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酮提取塔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0570发布日期:2018-08-07 15:5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塔釜,特别涉及一种丙酮提取塔塔釜。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用丙酮一步法来制备甲基异丁基酮(MIBK)是目前国内外最受青睐的方法。丙酮一步法主要过程是丙酮和氢气在双功能催化剂的同步协调作用下,在液相分离器中同时发生锁合、脱水和加氢反应生成MIBK。

在丙酮与氢气的反应过程中,存在部分丙酮未参与反应,为了提高丙酮的利用率以及MIBK的纯度,在生产过程中会增设丙酮提取塔,将未参与反应的丙酮进行提取回收。

然而,现有的MIBK通常采用磺酸基树脂的Pd-AmberlystTM CH28催化剂工艺,生产过程中催化剂会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稀硫酸,在丙酮提取塔内,丙酮从塔顶出料,在塔釜处发生分层,水相作为重组分积于塔釜,稀硫酸溶于水相中对塔釜的内壁造成腐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丙酮提取塔塔釜,减缓了塔釜内壁的腐蚀,延长了塔釜的使用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丙酮提取塔塔釜,包括筒体和固定连接于筒体底部的封头,筒体上开设有进料口,封头上开设有出料口,塔釜内还设置有内衬组件,内衬组件与所述筒体的内壁以及封头的内壁贴合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通常提取塔的上部设置有出气口,在提取丙酮时,料液从进料口通入塔釜内,料液中的丙酮挥发成气态,从提取塔的出气口排出,残余的料液通过出料口排出塔釜。在蒸馏过程中,内衬组件贴合固定于筒体和封头的内壁上,对塔釜内的料液进行阻挡,避免料液直接与筒体和封头的内壁接触,阻止稀硫酸对内壁的腐蚀,进而对筒体和封头的内壁起到防护作用,延长了塔釜的使用时间,降低了塔釜的维修次数和成本。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封头和第二内衬件均为球缺状,所述出料口设置于封头的最低处。

采用上述方案,球缺状的封头和第二内衬件便于料液导向流向出料口,减少料液的残留,阻止残留的料液腐蚀第二内衬,增加了内衬的使用时间;相对于倾斜设置的封头还增加了原料的蒸馏量,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内衬组件包括与筒体的内壁贴合固定的第一内衬件以及与封头的内壁贴合固定的第二内衬件,所述第一内衬件和第二内衬件无缝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将内衬组件分为第一内衬件和第二内衬件便于塔釜的制造和日常的维护,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内衬件通过焊接与第二内衬件密封连接,且第一内衬件和第二内衬件的对接口为V形坡口。

采用上述方案,焊接操作方便,防腐效果较好,在焊接时,V形的对接口能使熔融的填充物对其进行快速填充,并对第一内衬件与筒体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二内衬件和封头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增加了第一内衬件和第二内衬件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内衬件由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衬片无缝连接而成,所述第一衬片平铺后呈矩形。

采用上述方案,通常塔釜的体型较大,第一内衬件难以通过一体成型进行制造,将其分成多个线性阵列排布的第一衬片降低了生产的难度,进而降低了成产成本。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衬片的两个相邻侧面上各设置有一个第一凸条,第一衬片的另外两个相邻侧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内衬件固定于所述筒体上时,其中一个第一衬片上的第一凸条与另一个第一衬片上第一凹槽卡接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凸条卡接于第一凹槽中,使得相邻两个第一衬片之间的对接缝隙发生弯折,增加了第一衬片缝隙之间的密封性,增加第一衬片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内衬件由多个阵列排列的第二衬片无缝连接而成,第二衬片平铺后呈扇形。

采用上述方案,通常塔釜的体型较大,第二内衬件难以通过一体成型进行制造,以多个圆周阵列排布的第二衬片拼接形成半圆球状的方式进行操作,降低了生产的难度,进而降低了成产成本。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衬片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凸条,第二内衬的另一侧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衬片固定于所述封头上时,其中一个第二衬片上的第二凸条与另一个第二衬片上第二凹槽卡接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第二凸条卡接于第二凹槽中,使得相邻两个第二衬片之间的对接缝隙发生弯折,增加了第二衬片缝隙之间的密封性,增加第二衬片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塞焊孔,所述塞焊孔中填充有焊接填充物。

采用上述方案,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分别焊接至筒体和封头上时,先通过塞焊将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进行初步定位,随后再对相邻两个内衬片之间的对接口进行焊接,增加了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的固定部位,进而增加了内衬组件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均为317L卷板。

采用上述方案,317L是以钼为基础的奥氏体不锈钢,它与常规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如304合金相比,具有更强的抗化学腐蚀能力;此外,其与常规的不锈钢相比具有更高的延展性、抗应力腐蚀性能、耐压强度及耐高温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内衬件和第二内衬件的设置,避免了料液直接与塔釜内壁直接接触,阻止料液中的稀硫酸对塔釜内壁的腐蚀,延长了塔釜的使用时间和维修的间隔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2、第一内衬件由多个第一衬片拼接而成、第二内衬件由多个第二衬片拼接而成,再通过V形坡口、塞焊孔、第一凸条、第一凹槽、第二凸条以及第二凹槽的设置,其操作简单,增加了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在A处的放大图;

图3是第一衬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衬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封头;3、内衬组件;4、进料口;5、出料口;31、第一内衬件;311、第一衬片;3111、第一凸条;3112、第一凹槽;32、第二内衬件;321、第二衬片;3211、第二凸条;3212、第二凹槽;33、V形坡口;34、塞焊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丙酮提取塔塔釜,如图1所示,包括筒体1、固定连接于筒体1底部的封头2以及内衬组件3,筒体1在内衬组件3上方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4,封头2呈球缺状并在其最低处开设有出料口5。

如图1和图2所示,内衬组件3包括第一内衬件31和第二内衬件32。其中,第一内衬件31与筒体1的内壁贴合固定,第二内衬件32与封头2的内壁贴合,第一内衬件31通过焊接与第二内衬件32密封连接,且第一内衬件31与第二内衬件32的对接口为V形坡口33。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内衬件31由多个第一衬片311焊接而成,每四个第一衬片311拼接形成一个完成的圆环,以四个第一衬片311为单位依次向上阵列铺设,以形成一个完成的圆筒。平铺后的第一衬片311呈矩形状,第一衬片311的两个相邻侧面上各设置有一个截面呈三角形状的第一凸条3111,第一衬片311的另外两个相邻侧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3112,第一内衬件31固定于筒体1上时,其中一个第一衬片311上的第一凸条3111与另一个第一衬片311上第一凹槽3112卡接固定,并通过焊接将两个第一衬片311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二内衬件32呈球缺状,由多个平铺后呈扇形的第二衬片321焊接而成,且第二衬件以封头2的轴线圆周阵列铺设,第二衬件与出料口5的孔壁通过焊接进行密封。第二衬片321在一侧端面上设置有一个截面呈三角形状的第二凸条3211,第二衬片321另一侧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3212,第二衬片321固定于封头2上时,其中一个第二衬片321上的第二凸条3211与另一个第二衬片321上第二凹槽3212卡接固定,并通过焊接将两个第一衬片311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

第一衬片311和第二衬片321均为317L卷板,第一衬板和第二衬板上还均匀开设有若干塞焊孔34,塞焊孔34中填充有焊接填充物(图中未示出),以实现第一衬片311与第二衬片321的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