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茶果榨油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5829阅读:10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茶果榨油生产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领域用的设备,特别是一种山茶果榨油生产线。



背景技术:

茶油在压榨时,主要通过去壳、烘干、压饼和压饼四个工艺;但目前在生产中主要存在下述问题:1)首先要将油茶籽与茶油果的果壳分离,目前的主要分离方法主要是将油茶果暴晒,使果壳开裂,油茶籽从中自然脱落,该种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会出现脱壳不彻底,造成原料浪费。除此外,其受天气制约较大,不利于稳定生产;2)在压饼工艺中,主要通过人工装填压制,其自动化程度不高,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其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茶果榨油生产线。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劳动强度、生产稳定、提高生产效率和脱壳效果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山茶果榨油生产线,包括去壳装置,去壳装置与烘干装置连接,烘干装置与压饼装置连接,压饼装置与榨油机连接;所述的去壳装置包括壳籽分离单元,壳籽分离单元与筛分输送单元连接,筛分输送单元与风选机连接;所述的壳籽分离单元包括揉捻调速电机,揉捻调速电机与揉捻盘连接,揉捻盘下方设有送料槽;所述的揉捻调速电机还与竖移板连接,竖移板内设有竖移槽,竖移槽与半轮齿连接,半轮齿与竖移调速电机连接;所述的竖移槽的两侧壁上均设有竖移齿,竖移齿与半轮齿连接;所述的竖移板的两侧还设有竖移导轨组件;所述的筛分输送单元包括初级筛分网,初级筛分网下方设有二级筛分网;所述的初级筛分网与送料槽连接;所述的二级筛分网与风选机连接;所述的风选机包括风选箱体,风选箱体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风管,出风管内设有抽风机,风选箱体的下端还依次设有籽出料筒和壳出料筒;所述的进料口与二级筛分网连接;所述的烘干装置包括烘箱,烘箱内设有托架,托架的两侧分别经中心节点与伸缩架连接,伸缩架顶部与伸缩丝杠螺母连接,丝杠螺母穿过烘箱箱壁上的避位槽与伸缩丝杠活动连接,伸缩丝杠的头端设有皮带轮,该皮带轮经传动带与另一端的伸缩丝杠头端的皮带轮连接;所述的托架上连接有烘干输送带;所述的烘箱底部还设有出料输送带;所述的烘干输送带在竖直方向上错位分布;所述的籽出料筒与烘干装置连接;所述的压饼装置包括压饼机构,压饼机构下方设有输送槽,输送槽的一侧设有推送块,另一侧设有榨油机,推送块与推送气缸连接;所述的压饼机构包括基板,基板的顶面连接有压饼油缸,基板的侧壁上连接有成型框;所述的基板还经压制导轨组件连接有压板,位于基板和压板间的压制导轨组件上还设有弹簧;所述的基板侧壁上设有导向滑块;所述的成型框的侧壁上设有导向滑槽;所述的成型框上还设有配重块;所述的导向滑块的下端为楔形结构。

前述的山茶果榨油生产线中,所述的揉捻盘下表面还设有防滑垫。

前述的山茶果榨油生产线中,所述的托架上还设有竖直滑块,竖直滑块与伸缩导轨活动连接。

前述的山茶果榨油生产线中,所述的导向滑槽的尾端设有斜坡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油茶果放置到送料槽内输送到揉捻盘下方,揉捻盘下移并由揉捻调速电机驱动旋转对油茶果进行揉捻,使其果壳内与油茶籽能够更好地分离;通过该结构,替代了传统暴晒自然脱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消除了天气的限制,更有利于稳定生产。同时,通过揉捻,使得果壳与油茶籽分离更加完全,有效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减少了浪费。

本实用新型在壳籽经过揉捻分离后,再通过筛分输送单元将体积较大的果壳与油茶籽分开,油茶籽又进入风选机进一步风选,通过风选机将油茶籽中的体积小的果壳再次分离出去,更细小的碎屑及灰尘经抽风机由出风管抽出,以此实现了油茶籽的完全去壳;通过该结构,使得油茶籽的脱壳更加完成、彻底,油茶籽的含杂质量更低,有效确保了后续的榨油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通过错位分布的烘干输送带在运输过程中烘干油茶籽,使其烘干行程增长,有效提高了烘干效率,且在使用时,能够调节烘干输送带间的间距;通过该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烘干输送带间的间距使排湿烘干效果达到最佳,进一步提高了烘干效率。

本实用新型能将输送槽油茶籽框入成型框内,然后通过压板将油茶籽在成型框内压成饼,之后再由推送块推入压榨机内压榨成油;通过该结构省去了填装操作,使生产更加方便,且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在降低了劳动强度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去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竖移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压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揉捻调速电机,2-揉捻盘,3-送料槽,4-竖移板,5-竖移槽,6-半轮齿,7-竖移调速电机,8-竖移齿,9-竖移导轨组件,10-防滑垫,11-初级筛分网,12-二级筛分网,13-风选箱体,14-进料口,15-出风管,16-抽风机,17-籽出料筒,18-壳出料筒,19-烘箱,20-托架,21-中心节点,22-伸缩架,23-伸缩丝杠螺母,24-避位槽,25-伸缩丝杠,26-皮带轮,27-传动带,28-烘干输送带,29-出料输送带,30-竖直滑块,31-伸缩导轨,32-榨油机,33-输送槽,34-推送块,35-推送气缸,36-基板,37-压饼油缸,38-成型框,39-压制导轨组件,40-压板,41-弹簧,42-导向滑块,43-导向滑槽,44-配重块,45-楔形结构,46-斜坡结构,47-去壳装置,48-烘干装置,49-压饼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山茶果榨油生产线,如图1-6所示,包括去壳装置47,去壳装置47与烘干装置48连接,烘干装置48与压饼装置49连接,压饼装置49与榨油机32连接;所述的去壳装置47包括壳籽分离单元,壳籽分离单元与筛分输送单元连接,筛分输送单元与风选机连接;所述的壳籽分离单元包括揉捻调速电机1,揉捻调速电机1与揉捻盘2连接,揉捻盘2下方设有送料槽3;所述的揉捻调速电机1还与竖移板4连接,竖移板4内设有竖移槽5,竖移槽5与半轮齿6连接,半轮齿6与竖移调速电机7连接;所述的竖移槽5的两侧壁上均设有竖移齿8,竖移齿8与半轮齿6连接;所述的竖移板4的两侧还设有竖移导轨组件9;所述的筛分输送单元包括初级筛分网11,初级筛分网11下方设有二级筛分网12;所述的初级筛分网11与送料槽3连接;所述的二级筛分网12与风选机连接;所述的风选机包括风选箱体13,风选箱体13的一端设有进料口14,另一端设有出风管15,出风管15内设有抽风机16,风选箱体13的下端还依次设有籽出料筒17和壳出料筒18;所述的进料口14与二级筛分网12连接;所述的烘干装置48包括烘箱19,烘箱19内设有托架20,托架20的两侧分别经中心节点21与伸缩架22连接,伸缩架22顶部与伸缩丝杠螺母23连接,丝杠螺母穿过烘箱19箱壁上的避位槽24与伸缩丝杠25活动连接,伸缩丝杠25的头端设有皮带轮26,该皮带轮26经传动带27与另一端的伸缩丝杠25头端的皮带轮26连接;所述的托架20上连接有烘干输送带28;所述的烘箱19底部还设有出料输送带29;所述的烘干输送带28在竖直方向上错位分布;所述的籽出料筒17与烘干装置48连接;所述的压饼装置49包括压饼机构,压饼机构下方设有输送槽33,输送槽33的一侧设有推送块34,另一侧设有榨油机32,推送块34与推送气缸35连接;所述的压饼机构包括基板36,基板36的顶面连接有压饼油缸37,基板36的侧壁上连接有成型框38;所述的基板36还经压制导轨组件39连接有压板40,位于基板36和压板40间的压制导轨组件39上还设有弹簧41;所述的基板36侧壁上设有导向滑块42;所述的成型框38的侧壁上设有导向滑槽43;所述的成型框38上还设有配重块44;所述的导向滑块42的下端为楔形结构45。设置楔形结构45,在导向滑块42沿导向滑槽43下移时,楔形结构45能清除导向滑槽43内的油茶籽确保导向滑块42下移顺畅。设置配重块,确保成型框在框入油茶籽时,成型框的底面能够与输送槽的表面接触形成一个密封腔,进而方便框入的油茶籽被压制成饼。

前述的揉捻盘2下表面还设有防滑垫10。设置防滑垫10,防止揉捻时打滑,提高揉捻效果。

前述的托架20上还设有竖直滑块30,竖直滑块30与伸缩导轨31活动连接。

前述的导向滑槽43的尾端设有斜坡结构46。设置斜坡结构,能防止油茶籽堆积在导向滑槽43内。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将油茶果放置到送料槽3内输送到揉捻盘2下方,揉捻调速电机1启动驱动揉捻盘2旋转,同时竖移调速电机7启动驱动半轮齿6顺时针旋转(如图3所示),此时半轮齿6与右边的竖移齿8啮合,驱动竖移板4下移,最终使揉捻盘2下移对油茶果进行揉捻,使其果壳内与油茶籽能够更好地分离;半轮齿6继续顺时针旋转,又与左边的竖移齿8啮合,驱动竖移板4上移,最终使揉捻盘2上移,方便未揉捻的茶油果进入揉捻盘2下方进行脱壳分离,分离后的果壳与油茶籽被送料槽3送到筛分输送单元进行筛分,筛分后,油茶籽由二级筛分网12再由进料口14进入风选机的风选箱体13,抽风机16启动使风选箱体13内形成气流,果壳碎屑及灰尘由抽风机16沿出风管15抽出,油茶籽由籽出料筒17输出,壳出料筒18输出残留的果壳等杂质,以此实现油茶籽的完全脱壳;完全脱壳的油茶籽被送入烘干装置48进行烘干,烘干具体为:启动驱动电机使伸缩丝杠25旋转,经伸缩丝杠螺母23驱动伸缩架22做伸/缩运动,进而带动烘干输送带28等间距张开/收拢,以此将烘干输送带28间距调节至适当位置,之后油茶籽从最上层的烘干输送带28输送后掉落至下层的烘干输送带28,如此往复直至掉落到出料输送带29上由其送出;送出后,烘干的油茶籽被送入压饼装置49进行压饼制作,具体为:输送槽33将粉碎的油茶籽输送到压饼机构下方,压饼油缸37下移驱动基板36与成型框38同时下移,当成型框38底面与输送槽33表面接触后成型框38框入油茶籽饼停止运动,基板36继续下移驱动压板40同步下移,将框入的油茶籽压制成饼(即茶油饼),之后压饼油缸37上移,将成型框38提起,然后推送气缸35驱动推送块34将茶油饼推入榨油机32榨油。本实用新型还能调节揉捻调速电机1和竖移调速电机7转速,以调节揉捻速度和揉捻节奏以满足生产需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