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给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9044阅读:10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管道技术,特别涉及一种pe给水管。



背景技术:

高密度聚乙烯pe(聚乙烯)材料由于其强度高、耐腐蚀、无毒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给水管制造领域。因为它不会生锈,所以,是替代普通铁给水管的理想管材。pe给水管执行产品国家标准:gb/t13663-2000《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

现有技术中的pe给水管,存在管材刚性不够且管材性能的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pe给水管,可保证管材具有较好刚性且管材性能的稳定性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pe给水管,包括pe管体,所述pe管体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高密度聚乙烯95-105份、pvc树脂1-2份、硅烷偶联剂1-2份、轻质碳酸钙1-2份和稳定剂2-5份,所述轻质碳酸钙的线性平均粒径为0.02-1μm,所述轻质碳酸钙的沉降体积为4.5-5.5ml/g,所述轻质碳酸钙的比表面积为3.5-4.5m2/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在高密度聚乙烯中加入轻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作为填充改性剂,轻质碳酸钙可进入pvc、硅烷偶联剂与高密度聚乙烯混合后的共混体系中,由于本发明的上述轻质碳酸钙设计(线性平均粒径、沉降体积和比表面积)可以获得适宜的粒子大小,使得轻质碳酸钙可在体系中分散均匀,并且上述适宜的粒子大小能很好的传递所承受的外力,消耗冲击能,从而起到很好的改性作用,使管材获得较好的刚性和优异的稳定性。

(2)上述轻质碳酸钙的添加量仅为1-2份,可有效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设计上述线性平均粒径、沉降体积和比表面积的轻质碳酸钙。

本发明提供一种pe给水管,包括pe管体,所述pe管体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高密度聚乙烯95-105份、pvc树脂1-2份、硅烷偶联剂1-2份、轻质碳酸钙1-2份和稳定剂2-5份,所述轻质碳酸钙的线性平均粒径为0.02-1μm,所述轻质碳酸钙的沉降体积为4.5-5.5ml/g,所述轻质碳酸钙的比表面积为3.5-4.5m2/g。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在高密度聚乙烯中加入轻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作为填充改性剂,轻质碳酸钙可进入pvc、硅烷偶联剂与高密度聚乙烯混合后的共混体系中,由于本发明的上述轻质碳酸钙设计(线性平均粒径、沉降体积和比表面积)可以获得适宜的粒子大小,使得轻质碳酸钙可在体系中分散均匀,并且上述适宜的粒子大小能很好的传递所承受的外力,消耗冲击能,从而起到很好的改性作用,使管材获得较好的刚性和优异的稳定性。

(2)上述轻质碳酸钙的添加量仅为1-2份,可有效降低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轻质碳酸钙的线性平均粒径为0.02-0.05μm,所述轻质碳酸钙的沉降体积为5.0-5.2ml/g,所述轻质碳酸钙的比表面积为4.0-4.2m2/g。

由上述描述可知,优选的,上述线性平均粒径、沉降体积为与比表面积的配合设计,对管材的性能的稳定性具有优异的增强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稳定剂为钙锌复合稳定剂、硬脂酸钙和有机锡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稳定剂为钙锌复合稳定剂、硬脂酸钙和有机锡稳定剂按照1:3:6-8的质量比值进行混合后的混合物。

由上述描述可知,采用上述钙锌复合稳定剂、硬脂酸钙和有机锡稳定剂按照1:3:6-8的质量比值进行混合后的混合物作为稳定剂,是对于pvc树脂、硅烷偶联剂与轻质碳酸钙联合使用作为原料的针对性的设计,可以针对性地提高共混后的混合体系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管材性能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pe管体的制备原料还包括润滑剂1-5份。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剂为金属皂类润滑剂和环氧大豆油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皂类润滑剂和环氧大豆油的含量比值为2-3:0.1-0.5。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皂类润滑剂为硬脂酸钙。

由上述描述可知,优选的,润滑剂为金属皂类润滑剂和环氧大豆油的混合物,更为优选的,金属皂类润滑剂为硬脂酸钙,金属皂类润滑剂和环氧大豆油的含量比值为2-3:0.1-0.5。本发明通过金属皂类润滑剂和环氧大豆油的混合物作为润滑剂,一方面,金属皂类润滑剂为外润滑剂,同时兼具作为热稳定剂,可与上述复合热稳定剂协同作用,保证非常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另一方面,环氧大豆油属于环氧类增塑剂,环氧大豆油与pe的相溶性很好,挥发性低,迁移性小,上述非常小分量的环氧大豆油的加入,与金属皂类润滑剂混合后,可以同时获得较好的外润滑和内润滑的作用。上述润滑剂的设计尤其适合非标型材。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本实施例的pe给水管,包括pe管体,所述pe管体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高密度聚乙烯95份、pvc树脂1份、硅烷偶联剂1份、轻质碳酸钙1份和稳定剂2份,所述轻质碳酸钙的线性平均粒径为0.02μm,所述轻质碳酸钙的沉降体积为4.5ml/g,所述轻质碳酸钙的比表面积为3.5m2/g。所述稳定剂为钙锌复合稳定剂、硬脂酸钙和有机锡稳定剂按照1:3:6的质量比值进行混合后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的pe给水管的制备方法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pe管材的制备方法,例如,可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和相应大小模具进行生产制备。双螺杆挤出机的工艺参数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工艺进行。

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为:

本实施例的pe给水管,包括pe管体,所述pe管体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高密度聚乙烯105份、pvc树脂2份、硅烷偶联剂2份、轻质碳酸钙1-2份和稳定剂2-5份,所述轻质碳酸钙的线性平均粒径为1μm,所述轻质碳酸钙的沉降体积为5.5ml/g,所述轻质碳酸钙的比表面积为4.5m2/g。所述稳定剂为钙锌复合稳定剂、硬脂酸钙和有机锡稳定剂按照1:3:8的质量比值进行混合后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为:

本实施例的pe给水管,包括pe管体,所述pe管体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高密度聚乙烯100份、pvc树脂1.5份、硅烷偶联剂1.5份、轻质碳酸钙1.5份和稳定剂3份,所述轻质碳酸钙的线性平均粒径为0.02-1μm,所述轻质碳酸钙的沉降体积为5ml/g,所述轻质碳酸钙的比表面积为4m2/g。所述稳定剂为钙锌复合稳定剂、硬脂酸钙和有机锡稳定剂按照1:3:7的质量比值进行混合后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实施例四为:

本实施例的acr与pvc联用作为改性剂的pe给水管,与实施例一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所述轻质碳酸钙的线性平均粒径为0.02μm,所述轻质碳酸钙的沉降体积为5ml/g,所述轻质碳酸钙的比表面积为3.5m2/g。

本发明的实施例五为:

本实施例的acr与pvc联用作为改性剂的pe给水管,与实施例一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所述轻质碳酸钙的线性平均粒径为0.05μm,所述轻质碳酸钙的沉降体积为5.2ml/g,所述轻质碳酸钙的比表面积为4.2m2/g。

本发明的实施例六为:

本实施例的acr与pvc联用作为改性剂的pe给水管,与实施例一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所述轻质碳酸钙的线性平均粒径为0.03μm,所述轻质碳酸钙的沉降体积为5.1ml/g,所述轻质碳酸钙的比表面积为4.1m2/g。

性能测试

1、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和相应大小的模具进行工艺生产,以制备获得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的pe给水管的pe管体,并且按照gb/t13663-2000标准分别对其进行外观、不透光性、落锤冲击试验、二氯甲烷浸渍试验和液压实验的测试。

外观、不透光性、落锤冲击试验、二氯甲烷浸渍试验和液压实验的测试结果参见下表1。

表1

2、将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的pe给水管的pe管体分别进行拉伸屈服强度和简支梁冲击强度的测试。

同时,将实施例一中的轻质碳酸钙删去,其他均与实施例一相同,作为对比例1;对比例1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的pe给水管的pe管体同时进行拉伸屈服强度和简支梁冲击强度的测试。

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根据表1-2可知,本发明的pe给水管的pe管体的拉伸屈服强度和简支梁冲击强度均明显高于对比例1,且各性能符合gb/t13663-2000的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pe给水管具有较好的刚性和优异的稳定性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