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拉链链牙加工用自润性添加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480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链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树脂拉链链牙加工用自润性添加剂。
背景技术
::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拉链由链牙、拉头、上下止或锁紧件等组成,其中链牙是关键部分,它直接决定拉链的侧拉强度。一般拉链有两片链带,每片链带上各自有一列链牙,两列链牙相互交错排列。拉头夹持两侧链牙,借助拉襻滑行,即可使两侧的链牙相互啮合或脱开。拉链,按材质分为金属拉链、尼龙拉链和树脂拉链。传统拉链采用金属材质制成,虽然侧拉强度高,但金属拉链容易发涩、不易拉动,硬拉后容易破坏链牙;并且金属拉链易因金属氧化浸染造成部分的链牙出现变黑现象,此外水洗后需要及时干燥,否则面料中的染料或残留化学品与金属部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能引起金属链牙变色。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开始着力于开发非金属材质的拉链链牙。目前,树脂拉链链牙已成为一类被广泛应用的非金属材质链牙。而影响树脂拉链链牙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是其抗拉强度和自润性能,目前人们主要致力于提高其抗拉强度而忽视了其自润性能,在树脂基料不变的情况下想要改善链牙的自润性能就必须协以自润性添加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与树脂基料相容性好且能发挥优异自润效果的树脂拉链链牙加工用自润性添加剂。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树脂拉链链牙加工用自润性添加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氯化聚氯乙烯10-15份、聚四氟乙烯超细粉5-10份、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5-10份、分子筛原粉5-10份、聚α-甲基苯乙烯树脂1-5份、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1-5份、硬脂酸镁0.5-2份、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0.5-2份。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向氯化聚氯乙烯中加入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和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充分混合后送入混炼机中,于熔融状态下混炼10-15min,从混炼机卸料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并转入-5℃以下环境中密封静置3-5h,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改性氯化聚氯乙烯;(2)向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中加入分子筛原粉和硬脂酸镁,然后升温至115-125℃保温混合10-15min,再加入改性氯化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超细粉和聚α-甲基苯乙烯树脂,充分混合后送入混炼机中,并于130-140℃下混炼5-10min,从混炼机卸料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自润性添加剂。所述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是由土壤级多聚谷氨酸与氢化蓖麻油经酯化和物理交联反应制成,其具体制备方法为:将土壤级多聚谷氨酸与氢化蓖麻油升温至125-135℃保温混合3-5h,并以5-10℃/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50-60℃保温静置15-30min,再加入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和聚苯乙烯磺酸钠,于50-60℃下保温混合10-15min后再次升温至115-125℃保温混合1-2h,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所述土壤级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聚苯乙烯磺酸钠的重量比为15-20:5-10:1-5:0.5-2。所述分子筛原粉选自颗粒度在325目的13x分子筛原粉。所述分子筛原粉经过改性处理,其具体改性方法为:将分子筛原粉置于130-140℃烘箱中干燥8h,并将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丙烯酸锌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制成单体溶液,再向单体溶液中加入经干燥后的分子筛原粉和10wt%过硫酸钾水溶液,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处理器微波回流处理5min,间隔5min后继续微波回流处理5min,间隔5min后再次微波回流处理5min,如此反复使微波回流处理总时间达到30-45min,所得混合物经浓缩后转入40℃真空干燥器中烘干,烘干所得固体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最后过325目筛。所述分子筛原粉、n-羟甲基丙烯酰胺、二甲基丙烯酸锌、无水乙醇、过硫酸钾水溶液的重量比为15-20:1-5:1-5:15-25:0.5-1。所述微波处理器的工作条件为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多聚谷氨酸所含羧基与氢化蓖麻油所含羟基经酯化反应生成高分子酯化物,所生成的高分子酯化物再与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和聚苯乙烯磺酸钠经物理交联反应制得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以提高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单独使用时的性能效果。n-羟甲基丙烯酰胺与二甲基丙烯酸锌经相互交联及自身交联反应生成高分子丙烯酸树脂,并在微波作用下生成的丙烯酸树脂即时渗透到分子筛内部孔道中,从而借助丙烯酸树脂来增强分子筛原粉的使用性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氯化聚氯乙烯作为主料,辅以聚四氟乙烯超细粉、自制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分子筛原粉及多种助剂制得自润性添加剂,该自润性添加剂适用于树脂拉链链牙的加工,在其质量添加量达到3%时即可发挥优异的自润性能,显著降低拉头拉动时与链牙之间的摩擦阻力;并且该自润添加剂与树脂拉链链牙加工树脂的相容性好,在提高自润性能的同时不会降低所制树脂拉链链牙的侧拉强度,更不会增加树脂拉链链牙的阻燃性能,从而提高树脂拉链链牙的综合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1(1)向15g氯化聚氯乙烯中加入3g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和1g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充分混合后送入混炼机中,于熔融状态下混炼15min,从混炼机卸料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并转入-5℃以下环境中密封静置3h,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改性氯化聚氯乙烯;(2)向10g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中加入5g分子筛原粉和0.5g硬脂酸镁,然后升温至115-125℃保温混合15min,再加入改性氯化聚氯乙烯、5g聚四氟乙烯超细粉和3g聚α-甲基苯乙烯树脂,充分混合后送入混炼机中,并于130-140℃下混炼10min,从混炼机卸料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自润性添加剂。其中,分子筛原粉选自颗粒度在325目的13x分子筛原粉。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的制备:将15g土壤级多聚谷氨酸与5g氢化蓖麻油升温至125-135℃保温混合3h,并以5-10℃/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50-60℃保温静置15min,再加入3g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和0.5g聚苯乙烯磺酸钠,于50-60℃下保温混合15min后再次升温至115-125℃保温混合1h,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实施例2(1)向10g氯化聚氯乙烯中加入2g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和0.5g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充分混合后送入混炼机中,于熔融状态下混炼15min,从混炼机卸料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并转入-5℃以下环境中密封静置5h,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改性氯化聚氯乙烯;(2)向5g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中加入5g分子筛原粉和0.5g硬脂酸镁,然后升温至115-125℃保温混合15min,再加入改性氯化聚氯乙烯、10g聚四氟乙烯超细粉和2g聚α-甲基苯乙烯树脂,充分混合后送入混炼机中,并于130-140℃下混炼10min,从混炼机卸料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自润性添加剂。其中,分子筛原粉选自颗粒度在325目的13x分子筛原粉。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的制备:将20g土壤级多聚谷氨酸与10g氢化蓖麻油升温至125-135℃保温混合3h,并以5-10℃/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50-60℃保温静置15min,再加入5g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和1g聚苯乙烯磺酸钠,于50-60℃下保温混合15min后再次升温至115-125℃保温混合1h,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实施例3(1)向15g氯化聚氯乙烯中加入3g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和1g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充分混合后送入混炼机中,于熔融状态下混炼15min,从混炼机卸料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并转入-5℃以下环境中密封静置3h,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改性氯化聚氯乙烯;(2)向10g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中加入5g分子筛原粉和0.5g硬脂酸镁,然后升温至115-125℃保温混合15min,再加入改性氯化聚氯乙烯、5g聚四氟乙烯超细粉和3g聚α-甲基苯乙烯树脂,充分混合后送入混炼机中,并于130-140℃下混炼10min,从混炼机卸料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自润性添加剂。其中,分子筛原粉选自颗粒度在325目的13x分子筛原粉。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的制备:将15g土壤级多聚谷氨酸与5g氢化蓖麻油升温至125-135℃保温混合3h,并以5-10℃/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50-60℃保温静置15min,再加入3g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和0.5g聚苯乙烯磺酸钠,于50-60℃下保温混合15min后再次升温至115-125℃保温混合1h,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分子筛原粉的改性:将20g分子筛原粉置于130-140℃烘箱中干燥8h,并将3g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5g二甲基丙烯酸锌溶解于25g无水乙醇中制成单体溶液,再向单体溶液中加入经干燥后的分子筛原粉和0.5g10wt%过硫酸钾水溶液,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的微波处理器微波回流处理5min,间隔5min后继续微波回流处理5min,间隔5min后再次微波回流处理5min,如此反复使微波回流处理总时间达到30min,所得混合物经浓缩后转入40℃真空干燥器中烘干,烘干所得固体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最后过325目筛。实施例4(1)向10g氯化聚氯乙烯中加入2g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和0.5g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充分混合后送入混炼机中,于熔融状态下混炼15min,从混炼机卸料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并转入-5℃以下环境中密封静置5h,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改性氯化聚氯乙烯;(2)向5g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中加入5g分子筛原粉和0.5g硬脂酸镁,然后升温至115-125℃保温混合15min,再加入改性氯化聚氯乙烯、10g聚四氟乙烯超细粉和2g聚α-甲基苯乙烯树脂,充分混合后送入混炼机中,并于130-140℃下混炼10min,从混炼机卸料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自润性添加剂。其中,分子筛原粉选自颗粒度在325目的13x分子筛原粉。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的制备:将20g土壤级多聚谷氨酸与10g氢化蓖麻油升温至125-135℃保温混合3h,并以5-10℃/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50-60℃保温静置15min,再加入5g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和1g聚苯乙烯磺酸钠,于50-60℃下保温混合15min后再次升温至115-125℃保温混合1h,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分子筛原粉的改性:将15g分子筛原粉置于130-140℃烘箱中干燥8h,并将2g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3g二甲基丙烯酸锌溶解于25g无水乙醇中制成单体溶液,再向单体溶液中加入经干燥后的分子筛原粉和0.5g10wt%过硫酸钾水溶液,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的微波处理器微波回流处理5min,间隔5min后继续微波回流处理5min,间隔5min后再次微波回流处理5min,如此反复使微波回流处理总时间达到30min,所得混合物经浓缩后转入40℃真空干燥器中烘干,烘干所得固体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最后过325目筛。对照例1(1)向10g氯化聚氯乙烯中加入2g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和0.5g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充分混合后送入混炼机中,于熔融状态下混炼15min,从混炼机卸料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并转入-5℃以下环境中密封静置5h,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改性氯化聚氯乙烯;(2)向5g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中加入5g分子筛原粉和0.5g硬脂酸镁,然后升温至115-125℃保温混合15min,再加入改性氯化聚氯乙烯、10g聚四氟乙烯超细粉和2g聚α-甲基苯乙烯树脂,充分混合后送入混炼机中,并于130-140℃下混炼10min,从混炼机卸料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自润性添加剂。其中,分子筛原粉选自颗粒度在325目的13x分子筛原粉。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的制备:将20g土壤级多聚谷氨酸与10g氢化蓖麻油升温至125-135℃保温混合3h,并以5-10℃/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50-60℃保温静置15min,再于50-60℃下保温混合15min后再次升温至115-125℃保温混合1h,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分子筛原粉的改性:将15g分子筛原粉置于130-140℃烘箱中干燥8h,并将2g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3g二甲基丙烯酸锌溶解于25g无水乙醇中制成单体溶液,再向单体溶液中加入经干燥后的分子筛原粉和0.5g10wt%过硫酸钾水溶液,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的微波处理器微波回流处理5min,间隔5min后继续微波回流处理5min,间隔5min后再次微波回流处理5min,如此反复使微波回流处理总时间达到30min,所得混合物经浓缩后转入40℃真空干燥器中烘干,烘干所得固体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最后过325目筛。对照例2(1)向10g氯化聚氯乙烯中加入2g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和0.5g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充分混合后送入混炼机中,于熔融状态下混炼15min,从混炼机卸料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并转入-5℃以下环境中密封静置5h,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改性氯化聚氯乙烯;(2)向3.3g多聚谷氨酸中加入1.7g氢化蓖麻油、5g分子筛原粉和0.5g硬脂酸镁,然后升温至115-125℃保温混合15min,再加入改性氯化聚氯乙烯、10g聚四氟乙烯超细粉和2g聚α-甲基苯乙烯树脂,充分混合后送入混炼机中,并于130-140℃下混炼10min,从混炼机卸料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自润性添加剂。其中,分子筛原粉选自颗粒度在325目的13x分子筛原粉。分子筛原粉的改性:将15g分子筛原粉置于130-140℃烘箱中干燥8h,并将2g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3g二甲基丙烯酸锌溶解于25g无水乙醇中制成单体溶液,再向单体溶液中加入经干燥后的分子筛原粉和0.5g10wt%过硫酸钾水溶液,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的微波处理器微波回流处理5min,间隔5min后继续微波回流处理5min,间隔5min后再次微波回流处理5min,如此反复使微波回流处理总时间达到30min,所得混合物经浓缩后转入40℃真空干燥器中烘干,烘干所得固体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最后过325目筛。对照例3向5g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中加入5g分子筛原粉和0.5g硬脂酸镁,然后升温至115-125℃保温混合15min,再加入10g氯化聚氯乙烯、10g聚四氟乙烯超细粉和2g聚α-甲基苯乙烯树脂,充分混合后送入混炼机中,并于130-140℃下混炼10min,从混炼机卸料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自润性添加剂。其中,分子筛原粉选自颗粒度在325目的13x分子筛原粉。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的制备:将20g土壤级多聚谷氨酸与10g氢化蓖麻油升温至125-135℃保温混合3h,并以5-10℃/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50-60℃保温静置15min,再加入5g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和1g聚苯乙烯磺酸钠,于50-60℃下保温混合15min后再次升温至115-125℃保温混合1h,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多聚谷氨酸/氢化蓖麻油。分子筛原粉的改性:将15g分子筛原粉置于130-140℃烘箱中干燥8h,并将2g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3g二甲基丙烯酸锌溶解于25g无水乙醇中制成单体溶液,再向单体溶液中加入经干燥后的分子筛原粉和0.5g10wt%过硫酸钾水溶液,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的微波处理器微波回流处理5min,间隔5min后继续微波回流处理5min,间隔5min后再次微波回流处理5min,如此反复使微波回流处理总时间达到30min,所得混合物经浓缩后转入40℃真空干燥器中烘干,烘干所得固体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最后过325目筛。实施例5分别将实施例1-4、对照例1-3所制自润性添加剂按照表1所示并经相同加工方法加工制得树脂拉链链牙,设置以专利cn201610711718.0实施例1中重量比3:1的纳米石墨粉和二硫化钼微粉的混合料作为自润性添加剂对照例4以及不添加自润性添加剂的对照例5,对所制树脂拉链链牙的使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sbs是指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表1树脂拉链链牙制备原料配方表2树脂拉链链牙的使用性能组别极限氧指数/%侧拉强度提高率/%滑动摩擦系数实施例1338.80.08实施例2339.20.08实施例3379.80.07实施例43710.30.07对照例1328.10.09对照例2316.40.11对照例3314.90.12对照例4303.70.13对照例528-0.14其中,侧拉强度提高率的计算是以对照例5的侧拉强度为基准。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