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酸帕洛诺司琼盐酸盐的合成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5015阅读:10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盐酸帕洛诺司琼盐酸盐的合成工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酸帕洛诺司琼盐酸盐的合成工艺。



背景技术:

盐酸帕洛诺司琼是由瑞士mgipharma及helsinnhealthcare公司研制开发的高效、高选择性的5-ht3受体拮抗剂,于2003年7月首先在美国获准上市,临床上用于放、化疗所致的急性和延迟性恶心、呕吐。因其具有疗效高、毒副作用小、半衰期长、用药剂量小等特点而备受关注(palonosetronforthepreventionofchemotherapy-inducednauseaandvomiting:approvalandefficacy,cancermanagres,2009)。

杨新华等根据不同原料及合成工艺,对帕洛诺司琼的合成路线进行了归纳总结,帕洛诺司琼再经成盐酸盐即可得到盐酸帕洛诺司琼,合成路线总结如图1所示(盐酸帕洛诺司琼合成路线图解,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40)。但是这些合成路线步骤多,副产物多,有些步骤反应条件甚为苛刻,需要特别的试剂,不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朱阳等提供了一种盐酸帕洛诺司琼盐酸盐的合成工艺(盐酸帕洛诺司琼的合成,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40),其反应条件温和,无需特殊试剂和设备,但是存在以下两个不足:

(1)收率过低,盐酸帕洛诺司琼(即ss型)的总收率仅有12%;

(2)由n-[(3,4-二氢萘-1-基)甲基]-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二盐酸盐制备n-[(3,4-二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的步骤中需要进行手性拆分。

为了提高收率,同时进一步简化工艺,申请人对朱阳等的工艺进行了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条件温和、步骤简单、收率高的盐酸帕洛诺司琼的合成工艺。

本发明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盐酸帕洛诺司琼盐酸盐的合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以3,4-二氢-1-萘甲胺盐酸盐和3-奎宁环酮盐酸盐为原料缩合还原制备得到n-[(3,4-二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的正丁醇溶液;

步骤s2,直接在n-[(3,4-二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的正丁醇溶液中加入催化剂氢化还原得到n-[(1,2,3,4-四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

步骤s3,将n-[(1,2,3,4-四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环合成盐得到盐酸帕洛诺司琼盐酸盐;

合成路线如下:

步骤s1操作如下:将3,4-二氢-1-萘甲胺盐酸盐、3-奎宁环酮盐酸盐和甲苯在搅拌下加入三乙胺加热回流反应,减压蒸除溶剂,剩余物中加入正丁醇,加入硼氢化钠常温反应,减压蒸除正丁醇,剩余物中加入水,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合并正丁醇萃取液体,干燥,过滤,即可得到n-[(3,4-二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的正丁醇溶液。

优选地,步骤s1具体操作如下:将3,4-二氢-1-萘甲胺盐酸盐、3-奎宁环酮盐酸盐和甲苯在搅拌下加入三乙胺热回流反应,减压蒸除溶剂,剩余物中加入正丁醇,加入硼氢化钠常温反应,减压蒸除正丁醇,剩余物中加入水,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合并正丁醇萃取液体,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即可得到n-[(3,4-二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的正丁醇溶液。

优选地,步骤s2中,在n-[(3,4-二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的正丁醇溶液中加入5%pd-c,室温通氢反应,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n-[(1,2,3,4-四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

优选地,步骤s3中,将n-[(1,2,3,4-四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溶于甲苯,室温下加入三光气,搅拌反应,加入46%三氟化硼乙醚溶液,加热回流反应,加入盐酸回流反应后冷却至10℃,以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9,水相用乙酸乙酯提取,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剩余淡黄色糖浆中加入异丙醇和浓盐酸,搅拌析晶,过滤,滤饼用异丙醇重结晶,干燥,即可得到盐酸帕洛诺司琼盐酸盐白色晶体。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合成工艺是在朱阳等提供的盐酸帕洛诺司琼盐酸盐合成工艺(盐酸帕洛诺司琼的合成,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40)基础上的改进,与该工艺相比,本发明工艺在制备n-[(3,4-二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时,选择正丁醇溶剂体系进行还原,产物中r型异构体含量不到2%,不需要进行手性拆分,步骤精简,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盐酸帕洛诺司琼的合成路线总结;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盐酸帕洛诺司琼的合成路线;

图3为用n-[(3,4-二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s型异构体)及其r型异构体制成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及用n-[(3,4-二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的正丁醇溶液制成的供试品溶液的hplc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便于与朱阳等提供的盐酸帕洛诺司琼盐酸盐合成工艺比较,下述实施例投料量参照朱阳提供的合成工艺。

实施例1以3,4-二氢-1-萘甲胺盐酸盐和3-奎宁环酮盐酸盐为原料缩合还原制备得到n-[(3,4-二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的正丁醇溶液

将3,4-二氢-1-萘甲胺盐酸盐(含量大于99%,35g,0.18mol)、3-奎宁环酮盐酸盐(含量大于99%,29g,0.18mol)和甲苯(300ml)在搅拌下加入三乙胺(45g,0.45mol),加热回流反应4h,减压蒸除溶剂,剩余物中加入正丁醇(200ml),冷却至0℃,分批加入硼氢化钠(7.5g,0.2mol),室温反应4h。减压蒸除正丁醇,剩余物中加入水(200ml),用水饱和的正丁醇(20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得n-[(3,4-二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45g,收率93.2%)的正丁醇溶液,取适量用于hplc分析。hplc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如下:

1、实验材料

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

cpa225d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

色谱柱:zorbaxextend-c18柱(安捷伦);

n-[(3,4-二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s型异构体)及其r型异构体自制,化学结构及构型经过确证;

异佛尔酮二胺为市售顺反异构体混合物(cas:2855-13-2,以顺反异构体合计的纯度>99%),购于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

乙腈为色谱纯,水为去离子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实验方法和结果

2.1、溶液配制

样品稀释剂:体积百分浓度为20%的乙腈水溶液,其中含有异佛尔酮二胺2mg/ml。

混合对照品溶液:分别称取s型异构体10mg、r型异构体对照品1mg,精密称定,分别加上述样品稀释剂溶解并稀释至10ml,摇匀,静置30分钟后进样分析。

供试品溶液:取本发明上述n-[(3,4-二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的正丁醇溶液适量,浓缩至干后用上述样品稀释剂溶解并稀释配制成s型异构体浓度约为1mg/ml的溶液,摇匀,,静置30分钟后进样分析。

2.2、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zorbaxextend-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

流动相及洗脱方式:乙腈水溶液等度洗脱,乙腈的体积百分浓度为23%;

柱温:30℃;

检测波长:254nm;

进样量:20μl。

2.3分析结果

上述hplc方法已经经过验证,分离度、线性关系、灵敏度、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均符合要求,且r型异构体、s型异构体的回归曲线基本一致,斜率和截距基本相同,这也符合本领域发展规律,即光学异构体的紫外吸收光谱性质几近相同。因此,在测定供试品溶液中r型异构体的含量时,使用r型异构体的峰面积除以s型异构体的峰面积即可准确知道r型异构体相对于s型异构体的重量百分含量。

精密量取混合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与r型异构体保留时间相同的杂质峰,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r型异构体的含量。混合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hplc色谱图如图3所示,异构体分离度大于1.5。

3批正丁醇液体中检出r异构体分别为s型异构体重量的1.67%、1.59%、1.63%;而朱阳提供的工艺中,r异构体占比32%,s型异构体仅占比68%。

实施例2直接在n-[(3,4-二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的正丁醇溶液中加入催化剂氢化还原得到n-[(1,2,3,4-四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

取适量n-[(3,4-二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的正丁醇溶液浓缩至约200ml,其中含n-[(3,4-二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14g(0.05mol),加入5%pd-c(2g),常温通氢反应8h,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即得到n-[(1,2,3,4-四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14g,收率99.5%)。1hnmr(cdcl3)δ:0.93(brs,1h),1.25-1.45(m,2h),1.55-1.65(m,2h),1.75-1.90(m,5h),2.41(d,j=13.4hz,1h),2.68-2.80(m,8h),2.84-2.92(m,2h),3.08-3.20(m,1h),7.05-7.25(m,4h)。

实施例3将n-[(1,2,3,4-四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环合成盐得到盐酸帕洛诺司琼盐酸盐

将n-[(1,2,3,4-四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14g,0.05mol)溶于甲苯(100ml),室温下加入三光气(6g,0.02mol),搅拌反应8h,加入46%三氟化硼乙醚溶液(15ml),加热回流反应5h,加入1mol/l盐酸(60ml),回流1h后冷却至10℃,以30%氢氧化钠溶液(约35ml)调至ph9,水相用乙酸乙酯(50ml×2)提取,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剩余淡黄色糖浆中加入异丙醇(50ml)和浓盐酸(4g,0.04mol),搅拌析晶,过滤,滤饼用异丙醇重结晶,干燥,得白色晶体盐酸帕洛诺司琼盐酸盐(6.4g,收率38.9%,ss型异构体占比99%)。1hnmr(cdcl3)δ:1.26-1.36(m,1h),1.72-2.12(m,7h),2.32(d,j=2.5hz,1h),2.77-2.87(m,2h),3.04-3.21(m,1h),3.22-3.35(m,4h),3.69-3.75(m,4h),4.92(t,j=7.8hz,1h),7.22-7.24(m,2h),7.82(q,j=4.6hz,1h),12.21(s,1h)。

本发明工艺总收率约36%,明显高于朱阳提供工艺的收率12%。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与朱阳提供的工艺相比,本发明工艺在制备n-[(3,4-二氢萘-1-基)甲基]-(s)-1-氮杂二环[2.2.2]辛烷-3-胺时,选择正丁醇溶剂体系进行还原,产物中r型异构体含量不到2%,不需要进行手性拆分,步骤精简,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