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细胞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
【背景技术】
[0002]二氧化碳培养箱广泛应用于细胞、组织培养和某些特殊微生物的培养,常见于细胞动力学研究、哺乳动物细胞分泌物的收集、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致癌或毒理效应、抗原的研究和生产、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抗体、体外授精(IVF)、干细胞、组织工程、药物筛选等研究领域。
[0003]二氧化碳培养箱是通过在培养箱箱体内模拟形成一个类似细胞/组织在生物体内的生长环境,如稳定的温度(37°C)、稳定的二氧化碳水平(5%)、恒定的酸碱度(pH值:7.2-7.4)、较高的相对饱和湿度(95%),来对细胞/组织进行体外培养的一种装置。
[0004]目前的二氧化碳培养箱存在如下不足:培养箱内的气体是基本不流动的,则培养箱内二氧化碳因密度较大可能形成在竖直方向上的浓度梯度,整个培养箱内二氧化碳浓度不均匀;培养箱的培养室内直接设置加热、加湿及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因传热传质有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培养室内处于加热、加湿及二氧化碳浓度调节装置附近的细胞生长条件与其他处有明显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由水平方向依次并列设置的培养室、二级混气室和初级混气室组成,所述培养室设置有可旋转开合的箱门,所述培养室与所述二级混气室由第一竖直隔板隔开,所述第一竖直隔板的下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培养室和所述二级混气室的若干通孔一,所述二级混气室与所述初级混气室由第二竖直隔板隔开,所述第二竖直隔板的上部设置有连通所述二级混气室与所述初级混气室的若干通孔二,所述培养室与所述初级混气室通过送气管连通,所述送气管上设置有电动气栗;
[0007]所述初级混气室还连通有第一⑶2导管和第一洁净空气导管,所述二级混气室还连通有第二 CO2导管和第二洁净空气导管,所述第一 CO2导管、第一洁净空气导管、第二 0)2导管和第二洁净空气导管上均各自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初级混气室内设置有第一传感器模块、第一加热器和第一加湿器,所述二级混气室内设置有第二传感器模块、第二加热器和第二加湿器,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微处理器,所述第一传感器模块、第一加热器、第一加湿器、第二传感器模块、第二加热器、第二加湿器和电磁阀均与所述微处理器信号连接。
[0008]所述微处理器可将第一传感器模块和第二传感器模块检测并传递的实时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数据与预设数据做比较并做出判断,向所述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第一加湿器、第二加湿器发出适当的开启或关闭命令,以调整温度及湿度;同时向特定的电磁阀发送开启或关闭指令,以调整二氧化碳的浓度。
[0009]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传感器模块及第二传感器模块均集成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0011]进一步,所述培养室由在上下间隔设置的若干水平隔板分隔成若干细胞培养单元,所述水平隔板上开设有连通其上下两个细胞培养单元的通气孔,所述第一竖直隔板下部的通孔一与培养室最下方的细胞培养单元连通。
[0012]进一步,所述水平隔板的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聚四氟乙烯涂层,光滑不粘污、易清洁。
[0013]进一步,每个所述细胞培养单元内均设置有紫外灯。所述紫外灯可对细胞培养单元进行消毒处理。
[0014]进一步,所述紫外灯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隔板上。
[0015]进一步,所述第二传感器模块、第二加热器和第二加湿器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隔板上。
[0016]进一步,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手动控制面板,所述手动控制面板与所述微处理器及所述电动气栗电气连接。通过所述手动控制面板可调整所述微处理器的预设数据。
[0017]进一步,所述送气管将所述培养室的顶部及所述初级混气室的顶部连通。
[0018]进一步,所述第一⑶2导管和第一洁净空气导管伸入所述初级混气室内且其出口靠近所述通孔二,所述第二CO2导管和第二洁净空气导管伸入所述初级混气室内且其出口靠近所述初级混气室的底部。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培养室、二级混气室及初级混气室并列设置,同时在适当位置将其依次连通,通过电动气栗使得培养室内的气体处于流动状态,有利于培养室内二氧化碳的均匀分布;培养室内的气体在通入其内之前事先在初级混气室及二级混气室内进行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的预处理,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气体混合均匀且确保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满足细胞培养的需要,使培养室内的所有细胞处于均一的良好培养氛围内;初级和二级混气室联合使用,先粗调再细调,有利于混合气体的各项数据达到预定要求。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培养室与二级混气室之间的第一竖直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初级混气室与二级混气室之间的第二竖直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主体;2.二级混气室;3.初级混气室;4.箱门;5.水平隔板;6.通气孔;7.送气管;
8.电动气栗;9.第一传感器模块;10.第二传感器模块;11.第一加热器;12.第二加热器;13.第一加湿器;14.第二加湿器;15.第二洁净空气导管;16.第二 C02导管;17.第一洁净空气导管;18.第一CO2导管;19.电磁阀;20.微处理器;21.通孔一;22.紫外灯;23.通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包括主体I,所述主体I由水平方向依次并列设置的培养室、二级混气室2和初级混气室3组成,所述培养室设置有可旋转开合的箱门4,所述培养室与所述二级混气室2由第一竖直隔板隔开,所述第一竖直隔板的下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培养室和所述二级混气室2的若干通孔一 21,所述二级混气室2与所述初级混气室3由第二竖直隔板隔开,所述第二竖直隔板的上部设置有连通所述二级混气室2与所述初级混气室3的若干通孔二 23,所述培养室与所述初级混气室(3)通过送气管7连通,所述送气管7上设置有电动气栗8;
[0027]所述初级混气室3还连通有第一⑶2导管18和第一洁净空气导管17,所述二级混气室2还连通有第二 CO2导管16和第二洁净空气导管15,所述第一⑶2导管18、第一洁净空气导管17、第二⑶2导管16和第二洁净空气导管15上均各自设置有电磁阀19,所述初级混气室3内设置有第一传感器模块9、第一加热器11和第一加湿器13,所述二级混气室2内设置有第二传感器模块10、第二加热器12和第二加湿器14,所述主体I上还设置有微处理器20,所述第一传感器模块9、第一加热器11、第一加湿器13、第二传感器模块10、第二加热器12、第二加湿器14和电磁阀19均与所述微处理器20信号连接。
[002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29]进一步,所述第一传感器模块9及第二传感器模块10均集成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0030]进一步,所述培养室由在上下间隔设置的若干水平隔板5分隔成若干细胞培养单元,所述水平隔板5上开设有连通其上下两个细胞培养单元的通气孔6,所述第一竖直隔板下部的通孔一 21与培养室最下方的细胞培养单元连通。
[0031]进一步,所述水平隔板5的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0032]进一步,每个所述细胞培养单元内均设置有紫外灯22。
[0033]进一步,所述紫外灯22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隔板上。
[0034]进一步,所述第二传感器模块10、第二加热器12和第二加湿器14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隔板上。
[0035]进一步,所述主体I上还设置有手动控制面板,所述手动控制面板与所述微处理器20及所述电动气栗8电气连接。
[0036]进一步,所述送气管7将所述培养室的顶部及所述初级混气室3的顶部连通。
[0037]进一步,所述第一 CO2导管18和第一洁净空气导管17伸入所述二级混气室2内且其出口靠近所述通孔二 23,所述第二⑶2导管16和第二洁净空气导管15伸入所述初级混气室3内且其出口靠近所述初级混气室3的底部。
[00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I),所述主体(I)由水平方向依次并列设置的培养室、二级混气室(2)和初级混气室(3)组成,所述培养室设置有可旋转开合的箱门(4),所述培养室与所述二级混气室(2)由第一竖直隔板隔开,所述第一竖直隔板的下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培养室和所述二级混气室(2)的若干通孔一(21),所述二级混气室(2)与所述初级混气室(3)由第二竖直隔板隔开,所述第二竖直隔板的上部设置有连通所述二级混气室(2)与所述初级混气室(3)的若干通孔二(23),所述培养室与所述初级混气室(3)通过送气管(7)连通,所述送气管(7)上设置有电动气栗(8); 所述初级混气室(3)还连通有第一 CO2导管(18)和第一洁净空气导管(17),所述二级混气室(2)还连通有第二 CO2导管(16)和第二洁净空气导管(15),所述第一 CO2导管(18)、第一洁净空气导管(17)、第二CO2导管(16)和第二洁净空气导管(15)上均各自设置有电磁阀(19),所述初级混气室(3)内设置有第一传感器模块(9)、第一加热器(11)和第一加湿器(13),所述二级混气室(2)内设置有第二传感器模块(10)、第二加热器(12)和第二加湿器(14),所述主体(I)上还设置有微处理器(20),所述第一传感器模块(9)、第一加热器(II)、第一加湿器(13)、第二传感器模块(10)、第二加热器(12)、第二加湿器(14)和电磁阀(19)均与所述微处理器(20)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模块(9)及第二传感器模块(1)均集成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室由在上下间隔设置的若干水平隔板(5)分隔成若干细胞培养单元,所述水平隔板(5)上开设有连通其上下两个细胞培养单元的通气孔(6),所述第一竖直隔板下部的通孔一(21)与培养室最下方的细胞培养单元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隔板(5)的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细胞培养单元内均设置有紫外灯(2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22)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隔板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器模块(10)、第二加热器(12)和第二加湿器(14)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隔板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I)上还设置有手动控制面板,所述手动控制面板与所述微处理器(20)及所述电动气栗(8)电气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管(7)将所述培养室的顶部及所述初级混气室(3)的顶部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CO2导管(16)和第二洁净空气导管(15)伸入所述二级混气室(2)内且其出口靠近所述通孔二(23),所述第一CO2导管(17)和第一洁净空气导管(18)伸入所述初级混气室(3)内且其出口靠近所述初级混气室(3)的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细胞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包括主体,主体由水平方向依次并列设置的培养室、二级混气室和初级混气室组成,培养室与二级混气室由第一竖直隔板隔开,第一竖直隔板的下部设置有连通培养室和二级混气室的若干通孔一,二级混气室与初级混气室由第二竖直隔板隔开,第二竖直隔板的上部设置有连通二级混气室与初级混气室的若干通孔二,培养室与初级混气室通过送气管连通,送气管上设置有电动气泵。通过电动气泵使得培养室内的气体处于流动状态,有利于培养室内二氧化碳的均匀分布;设置初级混气室及二级混气室,有利于对通入培养室的气体进行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的预处理。
【IPC分类】C12M1/02, C12M3/00, C12M1/38, C12M1/04, C12M1/36, C12M1/34
【公开号】CN205387577
【申请号】CN201620215793
【发明人】李秀杰, 李 杰
【申请人】湖北省新华中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20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