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提高填充性脂肪存活率,降低脂肪纤维化钙化的复活素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1322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提高填充性脂肪存活率,降低脂肪纤维化钙化的复活素配方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提高填充性脂肪存活率,降低脂肪纤维化钙化的复活素配方。



背景技术:

细胞移植是把健康的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以达到修复或替换受损细胞或组织,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细胞移植治疗范围很广,一般能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还有其他的一些内外科疾病,具有非常广泛的使用前景。但是,在这实际的移植工作中,由于人体免疫系统的自我保护作用以及细胞分异作用,往往会导致移植的细胞失活,从而不能达到相应生物医疗的目的,这也是目前细胞移植中影响成功率的主要原因。

目前,提高细胞移植成活率主要的方法是使用药物来降低受体的排异反应,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被动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细胞移植的成活率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这是由于在实际的细胞移植过程中,细胞脱离了本身的生活环境,而细胞本身就是一个十分脆弱的生命系统,在经过移植之后还经过药物要降低受体的排异效果,这势必会影响到移植细胞的存活,因此,仅仅是使用药物降低受体的排异来大幅提高移植细胞成活率是行不通的。

这就需要适应相应的形式进一步开发出新的方法来提高细胞移植的成活率。目前研究较为突出的方法为采用脂肪复活素来提高细胞移植的成活率,这一技术的难点在于难以配置相应的脂肪复活素,而且每个受体的情况不一致,难以有效的根据实际情况来配置适应性好的脂肪复活素,而且即使可以有效的根据实际受体的情况来配置脂肪复活素,也难以实现,主要的原因在于实际受体的生命特征复杂,要想根据实际情况来配置脂肪复活素,需要做大量的测试和分析工作,成本和技术条件都难以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大量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提高填充性脂肪存活率,降低脂肪纤维化钙化的复活素配方,以同一受体类型的细胞为基本原料,剔除其中的细胞器等,仅保留细胞液,并添加辅助其生命活动的相应细胞因子,所需添加剂大部分均来自于细胞受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减少排异反应发生的的可能和严重性,而且可以不用根据实际的受体的生命特征来特别配置,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技术要求,与此同时,大大提高了脂肪复活素的适用范围和实用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能提高填充性脂肪存活率,降低脂肪纤维化钙化的复活素配方,按照重量份数由如下原料组成:

取自受体类型的母细胞20-26份、葡萄糖基液20-24份、重组人白介素-Ⅱ10-14份、细胞因子12-14份、人体PH调节剂1-2份、氨基酸5-8份、人源性酸性成纤维细胞因子rh-aFGF6-9份、细胞生长刺激活性GRO/MGSA4-8份、溶解酶0.5-1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取自受体类型的母细胞剔除了其中的细胞器等细胞功能性结构,仅保留细胞液。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葡萄糖基液的浓度为0.100-0.260mol/L。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重组人白介素-Ⅱ包括α1b、α2a、ξ、ω、μ、τ、κ1-3中的任意三种或四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细胞因子包括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衍生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α按照重量份数比1:2:1:3配置而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人体PH调节剂包括磷酸缓冲液、枸橼酸缓冲液、柠檬酸缓冲液的一种或两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氨基酸包括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甲硫氨酸的任意五种等比例混合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同一受体类型的细胞为基本原料,剔除其中的细胞器等,仅保留细胞液,并添加辅助其生命活动的相应细胞因子,所需添加剂大部分均来自于细胞受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减少排异反应发生的的可能和严重性,而且可以不用根据实际的受体的生命特征来特别配置,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技术要求,与此同时,大大提高了脂肪复活素的适用范围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添加剂与成活率的关系曲线图。

图2为本发明实际培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际培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添加剂量与存活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能提高填充性脂肪存活率,降低脂肪纤维化钙化的复活素配方,按照重量份数由如下原料组成:

取自受体类型的母细胞20份、葡萄糖基液20份、重组人白介素-Ⅱ10份、细胞因子12份、人体PH调节剂1份、氨基酸5份、人源性酸性成纤维细胞因子rh-aFGF6份、细胞生长刺激活性GRO/MGSA4份、溶解酶0.5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取自受体类型的母细胞剔除了其中的细胞器等细胞功能性结构,仅保留细胞液。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葡萄糖基液的浓度为0.100mol/L。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重组人白介素-Ⅱ包括α1b、α2a、ξ、ω、μ、τ、κ1-3中的任意三种或四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细胞因子包括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衍生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α按照重量份数比1:2:1:3配置而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人体PH调节剂包括磷酸缓冲液、枸橼酸缓冲液、柠檬酸缓冲液的一种或两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氨基酸包括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甲硫氨酸的任意五种等比例混合液。

实施例2:

一种能提高填充性脂肪存活率,降低脂肪纤维化钙化的复活素配方,按照重量份数由如下原料组成:

取自受体类型的母细胞23份、葡萄糖基液22份、重组人白介素-Ⅱ12份、细胞因子13份、人体PH调节剂1.5份、氨基酸6.5份、人源性酸性成纤维细胞因子rh-aFGF8份、细胞生长刺激活性GRO/MGSA6份、溶解酶0.75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取自受体类型的母细胞剔除了其中的细胞器等细胞功能性结构,仅保留细胞液。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葡萄糖基液的浓度为0.180mol/L。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重组人白介素-Ⅱ包括α1b、α2a、ξ、ω、μ、τ、κ1-3中的任意三种或四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细胞因子包括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衍生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α按照重量份数比1:2:1:3配置而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人体PH调节剂包括磷酸缓冲液、枸橼酸缓冲液、柠檬酸缓冲液的一种或两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氨基酸包括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甲硫氨酸的任意五种等比例混合液。

实施例3:

一种能提高填充性脂肪存活率,降低脂肪纤维化钙化的复活素配方,按照重量份数由如下原料组成:

取自受体类型的母细胞26份、葡萄糖基液24份、重组人白介素-Ⅱ14份、细胞因子14份、人体PH调节剂2份、氨基酸8份、人源性酸性成纤维细胞因子rh-aFGF9份、细胞生长刺激活性GRO/MGSA8份、溶解酶1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取自受体类型的母细胞剔除了其中的细胞器等细胞功能性结构,仅保留细胞液。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葡萄糖基液的浓度为0.260mol/L。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重组人白介素-Ⅱ包括α1b、α2a、ξ、ω、μ、τ、κ1-3中的任意三种或四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细胞因子包括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衍生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α按照重量份数比1:2:1:3配置而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人体PH调节剂包括磷酸缓冲液、枸橼酸缓冲液、柠檬酸缓冲液的一种或两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氨基酸包括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甲硫氨酸的任意五种等比例混合液。

实施例4:

一种能提高填充性脂肪存活率,降低脂肪纤维化钙化的复活素配方,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重组人白介素-Ⅱ为α1b、α2a、ξ中的任意三种或四种。

所述人体PH调节剂包括磷酸缓冲液中的一种。

所述氨基酸为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比例混合液。

实施例5:

一种能提高填充性脂肪存活率,降低脂肪纤维化钙化的复活素配方,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重组人白介素-Ⅱ为α1b、α2a、ξ中的任意三种或四种。

所述人体PH调节剂包括磷酸缓冲液中的一种。

所述氨基酸为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比例混合液。

实施例6:

一种能提高填充性脂肪存活率,降低脂肪纤维化钙化的复活素配方,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重组人白介素-Ⅱ为α1b、α2a、ξ中的任意三种或四种。

所述人体PH调节剂包括磷酸缓冲液中的一种。

所述氨基酸为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比例混合液。

通过以下测试研究了实施例中不同配方比例对脂肪复活素配方的影响。

(1)添加剂种类(如图1所示)

在图1中,两条曲线中的图例分别为重组人白介素-Ⅱ和氨基酸,分别表示1-α1b、2-α2a、3-ξ、4-ω、5-μ、6-κ1-3和1-甘氨酸、2-丙氨酸、3-缬氨酸、4-亮氨酸、5-异亮氨酸、6-甲硫氨酸,由图中可以看出,在实际的操作汇总,添加剂的种类对于移植细胞的生存时间咩有明显的影响,这是由于所需的添加剂中,只需任意三种即可满足细胞生长的需要,因此,在实际的培养中,细胞对于添加剂的种类没有严格的需求,但是对于添加剂的量有较为严格的需求,并不是越高越好,具体在下文中进一步分析。

(2)不同实施例培养结果(如图2所示)

对于不同的实施例来说,主要的区别在于配方中剂量的区别以及配方添加剂的区别,在测试(1)中已经阐述了不同的添加剂种类对于移植细胞没有明显的影响,而在图2中,可以明显的看到,不同实施例中的移植细胞生长情况是不一样的。因此,进一步论证不同剂量对于移植细胞的存活石油影响的。

(3)不同实施例培养结果(如图3所示)

与测试(2)一样,对于离体移植细胞的存活来说,可以明显的看到,不同实施例中的移植细胞生长情况是不一样的。因此,进一步论证不同剂量对于移植细胞的存活石油影响的。

(4)添加剂剂量(如图4所示)

从图4中可以看出,随着添加剂剂量的不断添加, 移植细胞的存活率在刚开始是没有明显变化,移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存活水平上,但是随着添加剂量的进一步提高,也就是添加剂占中脂肪复活素配方的比例不断提高,反而导致移植细胞的存活变低。这主要是由于细胞对于添加剂的需求来说,是一种辅助性的激活效果,实际上,真正能够满足细胞长时间存活的主要因素在于母体的细胞液,只有母体细胞液的比例维持在较高水平的同时,配合使用不同的细胞成活添加剂才能提高成活率。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本发明以同一受体类型的细胞为基本原料,剔除其中的细胞器等,仅保留细胞液,并添加辅助其生命活动的相应细胞因子,所需添加剂大部分均来自于细胞受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减少排异反应发生的的可能和严重性,而且可以不用根据实际的受体的生命特征来特别配置,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技术要求,与此同时,大大提高了脂肪复活素的适用范围和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