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损耗食用油脱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5709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酸价油脂的脱酸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无损耗食用油脱酸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食用油脱酸技术采用化学碱炼法,由于加入强碱产生大量皂角,并且碱炼过程中高温,极易破坏功能型油脂的有效成分,并伴有大量的中性油、甾醇、维生素E等损耗,对于高端油脂的脱酸来说非常不适用。如酸价为10mg/g的食用油脂,通过化学碱炼法,油超过15%生产损耗。对于超过20mg/g的高酸价食用油来说,损耗会更大。对于酸价大于100mg/g的油脂无法用传统碱炼法脱酸。生物酶再酯化脱酸法是利用独特的生物脂肪酶,将游离脂肪酸转化为甘油脂的脱酸方法,适用于高酸价油脂的脱酸。现有的脂肪酶脱酸技术的缺点是脂肪酶损耗较大,由于脂肪酶成本较高,导致脱酸工艺生产成本较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现有的脂肪酶脱酸技术存在脂肪酶损耗较大、成本较高,导致脱酸工艺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无损耗食用油脱酸装置。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损耗食用油脱酸装置,其组成包括真空加热沸腾搅拌罐1、气体储罐2、冷凝罐3、真空泵4、输气管5、第一连接管6和第二连接管7,输气管5的一端与气体储罐2连接,输气管5的另一端通至真空加热沸腾搅拌罐1的罐底,第一连接管6的一端与真空加热沸腾搅拌罐1连接,第一连接管6的另一端与冷凝罐3连接,第二连接管7的一端与冷凝罐3连接,第二连接管7的另一端与真空泵4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气体储罐2将惰性气体输入真空加热沸腾搅拌罐1中,并利用真空泵4和冷凝罐3实现真空低温脱水,达到食用油无损耗脱酸。经本实用新型脱酸的食用油有效大幅的降低了酸价、过氧化值、水分等技术指标,提高了产品质量,达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延长产品保质期限。并且无任何损耗,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使珍稀原料资源得以充分利用。2、本实用新型采用惰性气体搅拌,避免了机械搅拌对脂肪酶颗粒的破坏。3、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酸价大于100mg/g的油脂脱酸问题,使得珍贵的功能性油脂得到开发利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真空泵长期工作,并抽取含水蒸气的气体所带来的真空润滑油污染的问题。4、本实用新型通过惰性气体沸腾搅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脂肪酶机械破坏,提高了脂肪酶的使用寿命,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在脱酸过程中,脱酸油脂零损耗,同时降低过氧化值和水分含量指标,缩短精炼工艺流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真空加热沸腾搅拌罐1、气体储罐2、冷凝罐3、真空泵4、输气管5、第一连接管6和第二连接管7,输气管5的一端与气体储罐2连接,输气管5的另一端通至真空加热沸腾搅拌罐1的罐底,第一连接管6的一端与真空加热沸腾搅拌罐1连接,第一连接管6的另一端与冷凝罐3连接,第二连接管7的一端与冷凝罐3连接,第二连接管7的另一端与真空泵4连接。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它还包括进气调压阀11,所述进气调压阀11安装在输气管5上。进气调压阀11可实时的调节真空加热沸腾搅拌罐1内的压力。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它还包括单向阀10,单向阀10安装在输气管5上。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不同的是它还包括温度表8,温度表8安装在真空加热沸腾搅拌罐1的罐体上。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四不同的是它还包括真空压力表9,所述真空压力表9安装在真空加热沸腾搅拌罐1的罐体上。真空压力表9可以实时监控真空加热沸腾搅拌罐1内的真空度。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四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不同的是它还包括第一阀门12,所述第一阀门12安装在第一连接管6上。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不同的是它还包括第二阀门13,所述第二阀门13安装在第二连接管7上。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将一定数量的待脱酸油脂倒入到真空加热沸腾搅拌罐1中,添加油脂重量5%的固态颗粒脂肪酶,将罐体加热到60℃,通入惰性气体,使其翻腾将油脂搅拌混合均匀。停止进气并静止10分钟,取样检测酸价。根据油脂酸价,计算出所需甘油数量。开启进气调压阀11,通入惰性气体,同时将所需数量的甘油倒入真空加热沸腾搅拌罐1中,然后密封,并开启真空泵4和冷凝罐3的水泵。调节进气调压阀11,使油脂和脂肪酶整体翻滚混合均匀,并抽真空至0.08MPa。工艺运行至设定时间,开密封盖,取样检测,达到食用油酸价标准后,可以停止并将油放出,至此,完成整个脱酸过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高附加值功能性动植物萃取物的生产工艺难题,实现了提高萃取物产品的得率,大幅提升了萃取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原料及萃取后废料得以充分利用。本实用新型对比以往旧的技术从生产效果、产品质量均得到了大幅提高:表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旧技术对比表从上表中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是一项真正可以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的创新高效生物提取加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将达到以下关键技术指标以生产林蛙卵油为例:表二:本实用新型实际达到关键技术指标以林蛙卵油为例项目原有碱炼技术新技术新旧技术对比酸价以KOH计,mg/g≤2.0≤2.0达到脱酸目的过氧化值,mmol/kg≤10≤6降幅为40%脱酸后油脂损耗80%0%新技术无任何损耗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