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水杨酸双酚A酯的电缆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54858发布日期:2019-03-19 23:5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缆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双水杨酸双酚a酯的电缆材料。



背景技术:

双水杨酸双酚a酯为光稳定剂bad或紫外线吸收剂bad,其化学名称为对,对-亚异丙基双份双水杨酸酯。

双水杨酸双酚a酯为无色无臭粉末,相对分子量468。可部分溶于苯、甲苯、二甲苯、氯苯、四氯化碳和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但不溶于乙醇、异丁醇和水。

紫外线吸收剂bad除用作纺织品防紫外剂外,本发明将其应用于电缆材料中,它可吸收波长350nm以下的紫外线,提高电缆材料的耐候性。因其能有效地吸收有害的短波紫外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水杨酸双酚a酯的电缆材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双水杨酸双酚a酯的电缆材料,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组份:聚乙烯树脂40-50份、聚氯乙烯树脂20-25份、pvc树脂40-60份、阻燃剂30-50份、偶联剂1-2份、碳酸钙7-13份、钙锌稳定剂0.6-1.2份、三氧化锑3-6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6-8份、二甲基二硫2-3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3-5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4-6份、紫外线吸收剂0.1-0.3份、碳酸钙10-15份、石蜡4-6份、环氧大豆油2-4份、硬脂酸0.2-0.4份。

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

进一步的,所述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进一步的,所述三氧化锑的纯度大于99%。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双水杨酸双酚a酯。

进一步的,所述碳酸钙为碳酸钙粉末。

进一步的,所述环氧大豆油为环氧值大于6.6%。

进一步的,所述硬脂酸的熔点为60-6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双水杨酸双酚a酯应用于电缆材料中,它可吸收波长350nm以下的紫外线,提高电缆材料的耐候性,双水杨酸双酚a酯能有效地吸收有害的短波紫外线,避免紫外线对电缆自身的伤害,延长电缆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基于双水杨酸双酚a酯的电缆材料,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组份:聚乙烯树脂40份、聚氯乙烯树脂20份、pvc树脂40份、阻燃剂30份、偶联剂1份、碳酸钙7份、钙锌稳定剂0.6份、三氧化锑3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6份、二甲基二硫2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3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4份、紫外线吸收剂0.1份、碳酸钙10份、石蜡4份、环氧大豆油2份、硬脂酸0.2份。

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铝。

所述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所述三氧化锑的纯度大于99%。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双水杨酸双酚a酯。

所述碳酸钙为碳酸钙粉末。

所述环氧大豆油为环氧值大于6.6%。

所述硬脂酸的熔点为60℃。

实施例2

一种基于双水杨酸双酚a酯的电缆材料,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组份:聚乙烯树脂45份、聚氯乙烯树脂25份、pvc树脂50份、阻燃剂40份、偶联剂1份、碳酸钙10份、钙锌稳定剂1份、三氧化锑5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7份、二甲基二硫2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4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5份、紫外线吸收剂0.3份、碳酸钙12份、石蜡4份、环氧大豆油3份、硬脂酸0.3份。

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镁。

所述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所述三氧化锑的纯度大于99%。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双水杨酸双酚a酯。

所述碳酸钙为碳酸钙粉末。

所述环氧大豆油为环氧值大于6.6%。

所述硬脂酸的熔点为65℃。

实施例3

一种基于双水杨酸双酚a酯的电缆材料,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组份:聚乙烯树脂50份、聚氯乙烯树脂25份、pvc树脂60份、阻燃剂50份、偶联剂2份、碳酸钙13份、钙锌稳定剂1.2份、三氧化锑6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8份、二甲基二硫3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6份、紫外线吸收剂0.3份、碳酸钙15份、石蜡6份、环氧大豆油4份、硬脂酸0.4份。

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铝。

所述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所述三氧化锑的纯度大于99%。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双水杨酸双酚a酯。

所述碳酸钙为碳酸钙粉末。

所述环氧大豆油为环氧值大于6.6%。

所述硬脂酸的熔点为6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水杨酸双酚A酯的电缆材料,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组份:聚乙烯树脂40‑50份、聚氯乙烯树脂20‑25 份、PVC树脂40‑60份、阻燃剂30‑50份、偶联剂1‑2份、碳酸钙7‑13份、钙锌稳定剂0.6‑1.2份、三氧化锑3‑6份、三聚氰胺氰尿酸盐6‑8份、二甲基二硫2‑3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3‑5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4‑6份、紫外线吸收剂0.1‑0.3份、碳酸钙10‑15份、石蜡4‑6份、环氧大豆油2‑4份、硬脂酸0.2‑0.4份;本发明将双水杨酸双酚A酯应用于电缆材料中,它可吸收波长350nm以下的紫外线,提高电缆材料的耐候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电缆厂(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13
技术公布日:2019.0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