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原胶‑氮乙烯基吡咯烷酮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997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黄原胶-氮乙烯基吡咯烷酮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将氮乙烯基吡咯烷酮置于双蒸水,在水浴温度30℃下,水浴超声30s;

步骤二、将黄原胶至少分五次加入,每次加入后,在水浴温度30℃下,水浴超声15s,在环境温度为30℃下,静置20min;

步骤三、通入混合惰性气体,以气体速度为100mL/min,通入的混合气体15min,其中,混合气体包括氮气和氩气;

步骤四、采用电子束辐照,辐照剂量为12kGy;

步骤五、置于-20℃环境下,冷冻干燥3h,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溶液,90℃,提取40h,去除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提取物在80℃中环境干燥2h,在70℃环境中干燥2h,在60℃环境中干燥至恒重,得到纯黄原胶-氮乙烯基吡咯烷酮接枝共聚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原胶-氮乙烯基吡咯烷酮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将氮乙烯基吡咯烷酮置于双蒸水,在水浴温度30℃下,水浴超声30s,加入叔丁基对苯二酚,搅拌30s,其中,加入叔丁基对苯二酚的质量为加入氮乙烯基吡咯烷酮的0.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原胶-氮乙烯基吡咯烷酮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

加入的将氮乙烯基吡咯烷酮与黄原胶的质量比为15:1,黄原胶与双蒸水的用量比为12g:1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原胶-氮乙烯基吡咯烷酮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混合气体包括质量比为2:1的氮气和氩气。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