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用复合型雾封层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2742发布日期:2019-04-23 23:49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沥青路面用复合型雾封层材料。



背景技术:

当沥青路面正常使用几年后,路面会出现轻微疲劳龟裂、损失细骨料的现象,并且其防渗水性能变差,路面水会经过裂缝或细骨料损伤处进入到沥青混合料中,加速了路面的损坏。

目前普遍采用比较有效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是雾封层和微处理,雾封层技术将雾封层材料以雾状撒布在沥青路面上形成一层薄薄的封层,填封微小裂缝和表面空隙,还原和保护被氧化的沥青路面,起到防水和抑制松散的作用,同时改善和提升路面形象,但是,目前常用的比较简便的雾封层预防性养护手段,其最大的缺点是防渗水作用不理想,原雾封层与原路面石料的粘结力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通车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脱离,暴露出原来路面的石料,路面防渗水能力降低,进而降低沥青路面表面层的抗滑能力。

微表处具有施工快捷、工艺简单、节约资源和污染小等优点,不仅能修复路面的许多病害,还能改善路面的抗滑性能、抗磨耗性能和防水性能,但是微表处路面行车产生的噪音比其他类型路面要大,行车噪音使得路上驾车的司机和乘客都会有不舒适的感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路面用复合型雾封层材,用本发明的复合型雾封层材料对路面进行养护,能够补充路面表层结合料,填充面层空隙,增强粘结性和抗滑性能,降低噪音,在改善路容路貌的同时提高沥青路面的抗紫外老化能力,提高路面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一种沥青路面用复合型雾封层材料,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

SBS改性乳化沥青100份;四丙氟胶乳5~18份;骨料10~25份,所述骨料为玄武岩、辉绿岩、石灰岩、金刚砂中的一种,所述骨料粒径范围为3.36mm~4.75mm,用量为0.4~0.6kg/㎡,棱角性为50%~70%;

集料15~30份,所述集料采用二种级配,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特细砂20~45wt%;粗砂55~80wt%;其中,述所述特细砂的粒径范围为0.15~1.18mm,所述粗砂的粒径范围为1.18~2.36mm;

增粘剂5~7份,所述增粘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

纳米抗老化剂2~4份,所述纳米抗老化剂为纳米TiO2、SiO2、ZnO和Fe2O3的一种或多种;

二甲基硅油5~20份,二甲基硅油的粘度20~350cst;

含磷有机物1~15份;

水30~60份。

优选的是,所述纳米抗老化剂的粒径为50~200nm。

优选的是,所述所述含磷有机物是亚磷酸酯、亚甲基三烃基磷之一或其组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采用两种规格级配的集料,使集料颗粒有规则有序排列,使内部组织均匀,产品性能稳定,综合强度高,能有效的降低噪音;通过添加一定棱角性的骨料,在混合料里形成较大的构造深度,可以提供骨料颗粒之间足够的剪切变形能力,增加抗滑能力;通过添加四丙氟胶乳可以提高沥青材料的耐磨性,同时增大骨料与SBS改性乳化沥青的黏附性;通过加入特定粘度的二甲基硅油,可以路表面形成一层疏水层,起到憎水作用,降低水相的界面粘结力,类似于荷叶表面效果,水无法浸润,同时还起到调节整个混合材料粘度和流动性的作用,以便每个集料和骨料均匀SBS改性乳化沥青裹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本案提出一种沥青路面用复合型雾封层材料,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

SBS改性乳化沥青是现有技术,SBS改性剂和水组成,基质沥青为70号重交沥青、90号重交沥青、100号普通道路沥青、10号建筑沥青或煤基沥青中的一种,优选70号重交沥青或90号重交沥青,SBS改性剂具有高弹性、高温下不软化,低温下部发脆,可以沥青的高温和低温性能得到改善,且由于SBS具有良好的高弹性,故使其变形后的自恢复及裂纹的自愈性得到极大的提高。磷有机物优选亚磷酸酯、亚甲基三烃基磷之一或其组合。主要作用使沥青的软化点、黏度、针入度及耐老化能力明显提高,类似于沥青的轻度氧化,但不会影响沥青的脆点。含磷有机物特别是亚磷酸酯的加入,使复合型雾封层材料体系的高温贮存稳定性、耐永久变形能力提高,原因在于含磷有机物促使材料组分由溶胶结构向凝胶结构转变,越易于形成均相体系。

通过加入20~350cst粘度的二甲基硅油,可以路表面形成一层疏水层,起到憎水作用,降低水相的界面粘结力,类似于荷叶表面效果,水无法浸润,同时还起到调节整个混合材料粘度和流动性的作用,以便每个集料和骨料均匀SBS改性乳化沥青裹覆。

在本案中,所述集料采用二种级配,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特细砂 20~45wt%;

粗砂 55~80wt%;

其中,述所述特细砂的粒径范围为0.15~1.18mm,所述粗砂的粒径范围为1.18~2.36mm,通过采用两种规格级配的集料,使集料颗粒有规则有序排列,使内部组织均匀,产品性能稳定,综合强度高,能有效的降低噪音。

在本案中,所述骨料为玄武岩、辉绿岩、石灰岩、金刚砂中的一种,所述骨料粒径范围为3.36mm~4.75mm,用量为0.4~0.6kg/㎡,棱角性为50%~70%。通过添加50~70%棱角性的骨料,棱角丰富的石料,由于多支点(接触点)的存在,故在混合料表而可以形成较大的构造深度;而其他如天然砂颗粒圆滑,无棱角,稳定性差,在车轮的作用下很容易被推挤到集料间隙较大的地方,构造深度较小,且无法提供矿料颗粒之间足够的抗剪切变形能力,抗滑能力较低。但是棱角性具有一定的限定,若棱角性小于50%,则达不到多个支撑点的存在,骨料将在界面上起到滚珠或滚珠作用,更会强化轮胎的滚动效应,从而大大削弱路面的抗滑力。若棱角性大于70%,则与其他填料不能均匀有序的排列,不能与乳化沥青均匀粘附,骨料易松散、剥落,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车速较快,容易造成飞料现象,对路面和行车安全都会形成威胁。本案中选择玄武岩、辉绿岩、石灰岩、金刚砂中的一种,优选玄武岩,其磨光值较低且与沥青结合料粘附性能良好的中性或碱性细石料,与路面粗集料之间形成差异,可以构造分异磨耗面层,能够保证在一定使用年限后路面仍有大料棱角外露,从而提供较为长久的抗滑能力。

下表列出一些具体的实施例:

下表是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测试结果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