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甲基-3-溴吡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91095发布日期:2019-05-17 21:03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4-甲基-3-溴吡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吡啶及其衍生物广泛地分布于自然界。许多植物成分如生物碱等的结构中都含有吡啶环化合物,它们是生产许多重要化合物的基础,是医药、农药、染料、表面活性剂、橡胶助剂、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粘合剂等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原料。4-甲基-3-溴吡啶是一种重要中间体,主要用作医药中间体、有机合成中间体、有机溶剂,也用于染料、香料及农药等的生产。

目前,已报道的4-甲基-3-溴吡啶的合成方法存在收率低、工艺路线长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副产物多、产率低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产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的4-甲基-3-溴吡啶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4-甲基-3-溴吡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4-甲基-3-硝基吡啶为原料,甲醇作溶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氢还原,抽滤,滤液浓缩,得4-甲基-3-氨基吡啶;

(2)将4-甲基-3-氨基吡啶与酸反应成盐冷却至-10℃-0℃,滴加溴,加完滴加亚硝酸钠水溶液,滴加完毕调节溶液ph为碱性,再进行萃取、干燥、浓缩,得4-甲基-3-溴吡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催化剂选自pd/c、raneyni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加氢还原反应在高压釜中进行,还原温度为20-40℃,还原压力为0.5mpa。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抽滤步骤采用硅藻土助滤。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调节溶液ph时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

本发明的反应方程式为:

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后处理简单,容易放大生产,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催化效果好,收率高;原料价格便宜,生产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这些实施例完全是例证性的,它们仅用来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1)4-甲基-3-氨基吡啶的制备:将4-甲基-3-硝基吡啶(13.8g,0.1mol)溶于甲醇溶液中,加入10%pd/c(0.1g),该反应在高压釜中进行,通氢气至压力为0.5mpa,升温至20℃,反应15h。薄层色谱监控至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硅藻土助滤,滤饼用二氯甲烷洗涤,这样可以防止pd/c着火,滤液浓缩减压浓缩的2-甲基-4-氨基吡啶,摩尔收率为93%。

(2)4-甲基-3-溴吡啶的制备:在冰盐浴冷却下,将2-甲基-4-氨基吡啶(10.8g,0.1mol)加入到48%hbr(46ml,0.4mol)中,加完,冷却至-5℃,缓慢滴加液溴(15ml,0.3mol),30-35min加完,然后在0℃以下滴加40%的亚硝酸钠溶液42g,在1-1.1h内加完,加完继续在0℃以下搅拌30min,然后在20℃以下缓慢加入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为9,反应液用乙酸乙酯萃取,有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浓缩,得4-甲基-3-溴吡啶,摩尔收率为95%。

实施例2

(1)4-甲基-3-氨基吡啶的制备:将4-甲基-3-硝基吡啶(13.8g,0.1mol)溶于甲醇溶液中,加入10%pd/c(0.1g),该反应在高压釜中进行,通氢气至压力为0.5mpa,升温至30℃,反应15h。薄层色谱监控至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硅藻土助滤,滤饼用二氯甲烷洗涤,这样可以防止pd/c着火,滤液浓缩得4-甲基-3-氨基吡啶,摩尔收率为97%。

(2)4-甲基-3-溴吡啶的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1)4-甲基-3-氨基吡啶的制备:将4-甲基-3-硝基吡啶(13.8g,0.1mol)溶于甲醇溶液中,加入10%pd/c(0.1g),该反应在高压釜中进行,通氢气至压力为0.5mpa,升温至40℃,反应15h。薄层色谱监控至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硅藻土助滤,滤饼用二氯甲烷洗涤,这样可以防止pd/c着火,滤液浓缩得4-甲基-3-氨基吡啶,摩尔收率为95%。

(2)4-甲基-3-溴吡啶的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4‑甲基‑3‑溴吡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4‑甲基‑3‑硝基吡啶为原料,甲醇作溶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氢还原,抽滤,滤液浓缩,得4‑甲基‑3‑氨基吡啶;(2)将4‑甲基‑3‑氨基吡啶与酸反应成盐冷却至‑10℃‑0℃,滴加溴,加完滴加亚硝酸钠水溶液,滴加完毕调节溶液pH为碱性,再进行萃取、干燥、浓缩,得4‑甲基‑3‑溴吡啶。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后处理简单,容易放大生产,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催化效果好,收率高;原料价格便宜,生产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魏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丹阳市宁大卫防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9
技术公布日:2019.0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