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蓖麻油改性聚氨酯哑光面漆醇酸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40139阅读:12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具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蓖麻油改性聚氨酯哑光面漆醇酸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用于双组份PU(聚氨酯)哑光面漆醇酸树脂是用植豆油酸,多元醇,二元酸合成的,其合成的树脂硬度和柔韧性无法平衡。在制双组份PU(聚氨酯)哑光面漆时需要加入抗刮伤助剂进行改进树脂的性能,以使漆膜达到抗刮伤效果。本发明在植物油酸拼入蓖麻油,改进树脂的柔韧性,同时通过使用具有刚性的多元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提供硬度,合成一支又韧又硬的醇酸树脂。本发明所合成的树脂也克服了单独用蓖麻油与多元醇,二元酸合成的醇酸树脂硬度低,消光性差的缺点。本发明所合成的醇酸树脂具有很高的硬度,优良的柔韧性,以其为原料制成的漆膜具有极好的抗刮伤效果,流平性漆膜的透明性也较通过用抗刮伤助剂来改进的普通醇酸树脂制的漆膜有明显改进,可作为高档的抗刮伤双组份PU(聚氨酯)哑光面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蓖麻油改性聚氨酯哑光面漆醇酸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缺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蓖麻油改性聚氨酯哑光面漆醇酸树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由如下重量百分的比组分组成:

大豆油酸 12-25份

蓖麻油 2-10份

苯甲酸 0-3份

二元酸 23-32份

三羟甲基丙烷 10-15份

季戊四醇 3-10份

助剂 1份

溶剂 28-32份

优选的,所述二元酸为邻苯二甲酸酐、四氢苯酐、六氢苯酐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优选的,所述助剂为次磷酸、亚磷酸三苯酯的任意一种。所述溶剂为甲苯、二甲苯、丁酯的任意一种。

一种用蓖麻油改性的抗刮伤哑光面漆用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由下列步骤组成:

1)将大豆油酸、苯甲酸、蓖麻油,二元酸、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溶剂、助剂按照体积比为(12-25):(2-10):(0-3):(23-32):(10-15):(3-10):(1):(28-32)混合均匀再将其逐步滴加到反应釜中;

2)滴加结束后搅拌及加热,将反应釜中的温度升至150度,保温1个小时;

3)将反应釜中的温度以10℃/h的速度升温到200-205℃保温;

4)酯化混合物至粘度、酸值合格;

5)降温,过滤出料。

本发明所合成的蓖麻油改性抗刮伤哑光面漆树脂具有很高的硬度,优良的柔韧性,抗刮效果好,流平性好,树脂透明性优,用其作为基料制成的涂料具有抗刮伤性,流平好,透明度佳,可以用来制作高档抗刮伤面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制备蓖麻油改性哑光面漆:

依次在一个装有搅拌装置、温度计和通氮气保护的20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140g豆油酸、100g蓖麻油、145g邻苯二甲酸酐、100g四氢苯酐、125g三羟甲基丙烷、94g季戊四醇,295g二甲苯、1g次磷酸,同时开动搅拌及加热,升温至150oC,保温1个小时;再以10℃/h升温到200-205℃保温至酸值小于12mgKOH/g,粘度大于15000mPa·s(25°C)后降温,过滤出料。

实施例2制备蓖麻油改性哑光面漆:

依次在一个装有搅拌装置、温度计和通氮气保护的20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215g豆油酸、27g蓖麻油、16g苯甲酸、200g邻苯二甲酸酐、99g六氢苯酐、109g三羟甲基丙烷、45g季戊四醇,152g二甲苯,100g甲苯,36 g醋酸丁酯,、1g次磷酸,同时开动搅拌及加热,升温至150oC,保温1个小时;再以10℃/h升温到200-205℃保温至酸值小于12mg KOH/g,粘度大于15000mPa·s(25°C)后降温,过滤出料。

实施例3制备高档抗刮伤哑光面漆:

在分散釜中加入70重量份合成的蓖麻油改性哑光面漆和部分溶剂,在低速搅拌下加入5重量份填料,然后高速分散30分钟至细度合格,改低速加入8.6重量份助剂,最后用剩余溶剂调整粘度中速分散15分钟过滤包装

将上述的高档抗刮伤哑光面漆加入固化剂,稀释剂;由高档抗刮伤哑光面漆、固化剂和稀释剂组成,重量份数配比为:蓖麻油改性抗刮伤双组份PU(聚氨酯)哑光面漆醇酸:固化剂:稀释剂=100:40~50:30~50。经过添加了固化剂和稀释剂的高档抗刮伤哑光面漆,按照现有技术进行手工涂抹。

性能测试:

通过上述表格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本发明所合成的用蓖麻油改性抗刮伤哑光面漆用树脂具有很高的硬度,优良的柔韧性,抗刮效果好,流平性好,树脂透明性优,用其作为基料制成的涂料具有抗刮伤性,流平好,透明度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