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椰子油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43531阅读:31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椰子油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椰子油得自椰子肉(干),为白色或淡黄色脂肪。椰子肉(干)含油65%-74%、水分4%-7%。椰子树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岛上或大陆沿岸。我国的主要产区是海南省、雷州半岛、云南省和台湾省的南部。由于椰子油中含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同时可挥发性的脂肪酸含量为15~20%,其中水溶性脂肪酸占2%,因此椰子油具有如下特点:(1)在乙醇中由一定的溶解度,一份椰子油可溶解于两份乙醇(95%)中;(2)为不干性油,室温下呈洁白色或淡黄色的半固体脂肪,具有轻微特别的椰子香味;(3)比较容易酸败,因为椰子油含有相当数量的低级脂肪酸;(4)熔点为20~28℃。椰子油是良好的食用油脂,也是人造奶油的上等原料。椰子油中类脂物的含量很少。椰子油是香皂皂基的主要配方之一,它的中等长度碳链的脂肪酸含量是制造航海用皂的主要原料。近些年来研究用湿法加工新鲜椰肉,可同时获得椰子油和食用蛋白质,还有研究用优质的椰子干制取油脂和富含蛋白质的椰蓉作食品。然而,现有技术中椰子油的加工工艺还存在一些缺陷,例如(1)采用椰果肉榨汁生产椰子油(湿法和干法),其设备投资大,高耗用椰子原料,生产成本高;(2)采用椰果肉酶解法生产椰子油,耗时长、高耗用椰子原料、设备投资大、产品残留溶剂有异味;(3)采用椰麸酶解法生产椰子油,耗时长、酶剂量大、产品质量不佳,产品残留溶剂有异味、生产成本高、产油率低。此外,采用椰果肉生产椰汁后残留的椰蓉经常丢弃或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造成环境污染或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鉴以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椰子油制备方法,采用物理制备方法,出油率高,降低工艺成本,获得的椰子油品质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椰子油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保鲜的椰蓉进行一级干燥,干燥温度为50~60℃,干燥后水份质量含量为30~35%;

S2、将步骤S1干燥得到的椰蓉进行二级干燥,干燥温度为50~60℃,干燥后水份质量含量为3~5%;

S3、将步骤S2干燥得到的椰蓉进行榨油,榨油温度为40~80℃,榨油时间为1~4h;

S4、将步骤S3得到的椰子油真空干燥,获得成品椰子油。

优选的,步骤S1的保鲜温度为4~18℃。

优选的,步骤S4的真空干燥条件为:真空度为0.1~0.96Mpa,温度为40~70℃,干燥时间为15~30min。

优选的,所述的椰子油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0℃保鲜的椰蓉进行一级干燥,干燥温度为55℃,干燥后水份质量含量为30~35%;

S2、将步骤S1干燥得到的椰蓉进行二级干燥,干燥温度为55℃,干燥后水份质量含量为3~5%;

S3、将步骤S2干燥得到的椰蓉进行榨油,榨油温度为60℃,榨油时间为2h;

S4、将步骤S3得到的椰子油真空干燥,真空度为0.5Mpa,温度为55℃,干燥时间为20min,获得成品椰子油。

优选的,所述步骤S1的干燥时间为30~35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S2的干燥时间为30~35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出的工艺步骤简单,条件温和,对设备要求不高;其充分利用生产椰汁的下料为原料,原料供给充足;生产过程采用物理方法,无污染,无添加剂,健康环保,节能降耗成本低,易于大规模推广,社会效益显著;出油率高,获得高品质的椰子油。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发明人结合实施例进行说明,但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椰子油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4℃保鲜的椰蓉进行一级干燥,干燥温度为50℃,干燥时间为30min,干燥后水份质量含量为30~35%,椰蓉为采用椰肉生产椰汁后残留的椰蓉,采用低温保鲜椰蓉以使得椰蓉不变质,且生产的椰子油口感好。

S2、将步骤S1干燥得到的椰蓉进行二级干燥,干燥温度为50℃,干燥时间为30min,干燥后水份质量含量为3~5%。

S3、将步骤S2干燥得到的椰蓉进行榨油,榨油温度为40℃,榨油时间为4h。

S4、将步骤S3得到的椰子油真空干燥,真空度为0.1Mpa,温度为40℃,时间15min,获得成品椰子油。

实施例2

一种椰子油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0℃保鲜的椰蓉进行一级干燥,干燥温度为55℃,干燥时间为30min,干燥后水份质量含量为30~35%,椰蓉为采用椰肉生产椰汁后残留的椰蓉;

S2、将步骤S1干燥得到的椰蓉进行二级干燥,干燥温度为55℃,干燥时间为30min,干燥后水份质量含量为3~5%;

S3、将步骤S2干燥得到的椰蓉进行榨油,榨油温度为60℃,榨油时间为2h;

S4、将步骤S3得到的椰子油真空干燥,真空度为0.5Mpa,温度为55℃,时间20min,获得成品椰子油。

实施例3

一种椰子油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8℃保鲜的椰蓉进行一级干燥,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35min,干燥后水份质量含量为30~35%,椰蓉为采用椰肉生产椰汁后残留的椰蓉;

S2、将步骤S1干燥得到的椰蓉进行二级干燥,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35min,干燥后水份质量含量为3~5%;

S3、将步骤S2干燥得到的椰蓉进行榨油,榨油温度为80℃,榨油时间为1h;

S4、将步骤S3得到的椰子油真空干燥,真空度为0.96Mpa,温度为70℃,时间30min,获得成品椰子油。

对比实验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不同的实验条件研究了步骤1至4的工艺条件对成品椰子油的储藏期品质的测定、感官评定以及出油率的影响。

椰子油储藏期品质的测定:椰子油成品于室温下放置12个月,观察是否产生沉淀,是否产生哈败味。

感官评定:组织感官评定小组成员评定椰子油成品的透明度、沉淀物、气味以及色泽。

出油率测定:出油率=成品椰子油的质量/椰蓉的质量。

对比例4

一种椰子油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未保鲜的椰蓉进行一级干燥,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35min,干燥后水份质量含量为30~35%,椰蓉为采用椰肉生产椰汁后残留的椰蓉。

其余步骤均与实施例2相同,获得成品椰子油。

对比例5

一种椰子油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0℃保鲜的椰蓉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55℃,干燥至水份质量含量为3~5%;

S2、将步骤S1干燥得到的椰蓉进行榨油,榨油温度为60℃,榨油时间为2h;

S3、将步骤S2得到的椰子油真空干燥,真空度为0.5Mpa,温度为55℃,时间20分钟,获得成品椰子油。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从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前期对椰蓉的保鲜处理以及分布干燥步骤对成品椰子油的品质影响很大,尤其是,当采用一步干燥法制备时(实施例5),椰子油的出油率显著降低。本发明实施例1至3获得了高品质的椰子油,清澈透明,椰味浓香,水份质量含量≤0.06%,出油率达30%以上,且椰子油成品于室温下放置12个月,无沉淀产生,无哈败味,椰味浓香。且本发明选用二次干燥是因椰蓉水份含量高达60~68%,分级干燥有利椰蓉色泽保护及节约热能,提高出油率。

对比例6

一种椰子油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至S2、均与实施例2相同;

S3、将步骤S2干燥得到的椰蓉进行榨油,榨油温度为60℃,榨油时间为40min;

S4、与实施例2相同,获得成品椰子油。

对比例7

一种椰子油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至S2、均与实施例2相同;

S3、将步骤S2干燥得到的椰蓉进行榨油,榨油温度为60℃,榨油时间为4小时20分钟;

S4、与实施例2相同,获得成品椰子油。

对比例8

一种椰子油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至S2、均与实施例2相同;

S3、将步骤S2干燥得到的椰蓉进行榨油,榨油温度为83℃,榨油时间为2h;

S4、与实施例2相同,获得成品椰子油。

对比例9

一种椰子油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至S2、均与实施例2相同;

S3、将步骤S2干燥得到的椰蓉进行榨油,榨油温度为37℃,榨油时间为2h;

S4、与实施例2相同,获得成品椰子油。

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从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当榨油时间不足1h时,椰子油水分含量较高而影响了椰子油的品质。当榨油时间超过4h时,椰子油呈浑浊黄色,有椰焦味,这是因为榨油时间过长,椰蓉纤维已经开始焦化。当榨油温度高于80℃时,由于美拉德作用,椰油变黄。当榨油温度小于40℃时,椰油青味重,这是因为温度过低,没有使得椰蓉中芳香物充分挥发。

对比例10

一种椰子油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用成熟的椰肉进行一级干燥,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35min,干燥后水份质量含量为30~35%。

其余步骤均与实施例2相同,获得成品椰子油。

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成分检验

对实施例2获得的椰子油的质量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检验和判定依据是NY/T230-2006《椰子油》,该样品质量按“检验和判定依据”中精炼椰子油标准检验,所检项目符合标准要求。

表4

综上所述,本发明制备方法采用中温榨油(40~80℃)技术,结合椰蓉保鲜技术、干燥技术以及真空干燥,通过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和步骤顺序,获得了高品质椰子油,且出油率达30%以上,真空干燥保证了产品的纯度和产品色泽,水份含量≤0.06%,色泽清澈透明,而且椰味浓香,无沉淀,保质期长。充分利用生产椰汁的下料为原料,原料供给充足,同样的出油量,相比用椰浆或椰肉为原料制备椰子油,成本节省了70%,且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条件温和,工艺步骤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