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度小的改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33101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度小的改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改性,提高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的塑料制品。

玻璃纤维增强PA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研究,但形成产业化是20世纪70年代,自1976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发出超韧PA66后,各大公司纷纷开发新的改性PA产品,美国、西欧、日本、荷兰、意大利等大力开发增强PA、阻燃PA、填充PA,大量的改性PA投放市场。PA作为工程塑料中最大最重要的品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主要在于它改性后实现高性能化,其次是汽车、电器、电讯、电子、机械等产业自身对产品高性能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相关产业飞速发展,促进了工程塑料高性能化的进程,使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高强度高刚性尼龙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新的增强材料如无机晶须增强,碳纤维增强PA成为重要的品种,主要是用于汽车发动机部件,机械部件以及航空设备部件。2.尼龙合金化将成为改性工程塑料发展的主流。尼龙合金化是实现尼龙高性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制造尼龙专用料、提高尼龙性能的主要手段。通过掺混其他高聚物,来改善尼龙的吸水性,提供制品的尺寸稳定性,以及低温脆性、耐热性和耐磨性。从而,适用车种不同要求的用途。3.纳米尼龙的制造技术与应用得到迅速发展。纳米尼龙的优点在于其热性能,力学性能、阻燃性、阻隔性比纯尼龙高,而制造成本与背通尼龙相当。因而,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改性塑料属于石油化工产业链中的中间产品,主要由五大通用塑料和五大工程塑料为塑料基质加工而成,具有阻燃、抗冲、高韧性、易加工性等特点。改性塑料是典型的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受益行业,得益于全球家电、电脑、电动工具和玩具等产能加速向中国转移,凭借在劳动力以及其他生产要素方面的成本优势,我国已成为这些领域的制造业大国,并籍此推动了国内改性塑料行业的发展。消费升级使中国的汽车、建筑等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随着人们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正成为全球改性塑料最大的潜在市场和主要需求增长动力。

目前现有的改性塑料不具有密度小,结构强度高,结构化学性能稳定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密度小,结构强度高,结构化学性能稳定的特点的改性塑料。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度小的改性塑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脲甲醛35-40份、酚醛8-1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5-30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15-2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酯13-18份、聚甲醛树酯6-9份、硅酸钠6-10份、碳化硅14-18份、碳黑7-10份、三氯氟甲烷4-9份、石油醚20-3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5份、偶氮二甲酰胺12-18份、棕榈油4-8份、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3-8份、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5-7份和邻苯二甲酸酯1-4份。

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脲甲醛35份、酚醛8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5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15份、聚对苯二甲酸丁酯13份、聚甲醛树酯6份、硅酸钠6份、碳化硅14份、碳黑7份、三氯氟甲烷4份、石油醚2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份、偶氮二甲酰胺12份、棕榈油4份、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3份、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5份和邻苯二甲酸酯1份。

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聚脲甲醛37.5份、酚醛9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7.5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17.5份、聚对苯二甲酸丁酯15.5份、聚甲醛树酯7.5份、硅酸钠8份、碳化硅16份、碳黑8.5份、三氯氟甲烷6.5份、石油醚27.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3.5份、偶氮二甲酰胺15份、棕榈油6份、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5.5份、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6份和邻苯二甲酸酯2.5份。

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脲甲醛40份、酚醛1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0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2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酯18份、聚甲醛树酯9份、硅酸钠10份、碳化硅18份、碳黑10份、三氯氟甲烷9份、石油醚3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5份、偶氮二甲酰胺18份、棕榈油8份、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8份、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7份和邻苯二甲酸酯4份。

一种密度小的改性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脲甲醛35-40份、酚醛8-1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5-30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15-2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酯13-18份、聚甲醛树酯6-9份、硅酸钠6-10份、碳化硅14-18份、碳黑7-10份和三氯氟甲烷4-9份投入到压力罐中,备用;

2)调节步骤1)中的压力罐气压为8倍大气压,静置3-4小时,备用;

3)将步骤2)所得原料投入搅拌机中,调节转速为5500-5600r/min,搅拌15-20分钟,备用;

4)将石油醚20-3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5份、偶氮二甲酰胺12-18份、棕榈油4-8份、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3-8份、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5-7份和邻苯二甲酸酯1-4份投入到反应釜中,备用;

5)调节步骤4)中的反应釜加热温度为80-85℃,搅拌速度为1500-2000r/min,反应55-58分钟,备用;

6)将步骤3)所得原料和步骤5)所得原料混合,加热至320-450℃,然后进行热压成型,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的原料具有密度小,结构强度高,结构化学性能稳定的特点,采用的制备方法能够保持材料能够具有发泡功能,进一步的降低结构密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密度小的改性塑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脲甲醛35份、酚醛8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5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15份、聚对苯二甲酸丁酯13份、聚甲醛树酯6份、硅酸钠6份、碳化硅14份、碳黑7份、三氯氟甲烷4份、石油醚2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份、偶氮二甲酰胺12份、棕榈油4份、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3份、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5份和邻苯二甲酸酯1份。

一种密度小的改性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脲甲醛35份、酚醛8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5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15份、聚对苯二甲酸丁酯13份、聚甲醛树酯6份、硅酸钠6份、碳化硅14份、碳黑7份、三氯氟甲烷4份投入到压力罐中,备用;

2)调节步骤1)中的压力罐气压为8倍大气压,静置3-4小时,备用;

3)将步骤2)所得原料投入搅拌机中,调节转速为5500-5600r/min,搅拌15-20分钟,备用;

4)将石油醚2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份、偶氮二甲酰胺12份、棕榈油4份、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3份、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5份和邻苯二甲酸酯1份投入到反应釜中,备用;

5)调节步骤4)中的反应釜加热温度为80-85℃,搅拌速度为1500-2000r/min,反应55-58分钟,备用;

6)将步骤3)所得原料和步骤5)所得原料混合,加热至320-450℃,然后进行热压成型,即可。

实施例2

一种密度小的改性塑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聚脲甲醛37.5份、酚醛9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7.5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17.5份、聚对苯二甲酸丁酯15.5份、聚甲醛树酯7.5份、硅酸钠8份、碳化硅16份、碳黑8.5份、三氯氟甲烷6.5份、石油醚27.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3.5份、偶氮二甲酰胺15份、棕榈油6份、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5.5份、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6份和邻苯二甲酸酯2.5份。

一种密度小的改性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脲甲醛37.5份、酚醛9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7.5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17.5份、聚对苯二甲酸丁酯15.5份、聚甲醛树酯7.5份、硅酸钠8份、碳化硅16份、碳黑8.5份、三氯氟甲烷6.5份投入到压力罐中,备用;

2)调节步骤1)中的压力罐气压为8倍大气压,静置3-4小时,备用;

3)将步骤2)所得原料投入搅拌机中,调节转速为5500-5600r/min,搅拌15-20分钟,备用;

4)将石油醚27.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3.5份、偶氮二甲酰胺15份、棕榈油6份、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5.5份、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6份和邻苯二甲酸酯2.5份投入到反应釜中,备用;

5)调节步骤4)中的反应釜加热温度为80-85℃,搅拌速度为1500-2000r/min,反应55-58分钟,备用;

6)将步骤3)所得原料和步骤5)所得原料混合,加热至320-450℃,然后进行热压成型,即可。

实施例3

一种密度小的改性塑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制成:脲甲醛40份、酚醛1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0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2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酯18份、聚甲醛树酯9份、硅酸钠10份、碳化硅18份、碳黑10份、三氯氟甲烷9份、石油醚3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5份、偶氮二甲酰胺18份、棕榈油8份、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8份、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7份和邻苯二甲酸酯4份。

一种密度小的改性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脲甲醛40份、酚醛1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0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2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酯18份、聚甲醛树酯9份、硅酸钠10份、碳化硅18份、碳黑10份、三氯氟甲烷9份投入到压力罐中,备用;

2)调节步骤1)中的压力罐气压为8倍大气压,静置3-4小时,备用;

3)将步骤2)所得原料投入搅拌机中,调节转速为5500-5600r/min,搅拌15-20分钟,备用;

4)将石油醚3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5份、偶氮二甲酰胺18份、棕榈油8份、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8份、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7份和邻苯二甲酸酯4份投入到反应釜中,备用;

5)调节步骤4)中的反应釜加热温度为80-85℃,搅拌速度为1500-2000r/min,反应55-58分钟,备用;

6)将步骤3)所得原料和步骤5)所得原料混合,加热至320-450℃,然后进行热压成型,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的原料具有密度小,结构强度高,结构化学性能稳定的特点,采用的制备方法能够保持材料能够具有发泡功能,进一步的降低结构密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