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绒机及除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96712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是除绒机及除绒方法,适用于以脱酚棉籽蛋白为原料,通过高效除绒生产发酵专用棉籽蛋白。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主要医药原料药生产国家,每年的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等原药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抗生素类药品年生产总量约为5万吨,这些抗生素原料药的生产多采用工业发酵生产,所需培养基总需求量大于20万吨。我国三大发酵制品的产量约100万吨,酶制剂如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糖化酶等发酵生产均需大量的培养基。氨基酸产能不断扩大,对培养基的需求也增长迅速。

我国发酵工业的现代化(如应用先进发酵成套设备和分离纯化设备等)已经向前迈进很大一步,接近于世界先进的水平。相比之下,用于工业发酵的有机氮源培养基的生产水平却远远的落后于发达国家,并已成为我国微生物发酵工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限制因素之一。脱酚棉籽蛋白是生产培养基的优质原料,尤其适用于特定的发酵菌种。但残留的棉绒在发酵生产中抑制生物菌体生长,降低发酵效价水平;另外,在发酵产品进行膜过滤后处理时,堵塞膜孔,降低生产效率,造成损失。对棉籽蛋白进行除绒处理非常必要,发酵生产的时间、温度等参数都受到严格控制,因此如培养基产品的细度一致且与发酵周期吻合,则在发酵过程中能够被最合理的使用和耗尽,在减少培养基单耗的同时也使发酵废渣(水)大幅度减少,有利于实现清洁生产,有利于三废处理和环境保护。此外,低温粉碎可有效保护蛋白不变形,营养不损失。因此,以棉籽蛋白为原料生产培养基,除绒和粉碎是关键技术。

但现有技术中的除绒设备和方法存在如下缺陷:只能达到短绒残留量0.5%左右,不能满足生产要求;设备结构复杂,能耗高。如中国专利申请200610145399.8公开了一种含绒低的棉籽仁及其生产方法和装置,专利公开号为cn1948560a,公开日2007-04-18。该申请的生产方法为:将含有棉短绒的棉籽仁物料加到团绒导流板上,团绒导流板作平面回转运动,转速为100-150转/分,回转半径为30-90毫米,团绒导流板与水平面的倾角为0°-7°,棉籽仁中分散的棉短绒逐渐形成团状棉绒被去除;其生产装置,包括机架、筛床和使筛床产生平面回转运动的驱动机构,筛床内设置有团绒导流板,团绒导流板上、下面均设有筛板。

该申请中将含有棉短绒的棉籽仁物料加到团绒导流板上,并在该团绒导流板上设有阻隔物,该阻隔物为团绒隔板和/或团绒突起物,该阻隔物起到加强团绒的作用。该申请中在团绒导流板上聚集起团状棉绒后,团状棉绒通过风选方法去除从而与除绒后的棉籽仁分离。该将团状棉绒从棉籽仁中去除的方式需要对风力进行调整和控制,即需要将团状棉绒去除干净,又要保留除绒后的棉籽仁,该操作难度大,且存在损失除绒后的棉籽仁,降低生产效率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除绒机,具有设备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特点,且生产得到的发酵专用棉籽蛋白残留棉绒量低,符合发酵生产要求。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除绒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除绒机,包括两个平面板,所述两个平面板分别为上层板和下层板,上层板下表面布有毛刺突起物。

优化的,毛刺突起物为柱状物,直径小于2mm,高度小于5cm,密度大于3根/cm2,材质为钢质。

优化的,毛刺突起物的最下端与下层板之间的距离为0.5~5cm。

优化的,上层板与提升驱动机相连。

优化的,上层板和下层板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

优化的,上层板和下层板分别与驱动机相连,上层板和下层板在驱动机带动下作方向相反的平面回转运动。

优化的,两个平面板平行设置,下层板与水平面的倾角为2~4度,转速为70~90转/分钟,回转半径为11~13厘米;上层板转速为30~50转/分钟。

本发明提供的采用上述除绒机除去棉籽蛋白中的棉短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棉短绒团绒化;将棉籽蛋白置于除绒机的下层板上,下层板由驱动机带动作平面回转运动,棉短绒聚集成团绒;

步骤二:分离团绒;除绒机上层板下表面的毛刺突起物与棉籽蛋白物料接触后,将团绒及未成团的棉短绒粘附于上层板;

步骤三:除去团绒;上层板抬起,除去下表面粘附的团绒及未成团的棉短绒。

优化的,步骤三中上层板在提升驱动机的带动下抬起;通过风吹的方法除去下表面粘附的团绒及未成团的棉短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首次采用上下两层的高效除绒系统将棉籽蛋白中残留棉绒去除,棉绒含量降至0.2%以下,有效脱除了棉短绒,拓展了产品的应用范围,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尤其适用于后处理采用膜过滤的发酵工艺。

2,下层板作平面回转运动能将短绒导流成团,上层板下表面布有毛刺突起物,与下层板成反方向回旋运动,毛刺突起物与棉籽蛋白物料接触后,可将团状棉绒及未成团的短绒富集于上层板。逆向回转系统保证上层板在较低转速情况下将短绒富集,降低了能耗。

3,上层板的毛刺突起物能有效粘附、富集短绒,不仅将团状棉绒及未成团的短绒与其他物料及时分离,而且有利于促进其他物料中残余短绒的进一步团绒化。

4,上层板运行一段时间后抬起,用强风吹去上面附着的短绒。本发明通过首先团状棉绒和未成团的短绒首先粘附在上层板上,完成与除绒后棉籽蛋白物料的分离后,再通过风力吹的方法将团绒和未成团的短绒从上层板上去除,避免了物料的损失,同时不需要对风力进行调整和控制即可将团状棉绒去除干净,该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5,本发明通过对设备参数的调节,如上层板和下层板的转速和回转半径,毛刺突起物的高度、直径、密度、与下层板的距离,使生产的培养基具有棉绒残留低的优点,适用于以棉籽蛋白为原料生产培养基的高效除绒。

6,上层板和下层板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可以适应不同生产场地的需要。

7,上层板在提升驱动机的带动下抬起,实现了操作的机械化自动化,节省人力,提高效率;通过风吹的方法除去下表面粘附的团绒及未成团的棉短绒,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除绒机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除绒机上层板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1,上层板;2,毛刺突起物;3,下层板;4,上层板驱动机;5,下层板驱动机;6,上层板提升驱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除绒机,包括两个平面板,所述两个平面板分别为上层板和下层板,上层板下表面布有毛刺突起物。

其中,毛刺突起物为柱状物,直径小于2mm,高度小于5cm,密度大于3根/cm2,材质为钢质。

其中,毛刺突起物的最下端与下层板之间的距离为0.5~5cm。

其中,上层板与提升驱动机相连。

其中,上层板和下层板的形状为方形。

其中,上层板和下层板分别与驱动机相连,上层板和下层板在驱动机带动下作方向相反的平面回转运动。

其中,两个平面板平行设置,下层板与水平面的倾角为2~4度,转速为70~90转/分钟,回转半径为11~13厘米;上层板转速为30~50转/分钟。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采用上述除绒机除去棉籽蛋白中的棉短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棉短绒团绒化;将棉籽蛋白置于除绒机的下层板上,下层板由驱动机带动作平面回转运动,棉短绒聚集成团绒;

步骤二:分离团绒;除绒机上层板下表面的毛刺突起物与棉籽蛋白物料接触后,将团绒及未成团的棉短绒粘附于上层板;

步骤三:除去团绒;上层板抬起,除去下表面粘附的团绒及未成团的棉短绒。

其中,步骤三中上层板在提升驱动机的带动下抬起;通过风吹的方法除去下表面粘附的团绒及未成团的棉短绒。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除绒机下层板与水平面的倾角为3度,转速为85转/分钟,回转半径为12厘米,能将短绒导流成团。上层板转速为35转/分钟。

本实施例生产得到的发酵专用棉籽蛋白棉绒含量降至0.16%(质量含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下层板与水平面的倾角为2.5度,转速为75转/分钟,回转半径为11厘米,能将短绒导流成团。上层板转速为45转/分钟。

本实施例生产得到的发酵专用棉籽蛋白棉绒含量降至0.15%(质量含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