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二次塑性的3D打印耗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4953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易于二次塑性的3D打印耗材。



背景技术:

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不必预先制造模具,不必在制造过程中去除大量的材料,也不必通过复杂的锻造工艺就可以得到最终产品,在生产上可以实现结构优化、节约材料和节省能源。

材料是3D打印的物质基础,也是当前制约3D打印发展的瓶颈,目前3D打印所使用的材料都来自工业合成材料,塑料基材多采用ABS树脂、聚碳酸酯、尼龙等,其熔化温度均在200℃以上,不易于低温异形,在制作需求二次异形的3D打印产品时3D打印技术的发展遇到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于二次塑性的3D打印耗材,解决了现有3D打印材料不易于低温异形的问题,同时具有很好层粘附性,会减少沿层边界的应力所导致的分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易于二次塑性的3D打印耗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聚己内酯 40~80份

覆膜陶瓷粉 10~25份

超细碳酸钙 10~18份

光敏树脂 5~10份

塑化剂 3~8份

钙锌稳定剂 1~1.2份

粘合剂 0.8~1.2份

偶联剂 0.5~1份。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聚己内酯的重量份数为60份。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超细碳酸钙的细度为1.2~5.6um。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光敏树脂为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塑化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稳定剂为钙锌稳定剂。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粘合剂为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发明的一种易于二次塑性的3D打印耗材,采用聚己内酯取代传统的ABS树脂、聚碳酸酯、尼龙作为打印耗材的塑料基材,制备获得的3D打印耗材熔化温度在60~70℃,远低于ABS树脂、聚碳酸酯、尼龙200℃的熔化温度,突破了3D打印产品不能二次塑性的瓶颈。

其二、聚己内酯本身具有很好的层粘附性,大量聚己内酯的使用不但能降低3D打印耗材的熔化温度,还能提高3D打印耗材的层粘附性,减小层边界的应力所导致的分层,同时制备的3D打印产品具有优良的耐冲击强度和耐久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易于二次塑性的3D打印耗材,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聚己内酯 40份

覆膜陶瓷粉 10份

超细碳酸钙 14份

光敏树脂 5份

塑化剂 3份

稳定剂 1份

粘合剂 0.8份

偶联剂 0.5份。

其中,超细碳酸钙的细度为1.2~5.6um;

光敏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种的一种;

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中的一种;

粘合剂: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中的一种。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易于二次塑性的3D打印耗材,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聚己内酯 60份

覆膜陶瓷粉 18份

超细碳酸钙 10份

光敏树脂 7份

塑化剂 6份

稳定剂 1.1份

粘合剂 1.0份

偶联剂 0.8份。

其中,超细碳酸钙的细度为1.2~5.6um;

光敏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种的一种;

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中的一种;

粘合剂: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中的一种。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易于二次塑性的3D打印耗材,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聚己内酯 80份

覆膜陶瓷粉 25份

超细碳酸钙 18份

光敏树脂 10份

塑化剂 8份

稳定剂 1.2份

粘合剂 1.2份

偶联剂 1份。

其中,超细碳酸钙的细度为1.2~5.6um;

光敏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种的一种;

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中的一种;

粘合剂: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中的一种。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