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4841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快速检测设施和设备的研发和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来讲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商品代试剂盒。



背景技术:

食源性致病菌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简称单增李斯特菌,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的极大的威胁。因其在 4℃~40℃ 都可以生长繁殖的这一特性,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又被称为“冰箱病”。近年来随着对冷藏、速冻食品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食品被 LM 污染的潜在风险性也随之攀升,世界范围内由 LM 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情况也越来越高。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目前,LM 所造成的食品污染程度和感染病例已经远胜于沙门氏菌。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加拿大、美国、瑞典、法国以及日本等国家已经数次次暴发了因 LM 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据调查,主要传播媒介为果蔬和即食食品、奶制品、肉制品、水产品等。因此,为避免此类食品中毒事件发生,应在食品保藏与流通过程中加强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快速而准确的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消长情况。

目前,我国检测单增李斯特菌主要以传统检测方法为主,但该法耗时较长,工作量大,且不能实现快速检测。免疫血清学方法检测该菌不但需要专门的技术,而且要用的单克隆抗体种类较少,价格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检测成本。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单增李斯特菌虽然可以大大的减少工作量,缩短检测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对该菌快速、灵敏、特异性的检测,但操作过程中稍微不当,很容易出现假阳性以及假阴性的结果。因此,开发一种操作简单、灵敏性高、特异性强且检测成本低廉的商品级的试剂盒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设计一款试剂盒,这个试剂盒操作简单,价格低廉,能快速针对单增李氏特菌进行检测,并且能尽可能的做到粗定量或半定量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快速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试剂盒,包括呈矩形的盒盖和盒体,盒体内设置着呈白色的疏水材质制成的底板,所述盒盖内卡接设置着吸管,所述吸管只标注着单位为20uL和25uL的刻度线;所述盒体内分成三个区域,从左至右分别是对照组区域、结果关系区域及反应区域,在对照组区域和反应区域内分别设置着底板,底板上分别凸出设有未加底物显色物质的空白板及添加了底物显色物质的显色板,所述空白板与显色板均呈圆形,直径为6-8mm,所述空白板和显色板均为亲水材质制成,其吸液量为20-25uL;在结果关系区域内设有显色颜色的深浅图及将其转化的菌液浓度与灰度值线性关系刻度表。

优化设计,在结果关系区域内设有粘贴条形码的条形框。

优化设计,在菌液浓度与灰度值的线性关系刻度表上的数值旁设有勾选框。

优化设计,所述的底物显色物质为5-溴-4-氯-3-吲羟肌醇磷酸铵X-InP。

根据实践得出的菌液浓度与灰度值的线性关系为y=0.076x-0.273,R2=0.955,其中Y为菌液浓度,X为灰度值。

有益效果:本试剂盒利用单增李斯特菌产生的特异性磷脂酰基醇特异性磷脂酶 C(PI-PLC)与其底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变色反应为原理,以其操作简单、高特异性及低廉的检测成本等特点满足对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可实现半定量或粗定量的快速检测。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快速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试剂盒,包括呈矩形的盒盖1和盒体2,盒体2内设置着呈白色的疏水材质制成的底板3,所述盒盖1内侧卡接设置着吸管7,所述吸管7只标注着单位为20uL和25uL的刻度线;所述盒体2内分成三个区域,从左至右分别是对照组区域、结果关系区域4及反应区域,在对照组区域和反应区域内分别设置着底板3,底板3上分别凸出设有未加底物显色物质的空白板5及添加了底物显色物质的显色板6,所述空白板5与显色板6均呈圆形,直径为6-8mm,所述空白板5和显色板6均为亲水材质制成,其吸液量为20-25uL;在结果关系区域4内设有显色颜色的深浅图及将其转化的菌液浓度与灰度值线性关系刻度表。

进一步,在结果关系区域内设有粘贴条形码的条形框;在菌液浓度与灰度值的线性关系表刻度表上的数值旁设有勾选框。

实践中,无菌条件下,将 whatman 滤纸(亲水性的材料)裁制成大小为 6 mm~8 mm,其容量为 20 μL~25 μL的亲水反应区直径的圆片即显色板和空白板,将显色板浸泡在底物 X-InP(5-溴-4-氯-3-吲羟肌醇磷酸铵) 溶液中,浓度为 8mg/mL,pH 为 7.5,温度为 25℃,时间为 1.5h,取出烘干,做成底物反应区的显色板;将双面胶带(疏水性的材料)即底板裁制好,放置在盒体的相应区域内。

经过试验测得菌液浓度(Y)与灰度值(X)的线性关系为 y=0.076x-0.273,R2=0.955,建立了菌液浓度-灰度值的回归方程,将直观但有时肉眼难以辨别的颜色深浅转化成了的灰度值。

操作时, 将菌液(待检测的单增李氏特菌液)用吸管吸好滴入空白板上作为对照组,然后再用吸管吸相同量的菌液滴入显色板上,菌液与底物反应显现出颜色(蓝色),然后直接对照菌液浓度与灰度值的线性关系刻度表上的数值进行肉眼观察,并且在相应数值旁的勾选框上用笔直接勾选,最后用手机拍照上传保留数据即可。条形码可以最大可能保证每次数据的上传对应保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