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珍珠养殖技术及人造珍珠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造珍珠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主要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而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文石)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的。根据地质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证明,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了珍珠。
珍珠是在几种软体动物中,由于在套膜里面或下面层层真珠质围绕不附着于外壳的外来粒子聚合而形成的稠密凝结物,具有各种形状,但最典型的是圆形和梨形呈现各种颜色,但通常是白色或浅色,且有不同程度的光泽,可做装饰或入药。
珍珠的无机成分主要是碳酸钙、碳酸镁,占91%以上,其次为氧化硅、磷酸钙、Al2O3及Fe2O3等。
珍珠中的有机物含有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等17种氨基酸。另外,还含有30多种微量元素、牛磺酸、丰富的维生素、肽类。
天然珍珠呈圆球形、椭圆形、不规则的球形或长圆形,直径1~6毫米。表面类白色、黄白色、浅粉红色、浅蓝色等,具美丽的彩色光泽,平滑。作过装饰品的珍珠,中央多数有穿孔。质坚硬,难破碎,断面呈层状。用火烧之有爆裂声。气无,味微咸。
养珠形状与天然珍珠相似,但表面光泽较弱,断面中央有圆形的砂粒或石决明碎粒,表面有一簿的真珠层。入药仅用真珠层。气无,味微咸。不过合浦生态珍珠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养珠的质量。
由于珍珠十分珍贵,天然珍珠的价格不菲,所以人造珍珠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人造珍珠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造珍珠核材料的制备方法,来解决珍珠核材料资源匮乏紧缺的一系列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下解决方法:
一种人造珍珠核材料,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酚醛树脂15-25份、聚乙烯醇10-15份、贝壳粉20-30份、二氧化硅5-10份、氨基酸5-10份、牛磺酸10-15份、玻尿酸钠0.5-1份,透明质酸钠0.02-0.05份、聚合催化剂5-10份、缩合剂5-10份。
优选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酚醛树脂18份、聚乙烯醇14份、贝壳粉25份、二氧化硅8份、氨基酸7份、牛磺酸13份、玻尿酸钠0.5份,透明质酸钠0.05份、聚合催化剂7份、缩合剂8份。
作为优选,聚合催化剂选用甲乙酮过氧化氢。
作为优选,缩合剂选用氢氧化钙。
作为优选,贝壳粉采用马氏珠母贝贝壳。
上述一种人造珍珠核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1)、将酚醛树脂加热融化,按上述比例加入聚乙烯醇,搅拌15-25min,浸泡溶胀20-30h后加热至65-80℃,趁热搅拌5-15min使其充分溶解并停止加热;
(2)、向步骤1中的液体中加入贝壳粉,并搅拌,之后按先后顺序加入聚合催化剂和缩合剂,并继续搅拌2h;
(3)、停止搅拌,并向步骤2的液体中加入二氧化硅、氨基酸、牛磺酸、玻尿酸钠、透明质酸钠,并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用振动器震荡20-30min,真空脱气,常温下固化40-55小时,于50-70℃真空干燥1-3小时,脱掉模具,得到人造珍珠核材料制品。
作为优选,所述的振动器振荡频率为120-150Hz。
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人造珍珠核材料能代替贝壳用于制造珍珠核,从而解决珍珠核原材料短缺的问题,同时具有保护丽蚌、砗磲等生物资源的意义。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人造珍珠核材料其主要原料是马氏珠母贝贝壳,因而其性能与贝壳相近,用其制造的珍珠核具有贝壳珍珠核的优点。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人造珍珠核材料所制造的珍珠核的直径不受贝壳厚度的限制,可制造各种规格的珍珠核。用本发明的方法合成的人造珍珠核材料不含苯、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质,生产成本低。马氏珠母贝是常用的培育海水珍珠的珍珠贝,收获珍珠时一般将其剖开取出内脏团和珍珠后,弃去贝壳。大量废弃的马氏珠母贝贝壳的回收利用也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少量玻尿酸钠和透明质酸钠组合物,能与二氧化硅和牛磺酸结合,生成珍珠的光泽更加柔和,更具有观赏性。本发明的方法以马氏珠母贝贝壳为主要原料制备人造珍珠核材料也有助于解决马氏珠母贝贝壳回收利用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人造珍珠核材料,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酚醛树脂18份、聚乙烯醇14份、贝壳粉25份、二氧化硅8份、氨基酸7份、牛磺酸13份、玻尿酸钠0.5份,透明质酸钠0.05份聚合催化剂7份、缩合剂8份。
实施例2
一种人造珍珠核材料,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酚醛树脂19份、聚乙烯醇16份、贝壳粉23份、二氧化硅7份、氨基酸8份、牛磺酸14份、玻尿酸钠1份,透明质酸钠0.02份、聚合催化剂6份、缩合剂7份。
实施例3
一种人造珍珠核材料,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酚醛树脂18份、聚乙烯醇14份、贝壳粉25份、二氧化硅8份、氨基酸7份、牛磺酸13份、玻尿酸钠0.5份,透明质酸钠0.02份、聚合催化剂7份、缩合剂8份。
上述一种人造珍珠核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1)、将酚醛树脂加热融化,按上述比例加入聚乙烯醇,搅拌15-25min,浸泡溶胀20-30h后加热至65-80℃,趁热搅拌5-15min使其充分溶解并停止加热;
(2)、向步骤1中的液体中加入贝壳粉,并搅拌,之后按先后顺序加入聚合催化剂和缩合剂,并继续搅拌2h;
(3)、停止搅拌,并向步骤2的液体中加入二氧化硅、氨基酸、牛磺酸、玻尿酸钠、透明质酸钠,并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用振动器震荡20-30min,真空脱气,常温下固化40-55小时,于50-70℃真空干燥1-3小时,脱掉模具,得到人造珍珠核材料制品。
实施例4
一种人造珍珠核材料,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数组成:酚醛树脂19份、聚乙烯醇16份、贝壳粉23份、二氧化硅7份、氨基酸8份、牛磺酸14份、玻尿酸钠0.5份、透明质酸钠0.02份、聚合催化剂6份、缩合剂7份。
上述一种人造珍珠核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1)、将酚醛树脂加热融化,按上述比例加入聚乙烯醇,搅拌15-25min,浸泡溶胀20-30h后加热至65-80℃,趁热搅拌5-15min使其充分溶解并停止加热;
(2)、向步骤1中的液体中加入贝壳粉,并搅拌,之后按先后顺序加入聚合催化剂和缩合剂,并继续搅拌2h;
(3)、停止搅拌,并向步骤2的液体中加入二氧化硅、氨基酸、牛磺酸、玻尿酸钠、透明质酸钠,并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用振动器震荡20-30min,真空脱气,常温下固化40-55小时,于50-70℃真空干燥1-3小时,脱掉模具,得到人造珍珠核材料制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