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全生物降解垃圾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447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袋,尤其涉及一种防伪全生物降解垃圾袋。



背景技术:

原态pbat的外表呈乳白色,在微薄截面呈一定程度的半透明状。pe具有优良的耐大多数生活和工业用化学品的特性。某些种类的化学品会产生化学腐蚀,例如腐蚀性氧化剂(浓硝酸),芳香烃(二甲苯)和卤化烃(四氯化碳)。该聚合物不吸湿并具有好的防水蒸汽性,可用于塑料袋用途。然而其通常不具有防伪功能,用于某些需要防伪的领域时,需要在塑料袋上另外设置专门的防伪标识,比如印刷防伪油墨,或粘贴防伪标签等,即影响了产品的外观,又增加了加工工序。而且由于这些防伪技术都是广泛使用的防伪技术,造假者很容易看出,从而仿制相应的防伪标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防伪标志易复制易去除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防伪垃圾袋。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伪垃圾袋,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pbat60-79份

相容剂2-4份

防伪组分10-15份

表面处理组分2-5份

抗氧剂2-3份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10-30份

所述的防伪组分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

编码物质1-70%

荧光粉10-20%

载体树脂10-80%。

进一步的,为了增强材料的可降解性能,材料还包括

改性淀粉10-15份

光敏剂1-5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改性淀粉为改性后的玉米淀粉。

进一步的,为了选取光降解性能较强的光敏剂,所述的光敏剂为芳香族酮类或安息香醚类。

进一步的,所述的光敏剂为苯甲酮、安息香二甲醚。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垃圾袋加工过程中的热氧化降解,所述的抗氧剂为芳香胺类。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中的垃圾袋自带防伪标志,且该防伪标志不易被仿制和去除,本发明中的垃圾袋生物降解性能好,普通薄膜需要2-30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降解,全生物降解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了,实现了环境友好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解释说明,但应当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防伪垃圾袋,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pbat60份

相容剂4份

防伪组分15份

表面处理组分2份

抗氧剂2份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30份

改性淀粉10份

光敏剂5份

所述的防伪组分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

编码物质10%

荧光粉15%

载体树脂75%。

所述的改性淀粉为改性后的玉米淀粉。

为了选取光降解性能较强的光敏剂,所述的光敏剂为芳香族酮类,所述的光敏剂为苯甲酮。

为了防止垃圾袋加工过程中的热氧化降解,所述的抗氧剂为芳香胺类。

实施例2

一种防伪垃圾袋,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pbat70份

相容剂3份

防伪组分10份

表面处理组分5份

抗氧剂3份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10份

改性淀粉10份

光敏剂5份。

所述的防伪组分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

编码物质70%

荧光粉20%

载体树脂10%

所述的改性淀粉为改性后的玉米淀粉。

为了选取光降解性能较强的光敏剂,所述的光敏剂为安息香醚类。所述的光敏剂为安息香二甲醚。

为了防止垃圾袋加工过程中的热氧化降解,所述的抗氧剂为芳香胺类。

实施例3

一种防伪垃圾袋,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pbat60份

相容剂3份

防伪组分13份

表面处理组分4份

抗氧剂24份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20份

改性淀粉12份

光敏剂3份。

所述的防伪组分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

编码物质50%

荧光粉20%

载体树脂30%。

为了增强材料的可降解性能,所述的改性淀粉为改性后的玉米淀粉。

为了选取光降解性能较强的光敏剂,所述的光敏剂为安息香醚类。所述的光敏剂为安息香二甲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全生物降解垃圾袋,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PBAT 60‑79份;相容剂2‑4份;防伪组分10‑15份;表面处理组分2‑5份;抗氧剂2‑3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10‑30份;所述的防伪组分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编码物质1‑70%;荧光粉10‑20%;载体树脂10‑80%。本发明中的垃圾袋自带防伪标志,且该防伪标志不易被仿制和去除,本发明中的垃圾袋生物降解性能好,普通薄膜需要2‑30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降解,全生物降解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了,实现了环境友好化。

技术研发人员:缪磊;孙建军;邱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星火丰盈环保包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1
技术公布日:2018.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