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菠萝泛菌的PCR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72405发布日期:2018-08-01 00:09阅读:7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基因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菠萝泛菌的pcr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病原细菌pantoeaananatis(serrano1928),属原核生物界procaryotae,薄壁菌门gracilicutes,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自1928年首次在菲律宾报道p.ananatis引起菠萝的果实腐烂以来,已经发现p.ananatis是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在内的很多植物的病原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会引起寄主植物的突发性病害,p.ananatis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它不仅是植物的共生细菌、内生细菌、致病菌,还在不同的生态小环境(ecologicalniches)中起不同寻常的作用,例如有报道称它可以作为腐生菌。

已报道p.ananatis至少在11个国家引起10多种植物的病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p.ananatis可以导致总叶面积50%或更多的叶片萎蔫;可以致使洋葱产量损失达到100%;而被p.ananatis严重侵染的玉米叶片干枯,进而导致果实的重量和体积严重减少;被p.ananatis感染的桉树死亡或产生多干现象,很多不同的桉树品种都可以被p.ananatis侵染。p.ananatis还可以导致哈密瓜、白兰瓜和洋葱收获后果实的腐烂。已知p.ananatis的传播方式有通过花或昆虫、机械等造成的伤口侵染,以及在大风中植物与植物之间的接触传播。研究发现洋葱、苏丹草和水稻种子可以携带并传播p.ananatis。另外,p.ananatis引起不同植物感病的严重程度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果寄主植物是桉树和玉米,气候温暖(温度在20-25℃)和高湿度条件下发病率高且危害严重。如果寄主是苏丹草,发病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2℃和高湿度;寄主为洋葱,发病的最适条件在温度为28-35℃,高湿度的条件下,洋葱球茎的形成过程中,可以分离到大量的p.ananatis。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稳居第一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耕作方式改变和新品种推广,我国玉米病害的发生也有所改变,一些病原细菌引起的叶斑病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感病品种既涉及普通玉米,也涉及甜糯玉米。其中,由植物病原细菌菠萝泛菌p.ananatis引起的玉米细菌性斑点病,在我国的主要玉米产区呈上升趋势,该病可以造成玉米叶片大面积枯死。玉米细菌性斑点病具有传播快,发病快、难防控的特点,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目前,还没用一种可以直接从植物材料等组织或环境中,快速特异准确的检测到p.ananatis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菠萝泛菌的pcr检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菠萝泛菌的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菠萝泛菌的基因组dna作为pcr反应模板进行pcr反应;pcr反应体系为:10×pcrbuffer2.5μl;10mmdntp1.0μl;10mm上游引物panits2-1f1.0μl;10mm下游引物panits2-1r1.0μl;模板dna1.0μl;2.5u/mltaq酶0.5μl;ddh2o18.0μl;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3min,94℃变性30s,50℃退火15s,72℃延伸25s,25个循环;

所述上游引物panits2-1f为:5’-tcgcctgattatacaatctcaccttca-3’;

所述下游引物panits2-1r为:5’-gtgggttgtgaggttaagcgactaa-3’。

本发明是根据菠萝泛菌pantoeaananatis的itsrdna序列中的一条537bp的序列,设计了该菌株的特异性引物对panits2-1f/panits2-1r,该引物可以将菠萝泛菌与其他植物病原细菌区分开,基于该引物开发的pcr检测方法可以用于菠萝泛菌的快速检测,该方法能够快速特异准确的检测到植株材料中的菠萝泛菌,为玉米细菌斑点病的早期诊断、检疫和病害的早期预警提供了一种方法,也可为该菌株在其他环境中的快速检测提供一种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菌株yb022、yb102itsrdna扩增结果;

图中:m:100bpdnamarker;泳道1:yb022;泳道2:yb102

图2为pcr扩增鉴定重组质粒结果;

图中:m:100bpdnamarker;泳道1、2:yb022692bp片段的重组质粒;3、4:yb022466bp片段的重组质粒;5、6:yb022537bp片段的重组质粒;7-9:yb102692bp片段的重组质粒;10:蓝斑;11:阴性对照

图3为在its-2上设计特异性引物。

图4为pcr扩增检测引物特异性结果;

图中:m:100bpdnamarker;1:yb022;2:p.agglomerans;3:p.agglomerans;4:e.amylovora;5:e.amylovora;6:cmn;7:a.avenae;8:s.maltophilia;9p.syringae;10e.carotovoravar.carotovora;11b.subtilis12:control。

图5为特异性引物扩增yb022菌悬液的灵敏度

图中:m:100bpdnamarker;1-7浓度依次为:2×109~2×103cfu/ml;8:阴性对照。

图6为特异性引物扩增yb022基因组dna的灵敏度;

图中:m:100bpdnamarker;1-5浓度依次为:160ng/μl~0.016ng/μl;6:1.6pg/μl;7:0.16pg/μl;8:阴性对照。

图7为特异性引物扩增供试菌株;

图中:m:d2000dnamarker;泳道1-14:yb022、yb037、yb059、yb060、yb061、yb062、yb084、yb094、yb104、yb106、yb107、yb113、yb114、yb1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菌株rdna-its的扩增及测序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

yb022及33株其它对照菌株(表1)

1.2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采用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dp302),购于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1.3细菌its序列扩增

采用细菌its通用引物l1/l2对供试菌株的its序列进行扩增。

l1:5'-agtcgtaacaaggtagccgt-3'

l2:5'-gtgccaaggcatccacc-3'

引物序列由上海生工生物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

1.4its序列pcr扩增体系及条件

取6μl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凝胶浓度为2%,电泳缓冲液为1×tbe,恒定电压为150v,电泳30min。取出凝胶放进凝胶成像设备检测pcr产物。

(1)pcr反应体系

(2)pcr反应条件

1.5its序列pcr产物克隆

1.5.1pcr产物的纯化与回收

从琼脂糖凝胶上切取目标片段,用普通琼脂糖凝胶dna回收试剂盒,购于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纯化与回收目标片段。

1.5.2pcr产物与载体的连接

回收纯化的pcr产物与pgem-teasy质粒载体(购于promega公司)连接,使用前短暂离心装有载体和对照的离心管,混匀2×rapidligationbuffer。标准的10μl连接反应体系为:

连接体系混匀后4℃过夜连接。

1.5.3连接产物的转化

(1)取一管-70℃保存的100μl感受态细胞,置于冰上,完全解冻后,轻弹离心管壁将细胞均匀悬浮,将其分装于两个1.5ml离心管中,每管50μl感受态细胞;

(2)用冰预冷的枪头加5μl连接产物于50μl感受态细胞中,轻轻旋转以混匀内容物,在冰上放置30min;

(3)将离心管放入42℃水浴锅中热激60~90s,不要摇动;快速将管转移到冰浴中,使细胞冷却1~2min;

(4)每管加250μllb培养基混匀,置于37℃,150rpm摇床振荡培养,温育45min使细菌复苏;

(5)准备含70μg/ml氨苄青霉素的lb平板,加40μlx-gal,8μliptg,涂布均匀;

(6)将100μl已转化的感受态细胞涂布于上述平板上,直至涂干;

(7)倒置平板,于37℃培养17h至长出明显的蓝白斑。

1.5.4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挑取白斑接种于含氨苄青霉素70μg/ml的500μllb培养液中,37℃,200rpm振荡培养6h,以菌液作为pcr反应模板进行扩增,筛选阳性克隆。

(1)pcr反应体系

(2)pcr反应条件

1.6核苷酸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将阳性克隆菌液送至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测序。将测得的its序列输入genbank(http://www.ncbi.nlm.nih.gov/blast)中,利用引物设计软件beacondesign7.2设计特异性引物以便与其他菌株区分开。该软件可以直接与ncbi数据库连接,进行blast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病原菌的its序列扩增及纯化

采用its通用引物l1/l2扩增yb022,扩增产物有三条,大小为400~700bp的条带(图1),它们都是its区域扩增产物,但由于每个片段中所含trna基因的多少不同而扩增出的产物大小不一。将这三条片段分别切胶回收纯化。再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回收后的产物只有一条条带,可以用于下一步的克隆测序。

2.2病原菌的its序列克隆

挑取白斑于500μl含70μg/ml氨苄青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37℃,200rpm摇床振荡培养6h后直接作为pcr反应的模板,用引物l1/l2进行扩增,其反应条件及反应体系与itspcr一致。pcr产物用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图2),挑选阳性克隆。

2.3病原菌的its序列测定及分析

利用通用引物扩增得到三条its序列,测序后大小分别为692bp、537bp和466bp,将它们在ncbi中blast(http://blast.ncbi.nlm.nih.gov/blast.cgi)比对得知,该序列位于16s–23srdna区域,其中its-2(537bp)与pantoeaananatislmg20103(cp001875.2)的相似性为99%。

实施例2

菌株特异性引物的设计及检测

1材料与方法

1.1特异性引物的专一性检测

用于特异性引物专一性检测的pcr反应中以yb022和33株其它对照菌株的基因组dna作为pcr反应模板。

(1)pcr反应体系

(2)pcr反应条件

反应结束后,取6μl扩增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电泳缓冲液为1×tbe,恒定电压为150v,电泳30min。取出凝胶放进凝胶成像设备观察照相。

表1供试细菌菌株

注:cgmcc: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cfcc:中国林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1.2特异性引物的灵敏度测定

1.2.1供试菌株:yb022。

1.2.2不同浓度的细菌菌悬液和基因组dna的准备

将浓度为2×109cfu/ml(紫外分光光度计测浓度)的纯培养的菠萝泛菌悬浮液以10倍梯度稀释6次,分别为2×109、2×108、2×107、2×106、2×105、2×104、2×103cfu/ml,取5μl悬浮液,作为pcr扩增模板;将浓度为160ng/μl的菠萝泛菌基因组dna以10倍梯度稀释6次,分别为160、16、1.6、1.6×10-1、1.6×10-2、1.6×10-3、1.6×10-4ng/μl,取5μl进行pcr反应。

将浓度分别为2×107、2×105、2×104、2×103、2×102cfu/ml的菌悬液取50μl涂布于lb平板上,每个浓度做三个重复,放于30℃恒温箱中培养48h后计数长出的单菌落数。

2结果与分析

2.1特异性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根据537bp的its序列,利用引物设计软件beacondesign7.2设计特异性引物,该软件可以直接与ncbi数据库连接,进行blast分析,设计得到一对yb022的特异性引物:panits2-1f/panits2-1r,panits2-1f:5’

-tcgcctgattatacaatctcaccttca-3’;panits2-1r:5’

-gtgggttgtgaggttaagcgactaa-3’。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图中有灰色背景的为与ncbi中同源部分;箭头表示的是引物的位置。

2.2引物对panits2-1f/panits2-1r的特异性检测

引物对panits2-1f/panits2-1r从目标菌yb022中扩增出1条明显的大小为363bp的产物,非p.ananatis参试菌株均无扩增条带(表3、图4)。扩增产物带型清晰,结果稳定,说明引物panits2-1f/panits2-1r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在实际应用中仅需根据扩增产物的有无便可对目标菌yb022进行检测。

表3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结果

注:“+”代表特异性扩增为阳性;“-”代表特异性扩增为阴性。

2.3引物对panits2-1f/panits2-1r的灵敏度检测

用引物对panits2-1f/panits2-1r对菌株yb022系列浓度稀释的菌悬液和基因组dna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检测病原菌菌悬液的限度为2×105cfu/ml,也就是说只要5μl模板的反应体系中有200个细菌,通过pcr就可检测得到;检测病原菌基因组dna的限度为16pg/μl。

实施例3保存玉米细菌性叶斑病病菌的特异性检测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

通过观察分离物的菌落形态,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分离保存的玉米细菌性叶斑病分离物中与yb022菌落形态相似的菌株,共62株(见表2)。

1.2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沸水浴法提取细菌基因组dna。

(1)吸取2ml培养好的菌悬液于2ml灭菌离心管中,12,000rpm离心1min收集菌体,倒掉上清;

(2)用ddh2o(每次200μl)洗涤两次后,加入适量玻璃珠及2mlddh2o,剧烈振荡至菌体彻底悬浮,沸水煮15min后,可直接作为pcr反应模板。

1.3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病原物

(1)pcr反应体系

(2)pcr反应条件

表2供试细菌菌株

2结果与分析

2.1用特异性引物扩增检测分离保存的部分玉米细菌性叶斑病菌

用引物对panits2-1f/panits2-1r扩增后,在挑选出的与yb022菌落形态相似的64株菌株中有25株有扩增条带(表4、图7),初步将这25株菌鉴定为p.ananatis。

表4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结果

注:“+”代表特异性扩增为阳性;“-”代表特异性扩增为阴性。

note:“+”meansthepositiveamplificationwiththespecificprimer;“-”meansthenegativeamplificationwiththespecificprimer。

本具体实施克隆并测序了病原菌p.ananatis的its序列,并在此区段设计了p.ananatis的种特异性引物对panits2-1f/panits2-1r,建立了病原菌的分子检测体系,检测灵敏度达到2×105cfu/ml细菌细胞和16pg/μl基因组dna。经特异性引物对panits2-1f/panits2-1r扩增保存的与p.ananatis菌落形态和培养性状相似的玉米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其中有25株扩增出363bp的特异性条带,因此初步得出我国北京、河北、广东、海南、贵州和宁夏均有pantoeaananatis引起的玉米斑点病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