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三甲硅基)乙氧甲基氯的合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22253发布日期:2018-08-21 17:37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2-(三甲硅基)乙氧甲基氯的合成方法,属于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三甲硅基)乙氧甲基氯(sem-cl)作为常用有机硅保护剂,其功能选择性备受青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医药、生物、农药合成方面均有着重要作用。但其价格昂贵、不易于保存、纯度不高,一直以来都是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关心之处,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普遍采用的方案比较单一,以产品的关键中间体三甲基硅乙醇为主要中间体,通过氯甲基化得到最终产品。三甲基硅乙醇有以下合成方法:

(1)以2-溴乙酸乙酯和三甲基氯硅烷为主要原料,锌粉为催化剂,经reformatsky反应偶联,经氢化铝锂还原,制备中间体。

(2)以氯甲基三甲基硅烷为主原料,经格氏试剂和多聚甲醛反应,制备中间体。

(3)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1039949。三甲基硅乙醇为主原料,三甲基氯硅烷为氯代试剂,经多聚甲醛,合成目标产物。此工艺氯代试剂较贵,且操作复杂。

(4)如中国专利cn102617624。以三甲基氯硅烷、溴乙酸乙酯为主原料,合成三甲基硅乙醇中间体,再经多聚甲醛、氯化氢合成最终产品。此工艺合成中间体时,步骤复杂,辅料较贵;产品最终经氯化氢合成。

(5)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3408576。以溴乙醇为主原料,经氯甲基化、取代,两步合成目标产物。路线简单,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但第一步反应过程中仍会有水生产,破坏中间体,产生杂质,降低收率。第二步取代时,单独使用丁基锂时,碱性太强,会有大量氯被取代的杂质,严重影响产品的收率和纯度。单独使用格氏试剂或强碱时,经反复试验,始终无法重复反应情况。以上与资料情况不符,故仍需深入研究。

以上方法均存在很大不足。第一种方法以锌粉为催化剂进行偶联反应,再经氢化铝锂还原。反应剧烈,很难控制,且氢化铝锂成本很高,操作危险,后处理困难。此工艺整个成本非常高,且反应危险,不易控制,已被国外弃用。第二种方法所用原料氯甲基三甲基硅烷价格昂贵,成本较高。且这两种方法,在最后都需要在酸性条件下,和氯化氢、多聚甲醛反应,制备最终产品,使产品即使在经过纯化后,仍会有很强的酸性。但产品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使得该工艺制备的产品总收率不高,纯度不高,且不易保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一种2-(三甲硅基)乙氧甲基氯的合成方法,成本较低、收率较高、后处理方便稳定,有很重要的意义及很大的商业价值与前景。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2-(三甲硅基)乙氧甲基氯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氯甲基化反应:取溴乙醇、正己烷、多聚甲醛、浓硫酸,加入反应瓶中,开启搅拌,体系降温至-5-0℃,通入hcl气体,开始阶段缓慢通入,通10分钟后,加快通气速度,控制内温5-8℃,当反应液变得澄清后,再次减缓通气速度,气相监控,至原料小于5%,停止通气,进行反应后处理:向反应液中加入稳定剂,搅拌5min.,分层,下层以正己烷萃取,合并有机相,50℃减压浓缩,正己烷回收套用,至无气泡无回流,得粗品,60-90℃,水泵精馏,得氯甲基化中间体;

(2)取代反应:取四氢呋喃,加入反应瓶中,开启搅拌,冷却至15℃,依次取正丁基氯化镁、正丁基锂1l,加入反应液中,维持内温25℃以下,加毕,保温20-25℃搅拌10min.,取步骤(1)中制得的氯甲基化中间体,缓慢滴加至反应液中,保持温度30℃以下,滴毕,保温20-30℃反应20min.,取三甲基氯硅烷,缓慢滴加至反应液中,保持温度30℃以下,滴毕,保温20-30℃反应20min.,反应液减压浓缩,回收有机溶剂和产品粗品,粗品水泵精馏,得产品。

所述的2-(三甲硅基)乙氧甲基氯的合成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氯甲基化反应过程中,正己烷的用量为溴乙醇重量的0.6-1.2倍;多聚甲醛的用量为溴乙醇重量的0.24-0.32倍;浓硫酸用量为溴乙醇重量的0.15-0.25倍;氯化氢气体的用量为多聚甲醛用量的1.8-2.2倍。

所述的2-(三甲硅基)乙氧甲基氯的合成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反应后处理过程中,稳定剂的用量为溴乙醇重量的0.2%-0.5%;萃取用的正己烷的用量为溴乙醇重量的0.24-0.32倍。

所述的2-(三甲硅基)乙氧甲基氯的合成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稳定剂为常用叔胺的一种。

所述的2-(三甲硅基)乙氧甲基氯的合成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通入hcl气体,开始阶段缓慢通入是指通气速度为5-7l/分钟,共通入hcl气体总用量的四分之一,通10分钟后,加快通气速度为10-15l/分钟,共通入hcl气体总用量的一半,控制内温5-8℃,当反应液变得澄清后,再次减缓通气速度为5-7l/分钟,通入剩余的hcl气体。

所述的2-(三甲硅基)乙氧甲基氯的合成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四氢呋喃的用量为溴乙醇重量的3.5-6倍;正丁基氯化镁的用量为溴乙醇重量的3-4.5倍;正丁基锂的用量为溴乙醇重量的0.3-04倍;三甲基氯硅烷的用量为溴乙醇重量的0.62-0.75倍。

所述的2-(三甲硅基)乙氧甲基氯的合成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取步骤(1)中制得的氯甲基化中间体,缓慢滴加至反应液中,滴加的速度为50-200g每分钟。

所述的2-(三甲硅基)乙氧甲基氯的合成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取三甲基氯硅烷,缓慢滴加至反应液中,滴加的速度为50-200g每分钟。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氯甲基化反应中加入正己烷为反应溶剂,更利于原料的分散和混溶,提高反应效率;同时有利于反应时所产生热量的释放。

2.本发明的氯甲基化反应中加入浓硫酸作为干燥剂,既可以达到除水效果,又不影响原料和产物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收率。

3.在取代反应过程中单独使用丁基锂时,碱性太强,会有大量氯被取代的杂质;单独使用格氏试剂或强碱时,反应情况仍不好。本发明将丁基锂和格氏试剂配合使用,可以使混合碱的碱性适中,既可以使反应进行很快,又不会有过量杂质产生;

4.本发明在取代反应过程中反应液保持碱性环境,使产品在反应液中的稳定性大大增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2-(三甲硅基)乙氧甲基氯的合成方法,以溴乙醇为主原料,以正己烷为溶剂,多聚甲醛和氯化氢为氯甲基化试剂,浓硫酸为干燥剂,合成氯甲基化中间体;再以格氏试剂和丁基锂的配合物为碱拔溴,和三甲基氯硅烷反应,两步合成目标产物。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氯甲基化反应:

取溴乙醇、正己烷、多聚甲醛、浓硫酸,加入反应瓶中,开启搅拌,体系降温至-5-0℃,通入hcl气体,开始阶段缓慢通入,通10分钟后,加快通气速度,控制内温5-8℃,当反应液变得澄清后,再次减缓通气速度,气相监控,至原料小于5%,停止通气,进行反应后处理:向反应液中加入稳定剂,搅拌5min,分层,下层以正己烷萃取,合并有机相,50℃减压浓缩,正己烷回收套用,至无气泡无回流,得粗品,60-90℃,水泵精馏,得氯甲基化中间体;

(2)取代反应:

取四氢呋喃,加入反应瓶中,开启搅拌,冷却至15℃,依次取正丁基氯化镁、正丁基锂1l,加入反应液中,维持内温25℃以下,加毕,保温20-25℃搅拌10min,取步骤(1)中制得的氯甲基化中间体,缓慢滴加至反应液中,保持温度30℃以下,滴毕,保温20-30℃反应20min,取三甲基氯硅烷,缓慢滴加至反应液中,保持温度30℃以下,滴毕,保温20-30℃反应20min.,反应液减压浓缩,回收有机溶剂和产品粗品,粗品水泵精馏,得产品。

所述的2-(三甲硅基)乙氧甲基氯的合成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氯甲基化反应过程中,正己烷的用量为溴乙醇重量的0.6-1.2倍;多聚甲醛的用量为溴乙醇重量的0.24-0.32倍;浓硫酸用量为溴乙醇重量的0.15-0.25倍;氯化氢气体的用量为多聚甲醛用量的1.8-2.2倍。

所述的2-(三甲硅基)乙氧甲基氯的合成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反应后处理过程中,稳定剂的用量为溴乙醇重量的0.2%-0.5%;萃取用的正己烷的用量为溴乙醇重量的0.24-0.32倍。

所述的2-(三甲硅基)乙氧甲基氯的合成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稳定剂为常用叔胺的一种。包括但不仅限于三乙胺、二甲基乙胺、四甲基乙二胺等。

所述的2-(三甲硅基)乙氧甲基氯的合成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通入hcl气体,开始阶段缓慢通入是指通气速度为5-7l/分钟,共通入hcl气体总用量的四分之一,通10分钟后,加快通气速度为10-15l/分钟,共通入hcl气体总用量的一半,控制内温5-8℃,当反应液变得澄清后,再次减缓通气速度为5-7l/分钟,通入剩余的hcl气体。

所述的2-(三甲硅基)乙氧甲基氯的合成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四氢呋喃的用量为溴乙醇重量的3.5-6倍;正丁基氯化镁的用量为溴乙醇重量的3-4.5倍;正丁基锂的用量为溴乙醇重量的0.3-04倍;三甲基氯硅烷的用量为溴乙醇重量的0.62-0.75倍。

所述的2-(三甲硅基)乙氧甲基氯的合成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取步骤(1)中制得的氯甲基化中间体,缓慢滴加至反应液中,滴加的速度为50-200g每分钟。

所述的2-(三甲硅基)乙氧甲基氯的合成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取三甲基氯硅烷,缓慢滴加至反应液中,滴加的速度为50-200g每分钟。

实施例1:

第一步氯甲基化:取正己烷5l、溴乙醇5kg,多聚甲醛1300g、浓硫酸800g,加入20l反应瓶中,开启搅拌。体系降温至-5-0℃,通入hcl气体。开始阶段缓慢通入,大约通10min.后,加快通气速度,控制内温5-8℃,当反应液变得澄清后,再次减缓通气速度。气相监控,至原料小于5%,停止通气(共用氯化氢约2450g)。向反应液中加入稳定剂10g,搅拌5min.。分层,下层以2l正己烷萃取一次,合并有机相。50℃减压浓缩(正己烷回收套用),至无气泡无回流,得粗品。60-90℃,水泵精馏,得产品4.96kg,71.5%,气相纯度98%。

第二步取代反应:

取四氢呋喃1.5l,加入10l反应瓶中,开启搅拌。冷却至15℃。依次取正丁基氯化镁(2m,thf)1.2l、正丁基锂(2.5m,正己烷)1l,加入反应液中,维持内温25℃以下。加毕,保温20-25℃搅拌10min.。取上一步氯甲基化中间体345g,缓慢滴加至反应液中,保持温度30℃以下。滴毕,保温20-30℃反应20min.。取三甲基氯硅烷216g,缓慢滴加至反应液中,保持温度30℃以下。滴毕,保温20-30℃反应20min.。反应液减压浓缩,回收有机溶剂和产品粗品。粗品水泵精馏,得产品260g,收率78%,气相纯度98%。

实施例2:

第一步氯甲基化:取正己烷5l、溴乙醇5kg,多聚甲醛1300g、浓硫酸800g,加入20l反应瓶中,开启搅拌。体系降温至-5-0℃,通入hcl气体。开始阶段缓慢通入,大约通10min.后,加快通气速度,控制内温5-8℃,当反应液变得澄清后,再次减缓通气速度。气相监控,至原料小于5%,停止通气(共用氯化氢约2490g)。向反应液中加入稳定剂10g,搅拌5min.。分层,下层以2l正己烷萃取一次,合并有机相。50℃减压浓缩(正己烷回收套用),至无气泡无回流,得粗品。60-90℃,水泵精馏,得产品5.02kg,72.4%,气相纯度98%。

第二步取代反应:

取四氢呋喃1.5l,加入10l反应瓶中,开启搅拌。冷却至15℃。依次取正丁基氯化镁(2m,thf)1.2l、正丁基锂(2.5m,正己烷)1l,加入反应液中,维持内温25℃以下。加毕,保温20-25℃搅拌10min.。取上一步氯甲基化中间体345g,缓慢滴加至反应液中,保持温度30℃以下。滴毕,保温20-30℃反应20min.。取三甲基氯硅烷216g,缓慢滴加至反应液中,保持温度30℃以下。滴毕,保温20-30℃反应20min.。反应液减压浓缩,回收有机溶剂和产品粗品。粗品水泵精馏,得产品268g,收率80.4%,气相纯度98%。

实施例3:

第一步氯甲基化:取正己烷10l、溴乙醇10kg,多聚甲醛2600g、浓硫酸1600g,加入50l反应釜中,开启搅拌。体系降温至-5-0℃,通入hcl气体。开始阶段缓慢通入,大约通10min.后,加快通气速度,控制内温5-8℃,当反应液变得澄清后,再次减缓通气速度。气相监控,至原料小于5%,停止通气(共用氯化氢约5080g)。向反应液中加入稳定剂25g,搅拌5min.。分层,下层以4l正己烷萃取一次,合并有机相。50℃减压浓缩(正己烷回收套用),至无气泡无回流,得粗品。60-90℃,水泵精馏,得产品10.4kg,75.0%,气相纯度98%。

第二步取代反应:

取四氢呋喃3.0l,加入20l反应瓶中,开启搅拌。冷却至15℃。依次取正丁基氯化镁(2m,thf)2.4l、正丁基锂(2.5m,正己烷)2l,加入反应液中,维持内温25℃以下。加毕,保温20-25℃搅拌10min.。取上一步氯甲基化中间体690g,缓慢滴加至反应液中,保持温度30℃以下。滴毕,保温20-30℃反应30min.。取三甲基氯硅烷432g,缓慢滴加至反应液中,保持温度30℃以下。滴毕,保温20-30℃反应30min.。反应液减压浓缩,回收有机溶剂和产品粗品。粗品水泵精馏,得产品510g,收率76.5%,气相纯度98%。

实施例4:

第一步氯甲基化:取正己烷10l、溴乙醇10kg,多聚甲醛2600g、浓硫酸1600g,加入50l反应釜中,开启搅拌。体系降温至-5-0℃,通入hcl气体。开始阶段缓慢通入,大约通10min.后,加快通气速度,控制内温5-8℃,当反应液变得澄清后,再次减缓通气速度。气相监控,至原料小于5%,停止通气(共用氯化氢约5100g)。向反应液中加入稳定剂25g,搅拌5min.。分层,下层以4l正己烷萃取一次,合并有机相。50℃减压浓缩(正己烷回收套用),至无气泡无回流,得粗品。60-90℃,水泵精馏,得产品10.3kg,74.3%,气相纯度98%。

第二步取代反应:

取四氢呋喃3.0l,加入20l反应瓶中,开启搅拌。冷却至15℃。依次取正丁基氯化镁(2m,thf)2.4l、正丁基锂(2.5m,正己烷)2l,加入反应液中,维持内温25℃以下。加毕,保温20-25℃搅拌10min.。取上一步氯甲基化中间体690g,缓慢滴加至反应液中,保持温度30℃以下。滴毕,保温20-30℃反应30min.。取三甲基氯硅烷432g,缓慢滴加至反应液中,保持温度30℃以下。滴毕,保温20-30℃反应30min.。反应液减压浓缩,回收有机溶剂和产品粗品。粗品水泵精馏,得产品520g,收率78%,气相纯度98%。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