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沼气发酵装置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30668发布日期:2019-06-28 22:37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沼气发酵装置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沼气发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单经济的沼气发酵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沼气是生物质能源,属于可再生资源,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有机废弃物、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消化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和提升,沼气的清洁开发与利用逐渐成为主要研究方向。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含ch4和co2,除此之外,还含有h2s。硫化氢对管道、仪器、金属设备具有腐蚀性,并且,燃烧硫化氢产生的二氧化硫对环境也有一定的污染。如何将沼气中的硫化氢除去,是沼气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沼气去除硫化氢的方法有干法脱硫,湿法脱硫和生物脱硫。干法脱硫需要频繁地跟换脱硫剂,造成劳动强度大、运行成本高,大规模应用已被淘汰。湿法脱硫采用碱液(naoh或na2co3)与沼气逆流接触脱除硫化氢,在再生槽内通过特定的催化剂(萘醌类物质),将碱液吸收后的硫化氢催化生成单质硫、硫代硫酸盐、硫酸盐,同时碱液大部分得到再生,可继续在洗涤塔内吸收硫化氢,工艺复杂需专人值守,设备投资成本大。生物脱硫将一定量的空气导入含有硫化氢的沼气中,混合气体通过生物滤池、生物滴滤池以去除硫化氢,生物脱硫需要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条件苛刻。

生物脱硫技术包括生物过滤法、生物吸附法和生物滴滤法,三种系统均属开放系统,其微生物种群随环境改变而变化。在生物脱硫过程中,氧化态的含硫污染物经供生物还原作用生成硫化物或h2s然后再经生物氧化过程生成单质硫去除。生物脱硫技术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常规脱硫替代新工艺,具有许多优点:不需催化剂和氧化剂(空气除外),不需处理化学污泥,产生很少生物污染,低能耗,回收硫,效率高,无臭味。

现有的脱硫方法通常都需要在沼气发酵罐之外,再添加一套脱硫设备;比如:cn106381183a中即公开了一种沼气生物脱硫装置,其包括脱硫塔、生物反应器和硫分离器,额外添加脱硫设备必然会增加工程造价的成本,并且会增加施工的难度。

为了解决成本问题,cn105251338a公开了一种厌氧反应的沼气脱硫工艺,其公开了将脱硫装置设在沼气反应器的顶端,包括了填料支架和生物填料层;但是,其生物填料层有高分子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内部要包含多种脱硫细菌。但是,该装置仍然存在问题,一方面,高分子弹性材料和脱硫细菌的价格不菲;另一方面,采用脱硫细菌作为生物脱硫剂还有一个弊端,细菌的生长需要严苛的生长环境和营养成分,为了保持细菌的繁殖能力以及脱硫性能,必然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并且还要定期检测细菌的活力,这对整个沼气发酵装置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接在厌氧发酵中进行生物脱硫处理的方法,从而降低后期脱硫处理成本。轻松解决了设备投资高,工艺控制复杂,过程不易控制,条件要求苛刻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沼气发酵装置,包括罐体和罐顶,所述罐体和罐顶之间设置有脱硫剂层,所述脱硫剂层和罐顶之间形成储气腔,所述罐顶上还设置有沼气收集管。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脱硫剂层置于脱硫剂支撑装置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脱硫剂支撑装置包括透气网状物,所述网状物可以选自防尘网、透气棉或滤网,所述网孔的直径优选1-10mm,更优选1-5mm,更优选1-2mm。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脱硫剂支撑装置还置于支撑透气网状物的承重层上,所述承重层支撑透气网状物,所述承重层由木条、绳状物、或其他类似物构成,所述绳状物优选尼龙绳,所述为承重层的结构呈平行条状排列、“井”字形排列、“田”字形排列或辐条状排列。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脱硫剂层可以不置于脱硫剂支撑装置上,而直接置于用木条或绳状物排列成网状结构上,所形成网状结构的孔径优选1-10mm,更优选1-5mm,更优选1-2mm。

所述脱硫剂层含有牛粪。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牛粪为来自养殖场的牛粪。优选的,所述牛粪需经过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将牛粪加水清洗、净化,除去牛粪中的泥砂;优选的,加水后,牛粪水中固形物含量为1-10%,优选1-5%,更优选1-2%。

进一步的,所述牛粪水还需经过曝空气处理,所述通气速率为1-10l/小时,优选,3-5l/小时;曝气时间为12-48h,优选20-40h,更优选24-36h,更优选24h;优选的,处理完毕的牛粪水中固形物含量为1-10%,优选3-5%。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处理的温度为常温,优选在净化装置中进行。

优选的,将所述处理后的牛粪水置于脱硫剂支撑装置上,牛粪的厚度为1-5mm,优选2mm。

所述沼气发酵装置的罐顶为硬质材料或气膜材料,所述气膜材料优选pvc、pe、亚克力、pvdf、epdm。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沼气发酵装置还包括空气管道,所述空气管道上设置有流量计、止回阀和调节阀,空气管道与空气泵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沼气发酵装置的顶部设置脱硫层,脱硫层与罐顶之间形成储气腔内,储气腔体内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沼气在通过脱硫层时,在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硫化氢气体被脱硫层还原成硫单体,滞留在过滤网上,从而达到去除硫化氢的目的。本发明直接在沼气发酵装置中进行脱硫处理,降低了后期脱硫处理成本。

另外,本发明采用牛粪直接作为脱硫剂,牛粪中含有脱硫微生物,脱硫效果显著,与市售的脱硫微生物相比,不仅节约了成本,还能循环利用;如果直接采用脱硫微生物进行脱硫,脱硫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营养物质,在沼气发酵装置运行完一个发酵周期后,脱硫微生物会面临活力丧失以及脱硫能力降低的风险,为了提高脱硫效果,需重新补充脱硫微生物;但是,牛粪自身中的营养成分可作为脱硫微生物生长所需物质,因此,与分离纯化的脱硫微生物相比,采用牛粪直接作为脱硫剂,可循环使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牛粪作为脱硫层可使用5-10年无需更换,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沼气发酵装置示意图,其中,1-罐体,2-罐顶,3-脱硫剂层,4-储气腔,5-沼气收集管,6-脱硫剂支撑装置,7-承重层,8-物料界面,9-立柱,10-空气管道,11-流量计,12-调节阀,13-止回阀,14-空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沼气发酵装置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沼气发酵装置,所述沼气发酵装置包括罐体1和罐顶2;所述罐体和罐顶之间设置有脱硫剂层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脱硫剂层为牛粪,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脱硫剂层包括牛粪和其他的脱硫剂,优选生物脱硫剂;所述脱硫剂层和罐顶之间形成储气腔4,用于储存经过脱硫的沼气;所述脱硫剂层置于脱硫剂支撑装置6上,所述脱硫剂支撑装置为滤网,滤网的孔径为1.5mm,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脱硫剂支撑装置还可以为防尘网或透气棉;所述滤网置于承重层7上,承重层为成辐条状排列的尼龙绳,从中间立柱9到罐体1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根8-10mm粗的尼龙绳,形成承重层。承重层置于罐体内部物料界面8之上。

罐顶2上还设置有沼气收集管5,在本实施例中,罐顶2为气膜顶,气膜顶的材料为pe材料,气膜顶四周外沿和罐体顶端的四周外沿密封。当储气腔中的沼气收集到一定程度时,由于罐体内的压力增加,会导致气膜胀气膨大,此时可通过沼气收集管释放沼气。罐体1上还设置有空气管道10,所述空气管道10上还设置有流量计11、调节阀12、止回阀13和空气泵14。

实施例2脱硫剂的制备

本发明采用牛粪作为沼气脱硫剂,选用来自山东、内蒙古等地养殖场的牛粪,将牛粪刷涂到滤网上,罐体发酵的沼气会经过刷涂有牛粪的滤网到达储气腔,经过牛粪的脱硫处理,沼气中的硫化氢含量将大大降低。

为了提高牛粪的脱硫效果,本发明对牛粪进行了预处理。首先,水洗、净化牛粪,除去泥沙;之后,在牛粪中通入空气,通气速率为2-10l/小时,通气时间为12-48h;最后得到的牛粪中的固形物含量保持在1-10%。

为了优化牛粪的脱硫效果,本发明进行了两因素试验,采用不同的通气速率、和通气时间来预处理牛粪,通过预试验验证不同处理条件下牛粪的脱硫效果,处理前沼气中硫化氢的含量为2000ppm,试验设计与结果见表1。

表1牛粪预处理工艺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注:表1中沼气处理前的硫化氢含量为2000ppm

由表1可知,当通气时间低于20小时或高于36小时的时候,牛粪的脱硫效果不佳,这是因为通气时间太短不利于牛粪中脱硫微生物的繁殖,但是,时间太长的话,牛粪中其他的微生物也会大量繁殖,会削弱脱硫微生物的脱硫效果。当通气时间在20-36h、通气速率为3-7l/小时,牛粪的脱硫效果较好,尤其是在通气时间为24h、通气速率为3-5l/小时,牛粪的脱硫效果最好。

实施例3沼气发酵装置的应用

收集山东、内蒙古等地养殖场的牛粪,水洗去除泥沙,保持牛粪水中的固形物含量在1-2%,然后以3-5l/h的速率通入空气,通气时间为24h;通气完毕,控制牛粪水中的固形物含量在5%左右,将其涂刷在过滤网上,涂刷厚度为2mm左右,之后,进行沼气发酵、脱硫。比较了四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网的效果,网孔直径分别为1mm、2mm、3mm和5mm,分别置于四个不同的沼气发酵装置中。由表2可知,当滤网孔径超过3mm时,沼气与脱硫剂接触时间较短,会影响脱硫效率,当滤网孔径为1-2mm时,脱硫效果最好。

表2不同孔径滤网的脱硫效果的对比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