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连续硝化工艺制备2,5-二氯硝基苯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74906阅读:1800来源:国知局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2,5-二氯硝基苯的方法,尤其是一种采用连续硝化工艺制备2,5-二氯硝基苯的方法。

二、

背景技术:

2,5-二氯硝基苯,作为氮肥增效剂,具有固氮保肥作用,也可用作染料、农药、抗氧剂的中间体。在染料行业,用于冰染染料大红基gg,红色基3gl,红色基rc等,也可制备2,5-二氯苯胺作为染料中间体。在农药行业,用作农药中间体,是除草剂麦草畏和喹禾灵的中间体。2,5-二氯硝基苯还是合成抗菌剂三氯生的主要原料,因此,国内生产2,5-二氯硝基苯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国内生产2,5二氯硝基苯主要采用间歇生产工艺,是以硫酸作底酸,加入对二氯苯,然后滴加硝酸、硫酸配制的混酸硝化,通过保温、分层、中和、洗涤和脱水得到2,5-二氯硝基苯产品。间歇生产工艺生产2,5-二氯硝基苯存在着工艺流程长、生产装置多、废酸处理量大、废水多和产能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连续硝化工艺制备2,5-二氯硝基苯的方法。该方法的生产过程是取消混酸配制,简化了工艺流程,实现了硝化反应连续化、硝化液分离连续化和废酸萃取连续化。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连续硝化工艺制备2,5-二氯硝基苯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混酸的配制:向混酸釜加入浓度为92.5%的硫酸,浓度为98%的硝酸,浓度为75%-78%的套用酸;在混酸釜中把三种酸按硫酸∶硝酸∶套用酸=1.35∶1∶1.46的比例混合待用;

步骤二,把纯度为99.54%的对二氯苯连续加入第一硝化锅中,同时,把混酸也连续加入第一硝化锅中;对二氯苯与混酸的加入比例为1.86∶1;

步骤三、控制三个串联硝化锅的温度,物料停留时间,靠溢流使物料依次传至下一锅中;

步骤四、经过在三个硝化锅中连续硝化反应,在第三硝化锅中实现连续分离得到稀酸和酸性硝化物,上层酸性硝化物用30%碳酸钠中和、水洗,得粗品2.5-二氯硝基苯;

步骤五、粗品2.5-二氯硝基苯送精馏工段精馏,得99.8%以上的纯品2.5-二氯硝基苯去气相加氢工段;分离出的废酸一部分经浓缩循环利用,另一部分制作镁肥加以利用。

所述的套用酸由硫酸76%、硝酸1.5%和水组成。

所述的三个硝化锅的温度依次控制在56℃-57℃,61℃-63℃,66℃-68℃之间;物料在每个硝化锅内停留时间为3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三个硝化锅串联布置,在不同的温度下逐级硝化、连续反应,所以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劳动强度低,副反应少,收率高,无有废酸产生,使生产更加具有连续性、稳定性,更适应自动化大规模生产。

四、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采用连续硝化工艺制备2,5-二氯硝基苯的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一,混酸的配制:向混酸釜加入浓度为92.5%的硫酸,浓度为98%的硝酸,浓度为75%-78%的套用酸;在混酸釜中把三种酸按硫酸∶硝酸∶套用酸=1.35∶1∶1.46的比例混合待用;所述的套用酸由硫酸76%、硝酸1.5%和水组成。步骤二,把纯度为99.54%的对二氯苯连续加入第一硝化锅中,同时,把混酸也连续加入第一硝化锅中;对二氯苯与混酸的加入比例为1.86∶1。步骤三、控制三个串联硝化锅的温度,物料停留时间;三个硝化锅的温度依次控制在56℃-57℃,61℃-63℃,66℃-68℃之间;物料在每个硝化锅内停留时间为3小时,靠溢流使物料依次传至下一锅中。步骤四、经过在三个硝化锅中连续硝化反应,在第三硝化锅中实现连续分离得到稀酸和酸性硝化物,上层酸性硝化物用30%碳酸钠中和、水洗,得粗品2.5-二氯硝基苯。步骤五、粗品2.5-二氯硝基苯送精馏工段精馏,得99.8%以上的纯品2.5-二氯硝基苯去气相加氢工段;分离出的废酸一部分经浓缩循环利用,另一部分制作镁肥加以利用。

该方法采用连续硝化技术,使2.5二氯硝基苯的生产更加具有连续性、稳定性,更适应自动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采用连续硝化工艺制备2,5‑二氯硝基苯的方法,其步骤如下:把硫酸、硝酸、套用酸按1.35∶1∶1.46的比例混合后与对二氯苯一起连续加入第一硝化锅中;控制三个串联硝化锅的温度,物料停留时间,靠溢流使物料依次传至下一锅中;经过在三个硝化锅中连续硝化反应后,分离得到稀酸和酸性硝化物,酸性硝化物经中和、水洗,得粗品2.5‑二氯硝基苯,再经过精馏得到99.8%以上的纯品2.5‑二氯硝基苯;分离出的废酸一部分经浓缩循环利用,另一部分制作镁肥加以利用。由于采用连续硝化技术,逐级硝化、连续反应,所以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劳动强度低,副反应少,收率高,无有废酸产生,使生产更加具有连续性、稳定性,更适应自动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向党;徐建昌;尹连奇;林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向党
技术研发日:2017.12.23
技术公布日:2018.04.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