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野生皱皮柑为原料提取果胶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51978发布日期:2018-10-12 23:17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野生柑橘-皱皮柑的综合利用技术,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果胶是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的细胞壁中的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是每个分子中含有几百到成千个线性单元、相对分子质量在50000-80000之间的一种多糖。

纯果胶一般为白色或淡黄色,无固定的溶解度和熔点,无毒、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在20倍水中几乎完全溶解形成一种黏性液体,对石蕊显酸性,不溶于乙醇与甘油等有机溶剂,在适度的酸性条件下稳定,而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果胶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作为凝胶剂可广泛应用于生产果酱、果冻、果脯、蜜饯、软糖、焙烤食品与饮料,在外观、色、香、味等方面优于其他食品胶制作的凝胶。果胶在医药学方面具有抗腹泻、降血脂等作用,在保健品化妆品领域是不可缺少的辅助原料。

资料表明:全世界果胶的年需求量约40000t,年产值近500亿美元,果胶主要生产国在丹麦、英国、美国、法国等,最大的果胶生产商为美国的cpkelco公司,年产果胶14000t,国际市场定位果胶的价格约15-20万元/吨,货源供应较紧张。我国果胶商业化起步1993年,国内最大的果胶生产商是山东烟台的安德利果胶有限公司,年产果胶4000t,主要原料来源是苹果皮。国内提取果胶的技术存在:生产不稳定,产品单一,难溶解、易结块、色泽深、粘度低、稳定性差等缺点,故80%依靠国外进口,可进口果胶价格昂贵,很多食品企业都用不起果胶,均采用cmc和复配果胶进行替代。

果胶是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的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是人类饮食的成分,有益于身体健康,人们每日从水果和蔬菜中获得的果胶约为5g,此摄入量并不能满足人体需求,因此商业果胶的市场前景很大,目前商业果胶大多从柑橘皮和苹果皮提取出来。

在柑橘皮中,果胶是以原果胶、果胶和果胶酸3种形式存在于橘皮组织中,它们均是呈长链存在的多聚半乳糖醛酸,溶解度和甲酯化程度存在差异。未成熟的柑橘皮中,果胶以原果胶形式存在于细胞壁中,其分子中有少部分羧基发生甲酯化,不溶于水;在柑橘的逐渐成熟过程中,果胶酶将原果胶分解为可溶性果胶存在于细胞汁液中,其羧基发生不同程度甲酯化;最后,果胶分解为微溶于水的果胶酸,其分子结构中的羧基呈完全游离的状态,分布于细胞壁与细胞液中,因此,七分熟左右的橘皮中提取的果胶质量最好,但是果农一般在柑橘基本成熟后采摘,这样使得市售橘皮中提取的果胶质量明显下降。

经检测野生资源皱皮柑和市售的柑橘营养成分类似,唯一的缺点是苦味重。但皮渣中除了含有水分、纤维素、木质素外,也含有香精油、色素等物质,最关键的是皱皮柑这种野生资源不受采摘时间局限,可在七分熟时采摘,让其提取出的果胶质量处于最佳状态。皱皮柑的皮渣是良好的生物资源,所提取的果胶可以作为一种高档的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保健品,也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中。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江汉平原广泛分布的一种野生柑橘-皱皮柑为材料,从皱皮柑中提取果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以野生皱皮柑为原料提取果胶的工艺流程为:

工艺流程:皱皮柑→选果→去皮→灭酶→清水漂洗→过滤→脱色→干燥→粉碎过筛(60目)→调ph值2.0-3.0→水解→过滤→乙醇沉析→静置120min→过滤→95%乙醇洗涤→68℃干燥→果胶成品。

具体工艺过程为:

1、原料的预处理:将新鲜的皱皮柑洗净,去皮,所得到的柑橘皮放到沸水中煮(5min),除去果胶酶;然后将柑橘皮在淸水中反复漂洗,除去可溶性糖、有机酸、色素及苦味物质,挤干水后入烘箱中60℃干燥至恒重,用粉碎机粉碎,获得皱皮柑皮粉末备用。

2、水解:将10g皱皮柑皮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150ml(ph值为2.0),在85℃水浴中加热水解90min,不间断地搅拌。

3、过滤:用已干燥的纱布叠置2层,用水循环真空泵抽虑收集滤液,滤渣用蒸馏水洗涤,直到水不黏稠为止,合并滤液后得到果胶提取液。

4、沉淀:在滤液中加入95%乙醇120ml,使滤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50%。将所得乙醇和果胶溶液的混合物搅拌5-10分钟并静置2h,得到果胶沉淀混合物。

5、再过滤:用已干燥的纱布叠置2层,用水循环真空泵抽虑收集滤液,用95%的乙醇洗涤2~3次得海绵体状的果胶。

6、干燥:将所得到的果胶在烘箱内68℃的恒温水浴锅内加热浓缩6h,得到湿果胶,称质量。再以真空干燥至含水量10%以下得到成品干果胶,称质量。

7、计算果胶提取量及得率:用95%的乙醇洗涤后,果胶呈淡黄色。10g皱皮柑皮粉中,可提取果胶2.565g,得率为25.65%。

本发明具有明显的优点

本发明利用了野生皱皮柑citrusverrucosahort.的野生资源为原料,采用原料预处理、水解、沉淀、提取、干燥等方法,实现了野生柑橘皮渣各成分连续提取。本发明制备的果胶成本低、质量好,实现了野生资源的利用,绿色环保,推动中国果胶产业的发展。市场前景广阔,可创造较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原料的预处理:将新鲜的皱皮柑洗净,去皮,所得到的柑橘皮放到沸水中煮(5min),除去果胶酶;然后将柑橘皮在淸水中漂洗,除去可溶性糖、有机酸、色素及苦味物质。挤干水后入烘箱中60℃干燥至恒重,用粉碎机粉碎,获得皱皮柑皮粉末备用。

2、水解:将10g皱皮柑皮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150ml(ph值为2.0),在85℃水浴中加热水解90min,不间断地搅拌。

3、过滤:用已干燥的纱布叠置2层,用水循环真空泵抽虑收集滤液,滤渣用蒸馏水洗涤,直到水不黏稠为止,合并滤液后得到果胶提取液。

4、沉淀:在滤液中加入95%乙醇120ml,使乙醇浓度达到50%。将所得乙醇和果胶溶液的混合物静置2h,得到果胶沉淀。

5、过滤:用已干燥的纱布叠置2层,用水循环真空泵抽虑收集滤液,用95%的乙醇洗涤2~3次得海绵体状的果胶。

6、干燥:将所得到的果胶在烘箱内68℃的恒温水浴锅内加热浓缩6h,得到湿果胶,称质量。再以真空干燥至含水量10%以下得到成品干果胶,称质量。

7、果胶提取量及得率:用95%的乙醇洗涤后,果胶呈淡黄色。10g皱皮柑皮粉中,可提取果胶2.565g,得率为25.65%。

实施例2

方法与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皱皮柑皮粉使用20g。可提取果胶5.2g,得率为26%。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以野生皱皮柑为原料提取果胶的方法,其步骤为将七分熟新鲜的皱皮柑皮洗净、水中煮沸(5min),然后将柑橘皮在淸水中反复漂洗,除杂、60℃干燥至恒重,用粉碎机粉碎,获得皱皮柑皮粉末。再经水解、过滤、乙醇沉淀得到果胶沉淀混合物、再过滤得海绵体状的果胶,再干燥得果胶产品。本发明制备的果胶成本低、质量好,实现了野生资源的利用,绿色环保,推动中国果胶产业的发展。市场前景广阔,可创造较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孙美玲;彭宇;祝方清;邬学勤;孟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03.12
技术公布日:2018.10.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