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口型白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39346发布日期:2018-12-19 06:51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白酒制造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凉口型白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酒是指以粮谷为主要原料,用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饮料酒。在中国漫长的酿酒史上,酒的品种和口味已经随着地域的不同衍生出了各具特色的品种和香型。在饮用适量的情况下,酒具有提神、兴奋、活血、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但酒多饮伤身,其味道辛辣,燥热天气饮用则更使身体更加燥热,且伤胃伤肝。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的健康饮酒理念逐渐形成。为了适应了新的需求,低酒精度、清凉爽口的白酒研发成为了未来白酒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获得酒的清凉效果,目前最常采用的办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在白酒中添加含有天然凉味剂的植物,如薄荷(m.haplocalyxbriq.)、留兰香(m.spicatal.)、胡椒薄荷(m.piperita)等浸泡,以降低酒度和获得具有清凉口感的白酒;二是把薄荷叶、柠檬皮和其他药料,加入酒醅或香醅,采用串蒸的方式将其主要凉味成分——薄荷醇蒸馏进入酒体;三是采用人工合成物,如薄荷脑等香精来勾兑。这些方法虽然都可以在口中产生较好的清凉效果,但薄荷浓烈的气味掩盖了酒体本身的风味,还往往带有人们厌恶的涩味和苦、麻的味感。为了克服薄荷醇的缺点,薄荷醇的替代物或衍生产品的寻找开发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令人欣喜的是,与薄荷醇一样具有凉感而薄荷气味较淡或者无味的乙酸薄荷酯、乳酸薄荷酯、丁二酸单薄荷酯等相继从天然或者通过人工发酵的方法中获得。但由于含量水平的限制,上述薄荷酯类还主要通过人工合成的渠道获得。目前还没有一种直接酿造薄荷酒的方法,能够使薄荷醇、酮含量降低,从而实现有凉感而无薄荷味的效果。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具有清凉口感的白酒中有浓烈的气味和苦、麻、涩等味道,影响口感。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凉口型白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白酒具有清凉口感,同时酒味醇正,没有薄荷等杂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清凉基酒将含有薄荷醇的天然植物采用白酒浸泡、过滤、陈酿酯化,得到清凉基酒;b、清凉基酒纯化将步骤a中得到的清凉基酒进行纯化,得到纯化后的基酒;c、勾调成品白酒将步骤b中纯化后的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得到凉口型白酒。其中,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的含有薄荷醇的天然植物包括薄荷、亚洲薄荷m.arvensi、辣薄荷m.xpiperita、留兰香m.spicata、胡椒薄荷m.piperita、金钱草glechomalongituba或尖紫苏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的薄荷为水薄荷menthaaquatica,野薄荷menthaarvensis,假薄荷menthaasiatica,澳洲薄荷menthaaustralis,加拿大薄荷menthacanadensis,哈特普列薄荷menthacervina,柠檬薄荷menthacitrata,皱叶薄荷menthacrispata,menthacunninghamia,兴安薄荷menthadahurica,menthadiemenica,menthagattefossei,menthagrandiflora,薄荷menthahaplocalyx,日本薄荷menthajaponica,科佩特薄荷menthakopetdaghensis,森林薄荷menthalaxiflora,欧薄荷menthalongifolia,唇萼薄荷menthapulegium,科西嘉薄荷mentharequienii,东北薄荷menthasachalinensis,menthasatureioides,留兰香menthaspicata,苹果薄荷menthasuaveolens,凤梨薄荷menthasuaveolens,姜薄荷menthagracilis,胡椒薄荷menthapiperita,圆叶薄荷mentharotundifolia或红毛薄荷menthamithiana中的一种。其中,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含有薄荷醇的天然植物粒径粉碎为5~2000目。其中,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的白酒酒精度≥25%。其中,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陈酿酯化为加入菌液进行陈酿酯化≥10d。进一步的,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的菌液含有产酸菌和/或酯化酶的菌液。进一步的,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的产酸菌为乙酸菌、乳酸菌或丁二酸菌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的酯化酶为催化酸和醇进行酯化反应的酶;包括红曲霉酯化酶、根霉酯化酶或酵母酯化酶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浸泡时的液固比为1:10~1000。进一步的,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浸泡时的液固比优选为1﹕50~200。其中,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的纯化过程为:离心、蒸馏或不蒸馏、釜中残留液或上清液粗滤后,滤液经超滤分离取下清液、纳滤分离取下清液、纳滤浓缩取上清液。其中,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的离心速度为3000~10000转/min,重复离心3~5次,每次离心5~30min,合并上清液。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的离心速度为8000转/min,重复离心3次,每次离心10min。其中,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蒸馏为,在蒸馏装置中,缓慢加热至65℃以上,保持微沸状态1~2小时,回流比3~7,至乙醇含量降至5%以内蒸馏结束。其中,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超滤分离时采用的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l~50kda。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采用的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l~10kda。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采用的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l~3kda。其中,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超滤分离时,选择的料液温度为20~50℃,进料压力为0.1~1.5mpa。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选择的料液温度为30~35℃,进料压力为0.8~1.0mpa。其中,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纳滤分离时,采用的纳滤膜截留分子量在250~500da之间。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采用的纳滤膜截留分子量为300da。其中,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纳滤浓缩时,采用的纳滤膜截留分子量在150~250da之间。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采用的纳滤膜截留分子量为180da。其中,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的凉口型白酒中含有薄荷酯,薄荷醇≤30mg/l,薄荷酮≤6mg/l,薄荷酯含量≥0.05mg/l,薄荷醇与薄荷酮的总重量与薄荷酯的重量比值为≤1。进一步的,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薄荷酯含量为0.05~150mg/l。进一步的,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薄荷酯含量为0.05~130mg/l。进一步的,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薄荷酯含量为0.05~100mg/l。进一步的,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薄荷酯含量为0.05~50mg/l。进一步的,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薄荷酯含量为0.1~50mg/l。进一步的,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薄荷酯含量为0.1~20mg/l。进一步的,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薄荷酯含量为0.1~15mg/l。进一步的,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薄荷酯含量为0.5~10mg/l。进一步的,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薄荷酯含量为1~10mg/l。进一步的,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薄荷酯含量为1~8mg/l。进一步的,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薄荷酯含量为1~3mg/l。进一步的,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薄荷酯含量为3~8mg/l。进一步的,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薄荷酯含量为3~5mg/l。进一步的,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薄荷酯含量为5~8mg/l。进一步的,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薄荷醇≤10mg/l,薄荷酮≤2mg/l。进一步的,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所述薄荷醇≤5mg/l,薄荷酮≤1mg/l。其中,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中所述的凉口型白酒中的薄荷酯为乙酸薄荷酯、乳酸薄荷酯或丁二酸单薄荷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上述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中所述的凉口型白酒中的薄荷酯为乙酸薄荷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而成的凉口型白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制备凉口型白酒的方法采用白酒对含有薄荷的天然植物进行浸泡、过滤、陈酿酯化,使薄荷中的清凉物质溶解于酒精中,制得清凉酒基;由于添加了酯化酶,薄荷中的薄荷醇发生酯化反应形成了薄荷酯,减轻了苦、麻、涩等口感;添加的酯化酶,使得制备的白酒中具有自然界鲜有的乳酸薄荷酯或丁二酸单薄荷酯,并使得酯类物质富集;本发明方法属于自然的生物转化,反应条件温和,简单易行,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利用价值;本发明方法进一步采用纳滤膜分离技术对得到的清凉基酒进行脱盐和浓缩,常温下操作,无相态变化,生产过程无污染;不仅能脱去分子量小于100道尔顿的盐类物质,使清凉基酒保持更好的纯度,而且更好使滤液浓缩、节省后续工序浓缩时间、降低能耗;本发明采用截留分子量为l~50kda的超滤膜、截留分子量250~500kda的纳滤膜对清凉基酒进行分离,使得纯化后的清凉基酒中薄荷醇≤30mg/l,薄荷酮≤6mg/l,并且不会降低薄荷酯类物质的含量。本发明制备得到一种薄荷醇≤30mg/l,薄荷酮≤6mg/l,薄荷酯含量≥0.05mg/l,薄荷醇与薄荷酮的总重量与薄荷酯的重量比值为≤1的凉口型白酒,该白酒有薄荷的清凉感而无薄荷的味道,口感醇正,具有清凉的口感,饮用该白酒可以缓解吃辣对口腔、胃肠道造成的刺激,本发明的白酒尤其适宜在吃辣时饮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凉口型白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清凉基酒将含有薄荷醇的天然植物采用白酒浸泡、过滤、陈酿酯化,得到清凉基酒;b、清凉基酒纯化将步骤a中得到的清凉基酒进行纯化,得到纯化后的基酒;c、勾调成品白酒将步骤b中纯化后的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得到凉口型白酒。本发明采用白酒浸泡含有薄荷醇的天然植物后,薄荷中的具有清凉感的物质,包括薄荷醇、薄荷酮等溶入酒中,从而得到具有清凉口感的白酒。但由于薄荷醇、薄荷酮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此时的白酒中带有苦、麻等不良口感。本发明进一步采用陈酿酯化的方法去除白酒中苦、麻的味道,通过添加适宜比例的产酸菌和/或酯化菌进行酯化反应。所述产酸菌为乙酸菌、乳酸菌或丁二酸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酯化菌为红曲霉酯化酶、根霉酯化酶或酵母酯化酶中的至少一种,溶解在白酒中的薄荷醇在产酸菌和/或酯化菌的共同作用下,酯化生成薄荷酯类物质,如乙酸薄荷酯、乳酸薄荷酯、丁二酸单薄荷酯等。乙酸薄荷酯具有薄荷和玫瑰似清凉气味,具有凉爽提神作用,其比薄荷脑的气味柔和,不存在薄荷脑易挥发、刺激性强等缺陷。乳酸薄荷酯具有轻微的薄荷香气,尝起来几乎没有味道,但伴有持久的,令人愉快的清凉效果,几乎无薄荷的特殊气味。丁二酸单薄荷酯具有清鲜、长效和纯正的薄荷特征凉味,无苦味,不存在薄荷醇(脑)的易挥发、刺激性强等缺点。本发明通过反应将薄荷醇转化为乙酸薄荷酯、乳酸薄荷酯或丁二酸单薄荷酯等具有清凉口感、没有刺激性气味的凉味物质,得到具有清凉口感的清凉基酒。清凉基酒中,还有未发生反应的薄荷酮和未反应完全的薄荷醇存在,也会影响清凉口感。为了进一步去除杂味,发明人采用纯化基酒的方式去除清凉基酒中国残留的薄荷醇和薄荷酮等物质。本发明应用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对天然植物的浸泡液进行分离、浓缩,最大限度去除了产品中气味强烈、易挥发及有特殊气味的薄荷醇、薄荷酮等物质,并使含量较小的薄荷酯类物质得到了分离富集。所得产品无薄荷特殊味道,但具有清凉效果,又不影响原有酒的风味。采用本发明方法纯化后的清凉基酒中,薄荷醇、薄荷酮含量极低,薄荷酯类物质得到富集,经过与白酒勾兑,可以使最后的成品白酒中的薄荷酯含量≥0.05mg/l,薄荷醇≤30mg/l,薄荷酮≤6mg/l,并且薄荷醇与薄荷酮的总重量与薄荷酯的重量比值为≤1。更优选的,经过本发明超滤分离、纳滤分离和纳滤浓缩后,能使得成品白酒中薄荷醇≤5mg/l,薄荷酮≤1mg/l,薄荷酯含量为0.1~20mg/l,并且薄荷醇与薄荷酮的总重量与薄荷酯的重量比值为≤1。本发明制备凉口型白酒的方法能最大限度保留原酒风味的同时,起到凉口的效果,食用后整个口腔清凉感明显,口感舒适自然,无薄荷特殊味道。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凉口型白酒既可以直接饮用,又可以作为调制其他酒的主酒或配酒。此外,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操作,能进行快速、大批量、低成本的工业化生产,值得推广应用。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表示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制在实施例所述范围内。实施例1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凉口型白酒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a、制备清凉基酒将干薄荷叶切断粉碎至50~100目;采用酒精度为25%(v/v)的白酒浸泡,料液比为1﹕50,浸泡时间20天,期间搅动3次,然后过滤除去沉淀,加入乙酸菌0.1mg/l、乳酸菌、丁二酸菌各0.2mg/l陈酿30天进行酯化,得到清凉基酒;b、清凉基酒纯化将步骤a中得到的清凉基酒经8000转/min重复离心3次,每次10分钟,合并上清液;然后将上清液放入蒸馏釜中缓慢加热,加热电压70v,保持微沸状态1~2小时(约85℃),回流比为5,至乙醇含量降至5%以内蒸馏结束。取釜中残留液体进行过滤除去颗粒物,备用;然后,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kda的超滤膜过滤,控制温度为30℃,进料压力为0.8mpa,取下清液;然后,将所得下清液经截留分子量为300da的纳滤膜进行过滤,控制温度为30℃,进料压力为0.8mpa,取下清液;然后,将所得下清液经截留分子量为180da的纳滤膜进行过滤,控制温度为30℃,进料压力为1.2mpa,取上清液,即可到纯化后的基酒;经过测定,该基酒中薄荷醇浓度为29.19mg/l,薄荷酮浓度为1.34mg/l,乙酸薄荷酯521.35mg/l;乳酸薄荷酯浓度为304.65mg/l;丁二酸单薄荷酯浓度为196.01mg/l。c、勾调成品白酒将步骤b中纯化后的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10000,得到凉口型白酒1-1;将步骤b中纯化后的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5000,得到凉口型白酒1-2;将步骤b中纯化后的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200,得到凉口型白酒1-3;将步骤b中纯化后的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50,得到凉口型白酒1-4。实施例2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凉口型白酒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a、制备清凉基酒将干薄荷叶切断粉碎至100~200目;采用酒精度为25%(v/v)的白酒浸泡,料液比为1﹕100,浸泡时间40天,期间搅动4次,然后过滤除去沉淀,加入乳酸菌、丁二酸菌各0.4mg/l陈酿60天进行酯化,得到清凉基酒;b、清凉基酒纯化将步骤a中得到的清凉基酒经5000转/min重复离心3次,每次20分钟,合并上清液;然后,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kda的超滤膜过滤,控制温度为35℃,进料压力为0.8mpa,取下清液;然后,将所得下清液经截留分子量为300da的纳滤膜进行过滤,控制温度为30℃,进料压力为0.8mpa,取下清液;然后,将所得下清液经截留分子量为180da的纳滤膜进行过滤,控制温度为30℃,进料压力为1.2mpa,取上清液,即可到纯化后的基酒;经过测定,该基酒中薄荷醇浓度为21.01mg/l,薄荷酮浓度为2.39mg/l,乙酸薄荷酯浓度为251.35mg/l、乳酸薄荷酯浓度为397.56mg/l;丁二酸单薄荷酯浓度为345.31mg/l。c、勾调成品白酒将步骤b中纯化后的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500,得到凉口型白酒2-1;将步骤b中纯化后的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50,得到凉口型白酒2-2;将步骤b中纯化后的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125,得到凉口型白酒2-3;将步骤b中纯化后的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25,得到凉口型白酒2-4。由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没有添加乙酸菌,但是天然的乙酸薄荷酯依然得到了分离浓缩,其含量已数倍于薄荷醇。实施例3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凉口型白酒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a、制备清凉基酒将干薄荷叶切断粉碎至200~300目;采用酒精度为31%(v/v)的白酒浸泡,料液比为1﹕50,浸泡时间10天,期间搅动3次,然后过滤除去沉淀,添加酯化酶(红曲霉)1.5%,常温(25℃)陈酿20天进行酯化,得到清凉基酒;b、清凉基酒纯化将步骤a中得到的清凉基酒经8000转/min重复离心3次,每次10分钟,合并上清液;然后,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kda的超滤膜过滤,控制温度为35℃,进料压力为1.0mpa,取下清液;然后,将所得下清液经截留分子量为250da的纳滤膜进行过滤,控制温度为35℃,进料压力为1.2mpa,取下清液;然后,将所得下清液经截留分子量为180da的纳滤膜进行过滤,控制温度为30℃,进料压力为0.8mpa,取上清液,即可到纯化后的基酒;经过测定,该基酒中薄荷醇浓度为68.21mg/l,薄荷酮浓度为5.41mg/l,乙酸薄荷酯浓度为450.17mg/l;乳酸薄荷酯浓度为29.61mg/l;丁二酸单薄荷酯浓度为14.9mg/l。c、勾调成品白酒将步骤b中纯化后的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30,得到凉口型白酒3-1;将步骤b中纯化后的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15,得到凉口型白酒3-2;将步骤b中纯化后的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10,得到凉口型白酒3-3;将步骤b中纯化后的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150,得到凉口型白酒3-4。实施例4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凉口型白酒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a、制备清凉基酒将干薄荷叶切断粉碎至200~300目;采用酒精度为52%(v/v)的白酒浸泡,料液比为1﹕50,浸泡时间20天,期间搅动5次,然后过滤除去沉淀,添加酯化酶(红曲霉)1.5%,乙酸菌0.2mg/l,乳酸菌、丁二酸菌各0.4mg/l,常温(25℃)陈酿60天进行酯化,得到清凉基酒;b、清凉基酒纯化将步骤a中得到的清凉基酒经12000转/min重复离心3次,每次10分钟,合并上清液;然后,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kda的超滤膜过滤,控制温度为35℃,进料压力为1.2mpa,取下清液;然后,将所得下清液经截留分子量为250da的纳滤膜进行过滤,控制温度为35℃,进料压力为1.2mpa,取下清液;然后,将所得下清液经截留分子量为180da的纳滤膜进行过滤,控制温度为30℃,进料压力为1.2mpa,取上清液,即可到纯化后的基酒;经过测定,该基酒中薄荷醇浓度为76.34mg/l,薄荷酮浓度为9.17mg/l,乙酸薄荷酯浓度为619.23mg/l;乳酸薄荷酯浓度为43.02mg/l;丁二酸单薄荷酯浓度为22.19mg/l。c、勾调成品白酒将步骤b中纯化后的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5,得到凉口型白酒4-1;将步骤b中纯化后的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10,得到凉口型白酒4-2;将步骤b中纯化后的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20,得到凉口型白酒4-3;将步骤b中纯化后的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50,得到凉口型白酒4-4。对比例5不经过纯化制备凉口型白酒在实施例1的操作中,除不进行步骤b外,步骤a和步骤c同实施例1。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a、制备清凉基酒将干薄荷叶切断粉碎至50~100目;采用酒精度为25%(v/v)的白酒浸泡,料液比为1﹕50,浸泡时间20天,期间搅动3次,然后过滤除去沉淀,加入乙酸菌0.1mg/l、乳酸菌、丁二酸菌各0.2mg/l,陈酿30天进行酯化,得到清凉基酒;步骤a得到的清凉基酒中,薄荷醇浓度为478.21mg/l,薄荷酮浓度为92.49mg/l,乙酸薄荷酯浓度为50.63mg/l,乳酸薄荷酯浓度为13.51mg/l,丁二酸单薄荷酯浓度为9.07mg/l;b、勾调成品白酒将步骤a所得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100,得到凉口型白酒5-1;将步骤a所得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50,得到凉口型白酒5-2;将步骤a所得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20,得到凉口型白酒5-3;将步骤a所得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10,得到凉口型白酒5-4。由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由于未经纯化处理,薄荷醇等物质天然含量很高,基酒中浓度比薄荷酯类高。由此可见,本发明的纯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比例6不采用本发明的纯化方法制备凉口型白酒在实施例1的操作中,除步骤b外,步骤a和步骤c同实施例1。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a、制备清凉基酒将干薄荷叶切断粉碎至50~100目;采用酒精度为25%(v/v)的白酒浸泡,料液比为1﹕50,浸泡时间20天,期间搅动2次,然后过滤除去沉淀,加入乙酸菌0.1mg/l、乳酸菌、丁二酸菌各0.2mg/l陈酿30天进行酯化,得到清凉基酒;b、清凉基酒纯化将步骤a中得到的清凉基酒经8000转/min重复离心3次,每次10分钟,合并上清液;然后,将上清液放入酒精蒸馏装置中蒸馏,缓慢升温至溶液开始沸腾,收集冷凝液,得到清凉基酒。经测定,步骤b得到的清凉基酒中,薄荷醇浓度为252.45mg/l,薄荷酮浓度为54.25mg/l,乙酸薄荷酯浓度为60.49mg/l,乳酸薄荷酯浓度为2.33mg/l,丁二酸单薄荷酯浓度为1.04mg/l;c、勾调成品白酒将步骤b中纯化后的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100,得到凉口型白酒6-1;将步骤b中纯化后的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50,得到凉口型白酒6-2;将步骤b中纯化后的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20,得到凉口型白酒6-3;将步骤b中纯化后的基酒与普通白酒勾调,比例为1﹕10,得到凉口型白酒6-4。由对比例6可以看出,由于薄荷酯含量明显低于薄荷醇,原因可能是薄荷酯类沸点较高,难以随酒精一起蒸馏出来,大部分仍残留于蒸馏釜中,但由于釜中液体未经处理,其他杂质含量较高,也难以直接利用,因此,单纯采用蒸馏法不是一种最优的选择。采用gc-ms技术测定最后制备得到的凉口型白酒中的薄荷酯、薄荷醇和薄荷酮含量,得到如下表1所示的结果。气相色谱条件院色谱柱为db-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初始温度60℃,恒温2min;程序升温3℃/min至180℃,保持5min;程序升温3℃/min至210℃,保持10min;程序升温5℃/min至260℃,保持20min;进样口温度院280℃;进样量0.2μl;分流比20:1;载气为氦气。质谱条件:ei离子源,离子源温度240μ℃,电子能量70ev,扫描范围40~550u。表1不同方法制备的白酒成分含量(mg/l)*nd:未检出或低于检出限由表1可知: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凉口型白酒,都能使勾调后的凉口型白酒达到薄荷酯含量≥0.05mg/l,薄荷醇≤30mg/l,薄荷酮≤6mg/l,并且薄荷醇与薄荷酮的总重量与薄荷酯的重量比值为≤1。对表1薄荷酒进行感官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感官评价的具体操作按照gb/t10345.2进行。评定人员选取10名感觉器官灵敏,经过专门训练,符合感官分析要求的专业人员,对酒体特点进行描述,针对酒体中凉感和薄荷味进行评分,赋分标准如下表2所示,数据采用表示。表2薄荷酒感官评分表分值x凉感薄荷味1<x≤3轻微轻微3<x≤7柔和明显7<x≤10刺激强烈按照表2的评分标准对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凉口型白酒进行评价,得到如下表3所示的结果。表3不同方法制备的薄荷酒的成分含量比较与感官评价上述纯化后的薄荷酒,根据品评人员主观感受,凉味赋分值在2~3,薄荷味赋分值≤3时,具有轻微的清凉口感,无明显薄荷味。凉味赋分值在3-7分,薄荷味赋分值≤3时,具有柔和的清凉口感,无明显薄荷味,口感最为适宜,当凉味赋分值在7-10分,薄荷味赋分值≤3时,凉感更强烈,但也无明显薄荷味,能达到饮用标准;当薄荷味达到4分时,有明显薄荷味,不能满足本发明预期的有凉感而无凉味的效果。由感官评定结果可看出,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去除薄荷酒中的杂味物质,降低薄荷醇、薄荷酮含量,纯化后的产品仍具有凉感,但无苦、麻等味道,味道更醇正,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人体测评实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凉口型白酒1-4(下称本例酒)进行人体调研测评,从某地超过350位志愿者中筛选出吃辣出现四种以上不良症状的60人参加调研。其中测试人员男女比2:1;18-30岁有36人;31-40岁有20人;41-50岁有4人,代表了吃辣的主体人群。表4吃辣基本反应表在人员初步筛选基础上,问卷分析了60位测试人员对吃辣后出现的刺激性反应详细情况。由表4可以看出,本次测试所选的人群对吃辣后的反应明显,大部分人吃辣后口腔、胃部、腹部、排泄和肛门都出现不良反应,占比都高达60%以上,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次测评以这60例试者为对象,通过测试在吃中辣火锅饮用本例酒50-250ml过程中及第二天的身体反应,再次进行调研分析,本次测评在数据比较的基础上,剔除无效数据,对测评前后数据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测评结果均选取出现明显不适症状人数计入统计范围,剔除了偶尔出现症状的不确定人群,从而数据更加准确,更能体现饮用前后变化,可信度更高。结果显示:(1)饮用本例酒可显著改善吃辣时的口干情况测评前吃辣出现口干、需要大量饮水及喝水不能缓解的有57人;测评后吃辣仍有口干、需要大量饮水及喝水不能缓解的有11人,口干情况改善率为80.70%。(2)饮用本例酒可显著改善吃辣时的口舌麻木、味觉迟钝测评前吃辣出现口舌麻木、味觉迟钝情况,轻度(可以感觉到其它味道,但不明显)及以上(除了辣完全感觉不到其它味道)有60人;测评后轻度及以上有19人,说明口舌麻木、味觉迟钝情况的改善率为68.33%。测试前口舌麻木、味觉迟钝情况持续时间30min以上有7人,测试后为0人,改善率(不良反应持续时间缩短或消失比例)为100%。(3)饮用本例酒可显著改善吃辣后的胃部烧灼感测评前吃辣食后胃里有烧灼感的情况,有明显感受的有58人;测评后吃辣食后胃里有烧灼感的情况,有明显感受的有14人,胃部灼烧情况改善率为75.86%。(4)饮用本例酒可显著改善吃辣后的胃痛测评前吃辣出现明显胃痛的有45人,测评后吃辣出现明显胃痛的有13人,改善率为71.11%;胃痛持续时间30min以内的,测试前39人,测试后17人,改善率(不良反应持续时间缩短或消失比例)为56.42%。(5)饮用本例酒可显著改善吃辣后的胃胀气测评前吃辣食后会胃胀气,明显感觉有39人,次日出现明显胃胀的为13人。测评后吃辣食后会胃胀气,明显感觉有13人,胃胀气情况改善率66.67%;次日出现明显胃胀的为6人,次日胃胀气情况改善率53.85%。(6)饮用本例酒可显著改善吃辣后的腹痛测评前吃辣食后有腹痛,就餐当日有感觉的为37人;次日出现腹痛的为6人。测评后吃辣食后有腹痛,就餐当日有感觉的有9人,腹痛情况改善率为75.68%;次日出现腹痛的为2人,次日腹痛改善率66.67%。腹痛持续时间30min以内,测试前有35人,测试后有12人,改善率(不良反应持续时间缩短或消失比例)为65.71%。(7)饮用本例酒可显著改善吃辣后的腹胀测评前吃辣食出现腹胀,就餐当日有感觉的有37人,次日会出现腹胀的有11人。测评后吃辣食出现腹胀,就餐当日有感觉的有10人,腹胀情况改善率72.97%;次日会出现腹胀的有3人,次日腹胀改善率72.72%。(8)饮用本例酒可显著改善吃辣后的腹泻测评前吃辣后当日出现腹泻45人,次日出现腹泻的有13人。测评后吃辣后当日出现腹泻5人,腹泻情况改善率88.89%;次日出现腹泻的有8人,次日腹泻改善率38.46%,但所有人与之前相比腹泻程度均明显减轻。(9)饮用本例酒可显著改善吃辣后的肛门灼痛测试前吃辣食后有肛门灼痛,明显状况的有53人。测试后吃辣食后有肛门灼痛,明显状况的有12人,肛门灼痛改善率77.34%,且相比之前灼痛程度均有所减轻。通过上述测评实验发现:本发明的凉口型配制酒能够缓解吃辣时和吃辣后的不良反应,对吃辣时的口干、味觉麻木,以及吃辣后的一系列胃肠道反应都有减轻作用,本发明的凉口型配制酒尤其适合在吃辣时饮用,效果更佳。本发明去除了薄荷酒中风味、口感不好的薄荷醇和薄荷酮,使薄荷酯得以浓缩,得到一种只有清凉口感而无杂味的酒制品,能最大限度保留原酒风味的同时,起到凉口的效果,食用后整个口腔清凉感明显,口感舒适自然,无薄荷特殊味道,并且能够缓解吃辣时和吃辣后消化道不良反应,尤其适宜在吃辣时饮用,效果更佳。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操作,能进行快速、大批量、低成本的工业化生产,值得推广应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