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8238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胞培养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实验用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细胞培养皿。



背景技术:

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通常由一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盖体组成,所用材质一般为玻璃或塑料,玻璃的培养皿可以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而塑料的培养皿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其适合于实验室接种、划线、分离细菌的操作,可用于植物材料的培养。在医院临床和医学研究中,经常需要用到培养皿等对微生物细胞进行培养和观察,以方便后续医药生物分析的进行。而现有的培养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实验过程中因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或者存在密封缺陷等,使得皿盖与皿体间露出缝隙,导致培养细胞被污染。

2、培养皿在培养室或培养箱放置时常需要堆叠放置,现有培养皿的堆放大多通过一支架辅助支撑培养皿,堆放密度小,浪费空间。

3、培养皿皿体内腔的隔板一般设置为固定式,培养区域的调节能力差,从而导致应用灵活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保证细胞培养的良好密封性能,且便于存放管理的细胞培养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细胞培养皿,其中所述细胞培养皿包括皿盖和皿体,所述皿盖设置为卡设于所述皿体的敞口的上面,且所述皿盖可旋转360°,所述皿盖上设置一通孔,所述通孔上活动设置一移液管,从而能够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密封移取,保证细胞的良好培养,所述皿体的内腔的中轴线上固定设置一柱体,所述柱体的外表面沿轴线方向竖直均匀设置多个凹槽,且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均设置为呈半圆形,以避免磨损产生的集中影响,所述皿体的内腔通过隔板分割成多个培养区域,且所述隔板设置为卡设于所述柱体上,所述隔板与所述柱体相接触的一侧的结构设置为与所述凹槽的结构相配合,保证形成所需的细胞培养区域,同时通过旋转所述皿盖,使得所述通孔处于需要采集细胞的所述培养区域,可实现培养细胞的移取。

进一步地,所述皿盖的顶部的外表面上对称设置两弧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皿盖的顶部的内表面还设置一防雾膜,以避免细胞培养过程中产生的雾气影响观察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皿盖的侧壁下部的内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若干弧形凸块,且所述弧形凸块设置为横截面呈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皿体的侧壁上部的外表面设置一环形凹槽,且所述环形凹槽的结构设置为与所述弧形凸块的结构相配合,从而实现所述皿盖卡设于所述皿体上且能在所述皿体上360°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皿体的底部的外表面上对称设置两弧形凸起,且所述两弧形凸起的横截面设置为呈上大下小的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两弧形凸起均设置为与所述两弧形凹槽相对应,且所述弧形凸起的结构设置为与所述弧形凹槽的结构相配合,从而使得该培养皿在存放管理时,能够相互稳定叠放,减小存储空间,保证培养皿的安全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皿体的底部的外表面对应各个所述培养区域均设置一数码标记,以方便识别各个所述培养区域,实现各组实验数据的准确采集。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细胞培养皿,通过皿盖在皿体上的旋转,使得皿盖上的通孔能够灵活转动到需要提取培养细胞的区域,从而实现良好密封性能下的移液;通过皿体内腔设置的柱体,以及其表面的凹槽的结构,并借助相匹配的隔板划分培养区域,进一步满足不同的实验需求;通过皿盖顶部的弧形凹槽和皿体底部的弧形凸起的配合,保证培养皿的有效管理,能够减小存储空间,并实现安全存放;通过皿体底部的数码标记,方便识别各个培养区域,完成各组实验数据的准确采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皿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皿盖,101-通孔,102-移液管,103-弧形凹槽,104-防雾膜,105-弧形凸块,20-皿体,201-柱体,202-凹槽,203-隔板,204-培养区域,205-环形凹槽,206-弧形凸起,207-数码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细胞培养皿,包括皿盖10和皿体20,皿盖10设置为卡设于皿体20的敞口的上面,且皿盖10可旋转360°,皿盖10上设置一通孔101,通孔101上活动设置一移液管102,从而能够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密封移取,保证细胞的良好培养,皿体20的内腔的中轴线上固定设置一柱体201,柱体201的外表面沿轴线方向竖直均匀设置多个凹槽202,且凹槽202的横截面均设置为呈半圆形,以避免磨损产生的集中影响,皿体20的内腔通过隔板203分割成多个培养区域204,且隔板203设置为卡设于柱体201上,隔板203与柱体201相接触的一侧的结构设置为与凹槽202的结构相配合,保证形成所需的细胞培养区域,同时通过旋转皿盖10,使得通孔101处于需要采集细胞的培养区域204,可实现培养细胞的移取。

皿盖10的顶部的外表面上对称设置两弧形凹槽103。

皿盖10的内表面还设置一防雾膜104,以避免细胞培养过程中产生的雾气影响观察效果。

皿盖10的侧壁下部的内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若干弧形凸块105,且弧形凸块105设置为横截面呈矩形。

皿体20的侧壁上部的外表面设置一环形凹槽205,且环形凹槽205的结构设置为与弧形凸块105的结构相配合,从而实现皿盖10卡设于皿体20上且能在皿体20上360°旋转。

皿体20的底部的外表面上对称设置两弧形凸起206,且两弧形凸起206的横截面设置为呈上大下小的梯形。

两弧形凸起206均设置为与两弧形凹槽103相对应,且弧形凸起206的结构设置为与弧形凹槽103的结构相配合,从而使得该培养皿在存放管理时,能够相互稳定叠放,减小存储空间,保证培养皿的安全存储。

皿体20的底部的外表面对应各个培养区域204均设置一数码标记207,以方便识别各个培养区域204,实现各组实验数据的准确采集。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细胞培养皿,能够保证细胞培养的良好密封性能,实现细胞不同培养区域的划分,且便于管理存放。当该培养皿工作时,按照实验需要,通过隔板203将皿体20的内腔分割成多个培养区域204,然后在皿体20底部,对应各个培养区域204进行数码标记207,卡合皿盖10和皿体20,旋转皿盖10使其上的通孔101处于任一培养区域204,再由移液管102将对应区域的培养基或细胞进行移取,从而实现细胞的培养观察,而在实验完成,培养皿经过消毒等清洁后,可通过皿盖10顶部上对称的两弧形凹槽103,配合另一培养皿皿体20底部的外表面上对称的两弧形凸起206,将多个细胞培养皿进行叠放整理,更加合理地利用空间,且保证培养皿的安全存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