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且具有耐冲击性的聚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6280发布日期:2019-02-10 14:37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组合物,特别是有关一种具有耐冲击性的聚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直链型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pbt),因具有良好的机械、光学以及耐化学性质,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真空或压空成型塑料制品中。例如pet胶片制备的包装盒、容器等。但在成品装箱运送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碎裂情况,或在低温环境下的耐摔落性不佳,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与产率下降。为了改善pet在常温或低温下的耐冲击性,通常会在其中添加抗冲改质剂,例如美国专利第5,041,499号提出在1,4-环己烷二甲醇(cyclohexanedimethanol,chdm)改质的pet中加入高剂量(25-75wt%)的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blockcopolymer,sbc)。但高剂量的改质剂会导致聚酯产品透明性降低。在美国专利第5,300,567号中提及,在pbt中加入10wt%-40wt%的星型sbc可改善胶片的低温耐冲击性能,但是sbc需要再接枝上环氧官能团(epoxygroup),而且sbc的添加量过高,亦会使胶片的雾度提高,不利于后续加工应用。在聚酯的一些应用领域中,需要保持聚酯的透明性,故如何改善pet的常温及低温耐冲击性,同时兼顾其透明性,是目前面临的主要课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在低温下的耐冲击性不佳。一般来说,为了改善pet的耐冲击性,需要对pet进行改质。现有技术大多藉由提升pet的特性黏度(intrinsicviscosity,iv)、在合成中利用醇类改质或添加抗冲改质剂以增加pet的韧性。但大部分的抗冲改质剂需要高添加量,且仅能在常温下达到一定的耐冲击效果,在低温下,耐冲击性质的改善,效果并不显著。另外,添加高剂量的抗冲改质剂,会导致聚酯组合物成品的透明性不佳。再者,抗冲改质剂在高添加量下也会造成pet的模量(modulus)下降,使pet的挺性(stiffness)不足,成形不易。现有技术中,在未使用1,4-环己烷二甲醇(cyclohexanedimethanol,chdm)改质的pet中加入sbc,对于抗冲击的强度没有明显改善,而且使用chdm改质的pet会有回收上的问题,使pet雾度上升,造成不透明。有鉴于上述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改善常温以及低温的耐冲击性、并兼顾产品透明性的聚酯组合物。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一个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耐冲击性的聚酯组合物,其包含:100重量份的聚酯,此聚酯为二醇及二羧酸经缩合聚合反应而得、0.1-6.0重量份的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blockcopolymer),此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在100,000至200,000之间,具有0.1-0.6的特性黏度(intrinsicviscosity),且其中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包含苯乙烯单元和丁二烯单元,丁二烯单元含量以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总重量计在20wt%至50wt%之间。根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其中二醇为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二乙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3-环己烷二甲醇、1,4-环己烷二甲醇或其组合。根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其中二羧酸为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或其组合。根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其中聚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根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其中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程度(polydispersityindex)大于1.2。根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聚酯组合物所制得成型体的雾度(haze)不大于10。更进一步说明,该聚酯组合物的雾度大于1。根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聚酯组合物还包含一添加剂,其中添加剂的用量范围为0-30重量份。根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其中添加剂为选自由着色剂、抗静电剂、防燃剂、抗uv安定剂、抗滑剂、塑化剂、无机填充剂、抗氧化剂和润滑剂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添加剂。根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其中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blockcopolymer)的含量为1.0-5.0重量份。根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其中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blockcopolymer)的含量为1.0-3.0重量份。本发明提供的聚酯组合物,藉由加入非直链型sbc,所制得的聚酯片材透明性佳,具有耐冲击性质且低温耐寒性优异。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酯组合物,包含聚酯以及改质剂,其中聚酯由二醇以及二羧酸经聚合反应而得,改质剂为分子量在100,000至200,000之间、且具有一特性黏度(intrinsicviscosity)为0.1-0.6的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blockcopolymer,sbc)。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聚酯组合物含有100重量份的聚酯,以及含有不多于6重量份的sbc,例如0.1、0.5、1、2、3、4、5或6重量份,优选为1.0-5.0重量份,更优选为1.0-3.0重量份。sbc具有在100,000至200,000之间的重均分子量(mw),且其具有0.1-0.6的特性黏度(intrinsicviscosity,iv),例如0.1、0.2、0.3、0.4、0.5或0.6。sbc依照化学结构可区分为直链型与非直链型,非直链型sbc包含但不限于支链型sbc、星型sbc、多臂型sbc及梳状sbc等。经发明人多次实验发现,星型(star-shaped)或多臂型sbc较直链型sbc更可以提升聚酯组合物低温时的耐冲击性。更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使用的sbc可以为星型,其核心可以为聚丁二烯(polybutadiene,pb),并且具有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手臂(arms)。sbc是使用苯乙烯(styrene)与丁二烯(1,3-butadiene),以丁基锂(butyllithium,buli)为引发剂,经由阴离子聚合反应合成的共聚物。星型sbc与直链型sbc差别在于合成的方法不同,其中星型sbc在聚合反应时,使用多官能团的偶合剂,并且调整引发剂与偶合剂的摩尔比,控制反应以得到与偶合剂官能团相同数量的星型sbc手臂。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丁二烯单元含量以该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c)总重量计在20wt%至50wt%之间。当丁二烯单元含量大于50wt%时,sbc与聚酯的兼容性较差。当丁二烯单元含量小于20wt%时,sbc对于聚酯的耐冲击性改善较不显著。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sbc的分子量分布程度(polydispersityindex,pdi)可以大于1.2。本发明使用的聚酯由二醇以及二羧酸经聚合反应而得,其中二醇为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二乙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3-环己烷二甲醇或1,4-环己烷二甲醇;其中二羧酸为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或间苯二甲酸。在本发明的聚酯组合物中,可以视情况需求,另外添加适量的着色剂、抗静电剂、防燃剂、抗uv安定剂、抗滑剂、塑化剂、无机填充剂、抗氧化剂和/或润滑剂等添加剂。优选地,以聚酯的重量为100重量份计算,此添加剂添加量为0-30重量份,包含5、10、20或30重量份。本发明可以使用已知方法制备聚酯片材,例如:使聚酯通过单螺杆挤出机或双螺杆挤出机,并且在200℃至300℃的加工温度下熔融,接着再通过模头(t-die)押出,形成聚酯片材。本发明的聚酯组合物可根据后续应用的需求,使用各种适合的加工方式作成各式型态的制品。下列表一为以下实施例使用的非直链型sbc:表一下列表二为以下实施例使用的直链型sbc:表二厂牌型号asahi-kaseiasaflex825台橡股份有限公司taipol4202以下实施例使用的pet酯粒为远东新世纪的cb600h。测试方法:(1)机械性质:按照astmd638测定;(2)雾度(haze):按照astmd1003测定;(3)胶体渗透层析仪(gelpermeationchromatography,gpc)分析:使用viscotek270dualdetector(ralls-viscometer)+shodexri-72detector测定;(4)sbc的丁二烯单元含量:使用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resonance,nmr)分析;(5)胶片低温冲击测试:按照astmd1790测定。雾度在小于10的情况下被认为不影响胶片的透明度。胶片低温冲击测试样品的制备是在常温下取宽50.8mm、长146.1mm的试片。长边与试片纹路平行,将试片弯曲成u字型,开口重迭,并以胶带黏住。胶片低温冲击测试流程为取每组样品各10片,置入-40℃的恒温冷冻柜20分钟后,在冷冻柜内进行打击测试,统计10片的破裂率。在以下实施例中,耐寒性的评断为◎:破裂率≤30%、○:30<破裂率≤60%、△:60%<破裂率≤80%、x:破裂率>80%。破裂率越小代表低温冲击的改善效果越好。也就是说,耐寒性的评断为◎的组别在低温冲击的改善效果上优于耐寒性的评断为○的组别。耐寒性的评断为△的组别在低温冲击的改善效果上优于耐寒性的评断为x的组别。下列表三为原料检验结果,其中mw为重均分子量(weight-averagemolecularweight)、mn为数均分子量(numberaveragemolecularweight)、pdi为分子量分布程度(polydispersityindex)、iv为特性黏度(intrinsicviscosity):表三由以上gpc分析结果得知,可由pdi区分直链型sbc或非直链型sbc。当pdi值小于或等于1.2时为直链型sbc,而pdi值大于1.2为非直链型sbc。在分子量相近的情况下,非直链型结构比直链型结构具有更低的黏度。本发明使用的sbc的分子量在100,000至200,000之间,故可以藉由黏度值判断sbc属于直链型或非直链型。分子量在100,000至200,000之间时,iv值小于或等于0.6为非直链型结构,iv值大于0.6则为直链型结构。实施例1-2、比较例1-2将100重量份的pet酯粒放入140℃烘箱,干燥12小时后,干燥至含水量少于50ppm后与1重量份的非直链型sbc塑料粒混合均匀。此处选择不同丁二烯单元含量的非直链型sbc,非直链型sbc型号及其丁二烯单元含量如表四所示,其中丁二烯单元含量为重量百分比,以sbc的总重量计。混合均匀的酯粒,放入片材挤出机挤出,温度设定为270℃,挤出机螺杆长径比为28-36。挤出的片材测量雾度及低温冲击破裂率,其中,耐寒性表现为◎-○表示可有效改善pet胶片的低温冲击破裂率,耐寒性表现为△-x表示无法有效改善pet胶片的低温冲击破裂率,所得结果如表四所示。比较例3-4将100重量份的pet酯粒放入140℃烘箱,干燥12小时后,干燥至含水量少于50ppm后与1重量份的直链型sbc塑料粒混合均匀。此处选择不同丁二烯单元含量的直链型sbc,直链型sbc的型号及其丁二烯单元含量如表四所示,其中丁二烯单元含量为重量百分比,以sbc的总重量计。混合均匀的酯粒,放入pet片材挤出机挤出,温度设定为270℃,挤出机螺杆长径比为28-36。挤出的片材测量雾度及耐寒打击破裂率,其中,耐寒性表现为◎-○表示可有效改善pet胶片的低温冲击破裂率,耐寒性表现为△-x表示无法有效改善pet胶片的低温冲击破裂率,所得结果如表四所示。表四比较例3与实施例1使用含有相近的丁二烯单元含量的sbc添加于pet中。与实施例1相比,比较例3中使用的直链型sbc,其在改善耐寒性上明显比实施例1使用的非直链型sbc差,对耐寒性的提升帮助较不显著。这表明在相同添加量下非直链型sbc在耐寒性表现上较直链型sbc优异。实验结果显示,在添加相同1重量份的非直链型sbc的情况下,不同丁二烯单元含量的非直链型sbc,在雾度与耐寒性表现上也有所不同。当非直链型sbc的丁二烯单元含量上升,雾度也会上升。发明人发现当sbc的丁二烯单元含量为20wt%-50wt%时,可以使pet胶片具有最佳的耐寒性,其中sbc的丁二烯单元含量包含20wt%、25wt%、30wt%、35wt%、40wt%、45wt%或50wt%。更进一步说明,当sbc的丁二烯单元含量为20wt%-50wt%,包含20wt%、25wt%、30wt%、35wt%、40wt%、45wt%或50wt%,且为非直链型sbc时,耐寒性表现更佳。实施例3-4、比较例5-6将100重量份的pet酯粒放入140℃烘箱,干燥12小时后,干燥至含水量少于50ppm后与1-12重量份的支链型sbc塑料粒混合均匀。此处的非直链型sbc选用neosstyrolution的684d,其丁二烯单元含量为23wt%。混合均匀的酯粒,放入片材挤出机挤出,温度设定为270℃,挤出机螺杆长径比为28-36。挤出的片材测量雾度及耐寒打击破裂率,其中,耐寒性表现为◎-○表示可有效改善pet胶片的耐寒打击破裂率,耐寒性表现为△-x表示无法有效改善pet胶片的耐寒打击破裂率,所得结果如表五所示。比较例7将pet酯粒放入140℃烘箱,干燥12小时后,干燥至含水量少于50ppm,放入片材挤出机挤出,温度设定为270℃,挤出机螺杆长径比为28-36。挤出的片材测量雾度及低温冲击破裂率,其中,耐寒性表现为◎-○表示可有效改善pet胶片的低温冲击破裂率,耐寒性表现为△-x表示无法有效改善pet胶片的低温冲击破裂率,所得结果如表五所示。表五实验结果发现,sbc添加比例为1-5重量份时,pet片材在低温下的耐寒性较好。尤其在添加比例为1-3重量份时耐寒性更好,可以使pet具有不错的耐寒性且透明性佳。而当sbc比例大于5重量份时,对pet片材的耐寒性改善没有显著帮助,并且会使得pet片材雾度大幅上升,造成不透明。另外,从比较例7的实验结果得知,未经sbc改质的pet,其在低温(-40℃)下,胶片破裂严重,耐寒性较差。这表明本发明使用sbc改质pet,确实使pet的耐寒性大幅上升。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具有耐冲击性质的聚酯组合物,藉由加入非直链型sbc,所制得的聚酯片材透明性佳,且低温耐寒性优异。本发明已经详细地描述某些实施方式,但其他的实施方式也是可能的。因此,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畴不应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内,当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