫香料前体)。

作为含硫香料前体,举例如下述通式(d-1)所示的化合物。

j-s-g-q···(d-1)

式(d-1)中,j为选自于下述化学式(j-1)~(j-7)各自所表示的基团以及其同分异构体中的至少一种基团。下述化学式(j-1)~(j-7)中,波形线表示与s键合的结合键。下述化学式(j-1)~(j-2)中,虚线是指设置了虚线的碳原子之间的一个以上的键为双键。下述化学式(j-4)中,j表示0~20的整数。

s为硫原子。

g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15的直链或碳原子数2~15的支链烃基。

q为-s-j所示的基团、-nr61-j所示的基团或氢原子。所述-s-j所示的基团中的s为硫原子,j为选自于下述化学式(j-1)~(j-7)各自所表示的基团以及其同分异构体中的至少一种基团。所述-nr61-j所示的基团中的n为氮原子,j与所述-s-j所示的基团中的j相同,r61为氢原子或甲基。

[化9]

上述式(d-1)中的j中的“其同分异构体”是化学式(j-1)~(j-7)各自所表示的基团在化学结构上可能存在的同分异构体,例如立体异构体等。

上述化学式(j-4)中,j为0~20的整数(j为时,(j-4)为五元环),优选5~15的整数。

上述式(d-1)中的j优选上述化学式(j-1)所示的基团、上述化学式(j-2)所示的基团。

上述式(d-1)中,g可以是饱和烃基,也可以是不饱和烃基。g优选烷基或链烯基,更优选直链状的烷基。g中的烃基的碳原子数优选10~14。作为g中的烃基所具有的取代基,举例如-or62、-n(r62)2、-coor62(所述r62各自表示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6的链烯基或氢原子)等。

作为优选的(d)成分,举例如2-(4-氧代-4-(2,6,6-三甲基环己-3-烯-1-基)丁-2-基氨基)-3-(4-氧代-4-(2,6,6-三甲基环己-3-烯-1-基)丁-2-基硫基)-丙酸甲酯或乙酯、2-(4-氧代-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2-基氨基)-3-(4-氧代-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2-基硫基)丙酸甲酯或乙酯、2-(2-氧代-4-(2,6,6-三甲基环己-1-烯-1-基)丁-4-基氨基)-3-(2-氧代-4-(2,6,6-三甲基环己-1-烯-1-基)丁-4-基硫基)丙酸甲酯或乙酯、2-(2-氧代-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4-基氨基)-3-(2-氧代-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丁-4-基硫基)丙酸甲酯或乙酯、3-(十二烷基硫基)-1-(2,6,6-三甲基环己-3-烯-1-基)-1-丁酮、3-(十二烷基硫基)-1-(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1-丁酮、4-(十二烷基硫基)-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2-丁酮、4-(十二烷基硫基)-4-(2,6,6-三甲基环己-1-烯-1-基)-2-丁酮、2-十二烷基磺胺基-5-甲基-庚4-酮、2-环己基-1-十二烷基磺胺基-庚-6-烯-3-酮、3-(十二烷基硫基)-5-异丙烯基-2-甲基环己酮等。

这些之中,考虑到提高香味持续性方面,优选选自3-(十二烷基硫基)-1-(2,6,6-三甲基环己-3-烯-1-基)-1-丁酮、4-(十二烷基硫基)-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2-丁酮、4-(十二烷基硫基)-4-(2,6,6-三甲基环己-1-烯-1-基)-2-丁酮以及3-(十二烷基硫基)-5-异丙烯基-2-甲基环己酮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其中,特别优选选自3-(十二烷基硫基)-1-(2,6,6-三甲基环己-3-烯-1-基)-1-丁酮以及4-(十二烷基硫基)-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2-丁酮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d)成分可以容易地从市场获取,此外,也可通过公知的方法来合成。

(d)成分可以单独使用任一种,也可组合2种以上使用。

本发明的衣物用洗涤剂含有(d)成分时,相对于衣物用洗涤剂的总质量,衣物用洗涤剂中的(d)成分的含量优选0.0001~3质量%,更优选0.001~0.5质量%,进一步优选0.006~0.2质量%,特别优选0.01~0.1质量%。

(d)成分的含量在所述优选的下限值以上时,可以更加提高香气強度,同时更加提高香气的保持性。另一方面,超过所述优选的上限值时,有可能留香太强烈。

<(e)成分>

(e)成分是具有选自下述通式(e-1)所示的单体(以下称为“单体(e1)”)衍生的重复单元以及下述通式(e-2)所示的单体(以下称为“单体(e2)”)衍生的重复单元中的一种以上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本发明的衣物用洗涤剂通过含有(e)成分,可以提高防止污物重吸附的效果。

[化10]

[所述式(e-1)中,r51为氢原子或甲基,r52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9的烷基。所述式(e-2)中,r53为氢原子或甲基,r54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0~30的烷基,r55为氢原子或羧基。所述式(e-2)中,r55为氢原子时,r54为碳原子数10~30的烷基,r55为羧基时,r54为氢原子。]

[单体(e1)]

上述式(e-1)中,r52的烷基可以是直链的,也可以是支链的。此外,还可以含有环状结构。r52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1~8,更优选1~4。

作为单体(e1),举例如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丁酯等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等。

单体(e1)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组合2种以上使用。

[单体(e2)]

上述式(e-2)中,r54的烷基可以是直链的,也可以是支链的。此外,可以含有环状结构。r54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10~25,更优选10~20。

上述式(e-2)中,作为r55为氢原子、r54为碳原子数10~30的烷基的单体(e2),举例如丙烯酸癸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十四烷基酯、丙烯酸十六烷基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等。上述式(e-2)中,作为r55为羧基、r54为氢原子的单体(e2),举例如马来酸、富马酸等。作为r55为羧基、r54为氢原子的单体(e2),优选马来酸。

单体(e2)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组合2种以上使用。

(e)成分可以是交联的聚合物,也可以是非交联的聚合物。

作为所述交联的聚合物,举例如通过交联剂交联的高分子交联体。作为所述交联剂,例如为烯丙基醚化合物。作为所述烯丙基醚化合物,举例如烯丙基醚、糖的烯丙基醚、糖醇的烯丙基醚等。作为所述糖,举例如蔗糖等。作为所述糖醇,举例如季戊四醇等。

作为(e)成分,优选r52为氢原子的单体(e1)的聚合物、r52为碳原子数1~9的烷基的单体(e1)的聚合物或其交联体、r55为氢原子且r54为碳原子数10~30的烷基的单体(e2)的聚合物或其交联体、r52为氢原子的单体(e1)与r55为羧基且r54为氢原子的单体(e2)的共聚物或其交联体、r52为碳原子数1~9的烷基的单体(e1)与r55为氢原子且r54为碳原子数10~30的烷基的单体(e2)的共聚物或其交联体。

本发明的衣物用洗涤剂含有(e)成分时,相对于衣物用洗涤剂的总质量,衣物用洗涤剂中的(e)成分的含量优选0.01~10质量%,更优选0.05~5质量%,进一步优选0.1~3质量%。

所述(e)成分/所述(a)成分所示的质量比[(e)成分的含量相对于(a)成分的含量的质量比例,以下称为“e/a比”]优选0.5~100,更优选1~50。e/a比在上述下限值以上时,容易提高防止再污染效果。e/a比在上述上限值以下时,容易保持柔软蓬松的触感。

(e)成分可以容易地从市场获得,此外,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来合成。

作为(e)成分的市售品,举例如美国路博润公司生产的卡波姆(注册商标)系列、陶氏公司生产的acusol(注册商标)系列、巴斯夫公司生产的sokalan(注册商标)系列等。

作为上述卡波姆系列,举例如疏水性卡波姆etd2623、卡波姆1382(inci名:商品名丙烯酸酯/c10-30丙烯酸烷基酯交联聚合物)、卡波姆aqua30等。

作为上述acusol系列,举例如acusol810、acusol820、acusol830等。

作为上述sokalan系列,举例如sokalanpa30cl、sokalancp7、rheovisat120、luvigelfitup等。

<其他成分>

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本发明的衣物用洗涤剂可以根据需要含有上述(a)~(c)成分以外的其它成分,举例如高级脂肪酸盐、水混溶性有机溶剂、溶剂、两性表面活性剂、金属离子捕捉剂(螯合剂)、无机盐、抗氧化剂、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酶、(a)成分以外的触感改进剂、链烷醇胺等碱性助洗剂、(a)成分以外的高分子助洗剂、水溶助长剂、保存稳定性提高剂、防腐剂、荧光剂、移染防止剂、再污染防止剂、珠光剂、去污剂、着香剂、着色剂、乳浊剂、天然物等提取物、ph调节剂等。

高级脂肪酸盐是指碳原子数8~22的脂肪酸的盐。

本发明的衣物用洗涤剂通过含有高级脂肪酸盐,可以提高可冲洗性。

作为高级脂肪酸盐,优选碳原子数10~20的脂肪酸的盐,举例如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异硬脂酸、羟基硬脂酸、油酸、山嵛酸等单一脂肪酸的盐、椰子油脂肪酸、牛脂脂肪酸等混合脂肪酸的盐等。

作为其盐,举例如钠、钾等碱金属盐、铵盐、单乙醇胺盐、二乙醇胺盐、三乙醇胺盐、2-氨基-2-甲基丙醇盐、2-氨基-2-甲基丙二醇等链烷醇胺盐、赖氨酸、精氨酸等碱性氨基酸盐等。

高级脂肪酸盐可单独使用任一种,也可组合2种以上使用。

相对于衣物用洗涤剂的总质量,高级脂肪酸盐的含量优选0.5~8质量%,更优选1~5质量%。高级脂肪酸盐的含量不足上述下限值时,有时不能充分得到可冲洗性。此外,超过上述上限值时,有时会损害低温下的制剂稳定性。

本发明的衣物用洗涤剂为液体洗涤剂时,考虑到提高制剂稳定性且降低粘度方面,优选含有水混溶性有机溶剂。

作为水混溶性有机溶剂,举例如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等醇类、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等二醇类、二甘醇、三甘醇、四甘醇、重均分子量约200~1000的聚乙二醇、二丙二醇等聚二醇类、二甘醇单甲醚、二甘醇单乙醚、二甘醇单丁醚(丁基卡必醇)、二甘醇二甲醚等烷基醚类等。

这些之中,考虑到臭气少、容易获得、作为液体洗涤剂时的液稳定性、流动性等方面,优选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二甘醇单丁醚(丁基卡必醇)。

水混溶性有机溶剂可单独使用任一种,也可组合2种以上使用。

相对于衣物用洗涤剂的总质量,水混溶性有机溶剂的含量优选3~20质量%。

另外,本发明中,水混溶性有机溶剂是指25℃的离子交换水1l中溶解50g以上的有机溶剂。

此外,本发明的衣物用洗涤剂为液体洗涤剂时,从容易调制、使用时对水的溶解性等方面考虑,优选含有水作为溶剂。

作为液体洗涤剂时的水的含量可以根据(a)~(c)成分以及其他任意成分的含量而适当地设定,通常相对于液体洗涤剂的总质量为10~90质量%,优选20~80质量%。

作为两性表面活性剂,举例如烷基甜菜碱型、烷基酰胺甜菜碱型、咪唑啉型、烷基氨基磺酸型、烷基氨基羧酸型、烷基酰胺羧酸型、酰胺氨基酸型、磷酸型等两性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衣物用洗涤剂为液体洗涤剂时,优选25℃下的ph为4~10,更优选ph为4~9,进一步优选ph为4~8。ph在这样的范围时,可以良好地保持衣物用洗涤剂的保存稳定性。

衣物用洗涤剂的ph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添加ph调节剂来调节。ph调节剂在不影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可以是任意的,优选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链烷醇胺等。

此外,本发明的衣物用洗涤剂为粉末洗涤剂时,优选其1质量%水溶液在25℃下的ph为8以上,更优选为9~11。

另外,本说明书中,ph是指以测定对象在25℃下通过ph计(产品名:hm-30g、东亚dkk株式会社生产)测定的值。

本发明的衣物用洗涤剂可以通过以往公知的液体洗涤剂或粉末洗涤剂等的制造方法来制造。

作为液体洗涤剂的制造方法,举例如在作为溶剂的水中添加(a)~(c)成分以及根据需要添加的任意成分并将之混合的方法。

作为粉末洗涤剂的制造方法,举例如将各原料进行粉体混合的干混法、使粉体原料边流动边造粒的干式造粒法、使粉体原料边流动边喷雾液体粘合剂而造粒的搅拌造粒法、将原料捏和并将其用挤压机挤压的挤压造粒法、将原料捏和并将其粉碎的粉碎造粒法、对含有原料的悬浮液喷雾干燥的喷雾干燥法等。

如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的衣物用洗涤剂以特定的含量含有(a)成分并进一步含有(b)成分与(c)成分,所以可以赋予洗涤后的被洗涤物柔软蓬松的触感与完全干燥的触感这两方面。

本发明的衣物用洗涤剂优选含有如下(a)成分、(b)成分以及(c)成分:

(a)成分为含有二甲基二烯丙胺衍生的重复单元以及丙烯酰胺共聚物衍生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

(b)成分为选自聚氧乙烯脂肪酸烷基酯以及聚氧乙烯烷基醚中的至少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c)成分为选自直链烷基苯磺酸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盐、α-磺基脂肪酸酯盐以及α-烯烃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实施例中的“%”表示“质量%”。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料如下所述。

<a成分>

a-1:二甲基二烯丙铵·丙烯酰胺共聚物、美国路博润公司生产、商品名“merquat550”。

a-2:二甲基二烯丙铵·丙烯酰胺共聚物、美国路博润公司生产、商品名“merquat740”。

a-3:二甲基二烯丙铵·丙烯酰胺共聚物、美国路博润公司生产、商品名“merquat2200”。

a-4:二甲基二烯丙铵·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美国路博润公司生产、商品名“merquat3940”。

<b成分>

b-1:mee、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脂肪酸的碳原子数16~18、eo的平均加成摩尔数15)、狮王化学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ceao-90”。

b-2:聚氧乙烯烷基(碳原子数12~14)醚(eo的平均加成摩尔数15)、狮王化学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lmao-90”。

b-3:聚氧乙烯烷基(碳原子数12~14)醚(eo的平均加成摩尔数12)、狮王化学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lmal-90”。

b-4:对碳原子数12~14的仲醇加成了9mol当量的环氧乙烷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株式会社日本触媒生产、商品名“softanol90”。

b-5:对碳原子数10~14的伯醇嵌段加成了5mol当量的环氧乙烷与2mol当量的环氧丙烷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c成分>

c-1:直链烷基(碳原子数10~14)苯磺酸钠、狮王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liponlh-200”。

c-2:聚氧乙烯烷基(碳原子数12~13)醚硫酸钠。

[eo的平均加成摩尔数2、原料醇:safol23(南非萨索尔公司生产、c12/c13=55%/45%、直链率50%)]。

c-3:聚氧乙烯烷基(碳原子数12~13)醚硫酸酯。

[eo的平均加成摩尔数2、po的平均加成摩尔数2、原料醇:safol23(南非萨索尔公司生产、c12/c13=55%/45%、直链率50%)]。

c-4:α-磺基脂肪酸甲酯盐(通过日本专利特开平8-81694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合成)

c-5:α-烯烃磺酸钠(狮王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lipolanlb-840”。

<(d)成分>

d-1:3-(十二烷基硫基)-1-(2,6,6-三甲基环己-3-烯-1-基)-1-丁酮。日本专利特表2005-511710号公报的例4所记载的化合物。上述通式(d-1)中的j为化学式(j-1)(3,4位间具有双键)所示的基团、g为十二烷基、q为氢原子的化合物。

d-2:4-(十二烷基硫基)-4-(2,6,6-三甲基环己-2-烯-1-基)-2-丁酮。使用十二烷基硫醇(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产品)与β紫罗兰酮(法国曼氏香精香料有限公司产品)作为原料,按与日本专利特表2005-511710号公报的例4所记载的合成方法相同的方法合成的化合物。上述通式(d-1)中的j为化学式(j-2)(1,2位间具有双键)所示的基团、g为十二烷基、q为氢原子的化合物。

<(e)成分>

e-1:丙烯酸的聚合物。巴斯夫公司生产、商品名“sokalanpa30cl”。

e-2:丙烯酸与马来酸的共聚物。巴斯夫公司生产、商品名“sokalancp7”。

e-3:丙烯酸烷基酯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共聚物的部分交联体。美国路博润公司生产、商品名“卡波姆aqua30”。

e-4:含有丙烯酸烷基酯的高分子交联体。陶氏公司生产、商品名“aqusol820”。

<a’成分、a成分的比较成分>

a’-1:硬脂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c17h35conh(ch2)3n(ch3)2]。

a’-2:烷基(碳原子数12~14)三甲基氯化铵、lionakzo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アーカード12-37w”。

a’-3:阳离子化纤维素、陶氏化学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ucarejr-400”。

a’-4:阳离子化纤维素、陶氏化学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sx-400h”。

a’-5:阳离子化纤维素、狮王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レオガードmty”。

<其它成分>

硅氧烷化合物:氨基聚醚改性硅氧烷。东丽道康宁株式会社生产、商品名“by16-893”。

<任意成分x>

各成分的末尾所记载的数值是在衣物用洗涤剂中的含量。

·金属离子捕捉剂(螯合剂):柠檬酸(一方社油脂工业株式会社产品)…0.1质量%。

·保存稳定性提高剂:苯甲酸钠(东亚合成株式会社产品)…1质量%。

·高级脂肪酸盐:椰油脂肪酸钠(日油株式会社产品)…2质量%。

·防腐剂:异噻唑酮溶液(商品名“卡松cg”,罗门哈斯公司生产)…0.01质量%。

·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商品名“k-noxbht”,德固赛公司生产)…0.04质量%。

·水混溶性有机溶剂:乙醇(商品名“特定醇95度合成”,日本醇贩卖株式会社生产)…8质量%、丁基卡必醇(日本乳化剂株式会社产品)…3质量%。

·ph调节剂:氢氧化钠(鹤见曹达株式会社产品)…适量、单乙醇胺(株式会社日本触媒产品)…适量。

·溶剂:水(精制水)…余量。

ph调节剂的含量“适量”是指衣物用洗涤剂为表中的ph时所需要的量。

水的含量“余量”是使衣物用洗涤剂全体成为100质量%时所需要的量。

<任意成分y>

[任意成分y]

各成分的末尾所记载的数值是衣物用洗涤剂中的含量。

·高级脂肪酸盐:肥皂(商品名“コウニュウcノリ”、lionoleochemical株式会社生产)

·酶:蛋白酶(商品名“赛威蛋白酶12t”、诺维信公司产品)…0.5质量%。

·无机盐:硫酸钠(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产品)…20质量%、碳酸钾(旭硝子株式会社产品)…5质量%、碳酸钠(旭硝子株式会社产品)…余量。

碳酸钠的含量“余量”是使衣物用洗涤剂全体成为100质量%时所需要的量。

<实施例1~26、比较例1~9>

[实施例1~16、18~26、比较例1~8]

按照表1~4所示的组成,在水中添加(a)~(c)成分以及其它成分(不包括水以及ph调节剂)并混合之后,使用ph调节剂将ph调节为表中的值,得到实施例1~16、18、22、比较例1~2的衣物用洗涤剂。

除进一步添加(d)成分或(e)成分以外,与上述同样地得到实施例19~21、23~26的衣物用洗涤剂。

除使用(a’)成分代替(a)成分以外,与上述同样地得到比较例3~8的衣物用洗涤剂。

[实施例17、比较例9]

将(c)成分以及任意成分(不包括酶)制成含有固形分60质量%的悬浮液。将该悬浮液在70℃下搅拌2小时之后,在对流式喷雾干燥塔中干燥(热风温度260℃)至水分为大约6质量%,得到喷雾干燥粉。

在上述喷雾干燥粉中添加(a)成分进行干式混合。对干式混合后的粉末喷雾(b)成分,接着添加酶,混合得到实施例17的衣物用洗涤剂。

此外,除使用(a’)成分代替(a)成分以外,与上述同样地得到比较例9的衣物用洗涤剂。

表1~4中给出了得到的各例的衣物用洗涤剂的组成(配入成分、含有量(质量%))。

另外,实施例1~16、18~26以及比较例1~8的衣物用洗涤剂为液体洗涤剂,实施例17以及比较例9的衣物用洗涤剂为粉末洗涤剂。此外,所述液体洗涤剂之中,实施例1~11、18~26以及比较例1~6为高浓度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浓缩型。

表中有空栏的配入成分时,不配入该配入成分。

表中的实施例16以及比较例9的衣物用洗涤剂的ph是指该洗涤剂的1质量%水溶液的ph。

此外,如下评价了各例的衣物用洗涤剂的柔软蓬松的触感以及完全干燥的触感、去污力、制剂稳定性以及防止再污染效果。评价结果如表1~4所示。

[柔软蓬松的触感以及完全干燥的触感的评价(干燥1日后的评价)]

在全自动电动洗衣机(海尔公司生产的jw-z23a)中放入市售的毛巾(棉100%)3条、以及为将浴比(洗涤水/被洗布总质量)调节为20倍而放入棉贴身衬衣2件(b.v.d.公司生产、总被洗布的总质量为约600g),添加各例的衣物用洗涤剂(实施例1~11、22~26的衣物用洗涤剂以及比较例1~6的衣物用洗涤剂为10ml,实施例12~15的衣物用洗涤剂以及比较例7~8的衣物用洗涤剂为25ml,实施例17以及比较例9的衣物用洗涤剂为20g),按照标准程序的去污、冲洗、脱水的顺序进行洗涤操作。对洗涤时间、冲洗、脱水、水量(设定在低水位,水量约12l)不进行调节,使用洗衣机的标准程序设定。洗涤结束之后,将取出的毛巾在25℃、湿度65%rh的恒温恒湿室中放置1日,作为试验布。对于试验布的“柔软蓬松的触感”以及“完全干燥的触感”,由专门小组10人根据下述判断基准将其与对照布比较并打分。专门小组10人的打分结果的平均值按照下述评价基准分类,评价各自的触感。各自的评价中○、◎为合格。

另外,触感的评价在上述恒温恒湿室(20m3的密闭空间)中进行,对照布使用了用标准洗涤剂(每1mol的月桂醇平均加成了15mol的环氧乙烷的醇乙氧化物的20质量%水溶液)代替各例的衣物用洗涤剂并通过与上述相同的洗涤操作处理的毛巾。

柔软蓬松的触感以及完全干燥的触感(干燥1日后)的评价结果如表1、3~4所示。

<<柔软蓬松的触感的判断基准>>

1分:与对照布同样。

2分:比对照布体积稍大,蓬松。

3分:比对照布体积大,蓬松。

4分:比对照布体积大得多,蓬松。

5分:比对照布体积大得非常多,蓬松。

<<柔软蓬松的触感的评价基准>>

◎:4分以上。

○:3分以上、不足4分。

×:不足3分。

<<完全干燥的触感的判断基准>>

1分:比对照布有湿润的触感。

2分:比对照布有稍许湿润的触感。

3分:与对照布相同。

4分:比对照布有稍许干燥的触感。

5分:比对照布有干燥的触感。

<<完全干燥的触感的评价基准>>

◎:4分以上。

○:3分以上、不足4分。

×:不足3分。

[柔软蓬松的触感以及完全干燥的触感的评价(干燥2周后的评价)]

添加实施例18~21的衣物用洗涤剂10ml进行洗涤操作,洗涤结束之后,将取出的毛巾在25℃、湿度65%rh的恒温恒湿室中放置2周并作为试验布,除此之外,与上述干燥1日后的评价同样地评价柔软蓬松的触感以及完全干燥的触感(干燥2周后)。

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去污力评价]

去污力评价的污垢布使用将脸和颈部周围等污垢擦拭到棉布上而制成的“脸污垢布”。在30l水中分别分散·溶解10ml实施例1~11的衣物用洗涤剂以及比较例1~6的衣物用洗涤剂、25ml实施例12~15的衣物用洗涤剂以及比较例7~8的衣物用洗涤剂、20g实施例16以及比较例9的衣物用洗涤剂来调制洗涤液。

以terg-o-meter(unitedstatestesting公司产品)作为洗涤试验器,在该洗涤试验器中放入10条上述的脸污垢布、洗涤针织布和所述洗涤液,调节为30倍的浴比,在120rpm、15℃下洗涤10分钟。

之后移至双槽式洗衣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生产、型号:cw-c30a1-h1)中,进行1分钟的脱水后,在30l自来水(15℃、4°dh)中漂洗3分钟,风干。

对于未洗涤的污染布及洗涤后的污染布,分别用日本电色株式会社制的色差计(产品名:se200型)测定反射率,根据下式计算去污率(%)。

去污率(%)=(洗涤前的污染布的k/s-洗涤后的污染布的k/s)/(洗涤前的污染布的k/s-未污染的布的k/s)×100。

k/s为用式:(1-r/100)2/(2r/100)求出的值,r为未污染的布、洗涤前的污染布或洗涤后的污染布的反射率(%)。

算出10条污染布的去污率(%),使用其平均值,根据下述基准判定,○、◎为合格。

◎:70%以上。

○:60%以上、不足70%。

×:不足60%。

[制剂稳定性评价]

<<液体洗涤剂>>

将液体洗涤剂(实施例1~15、比较例1~8)分别放入圆筒玻璃瓶,盖上盖子在50℃的恒温槽中保存1个月。目测观察保存后的外观,基于下述基准来评价制剂稳定性,△、○为合格。

○:均匀不分离。

△:均匀但是可见轻微的浑浊。

×:可见分离·析出。

<<粉末洗涤剂>>

使用由外至内由涂布纸板(单位面积质量:350g/m2)、蜡砂纸(单位面积质量:30g/m2)、牛皮纸浆纸(单位面积质量:70g/m2)的3层构成的纸,制作长15cm×宽9cm×高12cm的箱子。在该箱内分别填充1.0kg的粉末洗涤剂(实施例16、比较例9)。

将填充了上述粉末洗涤剂的箱子在温度40℃、相对湿度60%rh的恒温恒湿的室内保存1个月。保存后的粉末洗涤剂通过网眼5mm的筛,测定没有通过该筛的粉末洗涤剂的质量,基于下述基准来评价制剂稳定性。△、○为合格。

○:筛上残余的粉末洗涤剂的质量相对于置于筛上的粉末洗涤剂的总质量在5质量%以下。

△:筛上残余的粉末洗涤剂的质量相对于置于筛上的粉末洗涤剂的总质量超过5质量%~10质量%以下。

×:筛上残余的粒状洗涤剂的质量相对于置于筛上的粉末洗涤剂的总质量超过10质量%。

[表1]

[表2]

*2:干燥2周后的评价

[表3]

*1:干燥1日后的评价

[表4]

*1:干燥1日后的评价

根据表1~4所示的结果,可以确认到本发明的实施例1~26的衣物用洗涤剂可以赋予柔软蓬松的触感以及完全干燥的触感。

另一方面,(a)成分的含量不足0.01质量%的衣物用洗涤剂(比较例1)、使用硬脂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代替(a)成分的衣物用洗涤剂(比较例3、4)虽然赋予了完全干燥的触感,但没有充分赋予柔软蓬松的触感。此外,(a)成分的含量超过5质量%的衣物用洗涤剂(比较例2)、使用阳离子化纤维素代替(a)成分的衣物用洗涤剂(比较例5~9)虽然赋予了柔软蓬松的触感,但没有充分赋予完全干燥的触感。即比较例的衣物用洗涤剂不能赋予柔软蓬松的触感与完全干燥的触感这这两方面。

根据以上的结果可以确认,本发明的衣物用洗涤剂可以赋予柔软蓬松的触感与完全干燥的触感这两方面。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衣物用洗涤剂可以赋予洗涤后的被洗涤物以柔软蓬松的触感和完全干燥的触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