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乙烯高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59157发布日期:2018-09-05 00:25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说,是人造革制备过程中所用乳液----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化工行业都知道,象人造革之类的聚氯乙烯制品大都是由织物和复合在织物表面的乳液干燥后而形成的表层而构成。其中的乳液是聚氯乙烯。而氯乙烯流动性较差,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加入加工改性剂来促进其塑化,以改善其流动性能和人造革制品的外观综合性能。此外,用聚氯乙烯形成在织物表面的表层具有低温脆性的特点,抗冲击性能差。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又需加入抗冲击改性剂来提高其抗冲击性能。其中,聚氯乙烯用的加工改性剂为丙烯酸酯类(acr),抗冲击改性剂是氯化聚乙烯(cpe)、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和丙烯酸酯类(acr)。而上述丙烯酸酯类(acr)、氯化聚乙烯(cpe)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的价格昂贵,使得聚氯乙烯制品的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氯乙烯高聚物。这种氯乙烯高聚物,所用原料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用这种氯乙烯高聚物制成的聚氯乙烯制品,抗冲击性能好。

本发明要解决的又一个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氯乙烯高聚物的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上述问题由以下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氯乙烯高聚物特点是由以下原料制成:

氯乙烯45~65重量份;

丙烯酸酯类单体5~25重量份;

醋酸乙烯酯5~15重量份;

分子量调节剂0.01~0.5重量份;

引发剂0.2~1.2重量份;

分散剂2~10重量份;

无离子水90~120重量份。

其中:

所述丙烯酸脂类单体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两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丙烯酸脂类单体是用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并按照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1:3:1:2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分子量调节剂是用马来酸二烯丙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和丁二醇二丙烯酸酯并按照马来酸二烯丙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丁二醇二丙烯酸酯=2:2:1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引发剂是用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乙酯和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并按照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乙酯: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2:1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分散剂是用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并按照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1:3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

制备所述氯乙烯高聚物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分子量调节剂、引发剂、分散剂和无离子水加入反应釜内,在搅拌的同时,对反应釜进行抽真空,使分散剂充分溶解;

在继续搅拌的同时,加入醋酸乙烯酯;之后,加入氯乙烯的1/2-2/3,并继续搅拌20-30分钟,使初始物料预分散;

之后,对反应釜进行加温,使反应釜内的物料升温至40-60摄氏度进行反应;当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0.2mpa时,在2.9~3.1小时内连续、均匀地加入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剩余的氯乙烯;

当反应釜内的压力降至0.25mpa以下时,将反应釜内的物料温度升至70-75摄氏度,并在此温度下保温1-2小时;

之后,将反应釜内的物料倒出并进行脱水;

之后,对经脱水后的物料进行洗涤;

之后,对经洗涤后的物料进行二次脱水;

之后,用40-50℃的热风对进经二次脱水的物料进行干燥;

最后,用40目的筛子对经过干燥后的物料进行筛分,制得氯乙烯高聚物。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使用的主要原料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酯类单体价格低廉,从而大大降低了聚氯乙烯制品的生产成本。而且具有加工性能好、抗冲击性能优的特点。此外,还具有阻燃、绝缘、耐腐蚀的特点,应用范围广泛。另外,由于采用了悬浮聚合,并在合成中结合了核壳结构和网状结构的优点,克服了其他合成方式制备的氯乙烯共聚树脂工艺成熟度低、助剂、乳化剂残留多、产品纯度不高、加工性能不佳,抗冲击性能不强的缺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先选取45重量份的氯乙烯、25重量份的丙烯酸酯类单体、15重量份的醋酸乙烯酯、0.01重量份的分子量调节剂、0.2重量份的引发剂、2重量份的分散剂和110重量份的无离子水。

其中:

丙烯酸酯类单体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并按照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1:3:1:2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分子量调节剂是用马来酸二烯丙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丁二醇二丙烯酸酯并按照马来酸二烯丙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丁二醇二丙烯酸酯=2:2:1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引发剂是用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乙酯和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并按照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乙酯: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2:1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分散剂是用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并按照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1:3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

然后,将分子量调节剂、引发剂、分散剂和无离子水加入反应釜内,在搅拌的同时,对反应釜进行抽真空,使分散剂充分溶解;

在继续搅拌的同时,加入醋酸乙烯酯;之后,加入氯乙烯的1/2,并继续搅拌20分钟,使初始物料预分散;

之后,对反应釜进行加温,使反应釜内的物料升温至40摄氏度进行反应。当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0.2mpa时,在2.9小时内连续、均匀地加入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剩余的氯乙烯,继续反应:

当反应釜内的压力降至0.25mpa以下时,将反应釜内的物料温度升至70摄氏度,并在此温度下保温1小时;

之后,将反应釜内的物料倒出,并用离心式脱水机进行脱水;

之后,对经脱水后的物料进行洗涤;

之后,用离心式脱水机对经洗涤后的物料进行二次脱水;

之后,用40摄氏度的热风对进经二次脱水的物料进行干燥;

最后,用40目的筛子对经过干燥后的物料进行筛分,制得氯乙烯高聚物。

实施例二

先选取55重量份的氯乙烯、5重量份的丙烯酸酯类单体、10重量份的醋酸乙烯酯、0.05重量份的分子量调节剂、0.4重量份的引发剂、6重量份的分散剂和120重量份的无离子水。

其中:

丙烯酸酯类单体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并按照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1:3:1:2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分子量调节剂是用马来酸二烯丙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丁二醇二丙烯酸酯并按照马来酸二烯丙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丁二醇二丙烯酸酯=2:2:1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引发剂是用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乙酯和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并按照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乙酯: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2:1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分散剂是用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并按照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1:3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

然后,将分子量调节剂、引发剂、分散剂和无离子水加入反应釜内,在搅拌的同时,对反应釜进行抽真空,使分散剂充分溶解;

在继续搅拌的同时,加入醋酸乙烯酯;之后,加入氯乙烯的2/3,并继续搅拌25分钟,使初始物料预分散;

之后,对反应釜进行加温,使反应釜内的物料升温至45摄氏度进行反应。当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0.2mpa时,在3.0小时内连续、均匀地加入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剩余的氯乙烯,继续反应:

当反应釜内的压力降至0.25mpa以下时,将反应釜内的物料温度升至73摄氏度,并在此温度下保温1.5小时;

之后,将反应釜内的物料倒出,并用离心式脱水机进行脱水;

之后,对经脱水后的物料进行洗涤;

之后,用离心式脱水机对经洗涤后的物料进行二次脱水;

之后,用45摄氏度的热风对进经二次脱水的物料进行干燥;

最后,用40目的筛子对经过干燥后的物料进行筛分,制得氯乙烯高聚物。

实施例三

先选取65重量份的氯乙烯、15重量份的丙烯酸酯类单体、5重量份的醋酸乙烯酯、0.5重量份的分子量调节剂、1.2重量份的引发剂、10重量份的分散剂和90重量份的无离子水。

其中:

丙烯酸酯类单体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并按照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1:3:1:2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分子量调节剂是用马来酸二烯丙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丁二醇二丙烯酸酯并按照马来酸二烯丙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丁二醇二丙烯酸酯=2:2:1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引发剂是用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乙酯和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并按照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乙酯: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2:1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分散剂是用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并按照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1:3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

然后,将分子量调节剂、引发剂、分散剂和无离子水加入反应釜内,在搅拌的同时,对反应釜进行抽真空,使分散剂充分溶解;

在继续搅拌的同时,加入醋酸乙烯酯;之后,加入氯乙烯的3/5,并继续搅拌30分钟,使初始物料预分散;

之后,对反应釜进行加温,使反应釜内的物料升温至60摄氏度进行反应。当反应釜内的压力降低0.2mpa时,在3.1小时内连续、均匀地加入丙烯酸酯类单体和剩余的氯乙烯,继续反应:

当反应釜内的压力降至0.25mpa以下时,将反应釜内的物料温度升至75摄氏度,并在此温度下保温2小时;

之后,将反应釜内的物料倒出,并用离心式脱水机进行脱水;

之后,对经脱水后的物料进行洗涤;

之后,用离心式脱水机对经洗涤后的物料进行二次脱水;

之后,用50摄氏度的热风对进经二次脱水的物料进行干燥;

最后,用40目的筛子对经过干燥后的物料进行筛分,制得氯乙烯高聚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