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酒酿酒蒸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2548阅读:950来源:国知局
青稞酒酿酒蒸煮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酿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稞酒酿酒蒸煮装置。



背景技术:

青稞酒,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青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酿造青稞酒无需复杂的程序。在藏区,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制。酿造前,首先要选出颗粒饱满、富有光泽的上等青稞,淘洗干净,用水浸泡一夜,再将其放在大平底锅中加水烧煮两小时,然后将煮熟的青稞捞出,晾去水气后,把发酵曲饼研成粉末均匀地撒上去并搅动,最后装进坛子,密封贮存。工业化酿造青稞酒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青稞为原料,在继承古老传统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引进现代技术装备,用无污染的天然优质矿泉水科学配料、精心酿造、久储自然老熟而成。而在青稞酒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现有技术中青稞酒专用蒸煮装置基本没有,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青稞酒酿酒用的蒸煮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青稞酒酿酒蒸煮装置,结构简单,应用方便,适用于酿制青稞酒时蒸煮工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青稞酒酿酒蒸煮装置,包括进水管、进料管、罐体和设置在罐体底部的蒸煮盘管,所述罐体的底部还分别设有热源进口管和热源出口管,所述蒸煮盘管分别与热源进口管、热源出口管连通;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还分别设有温度检测单元和压力检测单元,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卸料阀,罐体的顶部还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包括固定盖板、与固定盖板铰接的活动盖板,所述固定盖板的底部还均匀设有多个喷嘴,所述进水管、进料管分别设置在固定盖板的顶部,且分别与罐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蒸煮盘管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环管、第二环管和第三环管,第二环管分别与第一环管、第三环管之间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环管与热源进口管连通,所述第三环管与热源出口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侧壁顶端还设有与罐体连通的溢流管。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盖板上还设有把手。

进一步地,其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罐体的侧壁上,控制装置分别与喷嘴、卸料阀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喷嘴与进水管连通,用于冲洗罐体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蒸煮盘管进行加热蒸煮,结构简单、温度控制适宜,使蒸煮出的青稞酒更醇香,同时在盖板上设有喷嘴,利用喷嘴冲洗罐体侧壁,清洗方便,避免了杂质贴附在罐体内壁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罐体,2-第一环管,3-第二环管,4-第三环管,5-热源进口管,6-热源出口管,7-进水管,8-进料管,9-出料管,10-卸料阀,11-温度检测单元,12-压力检测单元,13-喷嘴,14-溢流管,15-固定盖板,16-活动盖板,1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青稞酒酿酒蒸煮装置,包括进水管7、进料管8、罐体1和设置在罐体1底部的蒸煮盘管,罐体1的底部还分别设有热源进口管5和热源出口管6,蒸煮盘管分别与热源进口5管、热源出口管6连通;罐体1的侧壁上还分别设有温度检测单元11和压力检测单元12,罐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管9,出料管9上设有卸料阀10,罐体1的顶部还设有盖板,盖板包括固定盖板15、与固定盖板15铰接的活动盖板16,固定盖板15的底部还均匀设有多个喷嘴13,进水管7、进料管8分别设置在固定盖板15的顶部,且进水管7、进料管8分别与罐体1连通。

具体地,蒸煮盘管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环管2、第二环管3和第三环管4,第二环管3分别与第一环管2、第三环管4之间管道连通,第一环管2与热源进口管5连通,所述第三环管4与热源出口管6连通。

具体地,罐体1的侧壁顶端还设有与罐体1连通的溢流管14。

具体地,活动盖板16上还设有把手17。

具体地,其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设置在罐体1的侧壁上,控制装置分别与喷嘴13、卸料阀10连接。

具体地,喷嘴13与进水管7连通,用于冲洗罐体1内壁。

使用时,通过进水管7、进料管8分别向罐体1加入原料,然后从热源进口管5通入热源流体,热源流体通过蒸煮盘管与原料进行热交换,对原料进行加热蒸煮;蒸煮好后,打开卸料阀10,将蒸煮好的原料液体由出料管9排出,然后打开喷嘴13,利用喷嘴13冲洗罐体1侧壁,清洗方便,避免了杂质贴附在罐体内壁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