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仪表外壳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81823发布日期:2018-10-16 20:38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仪表外壳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仪表外壳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仪器仪表是用以检出、测量、观察、计算各种物理量、物质成分、物性参数等的器具或设备。真空检漏仪、压力表、测长仪、显微镜、乘法器等均属于仪器仪表。

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的使用量在不断增加,现有技术中的汽车仪表外壳主要采用聚烯烃材料制备,其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但是其耐磨、抗压效果差,导致质量低,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仪表外壳的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仪表外壳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外壳制造原材料放置于具有抽真空结构的制作仪表外壳的热压模具中;

b、注塑成型:将热压模具温度上升到140-160℃,通过成型模具进行注塑,然后合模进行抽真空及热压成型;将压强控制在250-300pa,之后缓慢冷却后开模,得到半成品;

c、冷却处理:将半成品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冷却;

d、去毛刺处理:将冷却后的产品通过抛光机进行抛光去毛刺;

e、清洗:最后将去毛刺后的产品放入清水后冲洗3-5次后晾干,即得到汽车仪表外壳。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外壳制造原材料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聚乙烯30-50份、聚碳酸酯10-20份、硅藻土4-12份、硫酸钙晶须8-12份、煅烧高岭土3-9份、氧化钇4-10份、玻璃纤维2-6份、氧化铝3-12份、纳米二氧化钛1-3份、纳米碳酸钙4-10份、纳米硅粉2-8份。

优选的,所述外壳制造原材料优选的成分配比包括聚乙烯40份、聚碳酸酯15份、硅藻土8份、硫酸钙晶须10份、煅烧高岭土6份、氧化钇7份、玻璃纤维4份、氧化铝8份、纳米二氧化钛2份、纳米碳酸钙7份、纳米硅粉5份。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喷雾时间为2min-5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的制作方法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能够提高汽车仪表外壳的质量;其中,本发明采用的外壳制造原材料能够提高仪表外壳的耐磨、抗压、耐老化、耐候性能,还能够提高外壳的韧性,进一步延长了仪表外壳的使用寿命,此外,采用的制作方法制得的仪表外壳不易变形,适合大批量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仪表外壳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外壳制造原材料放置于具有抽真空结构的制作仪表外壳的热压模具中;

b、注塑成型:将热压模具温度上升到140℃,通过成型模具进行注塑,然后合模进行抽真空及热压成型;将压强控制在250pa,之后缓慢冷却后开模,得到半成品;

c、冷却处理:将半成品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冷却;

d、去毛刺处理:将冷却后的产品通过抛光机进行抛光去毛刺;

e、清洗:最后将去毛刺后的产品放入清水后冲洗3次后晾干,即得到汽车仪表外壳。

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外壳制造原材料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聚乙烯30份、聚碳酸酯10份、硅藻土4份、硫酸钙晶须8份、煅烧高岭土3份、氧化钇4份、玻璃纤维2份、氧化铝3份、纳米二氧化钛1份、纳米碳酸钙4份、纳米硅粉2份。

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喷雾时间为2min。

实施例二:

一种汽车仪表外壳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外壳制造原材料放置于具有抽真空结构的制作仪表外壳的热压模具中;

b、注塑成型:将热压模具温度上升到160℃,通过成型模具进行注塑,然后合模进行抽真空及热压成型;将压强控制在300pa,之后缓慢冷却后开模,得到半成品;

c、冷却处理:将半成品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冷却;

d、去毛刺处理:将冷却后的产品通过抛光机进行抛光去毛刺;

e、清洗:最后将去毛刺后的产品放入清水后冲洗5次后晾干,即得到汽车仪表外壳。

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外壳制造原材料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聚乙烯50份、聚碳酸酯20份、硅藻土12份、硫酸钙晶须12份、煅烧高岭土9份、氧化钇10份、玻璃纤维6份、氧化铝12份、纳米二氧化钛3份、纳米碳酸钙10份、纳米硅粉8份。

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喷雾时间为5min。

实施例三:

一种汽车仪表外壳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外壳制造原材料放置于具有抽真空结构的制作仪表外壳的热压模具中;

b、注塑成型:将热压模具温度上升到145℃,通过成型模具进行注塑,然后合模进行抽真空及热压成型;将压强控制在260pa,之后缓慢冷却后开模,得到半成品;

c、冷却处理:将半成品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冷却;

d、去毛刺处理:将冷却后的产品通过抛光机进行抛光去毛刺;

e、清洗:最后将去毛刺后的产品放入清水后冲洗3次后晾干,即得到汽车仪表外壳。

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外壳制造原材料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聚乙烯35份、聚碳酸酯12份、硅藻土6份、硫酸钙晶须9份、煅烧高岭土4份、氧化钇5份、玻璃纤维3份、氧化铝5份、纳米二氧化钛1份、纳米碳酸钙5份、纳米硅粉3份。

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喷雾时间为3min。

实施例四:

一种汽车仪表外壳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外壳制造原材料放置于具有抽真空结构的制作仪表外壳的热压模具中;

b、注塑成型:将热压模具温度上升到155℃,通过成型模具进行注塑,然后合模进行抽真空及热压成型;将压强控制在290pa,之后缓慢冷却后开模,得到半成品;

c、冷却处理:将半成品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冷却;

d、去毛刺处理:将冷却后的产品通过抛光机进行抛光去毛刺;

e、清洗:最后将去毛刺后的产品放入清水后冲洗5次后晾干,即得到汽车仪表外壳。

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外壳制造原材料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聚乙烯45份、聚碳酸酯18份、硅藻土11份、硫酸钙晶须11份、煅烧高岭土8份、氧化钇9份、玻璃纤维5份、氧化铝11份、纳米二氧化钛3份、纳米碳酸钙9份、纳米硅粉7份。

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喷雾时间为4min。

实施例五:

一种汽车仪表外壳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外壳制造原材料放置于具有抽真空结构的制作仪表外壳的热压模具中;

b、注塑成型:将热压模具温度上升到148℃,通过成型模具进行注塑,然后合模进行抽真空及热压成型;将压强控制在265pa,之后缓慢冷却后开模,得到半成品;

c、冷却处理:将半成品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冷却;

d、去毛刺处理:将冷却后的产品通过抛光机进行抛光去毛刺;

e、清洗:最后将去毛刺后的产品放入清水后冲洗3次后晾干,即得到汽车仪表外壳。

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外壳制造原材料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聚乙烯38份、聚碳酸酯16份、硅藻土9份、硫酸钙晶须9份、煅烧高岭土7份、氧化钇5份、玻璃纤维5份、氧化铝6份、纳米二氧化钛3份、纳米碳酸钙8份、纳米硅粉4份。

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喷雾时间为4min。

实施例六:

一种汽车仪表外壳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外壳制造原材料放置于具有抽真空结构的制作仪表外壳的热压模具中;

b、注塑成型:将热压模具温度上升到150℃,通过成型模具进行注塑,然后合模进行抽真空及热压成型;将压强控制在270pa,之后缓慢冷却后开模,得到半成品;

c、冷却处理:将半成品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冷却;

d、去毛刺处理:将冷却后的产品通过抛光机进行抛光去毛刺;

e、清洗:最后将去毛刺后的产品放入清水后冲洗4次后晾干,即得到汽车仪表外壳。

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外壳制造原材料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聚乙烯40份、聚碳酸酯15份、硅藻土8份、硫酸钙晶须10份、煅烧高岭土6份、氧化钇7份、玻璃纤维4份、氧化铝8份、纳米二氧化钛2份、纳米碳酸钙7份、纳米硅粉5份。

本实施例中,步骤c中喷雾时间为4min。

实验例:

采用本发明各实施例制得的仪表外壳进行性能测试,得到数据如下表:

本发明采用的制作方法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能够提高汽车仪表外壳的质量;其中,本发明采用的外壳制造原材料能够提高仪表外壳的耐磨、抗压、耐老化、耐候性能,还能够提高外壳的韧性,进一步延长了仪表外壳的使用寿命,此外,采用的制作方法制得的仪表外壳不易变形,适合大批量生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