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手性稻瘟酰胺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20226发布日期:2018-12-11 19:44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手性稻瘟酰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稻瘟酰胺,又名氰菌胺,属苯氧酰胺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为黑色生物合成抑制剂,主要是抑制小柱孢酮脱氢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稻瘟病菌黑色素形成。具有良好的内吸性和卓越的特效性,施药后对新展开的叶片也有很好的效果。

目前,我们对稻瘟酰胺光学性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定向合成具有手性的稻瘟酰胺有助于对稻瘟酰胺光学性质的进一步研究。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以(S)-乳酸乙酯为原料合成(R)-N-(1-腈基-1,2-二甲基丙基)-2-(2,4-二氯苯氧基)丙酰胺,以(R)-乳酸乙酯为原料合成(S)-N-(1-腈基-1,2-二甲基丙基)-2-(2,4-二氯苯氧基)丙酰胺的方法。

化学名称:N-(1-腈基-1,2-二甲基丙基)-2-(2,4-二氯苯氧基)丙酰胺

分子式:C15H18Cl2N2O2

相对分子量329

结构式:

1988年沃夫冈·布克在专利中提到芳基羧酸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中要经过5步反应才能得到产品,同时起始原料并不是天然存在的,需要通过反应制备合成。合成过程中要经过水解、氯化步骤,产生的废水、废气多,导致反应成本较高,污染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手性稻瘟酰胺的方法,该方法合成路线简单,不需经过水解、氯化反应,产生的废水、废气少,具有很高的环保效益,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条件温和,通过选择不同构型的乳酸乙酯可以定向合成具有光学手性的稻瘟酰胺,对进一步探究稻瘟酰胺的光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申请的一种合成手性稻瘟酰胺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a手性乳酸乙酯经与磺酰化反应得到磺酸酯,

b磺酸酯与2,4-二氯苯酚反应生成2-(2,4-二氯苯氧基)丙酸乙酯,

c 2-(2,4-二氯苯氧基)丙酸乙酯与2-氨基-2,3-二甲基丁腈进行氨酯交换反应生成对应手性的稻瘟酰胺,其中摩尔比为2-(2,4-二氯苯氧基)丙酸乙酯:2-氨基-2,3-二甲基丁腈=1:1,反应温度为60-85℃,

进一步的,以上所述手性乳酸乙酯为(S)-乳酸乙酯或(R)-乳酸乙酯,分别针对合成(R)-N-(1-腈基-1,2-二甲基丙基)-2-(2,4-二氯苯氧基)丙酰胺和(S)-N-(1-腈基-1,2-二甲基丙基)-2-(2,4-二氯苯氧基)丙酰胺,结构式如下:

进一步的,以上所述的磺酰化反应为手性乳酸乙酯与磺酰化试剂的反应,溶剂为甲苯,其中手性乳酸乙酯与磺酰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1.1~1.5,磺酰化反应温度为15~30℃。

进一步的,以上所述的磺酰化试剂为对甲苯磺酰氯或甲磺酰氯或其混合物。

进一步的,因为磺酰化反应会产生HCl,因此磺酰化反应结束后还需要添加缚酸剂,其中手性乳酸乙酯与缚酸剂的摩尔比为1:1.2~2。

进一步的,以上所述的缚酸剂为三乙胺、碳酸钾、氢氧化钠、吡啶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以上步骤b中磺酸酯与2,4-二氯苯酚的摩尔比为1:0.1-1。

进一步的,以上步骤b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溶剂为甲苯,磺酸酯与碱的摩尔比为1:1.1~2,反应温度为90~120℃。

进一步的,以上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三乙胺中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以上步骤c中反应溶剂为乙醇。

本申请的方法合成路线简单,仅需3步,前两步反应溶剂均为甲苯,可实现第一步不出料直接进行第二步反应;第一步磺酰化反应会产生HCl,因此要选择合适的缚酸剂,缚酸剂可以为三乙胺、碳酸钾、氢氧化钠、吡啶中的至少一种;第三步反应选用乙醇作为溶剂,反应过程中无其他副产物生成,后处理可直接与水组成混合溶剂进行结晶,更加节能环保。

同时原料(S)-乳酸乙酯天然存在,易于获得,在合成成本上具有很大优势;合成路线中磺酸酯直接与2,4-二氯苯酚反应生成对应的酯,再与2-氨基-2,3-二甲基丁腈通过1步氨酯交换反应即能得到产品,不需经过水解、氯化反应,产生的废水、废气少,具有很高的环保效益;条件温和,不同构型稻瘟酰胺药效不同,如果定向合成药效好的构型的稻瘟酰胺,光学越高,越具有优势,通过选择不同构型的乳酸乙酯可以定向合成具有光学手性的稻瘟酰胺,对进一步探究稻瘟酰胺的光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这些例子。

以(R)-N-(1-腈基-1,2-二甲基丙基)-2-(2,4-二氯苯氧基)丙酰胺的合成为例。

实施例1:

(S)-对甲苯磺酸乳酸乙酯的制备(化合物I):

向四口瓶中投(S)-乳酸乙酯(光学98%)12g(0.1mol),对甲苯磺酰氯19g(0.1mol),甲苯60g,室温下搅拌12h,向体系中加入三乙胺15g(0.15mol),搅拌反应2h后水洗两次即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R)2-(2,4-二氯苯氧基)丙酸乙酯的制备(化合物II):

向四口瓶中加入2,4-二氯苯酚16.3g(0.1mol),70g甲苯,氢氧化钠4.8g(1.2mol),80℃向体系中加入上步所得化合物I(0.95mol),升温110℃回流反应2h,水洗两次,有机相负压脱出甲苯后即得到归一含量95%的(R)-2-(2,4-二氯苯氧基)丙酸乙酯,光学97%。

(R)-N-(1-腈基-1,2-二甲基丙基)-2-(2,4-二氯苯氧基)丙酰胺的制备:

向四口瓶中加入化合物II28g(0.1mol),乙醇100g,2-氨基-2,3-二甲基丁腈15g(0.1mol),升温至回流反应2h。后处理60-70℃滴加100g的水,缓慢降温至20℃以下,抽滤得到白色固体(R)-稻瘟酰胺,含量96.8%,光学95.5%,总收率69.5%。

实施例2:

(S)-对甲苯磺酸乳酸乙酯的制备(化合物I):

向四口瓶中投(S)-乳酸乙酯(光学98%)12g(0.1mol),对甲苯磺酰氯19g(0.1mol),甲苯60g,室温下搅拌12h,向体系中加入吡啶11.9g(0.15mol),搅拌反应2h后水洗两次即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R)2-(2,4-二氯苯氧基)丙酸乙酯的制备(化合物II):

向四口瓶中加入2,4-二氯苯酚16.3g(0.1mol),70g甲苯,碳酸钾16.8g(1.2mol),80℃向体系中加入上步所得化合物I(0.95mol),升温至110℃回流反应2h,水洗两次,有机相负压脱出甲苯后即得到归一含量96%的(R)-2-(2,4-二氯苯氧基)丙酸乙酯,光学96%。

(R)-N-(1-腈基-1,2-二甲基丙基)-2-(2,4-二氯苯氧基)丙酰胺的制备:

向四口瓶中加入化合物II28g(0.1mol),乙醇100g,2-氨基-2,3-二甲基丁腈15g(0.1mol),升温至回流反应2h。后处理60-70℃滴加100g的水,缓慢降温至20℃以下,抽滤得到白色固体(R)-稻瘟酰胺,含量97%,光学96%,总收率70.5%。

实施例3:

(S)-甲磺酸乳酸乙酯的制备(化合物I):

向四口瓶中投(S)-乳酸乙酯(光学98%)12g(0.1mol),甲磺酰氯11.5g(0.1mol),甲苯60g,室温下搅拌8h,向体系中加入三乙胺15g(0.15mol),搅拌反应2h后水洗两次即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R)-2-(2,4-二氯苯氧基)丙酸乙酯的制备(化合物II):

向四口瓶中加入2,4-二氯苯酚16.3g(0.1mol),70g甲苯,碳酸钾16.8g(1.2mol),化合物I(0.95mol),升温至110℃回流反应2h,水洗两次,有机相负压脱出甲苯后即得到归一含量95%的(R)-2-(2,4-二氯苯氧基)丙酸乙酯,光学96.5%。

(R)-N-(1-腈基-1,2-二甲基丙基)-2-(2,4-二氯苯氧基)丙酰胺的制备:

向四口瓶中加入化合物II28g(0.1mol),乙醇100g,2-氨基-2,3-二甲基丁腈15g(0.1mol),升温至65℃反应2h。后处理60-70℃滴加100g的水,缓慢降温至20℃以下,抽滤得到白色固体(R)-稻瘟酰胺,含量96.6%,光学97%,总收率70.4%。

实施例4:

(R)-甲磺酸乳酸乙酯的制备(化合物I):

向四口瓶中投(R)-乳酸乙酯(光学98%)0.1mol,甲磺酰氯0.15mol,甲苯60g,30℃下搅拌8h,向体系中加入三乙胺0.2mol,搅拌反应2h后水洗两次即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S)-2-(2,4-二氯苯氧基)丙酸乙酯的制备(化合物II):

向四口瓶中加入2,4-二氯苯酚0.1mol,70g甲苯,碳酸钾0.2mol,化合物I 0.1mol,升温至120℃回流反应2h,水洗两次,有机相负压脱出甲苯后即得到归一含量95%的(S)-2-(2,4-二氯苯氧基)丙酸乙酯,光学96.5%。

(S)-N-(1-腈基-1,2-二甲基丙基)-2-(2,4-二氯苯氧基)丙酰胺的制备:

向四口瓶中加入化合物II 0.1mol,乙醇100g,2-氨基-2,3-二甲基丁腈0.1mol,升温至70℃反应2h。后处理60-70℃滴加100g的水,缓慢降温至20℃以下,抽滤得到白色固体(S)-稻瘟酰胺,含量96.3%,光学96.1%,总收率72.1%。

实施例5:

(R)-甲磺酸乳酸乙酯的制备(化合物I):

向四口瓶中投(R)-乳酸乙酯(光学98%)0.1mol,甲磺酰氯0.12mol,甲苯60g,15℃下搅拌8h,向体系中加入三乙胺0.15mol,搅拌反应2h后水洗两次即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S)-2-(2,4-二氯苯氧基)丙酸乙酯的制备(化合物II):

向四口瓶中加入2,4-二氯苯酚0.1mol,70g甲苯,碳酸钾0.15mol,化合物I 0.5mol,升温至120℃回流反应2h,水洗两次,有机相负压脱出甲苯后即得到归一含量96%的(S)-2-(2,4-二氯苯氧基)丙酸乙酯,光学96.5%。

(S)-N-(1-腈基-1,2-二甲基丙基)-2-(2,4-二氯苯氧基)丙酰胺的制备:

向四口瓶中加入化合物II 0.1mol,乙醇100g,2-氨基-2,3-二甲基丁腈0.1mol,升温至80℃反应2h。后处理60-85℃滴加100g的水,缓慢降温至20℃以下,抽滤得到白色固体(S)-稻瘟酰胺,含量97.1%,光学97.5%,总收率72.8%。

以上实施例中合成的(R)-稻瘟酰胺或(S)-稻瘟酰胺,含量95%以上,纯度较高,光学95%以上,光学度较高,对定向合成具有光学手性的稻瘟酰胺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