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香型酒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68023阅读:10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浓香型酒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曲是传统白酒酿造工艺的主要糖化发酵剂,它以纯小麦或按一定比例配合的大麦、豌豆等为原料,经粉碎加水压制成砖块状曲坯,放置于曲室内依靠自然界带入的各种野生菌在原料上自然培育,获得各种有益于发酵的微生物,再经风干即成大曲,浓香型酒曲培养顶点温度50-60℃,周期40-60天;制成的大曲经3-6个月的贮藏,称为陈曲。

大曲是靠自然界的野生微生物参于发酵,从而也形成了很多不利于发酵用的微生物,这也经常会出现一房曲好一房曲坏的现象,制曲时间长,形成了质量难以控制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规范有序能够保证酒曲品质的浓香型酒曲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浓香型酒曲,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比的如下组分组成:

小麦75-95%,

大麦0-20%,

豌豆0-5%。

本发明所述的浓香型酒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选择、配料与粉碎:根据原料的水份及生产季节确定加水量,以保证曲块水份在30-39%;选择好的原料先进行配料,再经去尘除杂系统处理后,进行粉碎,粉碎后使麦粒成薄片,麦心成细粉,并掌握自然气温在30℃以上时稍细,在30℃以下时稍粗;(2)制曲:制曲前把场地、工用具清洗干净,将料搅拌均匀无疙瘩,采用机械制曲,所制曲块要求松紧适宜,表面光滑整齐,四角端正,无掉边缺角现象,曲块重量均匀;

(3)入房:曲坯入房前,先将房内地面清扫干净,然后撒上一层新鲜稻糠,厚度以不出现地面为宜,并泼洒清洁水,使稻糠潮湿均匀,要求糠湿、地无水;踩制好的曲块应迅速送至曲房,以防止曲表面吹干,不利于曲块成熟;

曲坯入房顺序排列,由里向外视环境温度分为单层排列或双层排列,两层中间用竹竿隔开,上下块行与行要摆齐,边摆边盖草帘,曲块四周披上润湿的麻袋,入房完毕在房内墙壁及曲上洒水,以利曲块表皮挂衣长霉;

(4)曲房培养:大曲质量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入房后的培菌管理,大曲在曲房内培养分为六个阶段,六个阶段为长霉、起火、大火、后火、养曲、出房、贮存,制得浓香型酒曲。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气温在30℃以上时稍细时,未通过20目孔筛的占35%-45%,在30℃以下时稍粗时,未通过20目孔筛的占45%-55%。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每块制曲的大小为长270±10mm、宽180±10mm、高60±10mm。

更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当环境温度大于20℃时为单层,小于20℃时为双层;自然气温低于25℃时可洒40-50℃的热水。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曲坯入房顺序排列:行间距为1.0-2.0厘米,曲块要横着竖起平放,防止倒斜,曲间距为3-5厘米,自然气温在32℃以上时稍宽,稍宽时,曲间距为4-6厘米。

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包括如下步骤:

step1:长霉:曲坯入房后1-2天内在曲表面会出现白色霉菌菌丝斑点,即开始生衣,调节产品温度至33-41℃,在操作上应控制品温缓升,使上霉良好;

step2起火:长霉后曲坯表面不粘手,调节产品温度至40-45℃时,进行第一次翻曲,在入房的第三天,翻曲时应打开门窗并采取底翻面,周围的翻到中间,中间的翻到周围,硬度大的安在下层的方法,翻曲完毕应关闭门窗保温;

step3大火阶级:这阶段微生物的生长仍然旺盛,菌丝由曲坯表面向里生长,水份及热量由里向外散发,品温继续升高,温度升高至50-60℃,保持四天后通过开闭门窗调节曲坯温度,大火阶段结束时,基本有一半的曲块成熟,期间要隔1-3天翻曲一次,翻曲时将曲块逐步收拢;

step4后火阶段:微生物繁殖转入低潮,曲块逐渐干燥,品温逐渐下降,直到曲块不热为止,进入后火阶段要注意防止品温下降过急过快,每隔1-3天翻曲一次,品温降至32-34℃,曲心水份继续蒸发干燥,不成熟的曲块继续成熟,操作人员要根据气候和曲块成熟程度,进行收拢,使曲坯之间距离逐渐缩小,保持曲块均匀成熟;

step5养曲阶段:后火期后,曲心部位仍有一部分水份未排干净的5-10%的曲坯宜采用微温进行蒸发,这时曲块温度变化已基本停滞,应特别注意保温、避免下降过快,以使曲心仅有的水份蒸发干净,防止后火过小,使曲产生病害;

step6出房:曲成熟后要及时出房入库;

step7贮存:大曲出房后,入库贮存,存放于干燥通风的设有挡鼠板的曲库中,曲库要防止日光直射,以及升温起潮感染杂菌现象,入库大曲应分批分别堆放整齐,新曲、陈曲分区隔离存放,登记卡片,对入房入库日期、数量、水分和糖化力情况作好记录,制得浓香型酒曲。

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step2起火具体操作为:撤去草帘、麻袋、竹竿,曲坯仍按入房时排列,两层中间用竹竿隔开,掌握曲间距为3-5厘米,曲四周围好麻袋;待入房第五天时,进行第二次翻曲,曲坯增加一层,二层中间用竹竿隔开,三层的撤去竹竿,排成人字型,并使曲间距增至3-5厘米,用麻袋围好曲四周,随着曲温逐渐升高,每隔一至二天,翻曲一次,待机械制曲曲层增为四层后,两房并为一房,使曲层变为六层,并将曲坯逐渐靠拢,此后即进入大火阶段。

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step7贮存:要求每批次大曲间隔为30-50cm,靠窗一侧离窗间隔1m;堆放高度为8-10层;库内应留有通道方便各批次大曲的使用;定期对曲块检查,防止虫蛀和霉变等现象,对已产生霉变的曲块及时,进行处理。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浓香型酒曲是以小麦、大麦和豌豆为原料,经过粉碎,加水压制成砖型块状,通过富集原料、水以及曲房环境内的有益微生物,严格控制原料配比及粉碎,严格控制翻曲时间及温度,培养30天而制成成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1)酒曲使用原料配比合理,培养条件、翻曲时间及次数规律有序,有效缩短培养周期至30天。

(2)每批次酒曲不同曲块质量差异明显缩小。各批次酒曲质量基本一致,糖化力基本保持在850-1000u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浓香型酒曲,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比的如下组分组成:

小麦90%,

大麦10%,

豌豆0%。

本发明所述的浓香型酒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选择、配料与粉碎:根据原料的水份及生产季节确定加水量,以保证曲块水份在35%;选择好的原料先进行配料,再经去尘除杂系统处理后,进行粉碎,粉碎后使麦粒成薄片,麦心成细粉,在30℃以上时稍细,稍细时未通过20目孔筛的占40%;在30℃以下时稍粗,稍粗时未通过20目孔筛的占45%;

(2)制曲:制曲前把场地、工用具清洗干净,将料搅拌均匀无疙瘩,采用机械制曲,所制曲块要求松紧适宜,表面光滑整齐,四角端正,无掉边缺角现象,曲块重量均匀;所述每块制曲的大小为长270mm、宽170mm、高60mm。

(3)入房:曲坯入房前,先将房内地面清扫干净,然后撒上一层新鲜稻糠,厚度以不出现地面为宜,并泼洒清洁水,使稻糠潮湿均匀,要求糠湿、地无水;踩制好的曲块应迅速送至曲房,以防止曲表面吹干,不利于曲块成熟;

曲坯入房顺序排列,由里向外视环境温度分为单层排列或双层排列,两层中间用竹竿隔开,上下块行与行要摆齐,边摆边盖草帘,曲块四周披上润湿的麻袋,入房完毕在房内墙壁及曲上洒水,以利曲块表皮挂衣长霉;环境温度大于20℃,单层摆放,喷洒50℃热水。

曲坯入房顺序排列:行间距为1.0厘米,曲块要横着竖起平放,防止倒斜,曲间距为4厘米。

(4)曲房培养:大曲质量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入房后的培菌管理,大曲在曲房内培养分为六个阶段,六个阶段为长霉、起火、大火、后火、养曲、出房、贮存,制得浓香型酒曲。

step1:长霉:曲坯入房后2天内在曲表面会出现白色霉菌菌丝斑点,即开始生衣,调节产品温度至38℃,在操作上应控制品温缓升,使上霉良好,如品温上升至指定温度,而曲坯表面长霉尚未长好,则可缓缓揭开部分草帘进行散热;

step2起火:长霉后曲坯表面不粘手,调节产品温度至40℃时,进行第一次翻曲,在入房的第三天,翻曲时应打开门窗并采取底翻面,周围的翻到中间,中间的翻到周围,硬度大的安在下层的方法,翻曲完毕应关闭门窗保温;撤去草帘、麻袋、竹竿,曲坯仍按入房时排列,两层中间用竹竿隔开,掌握曲间距为5厘米,曲四周围好麻袋;待入房第五天时,进行第二次翻曲,曲坯增加一层,二层中间用竹竿隔开,三层的撤去竹竿,排成人字型,并使曲间距增至4厘米,用麻袋围好曲四周,随着曲温逐渐升高,每隔一至二天,翻曲一次,待机械制曲曲层增为四层后,两房并为一房,使曲层变为六层,并将曲坯逐渐靠拢,此后即进入大火阶段。

step3大火阶级:这阶段微生物的生长仍然旺盛,菌丝由曲坯表面向里生长,水份及热量由里向外散发,品温继续升高,温度升高至55℃,保持四天后通过开闭门窗调节曲坯温度,大火阶段结束时,基本有一半的曲块成熟,期间要隔3天翻曲一次,翻曲时将曲块逐步收拢;

step4后火阶段:微生物繁殖转入低潮,曲块逐渐干燥,品温逐渐下降,直到曲块不热为止,进入后火阶段要注意防止品温下降过急过快,每隔2天翻曲一次,品温降至32℃,曲心水份继续蒸发干燥,不成熟的曲块继续成熟,因此在后火期里人工控制是比较重要的,操作人员要根据气候和曲块成熟程度,进行收拢,使曲坯之间距离逐渐缩小,保持曲块均匀成熟;

step5养曲阶段:后火期后,曲心部位仍有一部分水份未排干净的10%的曲坯宜采用微温进行蒸发,这时曲块温度变化已基本停滞,应特别注意保温、避免下降过快,以使曲心仅有的水份蒸发干净,防止后火过小,使曲产生病害;

step6出房:曲成熟后要及时出房入库;

step7贮存:大曲出房后,入库贮存,存放于干燥通风的设有挡鼠板的曲库中,曲库要防止日光直射,以及升温起潮感染杂菌现象,入库大曲应分批分别堆放整齐,新曲、陈曲分区隔离存放,登记卡片,对入房入库日期、数量、水分和糖化力情况作好记录,制得浓香型酒曲。

要求每批次大曲间隔为50cm,靠窗一侧离窗间隔1m;堆放高度为8层;库内应留有通道方便各批次大曲的使用;定期对曲块检查,防止虫蛀和霉变等现象,对已产生霉变的曲块及时,进行处理。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发明的一种浓香型酒曲,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比的如下组分组成:

小麦75%,

大麦20%,

豌豆5%。

本发明所述的浓香型酒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选择、配料与粉碎:根据原料的水份及生产季节确定加水量,以保证曲块水份在39%;选择好的原料先进行配料,再经去尘除杂系统处理后,进行粉碎,粉碎后使麦粒成薄片,麦心成细粉,在30℃以上时稍细,稍细时未通过20目孔筛的占45%,在30℃以下时稍粗,稍粗时未通过20目孔筛的占55%;

(2)制曲:制曲前把场地、工用具清洗干净,将料搅拌均匀无疙瘩,采用机械制曲,所制曲块要求松紧适宜,表面光滑整齐,四角端正,无掉边缺角现象,曲块重量均匀;所述每块制曲的大小为长260mm、宽180mm、高70mm。

(3)入房:曲坯入房前,先将房内地面清扫干净,然后撒上一层新鲜稻糠,厚度以不出现地面为宜,并泼洒清洁水,使稻糠潮湿均匀,要求糠湿、地无水;踩制好的曲块应迅速送至曲房,以防止曲表面吹干,不利于曲块成熟;

曲坯入房顺序排列,由里向外视环境温度分为单层排列或双层排列,两层中间用竹竿隔开,上下块行与行要摆齐,边摆边盖草帘,曲块四周披上润湿的麻袋,入房完毕在房内墙壁及曲上洒水,以利曲块表皮挂衣长霉;环境温度大于20℃,单层摆放,喷洒40℃热水。

曲坯入房顺序排列:行间距为2.0厘米,曲块要横着竖起平放,防止倒斜,曲间距为5厘米。

(4)曲房培养:大曲质量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入房后的培菌管理,大曲在曲房内培养分为六个阶段,六个阶段为长霉、起火、大火、后火、养曲、出房、贮存,制得浓香型酒曲。

step1:长霉:曲坯入房后1天内在曲表面会出现白色霉菌菌丝斑点,即开始生衣,调节产品温度至41℃,在操作上应控制品温缓升,使上霉良好,如品温上升至指定温度,而曲坯表面长霉尚未长好,则可缓缓揭开部分草帘进行散热;

step2起火:长霉后曲坯表面不粘手,调节产品温度至45℃时,进行第一次翻曲,在入房的第三天,翻曲时应打开门窗并采取底翻面,周围的翻到中间,中间的翻到周围,硬度大的安在下层的方法,翻曲完毕应关闭门窗保温;撤去草帘、麻袋、竹竿,曲坯仍按入房时排列,两层中间用竹竿隔开,掌握曲间距为5厘米,曲四周围好麻袋;待入房第五天时,进行第二次翻曲,曲坯增加一层,二层中间用竹竿隔开,三层的撤去竹竿,排成人字型,并使曲间距增至6厘米,用麻袋围好曲四周,随着曲温逐渐升高,每隔一至二天,翻曲一次,待机械制曲曲层增为四层后,两房并为一房,使曲层变为六层,并将曲坯逐渐靠拢,此后即进入大火阶段。

step3大火阶级:这阶段微生物的生长仍然旺盛,菌丝由曲坯表面向里生长,水份及热量由里向外散发,品温继续升高,温度升高至60℃,保持四天后通过开闭门窗调节曲坯温度,大火阶段结束时,基本有一半的曲块成熟,期间要隔1天翻曲一次,翻曲时将曲块逐步收拢;

step4后火阶段:微生物繁殖转入低潮,曲块逐渐干燥,品温逐渐下降,直到曲块不热为止,进入后火阶段要注意防止品温下降过急过快,每隔1天翻曲一次,品温降至33℃,曲心水份继续蒸发干燥,不成熟的曲块继续成熟,因此在后火期里人工控制是比较重要的,操作人员要根据气候和曲块成熟程度,进行收拢,使曲坯之间距离逐渐缩小,保持曲块均匀成熟;

step5养曲阶段:后火期后,曲心部位仍有一部分水份未排干净的8%的曲坯宜采用微温进行蒸发,这时曲块温度变化已基本停滞,应特别注意保温、避免下降过快,以使曲心仅有的水份蒸发干净,防止后火过小,使曲产生病害;

step6出房:曲成熟后要及时出房入库;

step7贮存:大曲出房后,入库贮存,存放于干燥通风的设有挡鼠板的曲库中,曲库要防止日光直射,以及升温起潮感染杂菌现象,入库大曲应分批分别堆放整齐,新曲、陈曲分区隔离存放,登记卡片,对入房入库日期、数量、水分和糖化力情况作好记录,制得浓香型酒曲。

要求每批次大曲间隔为30cm,靠窗一侧离窗间隔1m;堆放高度为10层;库内应留有通道方便各批次大曲的使用;定期对曲块检查,防止虫蛀和霉变等现象,对已产生霉变的曲块及时,进行处理。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发明的一种浓香型酒曲,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比的如下组分组成:

小麦82%,

大麦15%,

豌豆3%。

本发明所述的浓香型酒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选择、配料与粉碎:根据原料的水份及生产季节确定加水量,以保证曲块水份在35%;选择好的原料先进行配料,再经去尘除杂系统处理后,进行粉碎,粉碎后使麦粒成薄片,麦心成细粉,在30℃以上时稍细,稍细时未通过20目孔筛的占55%;在30℃以下时稍粗,稍粗时未通过20目孔筛的占50%;

(2)制曲:制曲前把场地、工用具清洗干净,将料搅拌均匀无疙瘩,采用机械制曲,所制曲块要求松紧适宜,表面光滑整齐,四角端正,无掉边缺角现象,曲块重量均匀;所述每块制曲的大小为长280mm、宽190mm、高50mm。

(3)入房:曲坯入房前,先将房内地面清扫干净,然后撒上一层新鲜稻糠,厚度以不出现地面为宜,并泼洒清洁水,使稻糠潮湿均匀,要求糠湿、地无水;踩制好的曲块应迅速送至曲房,以防止曲表面吹干,不利于曲块成熟;

曲坯入房顺序排列,由里向外视环境温度分为单层排列或双层排列,两层中间用竹竿隔开,上下块行与行要摆齐,边摆边盖草帘,曲块四周披上润湿的麻袋,入房完毕在房内墙壁及曲上洒水,以利曲块表皮挂衣长霉;环境温度大于20℃,单层摆放,喷洒45℃热水。。

曲坯入房顺序排列:行间距为1.5厘米,曲块要横着竖起平放,防止倒斜,曲间距为5厘米。

(4)曲房培养:大曲质量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入房后的培菌管理,大曲在曲房内培养分为六个阶段,六个阶段为长霉、起火、大火、后火、养曲、出房、贮存,制得浓香型酒曲。

step1:长霉:曲坯入房后1.5天内在曲表面会出现白色霉菌菌丝斑点,即开始生衣,调节产品温度至37℃,在操作上应控制品温缓升,使上霉良好,如品温上升至指定温度,而曲坯表面长霉尚未长好,则可缓缓揭开部分草帘进行散热;

step2起火:长霉后曲坯表面不粘手,调节产品温度至42℃时,进行第一次翻曲,在入房的第三天,翻曲时应打开门窗并采取底翻面,周围的翻到中间,中间的翻到周围,硬度大的安在下层的方法,翻曲完毕应关闭门窗保温;撤去草帘、麻袋、竹竿,曲坯仍按入房时排列,两层中间用竹竿隔开,掌握曲间距为5厘米,曲四周围好麻袋;待入房第五天时,进行第二次翻曲,曲坯增加一层,二层中间用竹竿隔开,三层的撤去竹竿,排成人字型,并使曲间距增至6厘米,用麻袋围好曲四周,随着曲温逐渐升高,每隔一至二天,翻曲一次,待机械制曲曲层增为四层后,两房并为一房,使曲层变为六层,并将曲坯逐渐靠拢,此后即进入大火阶段。

step3大火阶级:这阶段微生物的生长仍然旺盛,菌丝由曲坯表面向里生长,水份及热量由里向外散发,品温继续升高,温度升高至58℃,保持四天后通过开闭门窗调节曲坯温度,大火阶段结束时,基本有一半的曲块成熟,期间要隔2天翻曲一次,翻曲时将曲块逐步收拢;

step4后火阶段:微生物繁殖转入低潮,曲块逐渐干燥,品温逐渐下降,直到曲块不热为止,进入后火阶段要注意防止品温下降过急过快,每隔3天翻曲一次,品温降至34℃,曲心水份继续蒸发干燥,不成熟的曲块继续成熟,因此在后火期里人工控制是比较重要的,操作人员要根据气候和曲块成熟程度,进行收拢,使曲坯之间距离逐渐缩小,保持曲块均匀成熟;

step5养曲阶段:后火期后,曲心部位仍有一部分水份未排干净的5%的曲坯宜采用微温进行蒸发,这时曲块温度变化已基本停滞,应特别注意保温、避免下降过快,以使曲心仅有的水份蒸发干净,防止后火过小,使曲产生病害;

step6出房:曲成熟后要及时出房入库;

step7贮存:大曲出房后,入库贮存,存放于干燥通风的设有挡鼠板的曲库中,曲库要防止日光直射,以及升温起潮感染杂菌现象,入库大曲应分批分别堆放整齐,新曲、陈曲分区隔离存放,登记卡片,对入房入库日期、数量、水分和糖化力情况作好记录,制得浓香型酒曲。

要求每批次大曲间隔为40cm,靠窗一侧离窗间隔1m;堆放高度为9层;库内应留有通道方便各批次大曲的使用;定期对曲块检查,防止虫蛀和霉变等现象,对已产生霉变的曲块及时,进行处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