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桂花中紫罗兰酮的提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17517发布日期:2019-03-27 11:32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桂花中紫罗兰酮的提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桂花中紫罗兰酮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紫罗兰酮,主要用以配制龙眼、树莓、黑莓、樱桃、柑橘等型香精,存在于boroniamegastigma精油中,为a-和β-紫罗兰酮的混合物。紫罗兰酮为浅黄色粘稠液体,a体具有甜花香;沸点为146~147℃,密度为0.9298克/厘米;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等。β体具有类似松木香,稀时类似紫罗兰香;沸点为140℃,相对密度为0.9462;溶于乙醇、乙醚。因此,紫罗兰酮是制作香精必不可少的物质。但紫罗兰酮为桂花的主要成分,使用时,需要将紫罗兰酮从桂花中进行提取。现有技术中提取紫罗兰酮的方法通常为高压破碎提取,提取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桂花中紫罗兰酮的提取方法,其提高了紫罗兰酮的提取效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桂花中紫罗兰酮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清洗桂花药材;将清洗后的桂花药材进行干燥,使得所述桂花药材表面水分小于等于0.6%;将干燥后的桂花药材粉碎成粒径为40~120μm的粉末;将粉碎成粉末的桂花药材置于超临界co2萃取釜中;在解析温度为15~50℃、解析压力为4~8mpa的萃取环境下,通入流量为20~35l/h的co2后萃取2~4小时;再在室温下放置3~10小时,取上层物体;将所述上层物体经树脂吸附和解析,并干燥后,得到紫罗兰酮的提取物。

进一步,将干燥后的桂花药材粉碎成粒径为80μm的粉末。

进一步,所述在解析温度为15~50℃、解析压力为4~8mpa的萃取环境下,通入流量为20~35l/h的co2后萃取2~4小时包括:在解析温度为25℃、解析压力为6mpa的萃取环境下,通入流量为25l/h的co2后萃取2.5小时。

进一步,所述将所述上层物体经树脂吸附和解析具体包括:将所述上层物体经孔径为350nm的树脂吸附和解析。

本发明的一种桂花中紫罗兰酮的提取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桂花中紫罗兰酮的提取方法,首先将干燥后的桂花药材粉碎成粒径为50~100μm的粉末,然后将粉碎成粉末的桂花药材置于超临界co2萃取釜中,在解析温度为15~50℃、解析压力为4~8mpa的萃取环境下,通入流量为20~35l/h的co2后萃取2~4小时,再在室温下放置3~10小时,取上层物体,最后将上层物体经树脂吸附和解析,并干燥后,得到紫罗兰酮的提取物,上述提取方法是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方法,提高了紫罗兰酮的提取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桂花中紫罗兰酮的提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桂花中紫罗兰酮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清洗桂花药材。

102、将清洗后的桂花药材进行干燥,使得所述桂花药材表面水分小于等于0.6%。

103、将干燥后的桂花药材粉碎成粒径为40~120μm的粉末。

104、将粉碎成粉末的桂花药材置于超临界co2萃取釜中。

105、在解析温度为15~50℃、解析压力为4~8mpa的萃取环境下,通入流量为20~35l/h的co2后萃取2~4小时。

106、在室温下放置3~10小时,取上层物体。

107、将所述上层物体经树脂吸附和解析,并干燥后,得到紫罗兰酮的提取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桂花中紫罗兰酮的提取方法,首先将干燥后的桂花药材粉碎成粒径为50~100μm的粉末,然后将粉碎成粉末的桂花药材置于超临界co2萃取釜中,在解析温度为15~50℃、解析压力为4~8mpa的萃取环境下,通入流量为20~35l/h的co2后萃取2~4小时,再在室温下放置3~10小时,取上层物体,最后将上层物体经树脂吸附和解析,并干燥后,得到紫罗兰酮的提取物,上述提取方法是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方法,提高了紫罗兰酮的提取效率。

实施例一

步骤1:清洗桂花药材。

步骤2:将清洗后的桂花药材进行干燥,使得所述桂花药材表面水分小于等于0.6%。

步骤3:将干燥后的桂花药材粉碎成粒径为80μm的粉末。

步骤4:将粉碎成粉末的桂花药材置于超临界co2萃取釜中。

步骤5:在解析温度为25℃、解析压力为6mpa的萃取环境下,通入流量为25l/h的co2后萃取2.5小时。

步骤6:在室温下放置6小时,取上层物体。

步骤7:将所述上层物体经树脂吸附和解析,并干燥后,得到富含紫罗兰酮的提取物。

对得到的富含紫罗兰酮的提取物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提取物中紫罗兰酮的重量百分比为60%,呈浅紫色。

实施例二

步骤1:清洗桂花药材。

步骤2:将清洗后的桂花药材进行干燥,使得所述桂花药材表面水分小于等于0.6%。

步骤3:将干燥后的桂花药材粉碎成粒径为100μm的粉末。

步骤4:将粉碎成粉末的桂花药材置于超临界co2萃取釜中。

步骤5:在解析温度为45℃、解析压力为8mpa的萃取环境下,通入流量为35l/h的co2后萃取3小时。

步骤6:在室温下放置8小时,取上层物体。

步骤7:将所述上层物体经树脂吸附和解析,并干燥后,得到富含紫罗兰酮的提取物。

对得到的富含紫罗兰酮的提取物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提取物中紫罗兰酮的重量百分比为80%,呈深紫色。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桂花中紫罗兰酮的提取方法,包括:清洗桂花药材;将清洗后的桂花药材进行干燥,使得所述桂花药材表面水分小于等于0.6%;将干燥后的桂花药材粉碎成粒径为40~120μm的粉末;将粉碎成粉末的桂花药材置于超临界CO2萃取釜中;在解析温度为15~50℃、解析压力为4~8MPa的萃取环境下,通入流量为20~35L/h的CO2后萃取2~4小时;在室温下放置3~10小时,取上层物体;将所述上层物体经树脂吸附和解析,干燥后,得到紫罗兰酮的提取物。本发明提高了紫罗兰酮的提取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任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任伦
技术研发日:2017.09.16
技术公布日:2019.03.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