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指示牌外壳用高分子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5302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通指示牌外壳用高分子材料。



背景技术:

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冰雪灾害天气频繁,部分道路路段结冰、积雪、泥泞等状况时有发生。路面在结冰情况下摩擦阻力下降,车辆机动性能受到影响,行驶稳定性也明显下降。因此,路面情况的恶化易导致车辆碰撞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交通安全服务水平严重降低。

目前在路面恶化地区悬挂交通指示牌,降低危险的发生,但目前使用中的交通指示牌外壳由于材料上的局限性,我们在雨天时,经常会发现可发光的交通指示牌掉电不工作的情况,大多是因为雨水渗入指示牌外壳中导致的,另外指示牌外壳易老化,亟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交通指示牌外壳用高分子材料,韧性与硬度较好,密封性能极好,耐寒、防水性能优异,在极端环境下耐老化性极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交通指示牌外壳用高分子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基材70-80份,微晶石蜡0.1-0.2份,歧化松香1-2份,环氧大豆油0.4-1份,交联剂2-4份,沉淀碳酸钙40-50份,煅烧高岭土3-7份,膨润土5-10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1-3份,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0.2-1份,c9石油树脂1-2份,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1-2份,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0.2-0.4份,紫外光吸收剂uv-5311-2份,钛酸四丁酯1-2份。

优选地,交联剂按重量份包括:过氧化苯甲酰2-4份,重铬酸铵钾0.1-0.4份。

优选地,基材按重量份包括:复合烯烃30-50份,氟硅橡胶10-20份,丁腈橡胶15-23份。

优选地,复合烯烃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碳十六内烯烃、碳十八内烯烃混合均匀,加入马来酸酐混合均匀,升温,加入环己酮搅拌,升温,加入1,4-环己二酮、1,3-环己二酮搅拌,加入麦饭石粉、水继续搅拌,真空加热,保温,滴加柠檬酸至呈中性,干燥得到复合烯烃。

优选地,复合烯烃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碳十六内烯烃、碳十八内烯烃混合均匀,加入马来酸酐混合均匀,升温至180-190℃,加入环己酮搅拌30-60min,升温至240-250℃,加入1,4-环己二酮、1,3-环己二酮搅拌15-35h,加入麦饭石粉、水继续搅拌15-38min,真空加热至800-900℃,保温20-40min,滴加柠檬酸至呈中性,干燥得到复合烯烃。

优选地,复合烯烃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20-30份碳十六内烯烃、4-12份碳十八内烯烃混合均匀,加入0.1-0.6份马来酸酐混合均匀,升温至180-190℃,加入1-2份环己酮搅拌30-60min,升温至240-250℃,加入1-2份1,4-环己二酮、1-2份1,3-环己二酮搅拌15-35h,加入5-15份麦饭石粉、100-120份水继续搅拌15-38min,真空加热至800-900℃,保温20-40min,滴加柠檬酸至呈中性,干燥得到复合烯烃。

本发明采用复合烯烃、氟硅橡胶、丁腈橡胶协同作用,在保证本发明的韧性与硬度均较好的条件下,本发明的耐老化、耐寒及密封性能均较优异;在复合烯烃中,碳十六内烯烃、碳十八内烯烃复配,经过马来酸酐处理,具有更长的碳链,疏水性能好,而环己酮、1,4-环己二酮、1,3-环己二酮则可抑制马来酸酐自聚,有效抑制内烯烃自身副反应的发生,加入麦饭石,在真空高温下作用,相互间结合程度极高;其不仅与氟硅橡胶、丁腈橡胶分散性好,而且与沉淀碳酸钙、煅烧高岭土、膨润土、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也具有较好的相容性,经过氧化苯甲酰、重铬酸铵钾交联固化后,密封性能极好,防水性能优异,在极端环境下耐老化性极好;同时采用c9石油树脂、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本发明抗冲击性能,可在保证物理机械性能良好的同时,增强本发明的耐老化性能,进一步与紫外光吸收剂uv-531、钛酸四丁酯作用,提高本发明韧性的同时,耐老化性能进一步增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交通指示牌外壳用高分子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基材70份,微晶石蜡0.2份,歧化松香1份,环氧大豆油1份,交联剂2份,沉淀碳酸钙50份,煅烧高岭土3份,膨润土10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1份,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1份,c9石油树脂1份,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2份,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0.2份,紫外光吸收剂uv-5312份,钛酸四丁酯1份。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交通指示牌外壳用高分子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基材80份,微晶石蜡0.1份,歧化松香2份,环氧大豆油0.4份,交联剂4份,沉淀碳酸钙40份,煅烧高岭土7份,膨润土5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3份,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0.2份,c9石油树脂2份,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1份,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0.4份,紫外光吸收剂uv-5311份,钛酸四丁酯2份。

基材按重量份包括:复合烯烃30份,氟硅橡胶20份,丁腈橡胶15份。交联剂按重量份包括:过氧化苯甲酰4份,重铬酸铵钾0.1份。

复合烯烃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碳十六内烯烃、碳十八内烯烃混合均匀,加入马来酸酐混合均匀,升温,加入环己酮搅拌,升温,加入1,4-环己二酮、1,3-环己二酮搅拌,加入麦饭石粉、水继续搅拌,真空加热,保温,滴加柠檬酸至呈中性,干燥得到复合烯烃。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交通指示牌外壳用高分子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基材72份,微晶石蜡0.18份,歧化松香1.2份,环氧大豆油0.8份,交联剂2.5份,沉淀碳酸钙48份,煅烧高岭土4份,膨润土8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1.5份,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0.8份,c9石油树脂1.3份,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1.8份,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0.25份,紫外光吸收剂uv-5311.8份,钛酸四丁酯1.2份。

基材按重量份包括:复合烯烃50份,氟硅橡胶10份,丁腈橡胶23份。交联剂按重量份包括:过氧化苯甲酰2份,重铬酸铵钾0.4份。

复合烯烃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将碳十六内烯烃、碳十八内烯烃混合均匀,加入马来酸酐混合均匀,升温至185℃,加入环己酮搅拌45min,升温至245℃,加入1,4-环己二酮、1,3-环己二酮搅拌25h,加入麦饭石粉、水继续搅拌25min,真空加热至850℃,保温30min,滴加柠檬酸至呈中性,干燥得到复合烯烃。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交通指示牌外壳用高分子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基材78份,微晶石蜡0.12份,歧化松香1.8份,环氧大豆油0.6份,交联剂3.5份,沉淀碳酸钙42份,煅烧高岭土6份,膨润土6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2.5份,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0.4份,c9石油树脂1.6份,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1.4份,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0.35份,紫外光吸收剂uv-5311.6份,钛酸四丁酯1.4份。

基材按重量份包括:复合烯烃38份,氟硅橡胶16份,丁腈橡胶18.5份。交联剂按重量份包括:过氧化苯甲酰3.2份,重铬酸铵钾0.22份。

复合烯烃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20份碳十六内烯烃、12份碳十八内烯烃混合均匀,加入0.1份马来酸酐混合均匀,升温至190℃,加入1份环己酮搅拌60min,升温至240℃,加入2份1,4-环己二酮、1份1,3-环己二酮搅拌35h,加入5份麦饭石粉、120份水继续搅拌15min,真空加热至900℃,保温20min,滴加柠檬酸至呈中性,干燥得到复合烯烃。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交通指示牌外壳用高分子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基材75份,微晶石蜡0.15份,歧化松香1.5份,环氧大豆油0.7份,交联剂3份,沉淀碳酸钙45份,煅烧高岭土5份,膨润土7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2份,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0.6份,c9石油树脂1.4份,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1.6份,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0.3份,紫外光吸收剂uv-5311.7份,钛酸四丁酯1.3份。

基材按重量份包括:复合烯烃42份,氟硅橡胶14份,丁腈橡胶19.5份。交联剂按重量份包括:过氧化苯甲酰2.8份,重铬酸铵钾0.28份。

复合烯烃采用如下工艺制备:按重量份将30份碳十六内烯烃、4份碳十八内烯烃混合均匀,加入0.6份马来酸酐混合均匀,升温至180℃,加入2份环己酮搅拌30min,升温至250℃,加入1份1,4-环己二酮、2份1,3-环己二酮搅拌15h,加入15份麦饭石粉、100份水继续搅拌38min,真空加热至800℃,保温40min,滴加柠檬酸至呈中性,干燥得到复合烯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