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粘沾薄膜材料。
背景技术:
沾粘仍然是手术后一大隐忧,病患可能会因为手术后续处理不慎,或因个人体质关系,导致肠道阻塞、肚子痛,甚至因卵巢沾粘形成不孕症。然而抗沾粘薄膜仍然有使用限制,例如需在无血情况下使用,容易粘附在手术手套上,加上其单价高昂,因此我们选用广泛应用在生医上的几丁聚糖为基材,搭配褐藻糖胶和氧化石墨烯,制成褐藻糖胶/几丁聚糖薄膜以及氧化石墨烯/几丁聚糖薄膜以应用在抗沾粘材料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抗粘沾薄膜材料,能够提升材料的抗粘沾性能。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粘沾薄膜材料,其按照重量份含有:
几丁聚糖100
褐藻糖胶80-120
玻尿酸薄膜200-400
氧化石墨烯20-50。
本发明的几丁聚糖可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性质,搭配褐藻糖胶的抗发炎、抗血管新生的特性,在玻尿酸薄膜中加入褐藻糖胶可降低沾粘,与氧化石墨烯的抗菌性、生物兼容性互相结合,制成薄膜。因为组织来自于细胞,如果细胞不贴附在材料上,就不会有组织沾粘的问题。把基材的几丁聚糖与褐藻糖胶以1:1的比例混合平铺在几丁聚糖基材上,以抓住更多的褐藻糖胶;另一方面,氧化石墨烯制备后经傅立叶变换远红外线光谱仪(FTIR)定性测出羰基与羟基,尺寸达10微米;褐藻糖胶可以增加硫基,这些官能基可降低NIH-3T3细胞对材料的贴附力,然而加入这些材料,表面的粗糙度经由也会上升至320nm左右,亲水性增加,接触角降低约30-400,可以帮助材料更加贴附在受伤组织表面。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薄膜的生物兼容性达到90%,细胞贴附性深受官能基与粗糙度影响,透过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褐藻糖胶与氧化石墨烯的减少细胞贴附的能力。动物实验中发现盲肠附近没有残留的薄膜,表示在伤口修复过程中,材料已完全分解。解剖后进行抗沾粘评估,观察到纯几丁聚糖薄膜的抗沾粘分数些微下降至2.3分,褐藻糖胶与氧化石墨烯的加入更加使抗沾粘分数下降至0-0.3分,H&E染色更加看清细部的沾粘层的消失,故这两种材料运用在术后沾粘是有帮助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抗粘沾薄膜材料,其按照重量份含有:
几丁聚糖100
褐藻糖胶80
玻尿酸薄膜200
氧化石墨烯20。
实施例2
一种抗粘沾薄膜材料,其按照重量份含有:
几丁聚糖100
褐藻糖胶120
玻尿酸薄膜400
氧化石墨烯50。
实施例3
一种抗粘沾薄膜材料,其按照重量份含有:
几丁聚糖100
褐藻糖胶100
玻尿酸薄膜300
氧化石墨烯35。
经试验验证,实施例1-3的薄膜材料,能够显著提高抗粘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