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一体式炒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6439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火电一体式炒制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炒锅,具体涉及火电一体式炒制系统,应用于榨油过程中对油料(榨油的原材料)进行炒制,属于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日益关注自身健康,植物油受到人们的青睐。常见的榨油原料有菜籽、花生、茶果等,为了提高除油率及提高油脂的香味在压榨之前将油料进行炒制是必不可少的过程。现有的炒锅多数是用电进行炒制,随着生活及工业用电量的急剧增加,尤其是冬季,电压不足时,炒制过程难以正常运行,不但影响生产的进程,而且出油率及油脂的香味也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的火电一体式炒制系统,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压不足时导致炒制过程难以正常运行从而影响生产的进程、出油率及油脂香味等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火电一体式炒制系统,包括设置在炉灶上方且内设电加热管的炒锅、与料仓连接的送料提升装置、通过蜗轮蜗杆减速机与炒锅连接的电机。

所述送料提升装置由提升管、安装在该提升管上端的提升电机、与提升管上端连通的分料管、通过料斗与分料管连接的送料管构成,送料管从炒锅开口端进行送料。

所述炒锅内设置有螺旋叶片。

所述炉灶及炒锅外设置有集热罩、集热罩上端设置有烟囱。

所述炒锅由轴承组支撑,每组轴承组至少由两个轴承构成。

所述炒锅至少有一个,分别由对应的电机及蜗轮蜗杆减速机驱动。

所述炉灶内设置有炉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将设置有电加热管的炒锅设置在炉灶上,电量富裕、电压足够高时,可采用电加热方式进行炒制,一旦电压不足,立即可以改用烧柴或烧煤等方式进行炒制,保证炒制过程的顺利进行,使生产进程、出油率及油脂香味不受影响;第二、将提升机进行送料、电机驱动蜗轮蜗杆减速机转动从而带动炒锅转动进行炒制,其结构简单紧凑、方便适用;第三、设置集热罩和烟囱,提高热量的利用率和为工作环境提供了舒适的条件;第四、炒锅内设置有螺旋叶片,使油料均匀、提高炒制效率及质量,同时,当炒制结束后炒锅反转,油料从开口处流出,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第五、炒锅由轴承组支撑,支撑牢靠,旋转顺畅,摩擦小,提高炒锅使用寿命;第六、至少设置一个炒锅,可以提高炒制效率,使热能得到充分利用;第七、炉灶内设置有炉桥,将燃料放置于炉桥上进行燃烧,提高了空气的流通量及流通速率,促进燃料快速充分的燃烧,提高炒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局部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中:料仓1、送料提升装置2、提升管21、送料管22、料斗23、分料管24、提升电机25、蜗轮蜗杆减速机3、电机4、炒锅5、炉灶6、炉桥7、电加热管8、集热罩9、烟囱10、螺旋叶片11、轴承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火电一体式炒制系统,包括设置在炉灶6上方且内设电加热管8的炒锅5、与料仓1连接的送料提升装置2、通过蜗轮蜗杆减速机3与炒锅5连接的电机4。

所述送料提升装置2由提升管21、安装在该提升管上端的提升电机25、与提升管21上端连通的分料管24、通过料斗23与分料管24连接的送料管22构成,送料管22从炒锅5开口端进行送料。

所述炒锅5内设置有螺旋叶片11。

所述炉灶6及炒锅5外设置有集热罩9、集热罩上端设置有烟囱10。

所述炒锅5由轴承组支撑,每组轴承组至少由两个轴承12构成。

所述炒锅5至少有一个,分别由对应的电机4及蜗轮蜗杆减速机3驱动。

工作原理为,当电量充足时,接通炒锅5加热管电源,送料提升装置2从料仓1内将油料从炒锅口送进炒锅内,电机4驱动蜗轮蜗杆减速机3转动从而驱动炒锅5转动进行炒制。同样地,当电压不足时,断开炒锅加热管电源,采用炉灶内燃烧柴火煤对炒锅进行加热炒制。炒制结束,炒锅5反转,倒出油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