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用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4467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缆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用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用一根或多根导线经过绞合制作成导体线芯,再在导体上施以相应的绝缘层,外面包上密封护套而形成的导线,主要由线芯、绝缘层、屏蔽层和护套层构成。电缆具有占用地面和空间少;供电安全可靠,触电可能性小;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运行、维护工作简单方便;有利于美化城市,具有保密性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的各个领域。电缆护套层的作用是密封保护电缆免受外界杂质和水分的侵入,防止外力直接损坏电缆绝缘层。电缆护套层材料不仅要求密封性好、防腐性高、机械强度高、阻燃性好,还应当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能。聚己内酰胺是单体己内酰胺经开环聚合反应生成的线型聚酰胺,具有抗拉强度和耐磨性优异等优点,在电子、汽车、机械及化工领域均有广泛应用,聚己内酰胺材料也可作为电缆护套层材料。随着电缆在更多领域中的应用,电缆的应用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因而,对电缆的各项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单一的聚己内酰胺材料制备得到的电缆性能已不能满足电缆性能的要求,对电缆用聚己内酰胺材料进行改性成为必要。耐高温性能是电缆需要具备的特殊性能之一,随着电缆应用的范围不断增加,电缆也在更多高温环境中得到应用,因而,对电缆的耐高温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电缆用聚己内酰胺材料的耐高温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也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提高聚己内酰胺材料的耐高温性,如:添加无机填料和对聚己内酰胺进行交联的方法,但由于原材料选择的针对性较差或没有对聚己内酰胺聚合度进行控制等因素的影响,得到的改性聚己内酰胺材料耐高温性能并没有达到预想的要求,要么加工性好但耐高温性差,要么耐高温性好却加工性变差,从而严重影响了电缆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缆用聚己内酰胺材料耐高温性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种电缆用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复合热稳定剂添加到聚己内酰胺中并在控制聚己内酰胺聚合度的条件下进行交联改性,显著的提高了聚己内酰胺的耐高温性能,且保留了较好的加工性,将该聚己内酰胺材料用于电缆,能显著增加电缆的耐高温性能。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用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改性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材料制备而成:15-20份的填料、0.3-0.8份的复合热稳定剂、15-25份的聚丙烯腈、45-65份的聚己内酰胺、0.3-0.8份的偶联剂、0.1-0.3份的交联剂。本发明一种电缆用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改性材料,根据填料、热稳定剂和交联能增加聚己内酰胺耐高温的基本原理,不仅通过针对性的筛选复合热稳定剂、填料和交联剂的种类,来提高各原料之间的相容性,使填料和热稳定剂对聚己内酰胺的耐高温性能增强作用更好,还通过控制聚己内酰胺材料的聚合度来使改性后的聚己内酰胺材料在耐高温性与加工性之间达到最佳平衡关系,从而使得到的聚己内酰胺材料在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的条件下,也满足制备电缆所需要的加工性,从而能大量生产耐高温性好的电缆。上述一种电缆用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改性材料,其中,所述的填料为硅藻土和滑石粉的混合物;填料不仅能影响聚己内酰胺的耐高温性能,还直接影响聚己内酰胺加工性,通过复合使用,能最大程度增加聚己内酰胺的耐高温性,对加工性的影响降低;优选的,所述的填料中硅藻土与滑石粉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其中,所述的填料粒径为0.01-0.5μm;填料粒径和长度越小,分散性越差,对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性能的增强作用降低,填料粒径和长度越大,在聚己内酰胺相中相容性越差,容易出现界面分离,影响聚己内酰胺材料的性能;优选的,所述的填料粒径为0.05-0.2μm;最优选的,所述的填料粒径为0.1μm。上述一种电缆用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改性材料,其中,所述的复合热稳定剂为硬脂酸钙与二苯甲酰甲烷组成的混合物;所述的复合热稳定剂之间形成协同增效作用,能显著改善聚己内酰胺材料的耐高温性能;优选的,所述的复合热稳定剂中硬脂酸钙与二苯甲酰甲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上述一种电缆用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改性材料,其中,聚己内酰胺的聚合度越大,交联后耐高温性能越差,加工性越好,聚己内酰胺的聚合物越小,则交联后耐高温性能越好,加工性越差,因此,选择合理的聚己内酰胺聚合度,是平衡耐高温性能和加工性的重要手段。所述的聚丙烯腈聚合度为150-280;优选的,所述的聚丙烯腈的聚合度为200-250;最优的,所述的聚丙烯腈的聚合度为230;通过优选,得到的聚己内酰胺既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也具有较好的加工性,适合用于制备电缆护套层。其中,所述的聚己内酰胺聚合度为1000-1300;优选的,所述聚己内酰胺的聚合度为1400-1800;最优选的,所述的聚己内酰胺的聚合度为1200;通过优选,得到的聚己内酰胺既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也具有较好的加工性,适合用于制备电缆护套层。上述一种电缆用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改性材料,其中,所述的偶联剂为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能增加填料与聚己内酰胺材料之间的相容性,提高聚己内酰胺材料的性能。其中,所述的交联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该交联剂不仅能将两种不同聚合度的聚己内酰胺适当交联,提高聚己内酰胺材料的耐高温性能,能提高与填料的相容性,增加填料对聚己内酰胺的改性作用,与填料形成协同增效作用。上述一种电缆用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改性材料,其中,其原材料还包括分散剂、增塑剂、抗静电剂、染色剂、増亮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的助剂能提高电缆用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改性材料的加工性,增加其功能性等作用,从而提高其适用性。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用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填料用偶联剂进行处理;(2)将经过偶联处理的填料与复合热稳定剂、聚丙烯腈、聚己内酰胺、交联剂混合均匀后用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电缆用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改性材料。本发明一种电缆用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对填料进行偶联处理,增加其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再与聚己内酰胺等原料进行混合,使填料分散在交联聚己内酰胺中,形成稳定性好、耐高温性能好、加工性好的改性聚己内酰胺材料;该制备方法简单可靠,适合用于电缆用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改性材料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电缆用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改性材料针对性的筛选复合热稳定剂、填料、偶联剂和交联剂的种类,来提高填料与聚己内酰胺之间的相容性,使填料对聚己内酰胺的耐高温性能增强作用更好。2、本发明电缆用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改性材料通过控制聚己内酰胺的聚合度来使改性后的聚己内酰胺材料在耐高温性能与加工性之间达到最佳平衡关系,使得到的聚己内酰胺材料在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的条件下,也符合制备电缆护套层所需要的加工性。3、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靠,适合电缆用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改性材料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1)将12份的、粒径为0.1μm硅藻土和6份的、粒径为0.1μm滑石粉用0.5份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进行处理;(2)将经过偶联处理的硅藻土、滑石粉与0.45份硬脂酸钙、0.15份的二苯甲酰甲烷、20份的聚合度为230的聚丙烯腈、55份的聚合度为1200的聚己内酰胺、0.2份的过氧化苯甲酰混合均匀后用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电缆用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改性材料。实施例2(1)将10份的、粒径为0.5μm硅藻土和5份的、粒径为0.01μm滑石粉用0.3份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进行处理;(2)将经过偶联处理的硅藻土、滑石粉与0.2份硬脂酸钙、0.1份的二苯甲酰甲烷、15份的聚合度为150的聚丙烯腈、65份的聚合度为1600的聚己内酰胺、0.1份的过氧化苯甲酰混合均匀后用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电缆用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改性材料。实施例3(1)将15份的、粒径为0.01μm硅藻土和5份的、粒径为0.2μm滑石粉用0.8份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进行处理;(2)将经过偶联处理的填料与0.6份硬脂酸钙与0.2份二苯甲酰甲烷、25份的聚合度为280的聚丙烯腈、45份的聚合度为800的聚己内酰胺、0.3份的过氧化苯甲酰混合均匀后用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电缆用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改性材料。对比例1(1)将18份的、粒径为0.1μm硅藻土用0.5份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进行处理;(2)将经过偶联处理的硅藻土、滑石粉与0.45份硬脂酸钙、0.15份的二苯甲酰甲烷、12份的聚合度为230的聚丙烯腈、55份的聚合度为1200的聚己内酰胺、0.2份的过氧化苯甲酰混合均匀后用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聚己内酰胺改性电缆材料。对比例2(1)将12份的、粒径为0.1μm硅藻土和6份的、粒径为0.1μm滑石粉用0.5份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进行处理;(2)将经过偶联处理的硅藻土、滑石粉与0.6份的二苯甲酰甲烷、20份的聚合度为230的聚丙烯腈、55份的聚合度为1200的聚己内酰胺、0.2份的过氧化苯甲酰混合均匀后用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聚己内酰胺改性电缆材料。对比例3(1)将12份的、粒径为0.1μm硅藻土和6份的、粒径为0.1μm滑石粉用0.5份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进行处理;(2)将经过偶联处理的硅藻土、滑石粉与0.6份硬脂酸钙、20份的聚合度为230的聚丙烯腈、55份的聚合度为1200的聚己内酰胺、0.2份的过氧化苯甲酰混合均匀后用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聚己内酰胺改性电缆材料。对比例4(1)将12份的、粒径为0.1μm硅藻土和6份的、粒径为0.1μm滑石粉用0.5份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进行处理;(2)将经过偶联处理的硅藻土、滑石粉与0.45份硬脂酸钙、0.15份的二苯甲酰甲烷、20份的聚合度为300的聚丙烯腈、55份的聚合度为1800的聚己内酰胺、0.2份的过氧化苯甲酰混合均匀后用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聚己内酰胺改性电缆材料。对比例5(1)将12份的、粒径为0.1μm硅藻土和6份的、粒径为0.1μm滑石粉用0.5份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进行处理;(2)将经过偶联处理的硅藻土、滑石粉与0.45份硬脂酸钙、0.15份的二苯甲酰甲烷、20份的聚合度为120的聚丙烯腈、55份的聚合度为700的聚己内酰胺、0.2份的过氧化苯甲酰混合均匀后用挤出机进行挤出,得到聚己内酰胺改性电缆材料。将上述实施例1-3和对比例1-5中的聚己内酰胺改性电缆材料,进行性能检测,记录数据如下:性能熔点(℃)加工性实施例1242+++实施例2241+++实施例3240+++对比例1237++对比例2235+++对比例3236+++对比例4232++++对比例5245+注:“+”越多,说明性能越好。对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实施例1-3中制备得到的本发明电缆用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改性材料,耐高温性能好,加工性好;而对比例1中,未添加滑石粉,填料协同增效作用消失,聚己内酰胺材料的耐高温性能显著降低,加工性降低;对比例2中未添加硬脂酸钙热稳定剂,复合稳定剂的协同增效作用消失,对聚己内酰胺的耐高温性能增强作用显著降低;对比例3中未添加二苯甲酰甲烷热稳定剂,复合稳定剂的协同增效作用消失,对聚己内酰胺的耐高温性能增强作用显著降低;对比例4中聚己内酰胺的聚合度过大,虽然加工性变好,但耐高温性能显著降低;对比例5中聚己内酰胺的聚合度过小,改性聚己内酰胺耐高温性能好,但加工性显著降低。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