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增韧回收的PMMA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41205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增强增韧回收的PMMA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MMA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压克力或亚克力,具有水晶一般的透明度,透光率达92%以上,有很好的展色效果。此外,PMMA具有极佳的耐候性、较高的表面硬度和表面光泽以及较好的高温性能。PMMA在航空、汽车、电子、医疗、化工、建材、卫浴以及广告牌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回收的PMMA树脂因老化作用,强度和韧性下降,延伸性较低,易破裂,易碎,力学性能尤其抗冲性能远不如PMMA新料,需要进行改性后才能被再次利用。而增强增韧改性是改善塑料力学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其工艺操作简单且可以将回收塑料进行大批量生产,满足市场的工业化要求,所以可以通过增强增韧改性提高回收PMMA的力学性能,使其能被循环利用,因此找到一种能够增强增韧回收PMMA的方法十分必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增韧回收的PMMA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同质异构交联法增强增韧回收PMMA,从而达到提高回收PMMA力学性能的目的。同质异构交联法(增强增韧)改性是改善塑料力学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其工艺操作简单且可以将回收塑料进行大批量生产。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增强增韧回收的PMMA,所述PMMA按质量重量份计组成如下:回收PMMA100份;增韧剂10~30份;微交联母料10~30份;无机填料5~10份。所述的一种增强增韧回收的PMMA,所述微交联母料是由A料B料和产水剂组成;A料成份:硅烷交联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B料成份: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抗氧剂(抗氧剂1010);产水剂成份:硬脂酸和氧化锌。所述的一种增强增韧回收的PMMA,所述增韧剂为EPDM、POE、EVA中的至少一种,优选POE。填料为高填充碳酸钙、滑石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高填充碳酸钙。一种增强增韧回收的PMMA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质量分数称取95份A料,4.5份B料混合后放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然后再与0.5份产水剂(硬脂酸和氧化锌1:1的混合物)混合均匀放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形成微交联母料;b、将A步中的微交联母料先放入万能粉碎机再放入行星式球磨机中研磨直至交联料的粒径达到10~50μm为止;c、将回收PMMA在80℃条件下鼓风干燥4~5小时,按重量配比将微交联母料、回收PMMA、无机填料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高速混合4~6分钟,使其均匀混合;d、将上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的物料加入到螺杆长径比为36,转速为200r/min的双螺杆挤出机中,在熔融状态下利用双螺杆的强剪切力将微交联母料的平均粒径控制在10~50μm,同时将交联料与回收料以及无机填料混合均匀,将上述混合料挤出造粒得到再生PMMA。所述的一种增强增韧回收的PMMA制备方法,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温度控制在160℃-230℃之间。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本发明同质异构交联法(增强增韧)改性是改善塑料力学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其工艺操作简单且可以将回收塑料进行大批量生产,满足市场的工业化要求,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方法通过同质异构交联法增强增韧回收PMMA,从而达到提高回收PMMA力学性能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3及对比例中各组份的重量分配比如表1所示。把各组份按配比称取,于高速搅拌机中混合5分钟,出料,将混合料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造料,挤出机温度控制在160℃-230℃之间,转速为200r/min。制备样条,按相应的标准测试(见表2),性能结果见表3。表1:实施例1-3及对比例的配方组成(份)表2:力学性能测试标准测试项目测试标准拉伸强度MPaGB/T1040.1-2006断裂伸长率%GB/T1040.1-2006缺口冲击强度KJ/m2GB/T1043-93表3:实施例1-3及对比例中再生PMMA的力学性能测试测试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拉伸强度MPa35414055断裂伸长率%1%2.0%1.9%2.8%缺口冲击强度KJ/m25.56.17.27.5从表3的实施例1-3及对比例中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在没使用微交联母料的时候,其它改性助剂的加入在提高回收PMMA冲击性能的同时会降低材料的拉伸性能;而把制得的微交联母料的粒径粉碎到10~50μm后再将微交联母料与回收PMMA、无机填料等投入到大长径比的双螺杆挤出机中剪切混合,这种方法在提高回收PMMA冲击性能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其拉伸性能;实现了对回收PMMA材料同时进行增强增韧的目的。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进一步说明,不过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超出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